天津市青年京劇團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創建於1984年,自組建伊始,就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更給予了深切的關懷和具體的扶持。他明確地提出了"先繼承後發展"的辦團指導萬針,繼而在"抓青年、促中年、充分發揮老一輩藝術家傳幫帶作用"的思路下聘請名家傳授技藝。青年人才在循序漸進中逐年提高、日漸成熟,不少人己經成長受人矚目的京劇名家。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也成為實力雄厚、行當齊全、劇目豐富、流派紛呈的京劇勁旅。

基本介紹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優秀傳統劇目專場演出在廈門藝術劇院舉行,圖為《遇皇后·打龍袍》劇照。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優秀傳統劇目專場演出在廈門藝術劇院舉行,圖為《遇皇后·打龍袍》劇照。

成立於1984年8月,當時任天津市長的李瑞環親自主抓,推出了一批尖子人才,如王立軍、孟廣祿、石曉亮等在京劇舞台上嶄露頭角。劇團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實力雄厚、行當齊全、劇目豐富、流派紛呈的京劇勁旅。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天津賓館小禮堂
郵編:300061

劇團發展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創建於1984年,自組建伊始,就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更給予了深切的關懷和具體的扶持。他明確地提出了“抓青年、促中年、充分發揮老一輩藝術家傳幫帶作用”和“先繼承後發展”的辦團指導方針,並於1986年夏季親自倡導並布置了青年京劇團的首屆“百日集訓”活動。期間,聘請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先生擔任劇團的“藝術總顧問”,延聘了數十位一流的表演藝術家或老師,相繼來團課徒授藝。百日集訓歷時三月余,優質高速地排出了十台傳統劇目。青年演員們在各自嚴師的督導下與個人勤奮的研習中,循序漸進,逐年提高,學演並舉,日漸成熟,不少人已經成長為技藝精良、受人矚目的京劇新秀。

優秀演員

劇團擁有王立軍、孟廣祿、藍文雲、張克、趙秀君、李佩紅、劉桂娟、石曉亮、劉淑雲、董玉傑、閆巍、楊光、康健、李秀成、劉樹軍、劉軼傑和孫麗英等國家一級演員,崔洪、朱建中、王悅和孫文慶等國家一級演奏員,形成了一支人才薈萃,交相輝映的群體。

優秀劇目

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李瑞環同志親自改編的《西廂記》、《劉蘭芝》、《金•斷•雷》、《楚宮恨》、《韓玉娘》等劇目;與此同時,還推出一批新編(包括改編)劇目,如《鳳吉公主》、《草莽劫》、《錦袍情》、《馬嵬香銷》、《截江奪鬥》、《曹操父子》、《岳雲》等;此外還有《秦香蓮》、《四郎探母》、《大•探•二》、《長坂坡•漢津口》、《挑滑車》、《英雄義》、《失•空•斬》、《伍子胥》、《楊家將》、《擊鼓罵曹》、《洪羊洞》、《遇皇后•打龍袍》、《望兒樓》、《釣金龜》、《鎖麟囊》、《六月雪》、《陳三兩爬堂》、《狀元媒》、《連環套》、《野豬林》、《九龍杯》、《三岔口》、《打瓜園》、《扈家莊》、《竹林計》、《紅娘》、《蘇小妹》、《櫃中緣》、《泗州城》、《小商河》、《伐子都》、《霸王別姬》、《貴妃醉酒》、《荒山淚》、《將相和》等數百餘出優秀劇目。

得獎及榮譽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創建於1984年,自組建伊始,就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更給予了深切的關懷和具體的扶持。他明確地提出了“先繼承後發展”的辦團指導方針,繼而在“抓青年、促中年、充分發揮老一輩藝術家傳幫帶作用”的思路下聘請名家傳授技藝。青年人才在循序漸進中逐年提高、日漸成熟,不少人已經成長受人矚目的京劇名家。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也成為實力雄厚、行當齊全、劇目豐富、流派紛呈的京劇勁旅。迄今為止,劇團擁有20餘位國家一級演員和一級演奏員。形成了一支人才薈萃,交相輝映的群體。他(她)們曾分獲或兼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中國戲劇“梅蘭芳金獎”、中國京劇電視大獎賽“優秀表演獎”和“京劇藝術之星”等稱號。
在歷年的全國重大戲曲演出或賽事中,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多次獲得集體和個人獎勵。在1995、1998、2001和2004年分別舉行的一至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青年京劇團上演經過整理改編的劇目《秦香蓮》、《西廂記》獲得“示範演出獎”,《金·斷·雷》榮獲“優秀保留劇目創新獎”與“榮譽改編獎”等六個獎項,《楚宮恨》榮獲“優秀保留劇目創新獎”與“榮譽編劇獎”等四個獎項。《錦袍情》、《曹操父子》、《岳雲》等劇目,也先後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青年劇目獎”和“文華劇目獎”。2005年被評為“國家重點京劇院團”。 

《韓玉娘》介紹

基本信息

《韓玉娘》趙秀君飾韓玉娘《韓玉娘》趙秀君飾韓玉娘
演出名稱:天津市青年京劇團《韓玉娘
演出時間:2009年3月7日 19:30
演出劇場:戲劇場
主要演員:趙秀君張克石曉亮劉樹軍孫麗英房志剛
《韓玉娘》
劇本改編 李瑞環

劇情簡介

南宋時,金兵入侵, 民女韓玉娘與書生程鵬舉被金人擄去為奴,在患難中結為夫婦。玉娘鼓勵鵬舉南逃歸宋,自己卻被轉賣瞿姓人家為妾。瞿家夫婦得知玉娘身世頗為同情,應允玉娘寄住尼姑庵避難。紈絝子弟胡為意欲霸占玉娘,玉娘藉機逃走,投奔故國。一路上饑寒交迫,病倒路旁。幸遇李氏相救,認為母女,得住李家將養。程鵬舉從軍轉戰,身授襄陽太守。命人尋訪玉娘,當夫妻聚首後。玉娘已病體難支,溘然長逝。

主創表

導 演:葉少蘭
唱腔設計:李鳳閣 續正泰 朱建中
音樂設計:李鳳閣
舞美設計:張子和 耿國慶 劉 偉
燈光設計:王 猛

演職員表

韓玉娘——趙秀君飾(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青研班研究生)
《韓玉娘》張克飾程鵬舉《韓玉娘》張克飾程鵬舉

程鵬舉——張克飾(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青研班研究生)
胡公子——石曉亮飾(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青研班研究生)
和氏——劉樹軍飾(國家一級演員)
李氏——孫麗英飾(國家一級演員)
趙尋——房志剛飾(國家二級演員)
老尼——孫雨生飾(國家二級演員)
司鼓——崔洪(國家一級演奏員)
操琴——朱建中(國家一級演奏員)
京二胡——孫文慶(國家一級演奏員)

演員介紹

孟廣祿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工銅錘花臉。先後拜裘(盛戎)派傳人鉗韻宏、方榮翔和王正屏為師,又得名家李榮威、夏韻龍和李長春等多人指點。他嗓音高亢、氣力充沛、行腔委婉,韻味醇厚,頗具其師方榮翔之神韻。拿手戲有《鍘美案》、《鎖五龍》、《探陰山》、《遇皇后.打龍袍》和《姚期》等劇。曾先後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獎”、“梅蘭芳金獎”,並被推薦為首屆“中國京劇之星”。
張克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國家政府津貼。工鬚生,從藝於曹世嘉、蘇承龍等老師,1986年拜程正泰、譚元壽、馬長禮和丁存坤為師,藝宗楊(寶森)派。他扮相清秀,嗓音甜潤,颱風儒雅,氣質脫俗。演唱韻味醇厚,寓情於聲,樸拙典雅,不尚雕飾,頗具楊派神韻。代表劇目有《伍子胥》、《楊家將》、《失.空.斬》、《擊鼓罵曹》、《洪羊洞》、《法場換子》、《紅鬃烈馬》和《四郎探母》等。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獎”、“梅蘭芳金獎提名獎”、上海“白玉蘭”主角獎,並在2004年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以《楚宮恨》一劇榮獲“優秀表演獎”、2005年獲美國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石曉亮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國家政府津貼。1988年拜著名京劇武丑表演藝術家張春華先生為師,學習排演了《三盜九龍杯》、《三岔口》、《打瓜園》、《時遷偷雞》、《盜甲》、《盜銀壺》、《三盜令》、《巴駱合》、《連環套》、《小上墳》、《小放牛》、《徐良除霸》、《戰宛城》、《打漁殺家》等優秀劇目。石曉亮藝術上深得葉派武丑精髓。在張春華先生多年悉心傳授指導下,藝術上突飛猛進,唱念做打技巧全面。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全國首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國家優秀青年京劇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
劉淑雲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工青衣、花旦兼刀馬旦。拜吳素秋為師。她天生麗質,扮相俊美,嗓音寬亮,基本功紮實,勤於鑽研技藝,戲路較寬。擅演的角色有《小放牛》、《拾玉鐲》、《鐵弓緣》和《櫃中緣》中天真爛漫的少女,也能演好《宇宙鋒》中之大家閨秀和《銀空山》中的巾幗女兒。在《烏龍院》、《戰宛城》、《西廂記》、《蘇小妹》等戲中也有上乘的表演,可稱為一位全才演員。曾獲“全國戲劇小品大獎賽表演一等獎”。
董玉傑 國家一級演員
天津市京劇團隨團學員,工武生。先後向楊麟玉、施明華、馮榮煥、曲詠春、楊少春及茹元俊學武生戲,同時向程正泰、郭仲林等名家學習文戲。期間也曾得到厲慧良、張世麟的點撥,後又在中國戲曲學院大專班進修學習,拜王金璐為師。他練功刻苦,長靠、短打齊頭並進。他演出的劇目有《林沖夜奔》、《蜈蚣嶺》、《挑滑車》、《小商河》、《戰宛城》和《潞安州》等,曾主演新編戲《護纓記》與《雪弟恨》。
王立軍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工武生,兼習老生。從藝楊麟玉,後相繼拜茹元俊、譚元壽和丁存坤為師。厲慧良也曾親授技藝。他擅長靠、箭衣戲。扮相英俊,氣質脫俗。代表劇目有《挑滑車》、《英雄義》、《長坂坡.漢津口》、《連環套》、《野豬林》《定軍山•陽平關》《戰太平》及新編戲《截江奪鬥》等。先後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並被推薦為“中國京劇之星”,“第四屆中國京劇節”中以《林沖夜奔》一劇榮獲武戲擂台賽金獎。
孫麗英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工老旦。曾得到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金泉悉心傳授,近年來又得到李鳴岩、趙葆秀老師指導,藝術上有了很大提高。擅演劇目有《釣金龜》《望兒樓》《遇皇后.打龍袍》《赤桑鎮》等。她嗓音甜亮,行腔挺拔,善於刻畫各種類型的老年婦女形象。
閆巍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工刀馬旦。曾受教於李俊麟等教師,後得到李金鴻、張春華、劉秀榮、白雲明的點撥,技藝逐年提高, 先後主演了《竹林計》、《扈家莊》、《盜仙草》、《借扇》、《小放牛》、《巴駱和》、《泗州城》《大英傑烈》《楊排風》等劇。在全國京劇青年團(隊)新劇目匯演中,榮獲“優秀演員獎”;以《岳雲》一劇獲“文華表演獎”;在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中榮獲“最佳表演獎”;第三屆中國京劇節中獲“優秀表演獎”;第四屆中國京劇節中以《泗州城》一劇榮獲武戲擂台賽金獎。
楊光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工花臉。曾受教於魯鐵夫、鄧金昆、李榮威、施明華等老師,後拜袁世海為師。蒙諸多名師指導,他先後在《長坂坡.漢津口》、《戰宛城》、《打金磚》、《失.空.斬》、《姚期》《霸王別姬》等劇目中均有上乘表演。在1991年天津電視大獎賽的評比中,他以《野豬林》一劇獲“優秀表演獎”。
趙秀君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工青衣,藝宗張(君秋)派。先向李近秋、張學華及蔡英蓮等老師學藝,後拜張君秋、杜近芳為師,得其親授,藝事大進。她嗓音寬亮、音質優美,能掌握張派行腔委婉細膩的技巧。扮相端莊秀麗,颱風高雅。擅演的劇目有《秦香蓮》、《韓玉娘》、《楚宮恨》、《四郎探母》、《狀元媒》、《劉蘭芝》、《西廂記》、《金山寺.斷橋.雷峰塔》《宇宙鋒》、《霸王別姬》等。曾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優秀表演獎”。1996年被推選為第二屆“中國京劇之星”。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央電視台“哈藥六杯”電視大獎賽。“最佳表演獎”。2004年榮獲全國京劇節“優秀演員獎”。
顧麗娜
女,河北省人。工李(多奎)派老旦,師從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鳴岩,代表劇目《目蓮救母》、 《遇皇后》、《打龍袍》、《釣金龜》等。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邯鄲市第八、九、十屆政協常委,2007年被評為邯鄲市先進文藝工作者;2008年被選為河北省婦女代表。

演奏人員表

朱建中 國家一級演奏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先後向王裕民、劉寶林學藝,兼得姜鳳山、燕守平、魏國勇的指點。後拜何順信為師,深獲教益。他弓法、指法嫻熟,節奏感強,伴奏情緒飽滿。近年來,他對梅、張等派旦角聲腔頗有領悟,為演員伴奏配合默契天衣無縫。1992年應邀赴講學,榮獲紐約市政府頒發的“金鷹獎”;1993年又應台灣雅音小集邀請,赴台北進行藝術交流。在2001年第三屆中國京劇節他獲得了最佳演奏獎的殊榮。
崔洪 國家一級演奏員 鼓師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他擔任我團全部主演的司鼓伴奏工作,並經常與京劇表演老藝術家合作演出,受到好評。曾多次出訪香港澳門台灣等地演出,多次參加國內重大賽事活動,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參與創作了新編歷史劇《草莽劫》、《天女散花》、《錦袍情》等戲的唱腔及音樂設計,勤於鑽研業務,樂于思考,是不可多得的京劇伴奏人才。
王悅 國家一級演奏員 琴師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曾向王裕民等教師學藝,後拜名琴師唐在炘為師,兼得名琴師周文貴的指點。他基功紮實,手音極佳,弓法遒勁果斷,指法剛柔相濟。他勤於學習各流派名家技藝,融匯貫通,是一位全能京劇琴師。能為鬚生、花臉、青衣和老旦伴奏,皆能達到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1996年曾在津舉辦個人京胡獨奏音樂會,全面展示了高超的技巧與才能。中央電視台曾重點播放過他的演奏。
呂景善 國家一級演奏員
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曾受教於王裕民、肖英鴻、劉寶林等老師。後向周文貴、姜鳳山、何順信等名琴師學習京胡。他努力鑽研,勤奮學習,為我團多位主要演員操琴伴奏。
何健 優秀青年琴師
畢業於天津市藝術學校,2006年考入天津市文化藝術職業學院京劇伴奏專業大專班進修,曾先後向張連弟、楊健、董生等老師學習,又得著名琴師王悅指點。他基本功紮實,技法嫻熟,得青年京劇表演藝術家孟廣祿提攜並為其操琴,曾為《鍘判官》、《赤桑鎮》、《鎖五龍》、《姚期》、《遇皇后•打龍袍》等劇目伴奏,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骨幹老戲

李少春的代表作《野豬林》:首演國家大劇院
此劇由該團多位“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擔綱:王立軍飾演林沖、劉淑雲飾演林娘子、楊光飾演魯智深、石曉亮飾演“無賴”高衙內。一號主演王立軍嗓音寬亮,動作乾淨瀟灑,眉宇間的英氣逼人;在《野豬林》中,王立軍將把林沖的忍讓、英武與憤怒細緻入微地展現出來。林娘子的飾演者劉淑雲不僅天生麗質,而且嗓音寬亮柔美,她塑造出的因美麗招來橫禍的薄命女子形象,將博得觀眾的無限愛憐。

三台“武打戲”:火熱鬧早春

3月5日的《小商河》和3月6日的《泗州城》與《三盜九龍杯》是三台精彩的“武打戲”。著名武生董玉傑主演的《小商河》是一出經典的長靠武生戲,他乾脆利落的動作、瀟灑大方的表演將忠臣猛將楊再興這一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武丑“重頭戲”《三盜九龍杯》講述康熙的九龍御杯失而復得之事,著名武丑石曉亮主演該劇,石曉亮不僅在台上能翻能打,而且念白口齒清楚伶俐,舉手投足間把武林高手楊香武的精湛武藝與足智多謀刻畫得淋漓盡致。“武旦皇后”閻巍主演《泗州城》,她憑著一段精彩的“打鞭神技”,將興風作浪的女妖水母刻畫得惟妙惟肖。這些武戲中激烈的對打、動情的演唱將讓廣大戲迷過足武戲之癮。

孟廣祿:兩台“拿手戲”精彩“壓陣”
3月5日的《遇皇后•打龍袍》和3月6日的《鎖五龍》,是當今裘派花臉的領軍人物孟廣祿帶來的兩齣裘派的經典老戲,這將更加令人期待。
《遇皇后•打龍袍》講述的是包拯幫助宋仁宗之母李太后申冤昭雪的曲折故事。孟廣祿飾演包拯、青年演員孫麗英和特約著名演員顧麗娜一同飾演李太后。劇中孟廣祿的“在頭上整整烏紗帽”以及“君臣大理她知曉”等高難度裘派經典唱段非常優美。李太后的飾演者之一孫麗英嗓音甜亮,在該劇中形象地刻畫出李太后這位歷盡坎坷的老婦形象。花臉、老旦兩個行當配合默契,將給觀眾帶來極美的藝術享受。
花臉“重工戲”《鎖五龍》描寫單雄信在王世充累敗後獨闖唐營被擒,誓死不降,最後坦然赴死的故事。該劇也是孟廣祿的拿手劇目。戲一開場,單雄信在幕後的一句“號令一聲綁帳外”先聲奪人,充分展現了孟廣祿的高亮嗓音,並將單雄信的英雄豪氣刻畫得栩栩如生。
“京劇王子”葉少蘭:傾情加盟《西廂記》
3月7日的《西廂記》文辭之美為四大古典戲劇之冠。此次的京劇《西廂記》劇本由李瑞環同志改編,曾獲得“示範演出獎”;京劇界唯一的將軍、京劇葉派小生創始人葉盛蘭之子、有著“京劇王子”之美譽的葉少蘭傾情加盟,與該團青年演員康健一同飾演憨厚多情的張生;張君秋先生的關門弟子趙秀君飾演的相國小姐崔鶯鶯,透著一種大家閨秀所特有的端莊秀麗與高雅;國家一級演員劉淑雲飾演聰明乖巧的丫環紅娘。該劇精巧的藝術結構,動人的故事情節,以及葉少蘭、趙秀君等眾多名家精彩的唱念做打,將征服眾多中外戲迷。

境外演出

二十年間,劇團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並先後到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和日本新加坡泰國秘魯阿根廷墨西哥古巴智利巴西哥斯大黎加等國家訪問演出。所到之處均引起轟動,被媒體譽為“中國京劇之希望”。

重點京劇院團

2006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期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的名單,同時評選出了17家省級重點京劇院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