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京劇院

山西省京劇院創建於1956年,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是山西唯一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再現辛亥護國名將蔡鍔將軍風采,山西省京劇院精心打造的京劇《劍膽琴心》7月31日在山西太原與觀眾見面。

前身是天津市紅風京劇團,1956年遷晉,更名為太原市京劇團,1968年改稱山西省京劇團,1992年擴建為山西省京劇院。
60至80年代,中國戲曲學校的大批優秀畢業生加入劇團,與老一代藝術家默契合作,逐漸成為山西京劇發展的中堅力量。任岫雲、曹佛生、陳志清、趙昆祥、耿文超等人活躍在山西舞台30餘年,在并州古城享有美譽。90年代,一批藝術新秀加盟,使山西在全國京劇藝術發展中產生了重要影響。1996年以梅派弟子李勝素領銜的“梅蘭芳青年京劇團”的成立,掀起了振興山西京劇的熱潮。

保留劇目

劇院以“老戲新演、老演新戲”的藝術建設久負盛名,除上演《玉堂春》、《金玉奴》、《四郎探母》、《霸王別姬》等優秀傳統劇目外,集中精力投身於劇目創作。1981年描寫辛亥革命名將蔡鍔的《蔡鍔與小鳳仙》參加南京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演出,轟動南、北二京,獲山西省優秀劇目精英獎;1992年歷史故事劇《孟麗君》參加全國京劇青年團(隊)新劇目調演,獲文化部演出獎;1995年新編歷史故事劇《金谷園》參加首屆中國京劇藝術節榮獲演出獎;1998年,新編歷史故事劇《大腳皇后》在第二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中獲優秀劇目獎。此外,還有描寫鄭成功的《海誓》,描寫中日友好的《彩練明珠》,讚美革命先驅的《高君宇與石評梅》,描寫杏花汾酒的《牧童指處》,謳歌清正廉潔幹部的《龍城風雨》等劇目,均獲社會各界的好評。

劇院現有主要演員

任岫雲(代表作品《紅娘》、《紅樓二尤》)、曹佛生(代表作品《扈家莊》、《花木蘭》)、白承宗(代表作品《四進士》、《四郎探母》)、趙昆翔(代表作品《挑滑車》、《八大錘》)、李勝素(代表作品《霸王別姬》、《白蛇傳》)、趙婉茹(代表作品《宇宙鋒》、《龍城風雨》)等。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文源巷69號
郵編:030001

重點京劇院團

2006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期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的名單,同時評選出了17家省級重點京劇院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