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氏

大庭氏

大庭氏是大伏羲氏的一個分支,因新印,姯印,隨象三個人而載於史冊。此三人是中國氏族聯盟時代伏羲女媧政權的十二,十三,十四任帝,也是大伏羲氏族執政中國氏族聯盟的三個帝王。公元前7361年至7224年,共執政了137年,之後被大酋長伏顯領導的河南中原地區的柏皇氏一族取而代之。其記載見於《左傳·昭公十八年》:“宋、衛、陳、鄭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庫以望之。”杜預註:“大庭氏,古國名,在魯城內,魯於其處作庫。”孔穎達疏:“先儒舊説皆雲炎帝號神農氏,一曰大庭氏。”《莊子·胠篋》:“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成玄英疏:“已上十二氏,並上古帝王也。”《漢書·古今人表》作“大廷氏”。顏師古註:“廷,讀曰庭。

基本信息

新印大庭氏

簡介
在位起訖:公元前7361——前7335年。
生卒年:公元前7405——前7335年。
出生地:大庭(今山西運城市芮城縣大王鎮)。
立都:臨潼(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
年號:新印元年(辛巳,前7360)。

大庭氏新印
人物事跡
新印,女,姓風,名新印,號大庭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伏羲女媧氏政權的第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大庭氏執政的首任帝。

大庭氏一族原是大伏羲氏的一個分支,其先祖興起於太行山,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族群逐漸強大起來,形成了一個很有實力的部落。於是,這個部落在頭人的帶領下走出了太行山,在黃河以北呂梁山以南,興建了一個較大的村鎮,建立了本部落的活動中心,結束了遊獵生活,從此定居下來。因為領導開發新村鎮的首領名叫大庭,族人便把新村命名為大庭,此後族人便改稱作大庭氏。

新印於羲暤三十九年(丙申,前7405)出生在大庭,從小就聰明能幹,不到二十歲就已經成了部落里的佼佼者。她不僅頭腦靈活,而且身體強健,武力過人,赤手空拳敢與搏鬥,深受族人敬仰。不久,大庭氏部落的大酋長去世,她被推選為新一任大酋長。她上任後,領導族人積極發展生產,根據

大庭氏大庭氏之國地理位置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安排適當的工作,種田的、狩獵的、紡織的、制陶的都各有分工。新印領導族人經過二十幾年的奮鬥,大庭氏一躍而成為大伏羲氏族最強大的部落,受到了各部落的敬仰。

這時,大伏羲氏族的十一任帝印槍已經年老,政務管理混亂。一些部落的首領對伏羲氏的執政產生了不滿,還有人建議改革帝位世襲制,由各部落民主選舉下一任帝。印槍雖然老了,但思想還是比較開明的,便同意了大家的建議。經過協商,確定了以大庭氏首領新印為帝位繼承人。

公元前7361年,伏羲女媧政權第十一任帝印槍去世。新印正式即位稱帝,改辛巳年(前7360)為新印元年。仍立都於臨潼。新印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七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新印二十六年(丙午,前7335),終年七十一歲。新印死後,遺體葬在大庭西南(今山西運城市芮城縣大王鎮南),尊號帝新印。

姯印大庭氏

簡介
在位起訖:公元前7335——前7271年。
生卒年:公元前7351——前7271年。
出生地:藍田(今陝西西安市東南)。
立都:臨潼(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
年號:姯印元年(丁未,前7334)。

大庭氏姯印
人物事跡
姯印,女,姓風,名姯(guang同音代用字)印,號大庭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伏羲女媧氏政權的第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大庭氏執政的二任帝。

姯印於新印十年(庚寅,前7351)出生在藍田。她是十二任帝新印的侄女,因為她才智超群,深得帝新印的重用。姯印十三歲時,帝新印便開始任用她處理朝中的一些重大事情。姯印十五歲時,帝新印認為姯印已經具備了帝王的才能,便召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大酋長開會,宣布確立姯印為帝位繼承人。

公元前7335年,伏羲女媧政權的十二任帝新印去世,年僅十六歲的姯印正式即帝位。

姯印即位後,以丁未年(公元前7334)為姯印元年。

因史料欠缺,姯印執政時的事跡不詳。

姯印十六歲即位,在位執政虛記六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姯印六十四年(庚戌,前7271),享年八十一歲。她的遺體葬在驪山(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東南)。尊號帝姯印。

隨象大庭氏

簡介
在位起訖: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生卒年:公元前7290——前7224年。
出生地:藍田(今陝西西安市東南)。
立都:臨潼(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
年號:隨象元年(辛亥,前7270)。

大庭氏隨象
人物事跡
隨象於姯印四十五年(辛卯,前7290)出生在藍田,是十三任帝姯印的孫子。他從小機智善辯,能說會道,深得祖母喜愛,便一直把他留在身邊,教他學問,教他治國之道。隨象天性聰明,又頗有心計,對祖母的教導無不照辦,更加得到帝姯印的好感,便有意把帝位傳給他。為了進一步樹立他的威信,擴大他在氏族中的影響,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帝姯印便以自己年老多病為由,讓他代理朝政。翌年她又正式宣布立隨象為帝位繼承人。

公元前7271年,伏羲女媧政權的十三任帝姯印去世,隨象繼承了帝位。

隨象即位後仍立都於臨潼,以辛亥年(前7270)為隨象元年。

隨象執政的早期以民為本,精心治理國家,得到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支持。但是,他後來晚節不保,逐漸變得懶惰,貪圖享樂,對各部落的民眾疾苦毫不關心,引起各部落不滿。在他執政的晚年,關中一帶自然災害頻繁,有許多部落被迫逃離家園。在遷徙逃亡中,一些老弱病殘的族人悽慘地死去。面對族人的困境,隨象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非但不去組織其它部落族眾去救援,而是我行我素,繼續吃喝玩樂,使各部落民眾十分憤怒,紛紛要求罷免大庭氏的執政權。

這時,興起於河南中原地區的柏皇氏一族強大起來,大酋長伏顯積極領導災民自救,同時盡最大努力支援受災的部落,贏得了各部落的好評。各部落大酋長一致推舉柏皇氏的大酋長伏顯執掌朝政,取代大庭氏的執政權。

隨象在族人的罵聲中病倒了,很快便病入膏肓,不久便死去了。

隨象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八年,卒於隨象四十七年(丁酉,前7224),終年六十七歲。遺體葬在驪山(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東南),尊號帝隨象。

大庭氏歷三任帝,前後共執政一百三十七年。

社會狀態

大庭氏母系氏族公社
現代科學考證,大庭氏政權的地質年代是新生代第四紀的全新世。考古年代為中石器時代。其代表文化有:發現於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南舞陽賈湖等地的磁山裴李崗文化(約公元前7000——前6000年),陝西大荔的沙苑遺址(約公元前7000——前5000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早期(約公元前8000——前6000年),湖南城頭山文化早期(約公元前5000年)等。

中石器時代的人類,仍以漁獵採集為主。此時,他們已經能夠製造十分精巧的細石器和弓箭。由於婚姻制度的改變,已經開始出現了以女性為主體的對偶婚家庭。每個家庭都建有自己的房屋,眾多房屋組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人們在沒有戰爭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快快樂樂地生活著。

生活的穩定使各部落的人口快速增加,人類出現了空前的繁榮。但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新的危機。人們靠捕捉動物和採集野生植物已經很難維持生活。面對此種狀況,一些思想比較開放的部族,採取了分割部落的策略,使部分身體強健的族人遷徙遠方,開闢新的家園。而一些思想保守的部族,他們不願意分割部落,也不願離開故土;為了控制人口的增長,他們被迫施行計畫生育,採取墮胎、停止為幼兒哺乳和殺死新生兒等野蠻方法,使人口的數量保持在平衡和穩定狀態,杜絕因人口過剩而產生的飢餓危機。

這一時期人類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大量村莊的出現,使人類由原來的流浪生活變成了定居生活。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們擁有了更豐富的生活資料。人類已經從漁獵社會進入到農業社會。他們不僅能夠種植一些簡單的糧食作物,而且還學會了飼養家畜。人們的經濟生活形成了多元化,以農業為主,漁業為輔,同時還出現了早期的畜牧業和手工業。

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為母系氏族公社。分配原則為原始共產制——即“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婚姻形式主要是以女性為主體的對偶婚。這一時期的人類,大多數都是只知道母親和舅舅,而不知道父親是誰。

歷史評價

大庭氏八卦太陽曆
大庭氏為風姓,其先祖繼承了燧人氏的原始文明,最先發明了飼養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術,把原始的農業實施於隴西黃土高原。因此名其族為大庭氏。大庭氏即是人名,又是氏族名,同時也是一個時代“國家”的代名詞。大庭氏於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權,成為各地氏族聯盟集團公認的領袖,初步形成了伏羲女媧氏政權。

大庭氏執政的伏羲女媧氏政權時候文明成就主要有——
一、創造圭表八卦太陽曆,觀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開天文學之先。
二、建寅為正,頒行上元太初曆,開曆法之先。
三、發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樂,開禮樂之先。
四、首創牧草栽培,引種野生萊麥,開農業之先。
五、發明魚網,教人結網打魚,開漁業之先。
六、馴化和飼養家畜,開牧業之先。
七、首創人工養,化繭抽絲織布,開絲織業之先。
八、以獸皮為婚姻信物,開婚禮之先。

大庭氏政權是中華民族自然人文科學起步的黃金時代,為創建中華文明大廈鋪好了牢固的基石。

相關詞條

中國上古人物3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撞山,燧氏取火,倉頡造字……一切的一切都包含著我華夏兒女在萬年以前那個凶獸橫行的時代,與天地抗衡的鋼鐵精神。而如今,剩下的只有一段段隻言片語的傳說。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我華夏兒女更應知道我們祖先的事跡,因為那裡有我們中華民族的魂魄!炎黃皆非尋常人,中華豈只五千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