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

玄冥

玄冥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主要指神的名字,如水神、冬神、北方之神等等。而道家則用來形容“道”的,道教稱腎之神。到漢代,漢族民間用來指陰間,九泉;同時用於漢代郊祀歌名,歌詞為:“玄冥陵陰,蟄蟲蓋臧……”取首二字為歌名。到唐代以後,就有用來稱為北方的,也有用來稱為冬季的。而到了現代,“玄冥”則成為各種武俠小說里武功怪異人的代名詞了。

基本信息

神話傳說

玄冥玄冥

最著名的四時、四方之神之中的冬天之神北方玄冥。玄冥,表示冬天光照

不足、天氣晦暗的特點。禺強(玄冥)是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疆”、“禺京”,據傳為黃帝之孫。在漢族神話體系中禺強(玄冥)被認為是人面鳥身,兩邊的耳朵上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亦有說法其坐騎為一條雙頭龍),形象頗為怪異。據說禺強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颳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古人稱為“厲風”。

水神

神名。《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 、回祿 。”杜預 註:“ 玄冥,水神。” 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一說為雨師。見漢應劭《風俗通·祀典·雨師》。

冬神

神名。《禮記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顓頊 ,其神玄冥 。”《楚辭·劉向<九嘆遠遊>》:“就 顓頊而敶詞兮,考玄冥於空桑 。” 王逸註:“ 玄冥 ,太陰之神。” 唐李白《大獵賦》:“若乃嚴冬慘切,寒氣凜冽,不周來風,玄冥掌雪。” 元張可久《一枝花冬景》套曲:“ 玄冥不出權獨占,青女三白勢轉嚴。”

北方之神

神名。《漢書揚雄傳上》:“帝將惟田於靈之囿,開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終始顓頊 、 玄冥之統。” 顏師古 注引劭曰:“ 顓頊、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殺戮也。” 清徐昂發《雁門關》詩:“ 玄冥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深遠幽寂

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莊子·大宗師》:“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 郭象 註:“玄冥,所以名無而非無也。” 成玄英疏:“玄者,深遠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稱。”《莊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成玄英疏:“玄冥,妙本也。” 三國魏嵇康《答難養生論》:“含光內觀,凝神復朴,棲心於玄冥之崖,含氣於莫大之涘。” 魏晉南北朝 時或以道釋佛,故亦指佛教的義理。 晉謝敷《安般守意經序》:“故開士行禪,非為守寂,在游心於玄冥矣。”

腎之神

道教稱腎之神。氣功術語,《黃庭內景經心神》:“腎神玄冥 ,字育嬰 。”又為丹田之異名。 梁丘子 註:“腎屬水,故曰玄冥。”

陰間

.舊時指陰間,九泉。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吾復入,恐不再還,與子長訣,相求於玄冥之下。”《太平廣記》卷三二引南朝宋 劉義慶《幽明錄·阮瑜之》:“父死歸玄冥,何為久哭泣?” 唐鮑溶《苦哉遠征人》詩:“ 李陵死別處,杳杳玄冥鄉。”

十二祖巫之一玄冥

《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回祿。”杜預註:“玄冥,水神。”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一說為雨師。見漢應劭《風俗通·祀典·雨師》。

猙獰巨獸,全身生有骨刺。是為玄冥(雨)。歷史淵源

漢代郊祀

《史記·樂書》:“ 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

《漢書·禮樂志》附歌詞:“玄冥陵陰,蟄蟲蓋臧,屮木零落,抵冬降霜。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條理信義,望禮五嶽。籍斂之時,掩收嘉穀。”

北方

唐杜甫 《後出塞》詩之三:“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明常岫 《渡渾河》詩:“萬里桑乾 水,玄冥生濁源。”

冬季

前蜀 韋莊 《詠梅》詩:“不隨妖艷開,獨媚玄冥節。” 元馬祖常《移梅》詩:“冽冽玄冥候,眾植各浮脆。”

下丹田

《周易參同契》清袁仁林註:“玄冥即北方水府,為坤坎之鄉,在身則下部也,乃至玄至冥之地。”

歷史淵源

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語出《莊子·大宗師》:“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原是以寓言形式假設的一個人名,實際上指一種混沌不分、深不可測的狀態或一種無知無覺、不分是非、不分古今的精神境界。西晉玄學家郭象在《莊子注》中特別重視這個概念,他解釋說:“玄冥者,所以名無而非無”(《莊子·大宗師》注)。意思是說,“玄冥”是指一種“無”的狀態,但尚未超出言表而至於無名、無始。他進一步提出了“玄冥之境”的概念,並把它作為萬物“獨化”的場所和境界,說:“是以涉有物之域,雖復罔兩,未有不獨化於玄冥之境者也”(《莊子·齊物論》注)。作為“獨化”的場所,“玄冥之境”是“物各自造”、“自化”的場所;作為一種精神境界,“玄冥之境”又表現為“內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眾玄同”。因而是一種抹殺差別,取消是非,不分彼此,自滿自足的境界。

氣功術語。腎神名。《黃庭內景經·心神章》:“腎神玄冥字育嬰。”又為丹田之異名。

後世影響

玄冥玄冥

在中國,龍的地位就遠高於印度的(印度的龍是大蛇)。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它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除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外,神獸還包括麒麟、鳳凰、檮杌、重明鳥、九尾狐等。

相關作品

金庸小說

玄冥二老:鹿杖客、鶴筆翁

鹿杖客---師兄,好色

鶴筆翁---師弟,好酒,心思遲鈍

師父—百損道人

徒弟—烏旺阿普

武功:玄冥神掌,鹿頭短杖—鹿杖客的奇功兵器,練有不錯的兵器功夫;鶴嘴雙筆—鶴筆翁的奇功兵器,練有不錯的兵器功夫,鶴嘴雙筆可以擲出攻敵。

出自: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師兄鹿杖客(用鹿頭短杖,好色)與師弟鶴筆翁(用鶴嘴雙筆,好酒)是被蒙古汝陽王府網羅的高手,擅用極陰寒的掌力玄冥神掌,玄冥二老這外號就由這掌力所來,似為故事發生時三十年前已死的百損道人弟子

“獨化於玄冥之境”是郭象美學思想的核心和歸宿。所謂“獨化”,即一切事物依其各自本然的“性命”、“性分”,自得自足,自適自樂,不相因,不外求,一切皆在當下,當下即是永恆;自身就是一切,超越即在自身。由此所達到的合天人、均彼我、同真俗、無差等的精神狀態,就是所謂“玄冥之境”。

人們常說,中國傳統審美精神真髓就是“儒道互補”,就是“入世而又超越”。從某種程度上說,郭象的“獨化於玄冥之境”恰好正是這一審美精神的典型表征。因為她的確既是凡俗的、當下的,又是超越的、永恆的。她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涵容了儒家和道家精神的核心。如果說孔子執著於“有”(仁、禮),老子執著於“無”(道法自然),莊子執著於“真人”(有真人而後有真知)的話,那么,承老莊、合儒道的郭象,更關注的卻是“個人”:“卓者,獨化之謂也。夫相因之功,莫若獨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獨化也。人皆以天為父,故晝夜之變,寒暑之節,猶不敢惡,隨天安之。況乎卓爾獨化,至於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任之,則死生變化,惟命之從也。”“知天人之所為者,皆自然也;則內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眾玄同,任之而無不至者也。”……《莊子注》中不厭其繁反覆申述的所謂“自然”、“自為”、“自化”、“自性”、“自爾”、“自足”、“自得”、“自當”、“自適”等等,正是要返回到那個“卓爾特立”的個體,使那種“無待而游”的逍遙夢境在現實人生中得到落實。這樣,他既破除了老子的形上學,也徹底消解了莊子雖均齊萬物卻仍執於聖凡真俗之分的超越追求。

只是這種無差等、無本體、執著於當下的在世“逍遙”,與我們理想中的“儒道互補”並不完全一樣。

俠嵐

玄冥玄冥

七魄之柱紋的武器,外形像一把弓箭。一,全身麻痹,無法納炁;二,意識被擾,惡念作祟;三,心境崩塌,灰飛煙滅。

問道

玄冥 神獸

五行 水

天賦技能 神聖之光 遊說之舌 神龍罩

寵物成長:310

血量成長:115

法力成長:60

速度成長:60

物攻成長:-10

法功成長:85

飛升後寵物成長:667

飛升後血量成長:210

飛升後法力成長:111

飛升後速度成長:150

飛升後物攻成長:30

飛升後法功成長:166

中國上古人物3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撞山,燧氏取火,倉頡造字……一切的一切都包含著我華夏兒女在萬年以前那個凶獸橫行的時代,與天地抗衡的鋼鐵精神。而如今,剩下的只有一段段隻言片語的傳說。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我華夏兒女更應知道我們祖先的事跡,因為那裡有我們中華民族的魂魄!炎黃皆非尋常人,中華豈只五千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