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

牛頭

牛頭馬面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牛頭來源於佛家。牛頭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資料說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

基本信息

民間傳說

牛頭牛頭
牛頭、馬面是民間信仰中陰曹地府中的鬼卒,源於佛教的牛頭阿傍和馬面羅剎﹐兩個半人半獸的地獄惡鬼。

佛教傳入中國後,牛頭馬面之說便在民間流傳﹐被道教吸收,並充當了閻羅王判官的爪牙。現在很少在佛寺見到牛頭馬面,反而常見於城隍廟、東嶽廟、閻王廟等。

牛頭又叫阿傍、阿防。生了牛的頭人的手,腳卻又是牛蹄。力氣十分巨大,手持鋼鐵釵為武器。據《鐵城泥犁經》說,牛頭是“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死後變為鬼卒,牛人身。有的佛經將牛頭又作“防邏人”,是取巡邏誘捕逃跑罪犯之義。

馬面又叫馬頭羅剎,“羅剎”是指惡鬼,亦稱“羅剎娑”、“羅叉娑”、“阿落剎娑”等。女羅剎則稱“叉私”,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數目眾多。故馬面羅剎即馬頭鬼。形象為馬頭人身,與牛頭是搭檔,為閻王、判官作事。

雖然牛頭馬面與黑白無常同為閻王判官效勞,從上文可見,前者只是地府兵仔、獄卒,而後者則是拘提亡魂,打擊惡人的死亡信使。兩者職位高低由此分曉。

積沙成塔

牛頭牛頭
積沙成塔、牛頭馬面,鬼卒名。佛經中指地獄中閻羅王的兩名獄卒。《楞嚴經》卷八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梢,驅入城門。”後易馬頭”為馬面”。《敦煌變文匯錄.目連冥間救母變文》目連行前至一地獄......獄中數萬餘人總是牛頭馬面。”《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階下侍立百餘人,有牛頭馬面,長喙朱發,猙獰可畏。”清吳熾昌《客窗閒話續集.權閻羅王》階下吏役不知其數。內有夜叉一部,牛頭馬面一部。”

民間故事

牛頭重慶市豐都鬼城的牛頭
有個老倌養了五個兒子。五個兒子都好吃懶做,天天東遊西逛,偷雞摸狗,因此名聲很臭。老倌好氣喲,把他們每人打了幾巴掌,罵道:“你們這些丟人鬼,今後再丟我的臉,我就打死你們!”老大說:“爹,要臉換不來肉吃!”老三說:“爹,我也不要臉了,這樣才不會害羞!”老四乾脆說:“我也不要臉了,不要臉省得洗。”他們弟兄五人盡說混賬話,把老倌給生生氣死了。老倌死後,他們更無法無天,由偷雞摸狗到拉牛拉馬,從殺人放火到劫村奪寨,最後成了占山為王的賊頭。

一天,賊人在大擺“五牲“宴,突然闖進一個破衣襤裳,腳跛眼瞎的老倌對賊頭們說:“聽說你家五兄弟不要臉,就刮下來賣給我吧!”賊頭剛要動怒殺人,但又想先趁酒興耍他玩玩,就說:“要賣,但要五個一齊賣,價錢是一千兩金子一張臉皮,你拿出五千兩金子就賣給你,拿不出就挖你的心肝來下酒!”老倌答應了,但他要求先剮臉皮後付錢。賊頭不答應,於是雙方爭吵起來。賊頭惹怒了,就吩咐左右:“把這自找死路的老鬼殺了,挖出心肝來下酒!”眨眼的工夫,老倌就被按翻在案板上,被剝了破棉衣,洗淨了身子。剛要殺,老倌又說:“慢,你們看,那不是金子嗎!”眾賊人一看,只見老倌的破棉衣里滾出了無數的金子。賊頭見了又吼道:“快,殺了老鬼分金子!”小賊們又舉起牛耳朵刀。就在這時,只聽老倌咳聲嗽,小賊們的刀反倒飛去割下老大的頭,老倌又連咳四聲嗽,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的頭都被割了下來,接著案板上的牛頭、馬面、豬頭、狗頭、羊頭又一一飛去,安在五弟兄的脖子上。老倌又一聲吆喝,畜頭人身子的怪物起來走路了。這時,老倌才腳踏一朵彩雲飛到天上去。原來老倌是天上放下來收拾五賊的神仙。

過了許久,這五個畜頭人身的怪物死了,到陰間變成了牛頭馬面的怪鬼,沒人敢要他們去投胎,他們就只能永遠在地獄受苦了。

歐洲神話

牛頭魔獸爭霸中的牛頭人
毫無疑問,牛頭人起源於古希臘神話忒修斯米諾斯的故事。雅典國王埃勾斯的私生子忒修斯為了繼承王位而到處遊歷冒險建立功業,他曾經制服了在阿提喀地區橫行無忌、危害人民的馬拉松野牛,並把它帶回雅典示眾後,將公牛宰殺獻祭給太陽神阿波羅,其實就是大家把牛肉擺到神殿中做做樣子,然後就撤下來分而食之了。後來克里特的殘暴國王米諾斯進攻希臘的城邦,雅典人遵照太陽神阿波羅的神諭向米諾斯求和,答應每九年送七對童男童女到克里特作為進貢。彌諾斯得到童男童女後,便將他們關進有名的克里特迷宮裡餵養自己可怕兒子牛頭人怪物彌諾陶洛斯。這彌諾陶洛斯正是由於米諾斯得罪了海神波塞東而受罰生下的怪獸,它天性殘暴,尤其喜食兒童的嫩肉。於是雅典人忘了吃牛肉時候的愉快,埋怨國王是災禍的禍根,說他想讓一個私生子繼承王位,卻對別人家的孩子漠不關心任人宰殺。忒修斯知道後十分心痛,毅然宣布自己願意去餵牛頭人。雅典人大大的讚賞他的勇敢無私,然後歡天喜地地送他上路。老國王聽說後,急忙奔過去再三要求兒子改變主意。忒修斯安慰他的父親。保證一定能夠制服彌諾陶洛斯。父子倆約定返航的時候如果掛黑帆就表示忒修斯掛了,掛白帆就表示牛頭人掛了……

後來忒斯修到了克里特島後,迷住了米諾斯國王嫵媚動人的女兒阿里阿德涅。克里特的公主同她的異型哥哥之間的感情早就破裂了,她為了表達自己的愛意,交給了忒修斯刺殺彌諾陶洛斯和逃出迷宮的方法。於是忒修斯按照女朋友的建議手持線團走入迷宮,溜到正在喝開胃酒的牛頭人身後手起刀落……然後沿著線團走出了迷宮之後立刻帶著公主開溜。沒想到中途在海島停留的時候酒神巴克科斯這老色鬼忽然出現奪走了阿里阿德涅,於是忒修斯垂頭喪氣的回家,

牛頭牛頭

竟然忘了船上仍然掛著黑帆。當他的父親看到黑帆後頓時絕望,便投海自盡……

這個悲涼的故事中牛頭人作為隱藏Boss出場,沒來得及擺幾個造型就謝幕了。幸虧在《魔獸爭霸III》中大群的牛頭人在酋長的帶領下隨著獸人們南征北戰出盡了風頭,不過暴雪可沒提它們是不是還需要人類作軍糧……在西方神話中的牛頭人就是食人者、嗜血者的代名詞,牛頭人身高馬(牛)大,可以使用人類無法使用的笨重兵器作戰,比如狼牙棒、利斧等等,在暴雪的世界裡乾脆拎著巨型圖騰石柱上陣了!在《暗黑破壞神》中我們可以看見似曾相識的身影,不過請擦亮您的眼睛——那是羊頭人安培家族。雖然在牧場上牛羊不分家,可是在傳說中它們之間的差距可大了去了:人身公羊頭的造型是中世紀流傳的黑魔法中撒旦的象徵。在《聖經》中撒旦的化身有毒蛇巨蟒或者是公羊等等,在黑魔法的秘密祭祀儀式中主祭者往往頭戴公羊面具出現在圓圈五角星的魔法陣中央,以象徵撒旦的降臨。可能正是這一點啟發了暴雪設計羊頭人怪獸,雖然羊頭人不像牛頭人有那么久遠的傳說淵源,可它們在暴雪的遊戲作品中卻更早的出現了——《暗黑破壞神I》中就有它們的身影。

牛頭人身的形象在人類各民族的神話中都有出現,畢竟牛是人類最早的圖騰之一,代表了力量與豐饒。荷馬兩部流傳至今的史詩中,常常用到一個形容詞來描述戰場上的神與半人神,那就是“牛眼睛的”,某些情況下就等同於“超越凡人的”。然而牛頭怪並非適於這樣的稱頌,正相反,他們是被詛咒的邪惡生物。

minotaur是一個複合詞,由表示彌諾斯文化的minos加上表示公牛的拉丁語taurus構成,直譯意為“彌諾斯的公牛”,該詞源自何處,只要是讀過希臘神話的人都知道:克里特島上的半人半牛怪,身高有常人兩倍,大吼一聲,可以震撼全城。它是克里特島國王彌諾斯(宙斯和歐羅巴之子,死後成為地府的三個法官之一)之妻帕西法厄與波塞冬派來的牛的產物,擁有人的身體和牛的頭,彌諾斯在克里特島為它修建了一個迷宮。由於彌諾斯的兒子安德洛革俄斯在阿提喀被人陰謀殺害,彌諾斯起兵為兒子報仇,給那裡的居民造成很大的災難,為了平息彌諾斯的憤恨,解除雅典的災難,雅典人向彌諾斯求和,答應每九年送七對童男童女到克里特作為進貢,彌諾斯接到童男童女後,將他們關進半人半牛怪彌諾陶洛斯居住的克里特迷宮裡,由彌諾陶洛斯把他們殺死。在第三次進貢的時候,年輕的忒修斯帶著抽中籤的童男童女來到克里特,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她暗戀那位所向披靡的英雄)的幫助下,用一個線團破解了迷宮,又用她交給自己的一把利劍斬殺了彌諾陶洛斯。

同名電影

※原 名: Gozu
※譯 名: 牛頭
※國 家: 日本
※導 演: 三池崇史 Takashi Miike
※主 演: Sho Aikawa .... Ozaki
Kenichi Endo ....
Shohei Hino .... Nose
Renji Ishibashi .... Boss
加藤雅也 Masaya Kato ....
Tamio Kawaji ....
Hiroyuki Nagato ....
Hitoshi Ozawa ....
Kazuyoshi Ozawa ....
Sakichi Sat? .... Coffee Shop Manager
Harumi Sone .... innkeeper\'s Brother
Tetsuro Tamba ....
Yoshiyuki Yamaguchi ....
Kimika Yoshino .... Female Ozaki
※片 長: 130 分鐘
※年 代: 2003 年
※類 型: 劇情/恐怖/犯罪
※語 言: 日語
※字 幕: 中文/英文
※檔案格式: XviD+MP3
※檔案大小: 1CD=424M
※視頻大小: 544 x 304
※IMDB評分: 7.1/10 (1,290 votes)
※IMDB連結:
結語
不知道三池崇史這個怪物還能在這個世界猖狂多久,也許明天就會波蘭斯基的家人那樣全部死絕。當然我不希望明天這么快到來,因為我還是很期待他的下一部電影,畢竟他的電影不像“豚鼠實驗室”的電影那樣讓人噁心完了沒有什麼想像的餘地,就連他最無聊的《以藏》不也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為了復仇從片頭一直殺到片尾的冤魂么。所以就好好活著吧!在這個無聊的時代,我們總不能老是“沒事兒偷著樂”啊!

美食

起源  
以考證這個牛頭宴的來源。說最早吃牛頭的孟獲。其實這牛頭宴,伊建敏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研究牛頭宴。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古而有之。三國時期,相傳有一位南夷首領孟獲英勇善戰,有本地野史稱,曾七擒七縱諸葛亮,並以牛頭犒賞眾將士。 牛頭宴其實是一道宮廷菜? 關於牛頭宴的起源,牛頭宴其實是一道宮廷菜?關於牛頭宴的起源。各有各的說法 這是一道宮廷菜 三年半前,印象里最早推“牛氣沖天”乾隆坊。就有人說起在乾隆坊可以吃到巨豪華的牛頭宴。葉飛是乾隆坊的行政總廚和總經理,那個時候杭州做牛頭的也許就一兩家。這道“牛氣沖天”也是親自研製的包括醬料,烹飪方法都是自己研究的去年這道菜還得了西湖烹飪大獎。不過現在做這個菜的飯店,越來越多了從他口中得知,牛頭宴來自於御膳房的宮廷菜,而葉飛將其進行了改良,從裝盤來看,確有皇家的氣派。
特色  
各個地區掀起了吃牛頭的熱情,各個城市相繼以牛頭為特色開了牛頭館

中國上古人物3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撞山,燧氏取火,倉頡造字……一切的一切都包含著我華夏兒女在萬年以前那個凶獸橫行的時代,與天地抗衡的鋼鐵精神。而如今,剩下的只有一段段隻言片語的傳說。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我華夏兒女更應知道我們祖先的事跡,因為那裡有我們中華民族的魂魄!炎黃皆非尋常人,中華豈只五千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