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節

地藏節

地藏節是宗教節日,農曆七月三十(或廿九日)精確地說應為七月晦日。相傳是地藏王涅槃得道之日。瑞安人叫“地藏王菩薩生日”。地藏,其義為“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這就是說,他如同大地,含藏著無數善根種子。地藏王原是古印度的土地神。該俗節系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其產生緣由,來自佛教與民俗心理的共同需求。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日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一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基本信息

簡介

地藏節地藏節
農曆七月三十是一個宗教節日,名為“地藏節”。地藏是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眾生賴以救苦的一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他要在普渡眾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地獄之中,救助苦難。有的佛書上說地藏王就是閻羅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現的陰司主宰。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別是南京清涼山相傳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日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一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集會之所

常州地藏節以東郊三官堂為集會之所,拜香的人絡繹於道農民多於這天將田具及木製品陳列於路邊任人購買。如皋縣泰縣都於晚間用各種顏色紙剪成荷花瓣形狀,貼上碗口一周,碗內放只酒杯,燃以芯,放在門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燈”,亦稱“碗兒燈”。

蘇州地區

蘇州地區,是晚人家各在庭院四角,幾重門以及圍牆下地面遍插棒香,同時點燃,叫做“燒地頭香”,俗稱“燒狗矢香”。傳說元朝末年,張士誠統治蘇州時期較得民心,死後蘇州人還懷念他,就借用地藏節燒地頭香的形式,寄託他們的哀思,名為“燒九四香”,因為張士誠的乳名叫“九四”。日子一久,“燒九四香”便訛作“燒狗矢香”了。

節日來源

釋迦牟尼

地藏節地藏節
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一直要經歷五十六億七千六百萬年,彌勒菩薩才出世,到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成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這個世間有佛法的時間很短,沒有佛的時間很長,在這一段黑暗的時代,什麼人代替佛教化眾生呢?是地藏菩薩(見地藏經囑累人天品)。所以,他是代理佛,在所有的菩薩裡面,他的身份不一樣。閻浮提的眾生,與地藏菩薩有很大很深的因緣。佛陀世尊讚嘆菩薩有大因緣的,只讚嘆兩位,一位是地藏王菩薩,一位是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大威德大神通力量,以及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百千萬劫也說不能盡。“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皈依、瞻禮、供養、讚嘆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地藏經見聞利益品)。

大願地藏王

大願地藏王菩薩是佛教徒口中所稱的“娑婆三聖”之一。“地”在事上講是大地,大地是一切萬物所依賴生存的,任何一物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能持、能育、能載、能生的意思。“藏”就是寶藏財寶足以救濟人的貧苦,圓滿人的事業。這位大菩薩有無量的法財,布施一切苦惱眾生,且使他們都能修行成就,好像寶藏一樣,所以叫做“藏”。

大誓願

地藏菩薩在因地中,多次為救母難,而發大誓願:“度盡眾生,方證菩提。”以此功德願力,令多生父母離苦得樂,轉凡入聖, 《地藏經》是佛門孝經,而地藏菩薩更是“孝”的代名詞。在中國大乘表法里是以四大菩薩為表率,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薩,表的是孝敬。從地藏菩薩再發展出來的是觀世音菩薩,叫大慈大悲……(文殊菩薩表智慧,普賢菩薩表落實)。孝是學佛的基石,更是做人的根本。

地藏的孝道

地藏節地藏節
地藏菩薩,最初學佛,身為長者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相好莊嚴,而發心:“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求證佛身。但行菩薩道時,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中,身為婆羅門女,因母信邪,不敬三,墮在惡道,而思挽救:“遂賣家宅,廣求香花,及諸供具,於佛寺,大興供養”。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墮在無間地獄受苦,即“為母設供修,布施覺華定自在如來塔寺”,不但亡母得脫地獄之苦,連當時在無間地獄中,所有罪苦眾生,同時俱得超生。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見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
又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有一生,在清淨蓮花目如來像法中修行,名字光目,秉性孝順,為救亡母墮落惡道及短命之報;於佛像前發弘誓願:“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見地藏經閻浮眾生業感品)
地藏節地藏節
地藏菩薩,所以發如是弘願,主要原因,是基於孝道。可以說:孝道是激發地藏菩薩發弘誓願的主要原因;孝道是促使地藏菩薩累劫報親恩的原動力;孝道,亦是地藏菩薩,長住生,永劫度生,不取佛道的本願;無量劫來,皆以孝道自行化他。如地藏菩薩,對大辯長者言:“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至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是正面勸人實踐孝道。地藏菩薩,對摩耶夫人說:“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是反面勸人實行孝道。目的在於化導眾生,令知因識果,孝敬父母,止惡向善,離苦得樂。可惜眾生業障深重,結惡習重,“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罪業無盡,苦惱無盡,偏勞地藏菩薩,本無盡的悲願,實踐無盡的孝道;永遠在六道生死中:“上報四重恩,”長期執掌幽冥界,“下濟三塗苦。”直至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末空,誓不成佛。可見地藏菩薩孝道之無盡

節日習俗

地藏節地藏節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
民間的地藏節可遙接目連救母的中元節。說是老百姓怕目連在地獄救母眼睛不看見,故在此夜,家家敬王之後,插燃香燭街市滿地皆紅,香是敬佛,燭是與目連照明。又有人家屋檐下插上一排棒香,有的則是在茄子周身插滿棒香排在屋檐下稱作“落蘇燈”。 落蘇是茄子的別稱, 《本草綱目》記載“茄,一名落蘇,名義未詳,按《五代貽子錄》作酪酥,蓋以其味如酪酥也,於義似通。”,而宋時的《澠水燕談錄》說是因犯了錢王忌諱,至今滬語中茄子仍叫落蘇。插落蘇燈或取其諧音“落得舒適安逸” 意求地藏王保佑全家平安?孩童們也有自己的落蘇燈。就是在落蘇當中挖一個洞,裡面插上一根小蠟燭,便成了一盞落蘇燈。孩童們聚在一起,比誰的落蘇大,比誰的燈兒亮,或追逐、或雀躍、或歡叫,或嬉鬧,走家串戶,忽有一陣風吹過,如吹滅了其中的燈兒,笑聲中就會爆起一陣惶急的哭叫,因此地藏節又稱落蘇節
在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日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一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地藏節活動 地藏節活動
常州地藏節以東郊三官堂為集會之所,拜香的人絡繹於道,農民多於這天將田具及木製品陳列於路邊任人購買。如皋縣和泰縣都於晚間用各種顏色紙剪成荷花瓣形狀,貼上碗口一周,碗內放只酒杯,燃以燈芯,放在門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燈”,亦稱“碗兒燈”。
蘇州地區,是晚人家各在庭院四角,幾重門以及圍牆下地面遍插棒,同時點燃,叫做“燒地頭香”,俗稱“燒狗矢香”。傳說,元朝末年,張士誠統治蘇州時期較得民心,死後蘇州人還懷念他,就借用地藏節燒地頭香的形式,寄託他們的哀思,名為“燒九四香”,因為張士誠的乳名叫“九四”。日子一久,"燒九四香"便訛作“燒狗矢香”了。
九華山廟會 ,自唐代以來,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吉誕日)前後,佛教徒和當地工商界都聯合舉辦盛大紀念活動,遠近朝山拜佛者和遊人紛至。 現在九華山廟會的內容由佛事活動,以旅遊招商信息發布會、旅遊業務洽談會為主要內容的經貿交流活動,文化娛樂活動有板龍燈會,具有地方特色的黃梅戲演出、佛教音樂演奏會等。
寧波寧海地藏節的一些記憶,“七月種,八月拔,嘸不根,嘸不葉” 七月最後一個晚上家家戶戶插香。把房前、房後、路邊、院子都插上香。嘴裡念著地藏王菩薩保佑,說不清楚為插香的真正含義, 聽老人們說,以前村大路,還有四合院的院子都是用河卵石鋪起來的! 又很多很多圖案造型的! 大家就按照這個圖案造型插上去看上去亮亮的非常漂亮! 還有如果是沒有圖案的,大家都自己想,什麼、花的…… 看上去非常漂亮!

傳承

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一直要經歷五十六億七千六百萬年彌勒菩薩才出世,到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成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這個世間有佛法的時間很短,沒有佛的時間很長,在這一段黑暗的時代,什麼人代替佛教化眾生呢?是地藏菩薩(見地藏經囑累人天品)。所以,他是代理佛,在所有的菩薩裡面,他的身份不一樣。閻浮提的眾生,與地藏菩薩有很大很深的因緣。佛陀世尊讚嘆菩薩有大因緣的,只讚嘆兩位,一位是地藏王菩薩,一位是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大威德大神通力量,以及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百千萬劫也說不能盡。“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皈依、瞻禮、供養、讚嘆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大願地藏王菩薩是佛教徒口中所稱的“娑婆三聖”之一。“地”在事上講是大地,大地是一切萬物所依賴生存的,任何一物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能持、能育、能載、能生的意思。“藏”就是寶藏,財寶足以救濟人的貧苦,圓滿人的事業。這位大菩薩有無量的法財,布施一切苦惱眾生,且使他們都能修行成就,好像寶藏一樣,所以叫做“藏”。

地藏菩薩在因地中,多次為救母難,而發大誓願:“度盡眾生方證菩提。”以此功德願力,令多生父母離苦得樂,轉凡入聖,《地藏經》是佛門孝經,而地藏菩薩更是“孝”的代名詞。在中國大乘表法里是以四大菩薩為表率,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薩,表的是孝敬。從地藏菩薩再發展出來的是觀世音菩薩,叫大慈大悲……(文殊菩薩表智慧,普賢菩薩表落實)。是學佛的基石,更是做人的根本。 地藏菩薩,本門深遠,證同於佛,跡現菩薩而已。在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中說:當釋尊示現在摩竭提國,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時:“有十佛剎微塵等他方諸佛,為欲莊嚴毗盧遮那佛道場眾故,示菩薩形,來在會坐。其名曰:觀自在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維摩詰菩薩善威光菩薩滅諸蓋菩薩寶手菩薩大慧菩薩普賢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詞薩而為上首。”由此證明地藏菩薩,實是古佛再來,與觀音、文殊、維摩詰等古佛同等階位。很多人因地藏菩薩發願:“地藏末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便誤會以為地藏菩薩,位居等覺。其實地藏菩薩,早已證入妙覺果海,是他方諸佛之一。不過,今為助釋尊教化五濁惡世的眾生故,跡現菩薩身。 地藏菩薩,本門深遠,證同諸佛。跡現菩薩,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教化眾生。甚至曲就眾生機情,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特別是五濁惡世,無論是此界他方,無論是現在或未來,無論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凡有苦惱眾生之處,無不皆有地藏菩薩的化身。其悲心救苦的精神,實與觀世音菩薩同等。不過觀音、彌勒、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除隨類應化外,示跡娑婆,皆現在家菩薩相,唯地藏菩薩,現出家比丘身。如大方廣十輪經言:“是地藏菩薩,作沙門像,現神通力之所變化,有如是大莊嚴事。”

地藏節地藏節
地藏大士所以到今天還未完畢度生的大願,問題不在菩薩的不努力,而在眾生的罪業太重,所以佛在阿含經中常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生者如爪上塵”。是以眾生在生死中輪迴,真正安處在人間時少,即或偶得菩薩的教化,生到這人世間來,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大多數的時間是在惡趣,於惡趣中又以在地獄時間最長。原因眾生在沒有得解脫前,性識總是沒有一定的,忽而做了很多的善事,忽而造了很多的惡業,不論為善為惡,都是逐境而生,好像車輪那樣在五趣中鏇轉,沒有一刻停息,動不動的在惡趣中要經過微塵數的那么多的劫數。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又稱“蓮花佛國”,住七十五年,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卅日涅盤,世壽九十九。圓寂後,肉身坐於內,三年後開缸,顏面如生。後人為建肉身寶殿,又名肉身塔。鹹豐七年,與化城寺同遭火災,但肉身無損。同治時重修之肉身寶殿,金碧輝煌,十分雄偉,終年燈光長明,象徵菩薩威德光明,恆照幽冥世界,救拔眾生無明暗閉之苦。因當年的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亦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 九華山廟會起源於唐代。相傳唐開元(713--742)末年,新羅國高僧金喬覺來九華山開闢地藏道場,苦行禪修七十五載,於農曆七月三十日這天圓寂,終年九十九歲。遺體置缸三年後,全身不壞,容貌如生,撼其骨節有金鎖般響聲。
依佛經所說,金鎖骸鳴,乃是菩薩應世,因而弟子們視其為地藏王菩薩轉世,尊其為金地藏,遂在神光嶺建肉身塔供奉。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四方信徒、香客雲集九華朝山進香、拜塔、朝拜見天台
很多人手上拿著一大把燃燒的香火一支支地在往地上插,有些插在綠化叢中,有些插在人行道的石頭縫裡,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小孩。這種現象我以前從來都沒看到過,想今天一定是什麼民俗節日吧。因為到了寧波,發現寧波人特別注重這類民間風俗的節日。
上查詢得知:農曆七月三十,一帶民間有插棒香的風俗。棒香,是用細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種香。七月三十晚上,人們將點燃的棒香和蠟燭,插在家門前的階石間和場地上,謂之“插棒香”。插棒香的風俗有兩種說法。一說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誕辰”,焚香燃燭插於地上,是"插地藏香",帶有迷信色彩。另一說也比較流行,稱插棒香為“插狗屎香”,這有個由來。相傳元末張士誠舉兵起義,據姑蘇稱吳王,深得民心,後被朱元璋擊敗,城破被俘而死,時為七月三十日。百姓為感激他生前的功德,於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燒棒香的方式來紀念他。因張士誠小名“九四”,特取名為“九思香”;又恐觸犯明王朝,就以“九四”的諧音託名“狗屎香”。
原來今天是箇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那插棒香的風俗也屬於中國的民間傳統文化之一吧。不知道這種屬於中國民間傳統的文化是否會流傳下去。

宏願

地藏節地藏節
地藏大士所以到今還未完畢度生的大願,問題不在菩薩的不努力,而在眾生的罪業太重,所以佛在阿含經中常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生者如上塵”。是以眾生在生死中輪迴,真正安處在人間時少,即或偶得菩薩的教化,生到這人世間來,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大多數的時間是在惡趣,於惡趣中又以在地獄時間最長。原因眾生在沒有得解脫前,性識總是沒有一定的,忽而做了很多的善事,忽而造了很多的惡業,不論為善為惡,都是逐境而生,好像車輪那樣在五趣中鏇轉,沒有一刻停息,動不動的在惡趣中要經過微塵數的那么多的劫數。

這一不尋常的現象,不特我們不了解菩薩為什麼這樣不憚煩的常在地獄度化眾生,就是身為四天王天的天人,亦不明白地藏在地獄中度生的大願,是這樣的無有盡期,於是向佛這樣問道:“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發了這么大的大願,照理老早就應度盡所有眾生,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把眾生度完,而今又在佛前重發誓願?究竟是由於願力的不堅?還是由於眾生的難度?我們對這確實有點想不通,請佛慈悲再為我們解說”!四天王天的這一請問,不特是為自己想不通而請問,實亦代表我人而請問,因為這是很多人在內心中都存有的疑問
佛陀回答四天王天說:“不錯,自從久遠劫來一直到現在,地藏菩薩都在不斷的度脫眾生,可是不論菩薩盡了怎樣最大的努力,而他的內心卻還未完結,正因眾生未曾度盡,而眾生在這世界中,又受種種痛苦的逼迫,不但現在如此,就是向未來無量數劫去看,眾生所造的各種罪業,亦如蔓草一樣的牽延不斷。菩薩有鑒於此,於是慈悲憐愍之心又復生起,更發重大誓願,無論如何要度這些眾生,當這些眾生一日未度,菩薩之心一日不安。由此可以想像菩薩的悲願是多么的深重?而菩薩的一再發大誓願,目的完全在於眾生,總望每個眾生,獲得究竟解脫”。

地藏菩薩本跡

地藏菩薩,本門深遠,證同於佛,跡現菩薩而已。在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中說:當釋尊示現在摩竭提國,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時:‘有十佛剎微塵等他方諸佛,為欲莊嚴毗盧遮那佛道場眾故,示菩薩形,來在會坐。其名曰:觀自在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維摩詰菩薩善威光菩薩滅諸蓋菩薩寶手菩薩大慧菩薩普賢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詞薩而為上首。’由此證明地藏菩薩,實是古佛再來,與觀音、文殊、維摩詰等古佛同等階位。很多人因地藏菩薩發願:‘地藏末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便誤會以為地藏菩薩,位居等覺。其實地藏菩薩,早已證入妙覺果海,是他方諸佛之一。不過,今為助釋尊教化五濁惡世的眾生故,跡現菩薩身。
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佛對無垢生天帝釋盛讚地藏菩薩言:‘智慧深廣猶如大海,無所染著譬太虛空,妙果近因如眾花葉,伏諸外道如師子王。’又對好疑問菩薩言:‘如是大士,成就無量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伽摩勝三昧,善能悟入如來境界,已能堪忍一切智位,巨龍超度一切智海,已能安住師子奮迅幢三摩地,善能登上一切智山,已能摧伏外道邪論……’由是證明,地藏菩薩早已證得佛果妙德,今為度眾生,何止於婆婆世界現菩薩身,亦於無量世界現無量身,度無量眾生。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當釋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百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花來供養佛。’佛即以救護六道眾生的責任,殷勤付囑於地藏菩薩,廣設方便,救拔眾生,令在彌勒菩薩成佛之前,悉得解脫,永離眾苦,乃至遇佛授記。當時諸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而白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皈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好疑問菩薩問佛:‘地藏菩薩從何而來,所居佛國去此遠近’?佛說:‘地藏菩薩,於無量劫前,早已成就無量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善能悟入如來境界,但為欲利樂成就一切眾生,所在佛國,悉皆止住.’十輪經亦言:‘如是大士,隨所止諸佛國土,隨所安住諸三摩地,發起無量殊勝功德,成就無量所化有情。能於一日夜,或一食頃,同時於無量無數諸佛國土,度無量無數殑伽沙等諸有情類,皆令解脫種種憂苦。凡所在處,有能至心稱念皈敬地藏菩薩者,一切所求,無不稱遂。’
由於菩薩,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力,能於十方世界,‘或時現作大梵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或復現作大自在天身,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身,或作樂變化天身,或作睹史多天身,或作夜摩天身,或作帝釋天身,或作四天王天身。或作佛身,或作菩薩身,或作獨覺身,或作聲聞身。或作轉輪王身,或作剎帝利身。或作婆羅門身,或作筏捨身,或作戍達羅身,或作丈夫身,或作婦女身,或作童男身,或作童女身。或作健達縛身,或作阿素洛身,或作緊捺洛身,或作莫呼洛伽身,或作龍身,或作藥叉身,或作羅剎身。或作鳩槃荼身,或作畢舍遮身,或作餓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吒布怛那身,或作粵闍訶洛鬼身。或作師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馬身,或作牛身,或作種種禽獸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諸有情身。現作如是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位……。’
在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中,亦說地藏菩薩,早已成就佛果種種殊勝功德,但為救度五濁惡世苦惱眾生,於無量阿僧祇劫,恆現無量無邊身,隨諸佛國,廣作佛事。
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佛告堅淨信菩薩:‘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於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游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又於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
綜上諸經所說,可知地藏菩薩,本門深遠,證同諸佛。跡現菩薩,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教化眾生。甚至曲就眾生機情,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特別是五濁惡世,無論是此界他方,無論是現在或未來,無論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凡有苦惱眾生之處,無不皆有地藏菩薩的化身。其悲心救苦的精神,實與觀世音菩薩同等。不過觀音、彌勒、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除隨類應化外,示跡娑婆,皆現在家菩薩相,唯地藏菩薩,現出家比丘身。如大方廣十輪經言:‘是地藏菩薩,作沙門像,現神通力之所變化,有如是大莊嚴事。’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佛告無垢生天帝釋言:‘汝等當知,有菩薩摩詞薩,名曰地藏,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世時,無佛世界,成熟有情,今與八十百千那庾多頻跋羅菩薩俱,欲來此禮敬親近供養我故,觀大集會隨喜故,並諸眷屬,作聲聞像,特來至此……。’地藏菩薩,不但自身現比丘相,即其所教化的無量法眷屬,亦隨之現比丘相,在十方諸佛國土出現,作為三寶之一的僧寶,令人歸敬三寶,廣種福田,滅罪生福。因此,現在流傳於世間的地藏菩薩像,無論是泥塑,紙晝,木雕,皆是比丘相,身披袈裟,頭戴僧帽,左手執明珠,右手執錫杖,端坐蓮花中,或站在蓮花上。

史料記載

七月三十日傳為地藏菩誕辰。都門寺廟,禮懺誦經,亦扎糊法船,中設地藏王佛及十地淨君繪像,更盡時施放焰口焚化。街巷遍燃香火蓮燈於路旁,光明如晝。
——《帝京歲時紀勝·地藏會》
(七月)晦日,為地藏王生日,。集於開元寺之殿,酬願燒香。婦女有脫群之俗,裙以紅紙為之,謂曾生產一次者,脫裙一次,則他生可免產厄。點肉身燈,為報娘恩。
——《清嘉錄·卷七》

傳統節日3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