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

中國重汽

中國重汽集團,全稱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英文:CNHTC),簡稱中國重汽集團或重汽集團,總部在山東省濟南市,是國內主要的重型載重汽車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重型汽車工業的搖籃,集團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重汽A股和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紅籌股中國重汽(香港)。以開發和製造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JN150)、成功引進斯太爾重型汽車生產項目和與沃爾沃合資生產具有當代國際水平的重型汽車而聞名。中國重汽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為我國重型汽車工業發展、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基本信息

公司名稱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外文名稱CHINANATIONALHEAVYDUTYTRUCKGROUPCO.,LTD

總部地點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華奧路777號中國重汽科技大廈

成立時間始建於1956年

經營範圍載重及特種汽車、汽車零部件等

公司性質大型國有企業

公司口號建百年企業創世界一流

年營業額616.64億元(2015年)

員工數28902人

年利潤額10.03億元

資產總額754.44億元

註冊資本97658萬元

法定代表人馬純濟

主管單位濟南市國資委

中國500強第222名(2015年)

圖示圖示

公司簡介

中國重汽中國重汽

中國重汽集團前身是原濟南汽車製造總廠。原濟南汽車製造總廠始建於1935年,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該廠於1956年開始自主研發設計製造汽車,步入汽車製造企業。1960年4月試製出了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型8噸重型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重型汽車的歷史。同年5月4日,毛澤東主席到濟南視察時,參觀了這輛樣車,朱德元帥親筆題寫“黃河”。

2001年1月18日,中國重汽集團經過改革重組,對企業進行了再造,重新構架了企業運營機制,煥發了企業活力。
中國重汽集團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00多項,總投資超過了40億元。國家級技術中心提升改造項目全面展開。濟南工業園、長清工業園和章丘產業園相繼建成,代表國際水平的數控車架生產線、新總裝線、HOWO焊裝線、油漆線、面漆線等也已投入運行。投資近十億元、設計與製造能力與國際重型汽車發動機水平接軌的濟南動力有限公司於2006年4月成立,成為中國重汽集團發動機的生產基地。
從2004年到2008年國家領導人吳邦國、王兆國、吳儀等相繼視察中國重汽集團,讚揚中國重汽集團的發展,並提出殷切期望。

歷史足跡

中國重汽中國重汽

1956年,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濟南汽車製造總廠成立。
1960年,濟南汽車製造總廠製造出中國首輛重型卡車黃河系列JN150,相等於車輛總質量的14噸。
1960年5月4日毛澤東主席到濟南視察時,在珍珠泉展覽會上參觀了黃河JN150型樣車。

1966年1月11日朱德委員長視察濟南汽車製造總廠,並為黃河牌汽車題寫“黃河”二字。60年代後期黃河牌JN150型汽車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1984年,濟南汽車製造總廠與中國其它整車、發動機及零部件製造商合併,組成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其於1990年與數家相關業務實體組成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
1984年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從奧地利斯太爾公司引進整車技術,在國內聯合生產“斯太爾”系列 重型汽車,濟汽是主要項目單位之一。在加速消化吸收“斯太爾”技術進程中,濟汽 利用斯太爾先進技術最佳化“黃河”第二代產品,在斯太爾產品和黃河產品的系列化、通用 化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並通過引進世界先進技術成果以及生產設備,使工廠的生產能 力、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和產品的技術水平都上了一個大台階。
2000年12月28日,經朱鎔基、李嵐清、吳邦國、溫家寶四位總理、副總理同意,正式批准《關於重汽集團下放山東部分分立重組破產方案的編制》。

2001年1月18日,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正式宣告成立(簡稱中國重汽)。馬純濟豪情滿懷地向各界來賓宣布:中國重汽集團將以加倍的努力,實現“一年持平,兩年贏利,三年大發展”的奮鬥目標,擔當起歷史責任,回報社會和用戶。
2002年8月18日,中國重汽集團建成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橋箱生產基地。
2003年6月9日,中國重汽集團與沃爾沃卡車公司重型汽車合資項目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正式簽約。6月30日,國家商務部批准了中國重汽與沃爾沃合資合作契約。7月10日,合資企業濟南華沃卡車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3月31日,濟南華沃卡車有限公司舉行隆重的開業儀式,同日,本土生產的第一輛沃爾沃重型卡車在濟南華沃卡車有限公司下線。
2003年12月1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中國重汽集團重組山東小鴨電器方案,中國重汽集團開始進入資本市場。2004年2月12日,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核准,山東小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由“小鴨電器”變更為“中國重汽”。
2004年8月6日,中國重汽(香港)國際資本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註冊成立。8月7日,中國重汽(香港)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經商務部批准正式成立。
2004年10月28日,代表國內重型汽車最先進水平的HOWO7系列重卡在中國重汽下線。這標誌著我國的重型汽車整車技術開始與國際重型汽車先進技術接軌。
2005年12月12日,中國重汽集團自主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HOWO重型卡車第10000輛車駛下生產線,標誌著HOWO重卡當年投放市場當年產銷突破萬輛,這在中國重卡史上尚屬首次,在世界重卡史上也是奇蹟。

中國重汽中國重汽

2006年4月交通部向社會推薦的道路貨運汽車及列車第一批車型正式發布。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HOWO列交通部首批推薦車型之首,有8種HOWO車型被推薦,分別有廂式運輸汽車列車、20英尺貨櫃運輸汽車列車、散裝水泥運輸列車、煤炭運輸車列車、40英尺貨櫃運輸車列車。
2006年4月18日,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在濟南成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型汽車發動機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
2007年,中國重汽集團產銷重型汽車突破10萬輛,位居國內行業之首,產銷規模進入全球前五大重卡製造商行列,對重卡行業的帶動力更加明顯,對中國製造業的推動作用更加有力,與合作夥伴的合作空間更加廣泛。
2007年11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以紅籌形式在香港主機板上市,上市公司名為——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808。

發展戰略

中國重汽集團的戰略發展目標是: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技術領先戰略、區域化戰略和高質量低成本戰略,逐步實現產品、市場、資本、機制和品牌的國際化,爭取成為世界重卡三強。

一是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卡研發體系,不斷吸收消化國際先進技術,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二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建立完善的國際市場行銷體系,確保到2010年企業三分之一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三是實施國際資本的多元化,充分利用和吸收國際資本,拓展海外發展空間,儘快發展成為具備競爭力的國際性公司,躋身全球三大重卡生產企業行列。
四是積極推行品牌戰略,全力打造民族汽車品牌,力爭到2010年把“中國重汽”建成國際知名汽車品牌,並向世界500強的目標邁進。

創新理念

改革重組以來,中國重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大力實施技術領先戰略,以自主智慧財產權構築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中國汽車行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中國重汽技術發展中心是全國第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具有整車、發動機、零部件、材料工藝等全方位的研發和檢測能力,擁有各種加工、試驗、測試等高、精、尖設備,發動機、整車、部件振動、強度測試等設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9年,經國家批准,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中國重汽正式揭牌成立,承擔著我國重型汽車行業技術研發、套用示範、成果推廣和技術服務的作用。
中國重汽主要組織開發研製、生產銷售各種載重汽車、特種汽車、客車、專用車、改裝車、專用校車、發動機及機組、汽車零部件、專用底盤,整車製造企業主要有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商用車公司、特種車公司、濟寧商用車公司,發動機有濟南動力有限公司和杭州發動機公司,車橋有濟南橋箱公司,變速箱有濟南變速箱部、大同齒輪公司,形成汕德卡(SITRAK)、HOWO、斯太爾、黃河、豪瀚、王牌、福濼、威濼為品牌的重卡、中卡、輕卡、礦用自卸、特種車、客車2000多個車型,成為我國卡車行業驅動形式和功率覆蓋最全的企業。中國重汽製造國內先進水平的D10、D12柴油發動機,T10、T12燃氣發動機,國際先進水平的MC11、MC13、MC05、MC07歐Ⅱ-歐Ⅴ排放的發動機,功率覆蓋140-560ps;世界級水平的系列化單級減速橋、輪邊減速橋以及16.5-22.5英寸盤式制動器;系列化的單中間軸帶同步器變速器、雙中間軸變速器,10、12、16檔手自一體AMT變速器等重要總成,構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動機、拉式離合器、變速箱、驅動橋組成的黃金動力產業鏈。中國重汽還擁有3條自動化車身衝壓線、8條駕駛室焊裝線、12條駕駛室塗裝線以及9條整車裝配線,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重汽在重型汽車行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和市場領先優勢,產品暢銷國內外,出口世界90多個國家,被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確定為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還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優秀創新型企業、全國最佳誠信企業、全國首批質量信用管理AA企業等榮譽稱號。2011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中國重汽“十二五”的發展目標是:努力打造百萬輛級商用車能力的企業,到十二五末,重卡技術質量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他產品創國內一流;主產品線拓展至以重卡產業為主導,中、輕、客、特全系列商用車,力爭進入世界五百強。

企業文化

企業理念

企業目標
建百年企業 創世界一流
中國重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中國重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

釋義:
就是要把中國重汽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其他企業不可替代的重型汽車工業基地。
通過機制的轉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提升中國重汽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使中國重汽品牌享譽國內外。
國際知名就是走在世界重型汽車行業的前列,國內其他企業不可替代就是我們始終保持國內行業領先,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
要做到國際知名、國內不可替代必須緊跟國際汽車工業發展的步伐,循序漸進,在管理、技術、產品、性能、質量、可靠性、環保節能、安全等各個方面上達到國際水平。
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核心理念
科學發展 理性經營 精心操作 追求最佳效益

釋義:
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提高。
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依法經營,實現最最佳化決策。
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實現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
追求企業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的有機統一。
價值觀
用人品打造精品 用精品奉獻社會

釋義:
要幹事,先做人,做人講人品。
企業的品質體現在技術、產品、服務和信譽,體現在全體員工每一項工作中。
中國重汽在向社會奉獻精品的同時,更注重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造精品重型汽車,做高素質的中國重汽人。
企業哲學
一步到位 步步到位

釋義:
企業每一名員工的工作都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目標明確,職責分明,工作到位,步步到位。
各項工作要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爭取一步到位,步步到位,才能占據市場制高點。
落實在工作中,一步到位就是人人保質保量乾好本職工作,步步到位,就是企業各項工作緊跟企業發展節奏,達到最佳狀態。
只有每個員工的工作到位,企業的工作才能步步到位。
企業宗旨
堅持以人為本 誠信中國重汽
釋義: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資源。
人是企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在企業內部,員工之間要建立和諧的關係。領導關心愛護員工,員工信任服從領導,員工之間,只有工作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企業各級領導要以身作則,為了共同的事業,要互相尊重、關愛支持。
對外,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要以用戶為中心,視用戶為親人,時時處處為用戶著想,誠實守信,一諾千金,與用戶建立互利共贏的親人關係。盡最大努力幫助客戶成功。

行為

行為規範
中國重汽中國重汽

造車做人
認真工作
服從領導
團結協作
禮儀文明
安全生產
保守機密
修養素質
行為模式
提升素質
團隊協作
崗位建功

釋義:
每一名員工都是企業形象的縮影,也是企業所有工作的生力軍。
積跬步以致千里,聚細流以成江河。企業是全體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平台,企業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反映出一個員工的素質、能力。
企業的價值取決於對社會的貢獻,效益是企業存在和發展追求的目標,也是對社會貢獻的基礎。企業的效益與每一名員工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應體現效率、效益。

科技體系

生產及設計

在產品設計研發方面與國外知名公司合作,全部實現了3D設計,自主開發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明細表管理系 統,與國內知名大學合作進行了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的研究套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銷售貨款一線通系統、售後服務一線通系統、企業資源計畫TRP3000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車間作業管理系統等均是自主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套用系統。瑞典VOLVO代表團在參觀中國重汽銷售系統時對該系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中國重汽在這方面的套用已達到歐洲水平。

自主創新

技術創新和專利技術成果不斷湧現。中國重汽在產品開發創新上下功夫,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創新水平和競爭能力,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廣泛吸納世界重卡先進技術,堅持自主設計、自主開發,努力創新,全力打造自己的產品優勢,2001年開發出飛龍系列,2002年成功開發出了斯太爾王系列、2003年成功開發出黃河王子系列、2004年成功開發出HOWO-7系列、黃河少帥和斯太爾Ш等系列整車產品,2005年成功開發出HOWO-8系列、斯太爾豪駿系列、金王子系列、黃河將軍系列,在整車開發的同時開發了具有世界水平的單級驅動橋、緩速器及重卡盤式制動器等重要總成,並在特種車、專用車、客車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的突破,現擁有各類車型1200多個,成為國內驅動形式最全和噸位品種最多的重型汽車生產企業。特別是HOWO-7系列車的開發成功,在國內外重卡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業內人士譽為“重卡領袖”,拉開了與主要競爭對手的距離,鞏固了中國重汽技術領先優勢和市場地位。經過四年多的努力,中國重汽已達到三個全國第一:牽引車全國銷量第一,300馬力以上大功率發動機全國銷量第一,裝備10升以上發動機的重型汽車全國銷量第一。

信息化建設

2001年後,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硬體投入累積已近4500萬元。建立的企業網站及城域網規模的企業網路,為實現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基礎,重點新建和改造了集團總部、銷售公司本部、卡車公司、技術中心區域網路,其網路規模已基本能滿足公司分散式套用的要求,迅速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
進口機器人焊接手進口機器人焊接手

中國重汽在管理和規模生產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在2004年重卡行業整體增幅僅有13%左右的情況下,各項經營指標均實現60%以上的高速增長,這其中信息化建設提供的有力保障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連續幾年被省、市命名為“利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和“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2001年後,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硬體投入累積已近4500萬元。建立的企業網站及城域網規模的企業網路,為實現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基礎,重點新建和改造了集團總部、銷售公司本部、卡車公司、技術中心區域網路,其網路規模已基本能滿足公司分散式套用的要求,迅速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

主要業績

中國重汽集團已經具備了技術、品牌、成本、價格、人才和網路等諸多方面優勢,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是中國重型汽車生產的骨幹企業。同時,中國重汽集團充分利用資本這一紐帶,進駐多個產業,取得了豐厚的回報。中國重汽集團已有了一批深受中外消費者歡迎的名牌產品。HOWO卡車榮獲中國重型汽車行業十大影響力暢銷品牌;被國家商務部公布為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2007年又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世界生產力科學同盟共同授予中國重汽“2006世界市場中國十大年度品牌”與“2006中國十大世界影響力品牌”兩項大獎。
2007 年公司全年實現總資產350.57 億元,淨資產164.27 億元,資產負債率下降到53.14%。實現主營業務銷售收入221.19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7.59%;實現利潤總額17.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7.4%。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7 年公司重型汽車銷量達到10.06萬輛,同比增長66.01%。市場份額達到20.8%,躍居國內重型汽車行業第一位。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重汽)2009年宣布,公司與德國MAN公司簽訂的合作項目已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正式成交。德國MAN公司將向中國重汽注資5.6億歐元,成為其長期戰略合作夥伴及股東。中國重汽和德國MAN公司的合作正式啟動後,MAN公司將其先進的卡車和發動機技術以獨占許可的方式在中國境內授權給中國重汽及相關下屬公司,並與中國重汽合作生產和銷售基於該技術的“技術提升型”卡車;雙方還將在歐Ⅲ、歐Ⅳ、歐Ⅴ發動機的生產製造、質量控制、銷售和售後服務等方面展開合作。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2008年銷量最大的重型卡車製造商。MAN公司是全球第三大重型卡車製造商。

經營範圍

載重汽車、專用汽車、重型專用車底盤、客車底盤、汽車配件製造、銷售;汽車改裝、機械加工;許可證批 準範圍內的普通貨運業務;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制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除外);工具製造與銷售;鋼材的批發業務;汽車專用油(包含潤滑脂、齒輪油、發動機油,但燃料油除外)、汽車防凍液的零售業務。

組織機構

中國重汽集團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即A股“中國重汽”和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中國重汽”。
2004年10月28日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HOWO重卡下線2004年10月28日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HOWO重卡下線

內設機構
黨委辦公室、黨委組織宣傳部、紀委紀檢室、機關工會、總經理辦公室、財務部、法律監審部、人力資源部、企業發展部等。
二級單位
濟寧商用車公司、特種車有限公司、橡塑件製造部、銷售部、大同齒輪有限公司、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橋箱有限公司、濟南物業有限公司、重汽醫院、財務有限公司、山東進出口有限公司、商用車銷售部、技術中心、房地產開發公司、客運事業部、北方出口部、部件出口部、非洲出口部、西亞出口部、濟南商用車有限公司、濟南發動機有限公司、濟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復強動力有限公司、變速箱部、設計研究院、濟南客車有限公司、鑫海擔保公司、重慶燃油噴射系統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泰安五嶽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高層成員

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
馬純濟馬純濟

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蔡東
黨委副書記兼組織宣傳部部長:王東輝
副總經理:
浩濤
韋志海
王光西
劉榮捷
總經濟師:童金根
總工程師:王善坡

證券資料

證券簡稱 中國重汽
證券類型 A股
曾用名G重汽; *ST重汽; *ST小鴨 ;小鴨電器 ;ST小鴨
上市狀態 已經上市
上市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市交易所 深圳
上市日期 1999-11-25
發行價(元) 3.76
上市首日收盤價(元) 6.97
上市首日漲跌幅(%) 85.37
上市首日換手率(%) 66.56
摘牌日期 沒有摘牌
主承銷商: 山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上市推薦人: 中國南方證券有限公司 山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審計機構: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 北京市德恆律師事務所
資產評估機構: 山東濟南審計師事務所
經辦評估人員: 張立曉 馬葒
資產評估確認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股本變更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更名前是山東小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鴨電器”)。 小鴨電器系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字[1997]266 號文《關於同意山東小鴨集團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由山東小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小鴨集團”)為主發起人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1999]111 號文批准,小鴨電器於1999 年9 月1 日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9000 萬股,每股面值1 元,發行價格每股3.76 元,1999 年11 月25 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3 年9 月22 日,小鴨電器與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重汽集團”)簽署《資產置換協定》。根據協定,小鴨電器以其合法擁有的完整資產(含全部資產和大部分負債),與中國重汽集團整車生產及銷售有關的資產進行置換。根據2003 年9 月22 日中國重汽集團與小鴨集團、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投資”)簽訂的《股份轉讓協定》規定,小鴨集團將其持有的小鴨電器的47.48%的股份(計12059 萬股)、中信投資將其持有的小鴨電器的16.30%的股份(計4141 萬股)轉讓給中國重汽集團,股權轉讓完成後,中國重汽集團持有小鴨電器股權63.78%(總計16200 萬股)。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公司字[2003]54 號《關於山東小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有關問題的批覆》批准,小鴨電器與中國重汽集團於 2003 年12 月31 日完成該次重大資產置換。根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產權[2004]265 號《關於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轉讓有關問題的批覆》,及財政部財金函[2003]134 號《財政部關於同意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轉讓所持小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的批覆》,上述股權轉讓行為業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經2004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報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全稱“山東小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批准,證券簡稱由“小鴨電器”變更為“中國重汽”,證券代碼為000951,啟用時間為2004 年2 月12 日。

2006 年1 月19 日本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經山東省國資委批准。2006 年 1 月25 日,公司召開相關股東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決定由非流通股東向所有流通股東每10 股支付2.8 股的對價,於2006 年2 月13 日實施完畢。本次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前 ,公司總股本為25,397.50 萬股。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股數為16,397.50 萬股, 占公司總股本的64.56%,其中,中國重汽集團持有國有法人股16,200.0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3.79%。流通股股東持有的股數為9,000.0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5.44%。本次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後,公司總股本仍為25,397.50 萬股,所有股份均為流通股,其中原非流通股股東的股份變更為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變更為13,877.5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4.64%,其中,中國重汽集團持有國有法人股13,710.3522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3.98%。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變更為11,520.0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5.36%。

2006 年5 月15 日,本公司2006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新增股份收購資產的議案,公司向中國重汽集團定向增發6,866 萬股可流通A 股股份,收購中國重汽集團的資產,該議案於2006年8 月9 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證監公司字[2006]159 號《關於核准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行新股購買資產的通知》核准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後,公司總股本由原來的25,397.50 萬股變更為32,263.50 萬股。本次增發股票於2006 年10 月26 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登記託管。

2007 年4 月2 日,中國重汽集團與中國重汽(維京群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汽BVI”)及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汽香港”)簽署《資產注入協定》,中國重汽集團將經山東省國資委核准評估結果的、包括持有本公司的63.78%的股份及其他資產,由中國重汽集團注入重汽BVI,再由重汽BVI 注入重汽香港,同時分別由重汽BVI 向重汽集團及由重汽香港向重汽BVI 相應增發股份,最終完成對重汽香港的注資程式。

PE分布圖PE分布圖

2007 年4 月24 日重汽香港收到中國證監會證監公司字[2007]69 號《關於同意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公告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並豁免其要約收購義務的批覆》,批覆對重汽香港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公告《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全文無異議,並同意豁免重汽香港因受讓本公司63.78%的股權而應履行的要約收購義務。

2007 年6 月1 日,中國重汽集團將其持有公司的205,763,522 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3.78%),已過戶至重汽香港名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外資資審A 字[2007]0084 號文批准,公司已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

經營範圍

載重汽車、專用汽車、重型專用車底盤、客車底盤、汽車配件製造、銷售;汽車改裝、機械加工;許可證批准範圍內的普通貨運業務;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制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除外);工具製造與銷售;鋼材的批發業務;汽車專用油(包含潤滑脂、齒輪油、發動機油,但燃料油除外)、汽車防凍液的零售業務。

機構預測

行業評級

行業市場相對力道 ★★★
行業成長性 ★★★★
行業集中度 ★★
機構推薦度 ★★★★
行業綜合星級 ★★★

PE分布圖

中國重汽歷史的市盈率在5倍到55倍之間,當前市盈率為19,目前價值有所低估
2008年公司PE處於所有上市公司PE從低到高排序前12.0%,處於偏低的位置,2009年一致預期PE在所有有盈利預測的上市公司的PE從低到高排序前16.7%,處於合理的位置。

主力追蹤

持倉結構

中國重汽在過去的一年中,股東戶數呈減少趨勢,機構持倉比例減少。最新季度情況表明,該股人均持股增加。最新機構持倉為33.23%,部分機構對該股看法有所上調,倉位上調29.03%。

財務狀況

收入趨勢

中國重汽2009年第二季度實現主營收入109.4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57%。 (最新發布於2009-06-30)

盈利趨勢

中國重汽2009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3.3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510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11%。 (最新發布於2009-06-30)

財務分析

規模增長指標

中國重汽過去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為46.44%,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233/1710),在其所在的建築、農業機械與重型卡車行業排名為9/40,外延式增長合理

EPS成長性

中國重汽過去EPS增長率為62.34%,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360/1710),在其所在的建築、農業機械與重型卡車行業排名為15/40,公司成長性合理
盈利能力指標

中國重汽過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長率為78.20%,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343/1710),在所在的建築、農業機械與重型卡車行業排名為 (15/40)。盈利能力合理

EPS穩定性

中國重汽過去EPS穩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874/1710),在其所在的建築、農業機械與重型卡車行業排名為24/40 。公司經營穩定合理

投資亮點

1. 公司是國內15噸級以上載重汽車最大的生產企業,前期通過定向增發向大股東收購橋箱公司股權等資產,使其不僅擁有核心零部件生產業務,還將擁有完整的HOWO車型生產業務,此舉將大大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實力。公司提出了實施國際化戰略的目標,力爭到2010年把公司建成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2. 公司被認定為山東省2009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發證日期為2009年4月27日,認定有效期3年。按照相關規定,公司在認定有效期內,按15%的比例徵收所得稅。
3.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7700(元),每股淨資產6.5600(元),淨資產收益率11.7100%,營業收入15649464794.4000(元),同比增減-8.604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2105243.00(元),同比增減-34.3139%。
4. 公司200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1.50元(含稅)。股權登記日:2009年7月7日;除權日:2009年7月8日。
5. 德國曼公司將斥資60.5億港元入股公司約25%的權益,為公司提供其在重型卡車方面的生產技術。
6. 今年前11個月,中國重汽集團累計產銷重型汽車11.47萬輛,同比增長11.2%;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進入全球重卡產銷前三位。
7. 公司本次限售股份可上市流通數量89,258,000股,占總股本比例為21.28%;本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期為2009年11月11日。

投資建議

綜合投資建議:中國重汽(000951)的綜合評分表明該股投資價值一般(★★★),運用綜合估值該股的估值區間在32.98-36.27元之間,股價目前處於低估區,可以放心持有。
12步價值評估投資建議:綜合12個步驟對該股的評估,該股投資價值較佳(★★★★),建議你對該股採取參與的態度。
行業評級投資建議:中國重汽(000951)屬於汽車製造行業,該行業目前投資價值一般(★★★),該行業的總排名為第17名。
成長質量評級投資建議:中國重汽(000951)成長能力較差(★★),未來三年發展潛力較小(★★),該股成長能力總排名第869名,所屬行業成長能力排名第12名。
評級及盈利預測:中國重汽(000951)預測2009年的每股收益為1.07元,2010年的每股收益為1.41元,2011年的每股收益為1.73元,當前的目標股價為32.98元,投資評級為買入。

風險評價

基本面風險: 該股目前投資價值已經被嚴重低估,未來有價值回歸的可能,可以積極關注。

技術面風險: 大盤短線處於中風險區,該股短線處於中風險區,目前已經不適合操作該股,請注意風險。

趨勢動向評價:下跌趨勢,看空

機構動態評價:機構持倉比重為15% , 屬於輕度控盤

強弱指標 短期強度50.69,中期強度52.45 中短期強勢,向好

趨勢動向 短期價格趨勢26.96,長期價格趨勢25.31 下跌趨勢,看空

支撐壓力 中期壓力29.60, 短期壓力27.99, 中期支撐22.93, 短期支撐24.45 在箱體內,可波段操作

風險評估
VAR風險價值 12.0%
每月波動 0.3%
均方差 3.3%
最大獲利(元) 3.27
最大虧損(元) 3.27元

大事記

2010年8月23日,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成都王牌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8月23日舉行簽約儀式,成立中國重汽—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此前簽署的合作框架協定精神,中國重汽以“增資擴股”方式對成都王牌進行投資,使成都王牌註冊資本達10億元人民幣。雙方將致力於把成都王牌打造成年產40萬~50萬輛重、中、輕、微全系列商用車,營業額達400億~500億元的商用車生產基地。

2010年8月30日,中國重汽發布公告宣布,向成都大成功收購合營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80%股權,代價3.25億元。成都大成功將持有合營公司20%股權。收購預計將於今年9月28日完成。

企業榮譽

2011年4月,由《中國改革報》、《上市公司價值線》共同推出的“2011年中國高成長企業領導人年度峰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榮獲中國資本市場20年十佳高成長企業獎。

相關信息

“亮點”工程助推部件製造部提升核心競爭力
部件製造部緊緊圍繞新產品開發和質量提升工作打造“亮點”工程,通過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提升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拉動了產品向主機廠發交份額的提高和利潤的增加。今年1—4月份,部件製造部利潤同比增長62%以上,腳踏車索賠額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41.41%。
打造“亮點”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4年部件製造部結合售後質量信息反饋及集團內部新車型開發的計畫,陸續開發了MAN組合踏板支架、駕駛室後懸左右下支架等12種新產品,力爭打造成“精品總成零部件”的基地。各單位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想辦法,開拓發展思路,經過努力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生產方式的產品結構鏈模式。2014年,加工部產品主要以T/C系列、HOWO、金王子、組合踏板總成及各種騎馬螺栓總成和關鍵零部件為主,依託曼項目,在開發關鍵總成的同時通過創新使傳統的零部件得到提升;並且不斷拓展加工部產品種類,改善加工部產品結構層次,與精鑄件加工部配合開發了發機油冷卻器蓋、前罩殼、進氣管等三種發動機件鋁件,現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目前,加工部協同技術中心在消化、吸收曼操縱器的基礎上進行了新型操縱器總成的開發,主要解決目前集團內部車型操縱器換選擋手感較差、無吸入感、空擋行程太大等問題,提高車輛換擋操控的舒適性;現已完成新型操縱器總成的樣件試裝,新型操縱器總成的研發成功成為加工部新的效益增長點。楊經理說,為了有效控制產品的質量問題,加工部增加了檢測設備,像T/C系列組合踏板經過多次實施改進工作後,通過不斷提升設備的檢測精度,由最初的模擬信號輸出提升到先進的ECU電腦控制系統,保證和滿足了曼發動機的需求。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效益。
部件加工部在開發礦車用推力桿總成項目中,針對50、70礦車由於使用環境差,導致澆注式推力桿總成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現狀,聯合技術中心設計開發了新型整體式推力桿總成,其中球面銷總成彈性體採用聚氨酯,提高疲勞壽命,桿系採用整體結構,球面銷採用滑動結構,目前已完成批量的加工驗證,正在準備進行批量裝車驗證。
打造“亮點”工作,質量提升再創佳績
部件製造部對2014年質量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各單位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每項工作進行細化分解,形成具體的實施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把樹立質量品牌與質量提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將質量目標落實到部門、落實到項目具體工作中,樹立品牌意識和質量意識,確保產品質量過硬;二是充分發揮質量門的作用,實時反映售後反饋強烈關注的問題、產品和過程變更的關重項目、過程審核中新發現的關重控制項目和質量改進的新成果等,對質量門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研究分析、整改,制定改進方案;三是針對舊件現場確認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完善舊件接收確認作業指導書,對C系T系產品售後發現的問題,安排專人對返回舊件進行拆解,分析售後故障根本原因,完善產品售後維修作業指導書,及時與整車和銷司部門人員加強交流溝通,提高服務水平,使產品發交份額大幅提高。2014年,部件製造部紮實推進落實T14質量提升計畫,產品質量有了顯著提高,1-4月份,腳踏車索賠額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41.41%,為整車生產、銷售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造“亮點”文化,積聚科技創新人才
部件製造部積極開展“創新文化”活動,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一方面在每個加工部成立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使“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企業培養技能人才、提升職工素質的助推器,成為科技技術人才積聚的陣地。創新工作室的成立,為培養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複合型人才隊伍奠定基礎,通過一年的實施,創新項目近40項,間接或直接創造效益近600萬元。職工創新工作室的逐漸發展成為推動企業在2014年“品牌質量效益年”中實現跨越發展的新引擎。年初部件製造部張學平創新工作室獲得“集團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
另一方面,部件製造部還以職工技術創新活動為載體,以培養挖掘職工“五小”、“四改進”項目為重點搭建多種形式的職工創新活動平台,發揮職工創新主體的作用。像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先進操作法和“金點子”項目,今年申報的50項各類技術創新項目吸引了更多的職工參與進來,這中間既有工程師、技術人員和一線操作工,還有勞務派遣制員工,實現了多層次、全員參與企業創新改進活動。
部件加工部深入開展品牌質量效益年活動
部件加工部深入開展“品牌、質量、效益年”活動,各部門按照部件製造部降本增效工作安排,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逐項落實到位。
加強質量改進、過程控制、進一步降低售後索賠。
加強產品的質量改進,對V推、下推、平衡軸、制動蹄、轉向等產品制定詳細的質量改進計畫並進行實施;隨時跟蹤售後產品的故障趨勢及故障模式,並進行統計分析。
加強過程控制,根據售後反饋及時修訂檢驗計畫,對存在問題的產品書面反饋供應商,督促整改或按採購協定規定進行考核;每月對生產現場外協配套件退貨情況進行統計,對存在問題及時書面反饋相關責任供應商督促整改;對質量保證能力差和問題突出的供應商進行二方審核,對整改不利的堅決予以淘汰,採用競爭機制促使其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現場實物質量稽查和過程審核頻次,重點是對影響產品安裝、性能、外觀等方面的審核,對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整改;每天對生產現場進行質量管理、工藝紀律等標準作業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限期整改並進行考核;及時完善、修訂各類作業檔案,規範指導現場生產作業。
每月對售後索賠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索賠異常的服務站進行電話回訪或走訪。加強與各銷售部及主機廠溝通,對分解不合理的索賠及時交涉,避免誤判、誤賠的發生。
提高產能利用率,加強能源管理。
進一步提高生產設備的產能利用率,一是對有自制能力的外協產品如平衡軸機加工、支座加工做到堅決回收;二是在儘量不增加新工人的基礎上,鼓勵車間現有職工加班、加點提高產品自製率,確保一般設備產能利用率單班達85%以上,核心設備二班達85%以上。
按能源管理體系的要求將我部本年度指標分解到各現場分部,進行指標化管理,由生產及裝備室對本年度每月能源消耗進行統計分析,對超指標的進行考核;在確保生產順利進行的前提下對主要耗能設備開動實行避峰就谷、集中生產的原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實施條件為在月產量小於6000輛份時,由生產及裝備室及時合理調整生產安排,相關現場分部配合;確保我部能源管理方案《球銷改變材料,改進工藝過程》項目順利實施。
三、積極拓展增收途徑,增加銷售收入。逐步建立提高內部發互動供件份額常態機制,在確保質量領先、總體效益顯著,在不增加設備、人員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增收途徑,增加銷售收入.力爭將豪沃舉升缸、泵全年份額由10%提升至30%。
四、對平衡軸殼、制動蹄鑄造毛坯等三家以上供應商的產品進行最佳化調整,發揮集中採購優勢,達到降低採購成本的目的。
五、積極推行零部件產品生產成本驗證工作。由財務部門牽頭,技術、採購、製造等職能管理部門,對AZ9925520310、AZ9725529272、AZ9725478050產品,進行零部件產品生產成本的驗證工作,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產品成本控制體系。
輕卡部二號會議緊扣二次創業主鏇律
近日,輕卡部召開月度“二號會議”,深入分析了1至4月份財務指標完成情況,尋根問源找差距,為進一步降本增效指明方向。
輕卡部財務總監李亞魯要求製造部、人力資源部、設備動能部分別在合理組織生產、人工成本控制、燃動費控制等方面下大力氣制定實施降本增效措施,各生產管理部室提前策劃、嚴格控制費用指標。
目前,輕卡部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大,降本增效空間大。一要從人力資源控制出發,充分利用生產淡季的空閒時間來增進員工隊伍素質建設,提高生產效率。二要通過合理排產、最佳化生產節奏來減少停線次數,提高人員附加值,挖掘人力資源潛力。三要要求生產部門注重工作環節細化,嚴格控制人員作業流程、減少浪費、強化成本意識,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四要從上而下樹立細節決定成敗的意識,要從系統管理上完善考核機制。
輕卡部總經理徐向陽提到,目前輕卡行業形式錯綜複雜,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國四車型批量投放市場的準備。各部門要從生產準備、技術狀態、資源情況以及市場結構等方面明晰輕卡部的前景平台、確定經營策略,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成本效益。要圍繞成本效益從採購成本、動能消耗等方面入手,降低採購成本,開展行業對標。
二是物資管理。特別是物流過程中,要對整個物資管理工作的方案、細節反覆溝通、達成共識,製造部要圍繞物流系統將工作做細,將工作方案落到實處。
三是質量管理。針對前期因質量問題制約訂單交付期的情形,質量部要做出全面分析,找準問題,落實管理職責,為快速實現訂單交付做好堅實後盾。
四是資產安全。要確保逆向物流物資安全,對現存問題要舉一反三,深入查找原因,從財務系統管控上落實管理責任。

機械、設備、儀表業上市公司股票

中國南車 上海電氣 晉億實業 長豐汽車 ST寶龍 ST建機 合肥三洋寶勝股份 北方創業 濱州活塞 航空動力 ST湖科 火箭股份 中國嘉陵 東方電氣 五洲明珠 南通科技 北人股份 自儀股份 ST渝萬里 上工申貝 上柴股份 上海機電 中路股份 廈工股份 昆明工具機 中航重機 安徽合力 東安黑豹 一汽富維 寧波富達 ST松遼 常林股份 ST長信 ST輕騎 青島海爾 金龍汽車 廣船國際 金山開發 交運股份飛樂音響 海立股份 SST中紡 金杯汽車 ST二紡 龍溪股份 泰豪科技 新華醫療 天地科技 臥龍電氣 精達股份 洪城股份 迪馬股份 金自天正 天威保變 菲達環保 長園集團 貴航股份 三佳科技 置信電氣 長力股份 航天晨光 科達機電 晉西車軸 風帆股份 華光股份 百利電氣 中兵光電 江淮汽車 湘電股份 國電南瑞 成發科技 龍淨環保 廣東明珠 寶光股份 星馬汽車 寧波韻升 大橡塑 航天動力 ST國祥 澳柯瑪 鼎盛天工 振華重工 洪都航空 平高電氣 曙光股份 標準股份 華儀電氣 國電南自 北方股份 浙江陽光 青海華鼎 全柴動力 亞星客車 哈空調 長城電工 東安動力 太原重工 福田汽車 航天機電 中國船舶 長春一東 長征電氣 上海汽車 林海股份 禾嘉股份 特變電工 東風科技 鳳凰光學 冠城大通 宇通客車 海信電器 萬東醫療 哈飛股份 三一重工 東風汽車 太陽電纜 鑫龍電器 亞太股份 天潤曲軸 神開股份 萬馬電纜 川潤股份 法因數控 浙富股份 西儀股份 伊立浦 海陸重工 大洋電機 華東數控 九陽股份 奧特迅 魚躍醫療 特爾佳 南洋股份 達意隆 華銳鑄鋼 金風科技 證通電子 方正電機 成飛集成 萬力達 御銀股份 江特電機 廣陸數測 智光電氣 深圳惠程 東力傳動 漢鍾精機 廣電運通 方圓支承 利歐股份 銀輪股份 榮信股份 天馬股份 科陸電子 三變科技 威海廣泰 廣東鴻圖 山河智慧型 萬豐奧威 雪萊特 東源電器 青島軟控 威爾泰 三花股份 寧波華翔 軸研科技 巨輪股份 思源電氣 山東威達 中捷股份 中航精機 盾安環境 天奇股份 精功科技 德豪潤達 宗申動力 華工科技 金馬股份 上風高科 中通客車 中國重汽 一汽夏利 眾合機電 河北宣工 ST阿繼 ST科龍 南方匯通 錢江摩托 天一科技 雲內動力 航天科技 廣州冷機 中鼎股份 三環股份 濰柴重機 安凱客車 銀星能源 江鑽股份 秦川發展 京山輕機 江淮動力 煙臺冰輪 銀河科技 一汽轎車 中核科技 西飛國際 博盈投資 ST宇航 天興儀表 山推股份 襄陽軸承 經緯紡機 格力電器 金德發展 長安汽車 石油濟柴 時代科技 ST威達 西北軸承 ST東電 威孚高科 海馬股份蘇常柴AST長嶺 萬向錢潮 創元科技 江鈴汽車 佛山照明 閩閩東 萬家樂 力合股份 大冷股份 柳工 美的電器 美菱電器 銀河動力 徐工機械 小天鵝A 瀋陽工具機 ST泰格 華意壓縮 許繼電氣 濰柴動力 中聯重科 飛亞達ASST中華 SST華新

交通運輸及汽車製造行業板塊股票一覽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出通知,決定自2009年9月3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下調19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約分別降低0.14元和0.16元。這是2009年年以來,中國成品油價格的第七次調整。交通運輸及汽車製造行業獲得利好訊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