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飛股份

哈飛股份

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是經國家經貿委國經貿企改[1999]720號文批准,由原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已更名為“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航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哈爾濱雙龍航空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供銷總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哈爾濱公司等四家企業以現金出資,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151號文核准,於2000 年11 月22 日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採用上網定價的方式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6,000 萬股,並於同年12 月18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公司是我國直升機和通用、支線飛機科研生產基地,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Y12輕型多用途飛機、Z9系列直升機、EC120直升機和轉包國外航空產品四大系列產品的外向型航空骨幹企業。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證券代碼: 600038 證券簡稱: 哈飛股份 公司名稱: 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英文名稱: HAFEI AVIATION INDUSTRY CO.,LTD 交易所: 上海 公司曾有名稱: --
證券簡稱更名歷史: 哈飛股份,G哈飛 公司註冊國家: 中國 省份: 黑龍江
城市: 哈爾濱市 工商登記號: 2300001101766 註冊地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集中開發區34號樓
辦公地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友協大街15號 註冊資本: 33735萬元 郵政編碼: 150066
聯繫電話: 0451-86528350 公司傳真: 0451-86528350 法人代表: 曲景文
總經理: 曹子清 成立日期: 19990730 職工總數: 3268

公司上市

哈飛股份哈飛股份

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經國家經貿委國經貿企改[1999]720號文批准,由原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已更名為“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航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哈爾濱雙龍航空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供銷總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哈爾濱公司等四家企業以現金出資,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151號文核准,於2000年11月22日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採用上網定價的方式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6,000萬股,並於同年12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600038。公司於1999年7月30日在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取了2300001101766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住所:黑龍江省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集中開發區34號樓;法定代表人:龐建;註冊資本:33,735萬元。

集體概況

中航工業集團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飛)成立於1952年4月,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曾獲得中國航空工業有重大貢獻單位、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工業競爭力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
歷經50多年的艱苦創業,哈飛走出了一條從修理、仿製到自主開發、國際合作的發展之路,累計產銷各類飛機1600餘架,為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經50多年的不懈奮鬥,哈飛形成了多品種、多型號的航空產品系列,主要產品有運12輕型多用途系列飛機、H425系列民用直升機、直九系列武裝直升機、HCl20直升機、動力三角翼飛行器等,並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合作生產ERJ 145支線飛機,成為國家重要的航空骨幹企業及波音公司、空客公司等國際知名航空企業的部件供應商。
歷經50多年的創新發展,哈飛構建了國內一流的製造體系,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我國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新支線客機的研發、製造基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哈飛人歷經改革創新與市場競爭的磨礪,面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正信心百倍地向著有實力、有活力、有競爭力和應變力的現代企業集團邁進。

製造優勢

製造優勢製造優勢

歷經50多年的發展,哈飛構建了國內一流的製造體系。在複合材料、數控加工、鉚接、鍛造、鑄造、熱表處理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優勢。

哈飛是國內最大的航空複合材料產品生產基地,具有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複合材料設計、製造、檢測、實驗和技術體系,擁有進口固化爐、大型熱壓罐、複合材料數控下料銑、雷射鋪層定位系統等先進的複合材料生產設備,具備了年產150架份飛機複合材料構件的能力。

哈飛擁有國內一流的加工設備,數控龍門鏜銑床、五坐標立式加工中心、迪克斯4 0 0數控坐標鏜床、格里森弧齒磨齒機、數控噴丸機、工業CT等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設備使哈飛的製造技術蜚聲海內。

哈飛歷經五十多年飛機製造的技術積累,鉚接技術國內領先。尤其是與世界知名航空企業的互利合作,培養了一批技術嫻熟的鉚接人才,他們以高超的技術將一架架飛機送上藍天。

哈飛是國內熱表處理的佼佼者,引進了尼萃斯可控氣氛氮化爐、ECM低壓真空滲碳爐、易普森高壓真空氣淬爐等多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熱處理設備,能對航空零部件進行可控氣氛滲碳、氮化和真空無氧熱處理。

哈飛理化計量設備和能力在國內名列前茅,技術實力雄厚,可進行金相、光譜、化學分析等理化測試及計量檢定。
哈飛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管理方式、方法的創新。全面推行5s管理、“六西格瑪”管理、雙體系認證等一系列管理手段,使哈飛的管理水平與企業發展同步提升。

研發能力

研發能力研發能力

中航工業現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13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450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8人。建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培訓基地等。
多年來,哈飛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不斷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產品研發能力。伴隨50年研製生產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哈飛培養造就了一批掌握當代飛機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的高素質的研發人員,形成了專業齊全,結構最佳化的研發隊伍;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建立了完善的試驗設施,具備了較強的中小型各類飛行器的科研開發能力。
哈飛建立了完整的產品試驗體系。擁有國內一流的直升機槳葉動平衡試驗台和複合材料槳葉疲勞試驗台,可進行槳葉動平衡試驗和槳葉疲勞試驗、飛機整機模態試驗以及飛機零部件的各種性能和振動試驗等。
哈飛正進一步建設和完善複合材料新工藝試驗室、強度實驗室、虛擬設計實驗室,增強試驗手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哈飛不斷加強廠校、廠所間的合作,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院校組成聯合體,藉助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加速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開發步伐。

經營範圍

航空產品及零配件的開發、設計、研製、生產、銷售業務;航空科學技術開發、諮詢、服務;機電產品的開發、設計研製、生產和銷售(國家規定需審批的項目除外)。經營進出口業務(按外經貿部批准檔案執行)。兼營;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准的其它業務。

經營層

哈飛股份600038superview數據哈飛股份600038superview數據

曹子清 副總經理 2007-06-26
張繼超 副總經理 2008-05-15
王義副總經理 2008-05-15
陳曉毅 副總經理 2008-05-15
栗萬欣 總工程師 2007-06-26
曹子清 總會計師 2007-06-26
王義總工程師 2005-05-12 2007-06-26 辭職。
楊延濱 副總經理 2005-05-12
劉廣林 副總經理 2005-05-12
黃吉龍 副總經理 2005-05-12
栗萬欣 副總經理 2005-05-12
曲景文 總經理2005-05-12

經營情況

哈飛股份(600038)強勢領跑哈飛股份(600038)強勢領跑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回顧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4,581,163.20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56%,營業成本493,817,338.07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79%,淨利潤17,004,591.01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4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航空產品交付數量的變化。公司90%以上的產品為航空產品,航空產品的營業收入531,143,694.42 元,營業成本467,974,984.86 元,毛利率為11.89%。報告期內利潤構成、主營業務及其結構、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未發生重大變化,沒有對報告期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業務。

大事記

左圖為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機左圖為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機

1952年4月1日,作為新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批六大主機廠”之一的122廠正式成立。馬真任廠長。
1953年12月,國家批准122廠第一個五年計畫建設方案,即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成為大型轟炸機工廠。
1955年6月,亞洲第一大的廠房---18號總裝工房開始興建,經過7個月施工,於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建築面積22,934平方米。
1957年4月12日,工廠隆重舉行建廠總交工驗收慶祝大會。標誌著我廠已具備了大型飛機工廠的規模。5月14日,工廠正式啟用第二廠名:國營偉建機器廠。
1958年1月19日,工廠進入仿製階段,正式開始研製直5直升機。
1958年9月29日,“松花江一號”小型旅遊運輸飛機試飛成功。12月16日,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 機首飛成功。
1958年12月16日,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機首飛成功。
1959年9月27日,中國第一架中型噴氣轟炸機--轟6飛機首飛成功。當年12月交付部隊。
1965年5月14日,中國第一架參與投放核子彈的飛機——轟6飛機在中國西部上空成功地實現了新中國第一次用飛機進行運載、投放核子彈的試驗。
1966年9月25日,中國第一架輕型噴氣轟炸機——轟5飛機首飛成功。
1967年4月,轟5型轟炸機通過國家鑑定,投入批量生產。標誌著工廠已初步具備了獨立製造轟炸機的能力。
1968年12月9日,毛澤東、周恩來親自圈閱批准總參謀部、國防工辦的報告,將水轟5研製生產定點於122廠。
1969年12月10日,直6機02架試飛成功。
1970年11月12日,轟教5首飛成功。
1971年創造年產直5、轟5各100架的記錄。
1975年12月30日,運11飛機首飛成功。
1976年4月3日,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潛轟炸機———水轟5飛機首飛成功。同年,成功研製了渦槳五航空發動機並轉入小批量生產。
1978年9月1日,部明確122廠為對外開放工廠,轟5、直5、運11為對外開放機種,對外廠名為:哈爾濱飛機製造廠。
1980年初,為了能夠開闢國際民用市場,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自籌資金率先在國內第一個採用國際通用適航標準,設計、研製生產了民用飛機——運12飛機
1980年10月15日,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技術的法國"海豚"直升機生產專利,生產出使中國直升機技術一舉跨越30年的直升機。並開始研製生產“海豚”直升機。
1982年7月14日,運12Ⅱ型試飛成功。
1983年,直9機被總參正式列裝。
1985年2月12日,運12飛機首次夜航試飛成功。5月20日,運12飛機首飛成功。12月24日,運12飛機獲得國家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是國家首次對國產民用飛機頒發的第一個型號合格證。
1986年6月27日,簽訂向斯里蘭卡出口6架運12飛機契約。這是我國民用飛機首次打開國際市場的首批交貨。12月24日,運12飛機獲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這是中國民航總局對國產民用飛機頒發的第一個生產許可證。
1986年11月1日,更名為: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
1987年5月,中國第一架用於海洋監測的運12Ⅱ型飛機交付國家海洋局正式投入使用。該架機獲得中國民航局簽發的單機適航證。6月11日,運12飛機、直9機首次參加了在法國舉辦的國際航展—第37屆布爾日國際航天航空博覽會。7月,水轟5飛機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12月16日,成功改裝了水轟5森林滅火機,填補了我國滅火機具的一項空白。12月,運12飛機獲得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優秀項目獎。
1989年8月,運12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2月,直9A型機通過國家技術鑑定。
1990年6月20日,運12Ⅱ型機獲得英國CAA適航型號合格證。
1992年1月16日,直9國產化機首飛成功,12月30日,直9國產化機通過國家鑑定,標誌著中國直升機研製製造技術一躍前進了三十年。
1992年10月20日中國(中航技、原哈飛)、法國歐直升機公司和新加坡宇航公司三方簽訂EC120合作協定,中方占24%的份額。這是中國第一架與國外平等合作開發的直升機。
1993年8月30日,運12Ⅳ型飛機首飛成功。
1994年7月3日,運12Ⅳ型飛機獲得中國民航型號合格證。10月23日,直9B首飛成功。3月26日,運12Ⅳ型飛機獲得美國FAA適航型號合格證。成為中國民航史上的里程碑。
1996年4月17日,哈飛承辦了哈爾濱首發式暨集郵展覽。哈飛運12飛機被列入紀念航空工業創建45周年的四枚中國飛機特種郵票之一。
1996年11月5日,三架機(運12Ⅳ型機、運11B型機、直九100號機)參加了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並作了飛行表演。
1997年2月2—4日,EC120參加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直升機展覽會,並作了精彩的飛行表演。6月,獲得中國新時代質量體系認證中心頒發的質量認證證書,正式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按國際及國際通用標準,進行的質量體系認證。11月12日,EC120直升機通過法國DGAC專家對我方適航審查,這表明我公司歷時5年研製成果獲得市場通行證。
1998年9月9日,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改名為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999年9月13日,哈飛直9直升機完成北極科考飛行任務。9月14日,EC120直升機第100架機身下線。
10月1日,32架直9直升機參加國慶50周年閱兵演練,25架直9直升機接受檢閱。

圖為2000年12月18日哈飛隆重上市。圖為2000年12月18日哈飛隆重上市。

2000年2月24至25日,國家計委組織由兩院院士顧誦芬為組長的專家組來哈飛,對國家重大專項工程運12、EC120進行可行性論證。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2月25日,印度尼西亞民航局DGAC代表團和中國民用航空總局CAAC代表來集團公司對運12IV型飛機進行適航審查。
4月28日,哈飛在網際網路上推出自己的網站。
5月3—5日,加拿大熊貓公司董事長和銷售副總裁來我集團公司參觀考察。雙方就合作購銷200架運12綠飛機的有關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洽談。
7月,哈飛、中航技進出口公司分別與巴基斯坦、茅利塔尼亞簽訂兩架運12和一架直9直升機的契約。
8月18日,EC120直升機第200架機身下線。
左圖為EC120直升機第200架機身下線交付。
9月5日,吳邦國副總理對集團公司生產的EC120(蜂鳥)直升機第200架機體下線交付做出批示:“祝賀蜂鳥直升機第200架機體順利下線交付,這是國際合作重要成果。一是機型選的好;二是國際合作堅持聯合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三是重視管理,確保飛機質量,為市場認可。望哈飛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成績。”
11月16日,運12IV型飛機獲印尼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
11月22日, 哈飛航空股份公開上網發行。
12月3日,集團公司推行5S管理。
12月4日, 武警訂購4架直9直升機。
12月17日,運12飛機在九寨溝首航
12月18日,"哈飛"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持掛牌上市。

十大股東

編號 股東名稱 持股數量 持股比例 股本性質
1 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6885.65萬 50.050% 流通受限股份
2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4647.02萬 13.780% 流通A股
3 南方證券有限公司 1135.26萬 3.370% 流通A股
4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779.93萬 2.310% 流通A股
5 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 412.27萬 1.220% 流通A股
6 上海市五角場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360.59萬 1.070% 流通A股
7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 251.22萬 0.740% 流通A股
8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249.47萬 0.740% 流通A股
9 中國農業銀行-信誠四季紅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221.46萬 0.660% 流通A股
10 揚州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212.08萬 0.620% 流通A股

機構預測

行業評級

最近3個月有86機構對哈飛股份所屬航天航空與國防行業發出研報,其中給予行業領先大市評級的有16家

行業市場相對力道 ★★★
行業成長性 ★★★★
行業集中度 ★
機構推薦度 ★★★
行業綜合星級 ★★★

PE分布圖

PE分布圖PE分布圖

哈飛股份歷史的市盈率在15倍到130倍之間,當前市盈率為59,目前價值趨於合理
2008年公司PE處於所有上市公司PE從低到高排序前62.9%,處於合理的位置,2009年一致預期PE在所有有盈利預測的上市公司的PE從低到高排序後8.4%,處於高的位置。

主力追蹤

持倉結構

哈飛股份在過去的一年中,股東戶數呈減少趨勢,機構持倉比例增加。最新季度情況表明,該股人均持股增加。最新機構持倉為54.37%,部分機構對該股看法有所上調,倉位上調10.95%。

主力持倉

基金持倉12家 占流通股0.03% ,截至2009-06-30 ,共12家基金持有哈飛股份,持倉量總計10.51萬股,占流通A股0.03%。

財務狀況

收入趨勢

哈飛股份2009年第三季度實現主營收入10.5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3%。

盈利趨勢

哈飛股份2009年實現淨利潤0.4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12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94%。

財務分析

規模增長指標

哈飛股份過去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為15.31%,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956/1710),在其所在的航天航空與國防行業排名為9/10,外延式增長較差

EPS成長性

哈飛股份過去EPS增長率為6.28%,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903/1710),在其所在的航天航空與國防行業排名為6/10,公司成長性合理
盈利能力指標

哈飛股份過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長率為6.2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060/1710),在所在的航天航空與國防行業排名為 (8/10)。盈利能力較差

EPS穩定性

哈飛股份過去EPS穩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54/1710),在其所在的航天航空與國防行業排名為2/10 。公司經營穩定較好

價值評估

綜合投資建議:哈飛股份(600038)的綜合評分表明該股投資價值一般(★★★),運用綜合估值該股的估值區間在22.41-24.65元之間,股價目前處於低估區,可以放心持有。
12步價值評估投資建議:綜合12個步驟對該股的評估,該股投資價值較佳(★★★★),建議你對該股採取參與的態度。
行業評級投資建議:哈飛股份(600038)屬於航天與國防行業,該行業目前投資價值一般(★★★),該行業的總排名為第33名。
成長質量評級投資建議:哈飛股份(600038)成長能力較差(★★),未來三年發展潛力很小(★),該股成長能力總排名第846名,所屬行業成長能力排名第7名。
評級及盈利預測:哈飛股份(600038)預測2009年的每股收益為0.32元,2010年的每股收益為0.38元,2011年的每股收益為0.35元,當前的目標股價為22.41元,投資評級為買入。

風險評析

基本面風險: 該股目前已經超出了正常價值投資範圍,已經出現市場投機特徵,注意風險。

技術面風險: 大盤短線處於高風險區,該股短線處於高風險區,目前已經不適合操作該股,請注意風險。

機構動態評價:機構持倉比重為4% , 尚未達到控盤程度

強弱指標 短期強度50.11,中期強度50.25 中短期強勢,向好

趨勢動向 短期價格趨勢19.69,長期價格趨勢17.93 下跌趨勢,看空

支撐壓力 中期壓力20.95, 短期壓力19.92, 中期支撐15.71, 短期支撐17.31 在箱體內,可波段操作

機械、設備、儀表業上市公司股票

中國南車 上海電氣 晉億實業 長豐汽車 ST寶龍 ST建機 合肥三洋寶勝股份 北方創業 濱州活塞 航空動力 ST湖科 火箭股份 中國嘉陵 東方電氣 五洲明珠 南通科技 北人股份 自儀股份 ST渝萬里 上工申貝 上柴股份 上海機電 中路股份 廈工股份 昆明工具機 中航重機 安徽合力 東安黑豹 一汽富維 寧波富達 ST松遼 常林股份 ST長信 ST輕騎 青島海爾 金龍汽車 廣船國際 金山開發 交運股份飛樂音響 海立股份 SST中紡 金杯汽車 ST二紡 龍溪股份 泰豪科技 新華醫療 天地科技 臥龍電氣 精達股份 洪城股份 迪馬股份 金自天正 天威保變 菲達環保 長園集團 貴航股份 三佳科技 置信電氣 長力股份 航天晨光 科達機電 晉西車軸 風帆股份 華光股份 百利電氣 中兵光電 江淮汽車 湘電股份 國電南瑞 成發科技 龍淨環保 廣東明珠 寶光股份 星馬汽車 寧波韻升 大橡塑 航天動力 ST國祥 澳柯瑪 鼎盛天工 振華重工 洪都航空 平高電氣 曙光股份 標準股份 華儀電氣 國電南自 北方股份 浙江陽光 青海華鼎 全柴動力 亞星客車 哈空調 長城電工 東安動力 太原重工 福田汽車 航天機電 中國船舶 長春一東 長征電氣 上海汽車 林海股份 禾嘉股份 特變電工 東風科技 鳳凰光學 冠城大通 宇通客車 海信電器 萬東醫療 哈飛股份 三一重工 東風汽車 太陽電纜 鑫龍電器 亞太股份 天潤曲軸 神開股份 萬馬電纜 川潤股份 法因數控 浙富股份 西儀股份 伊立浦 海陸重工 大洋電機 華東數控 九陽股份 奧特迅 魚躍醫療 特爾佳 南洋股份 達意隆 華銳鑄鋼 金風科技 證通電子 方正電機 成飛集成 萬力達 御銀股份 江特電機 廣陸數測 智光電氣 深圳惠程 東力傳動 漢鍾精機 廣電運通 方圓支承 利歐股份 銀輪股份 榮信股份 天馬股份 科陸電子 三變科技 威海廣泰 廣東鴻圖 山河智慧型 萬豐奧威 雪萊特 東源電器 青島軟控 威爾泰 三花股份 寧波華翔 軸研科技 巨輪股份 思源電氣 山東威達 中捷股份 中航精機 盾安環境 天奇股份 精功科技 德豪潤達 宗申動力 華工科技 金馬股份 上風高科 中通客車 中國重汽 一汽夏利 眾合機電 河北宣工 ST阿繼 ST科龍 南方匯通 錢江摩托 天一科技 雲內動力 航天科技 廣州冷機 中鼎股份 三環股份 濰柴重機 安凱客車 銀星能源 江鑽股份 秦川發展 京山輕機 江淮動力 煙臺冰輪 銀河科技 一汽轎車 中核科技 西飛國際 博盈投資 ST宇航 天興儀表 山推股份 襄陽軸承 經緯紡機 格力電器 金德發展 長安汽車 石油濟柴 時代科技 ST威達 西北軸承 ST東電 威孚高科 海馬股份蘇常柴AST長嶺 萬向錢潮 創元科技 江鈴汽車 佛山照明 閩閩東 萬家樂 力合股份 大冷股份 柳工 美的電器 美菱電器 銀河動力 徐工機械 小天鵝A 瀋陽工具機 ST泰格 華意壓縮 許繼電氣 濰柴動力 中聯重科 飛亞達ASST中華 SST華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