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

中國紡織史

正文

━━━━━━━━━━━━━━━━━━━━━━━━
原始手工紡織:從遠古到公元前22世紀
手工機器紡織: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870年
 發展歷程
 紡車的由來和發展
 織機的發展
 顯花技術的發展
 染整技術的發展
 手工機器紡織的生產形態
大工業化紡織:1871年以後
 發展歷程
 紡織工業布局的改善
 天然纖維品種的改良
 化學纖維工業的興起
 紡織機械製造業的形成
 紡織機器的革新
 科學管理的逐步推行
 新型紡織技術的開發研究
 紡織專門人才的培養
━━━━━━━━━━━━━━━━━━━━━━━━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經採集野生的葛、麻、蠶絲等,並且利用獵獲的鳥獸毛羽,搓、績、編、織成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體的草葉和獸皮。原始社會後期,隨著農、牧業的發展,逐步學會了種麻索縷、養羊取毛和育蠶抽絲等人工生產紡織原料的方法,並且利用了較多的工具。有的工具已是由若干零件組成,有的則是一個零件有幾種用途,使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那時的紡織品已出現花紋,並施以色彩。但是,所有的工具都由人手直接賦予動作,因此稱作原始手工紡織。
夏代以後直到春秋戰國,紡織生產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很大的發展。原料培育質量進一步提高;紡織組合工具經過長期改進演變成原始的繅車、紡車、織機等手工紡織機器。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一部分紡織品生產者逐漸專業化,因此,手藝日益精湛,繅、紡、織、染工藝逐步配套。紡織品則大量成為交易物品,有時甚至成為交換的媒介,起貨幣的作用。產品規格也逐步有了從粗陋到細緻的標準。商、周兩代,絲織技術突出發展。到春秋戰國,絲織物已經十分精美。多樣化的織紋加上豐富的色彩,使絲織物成為遠近聞名的高貴衣料。這是手工機器紡織從萌芽到形成的階段。
秦漢到清末,蠶絲一直作為中國的特產聞名於世。大宗紡織原料幾經更迭:從漢到唐,葛逐步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為棉所取代。這個時期里,手工紡織機器逐步發展提高,出現了多種形式:如繅車、紡車由手搖單錠式發展到多種復錠(每台3~5錠)腳踏式;織機形成了素機和花機兩大類。花機又發展出多(踏板)和束綜(經線個別牽吊)兩種型式。宋代以後紡車出現適應集體化作坊生產的多錠式。在部分地區,還出現利用自然動力的“水轉大紡車”。紡、織、染、整工藝日趨成熟。織品花色繁多,現在所知的主要織物組織(平紋、斜紋和緞紋)到宋代已經全部出現。絲織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檔品的地位,而且還不斷出現以供觀賞為主的工藝美術織品。元、明兩代,棉紡織技術發展迅速,人民日常衣著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這是手工機器紡織的發展階段。
18世紀後半葉,西歐在手工紡織的基礎上發展了動力機器紡織,逐步形成了集體化大生產的紡織工廠體系,並且推廣到了其他行業,使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的提高。西歐國家把機器生產的“洋紗”、“洋布”大量傾銷到中國來,猛烈地衝擊了中國手工紡織業。中國在鴉片戰爭失敗後,從1870年開始引進歐洲紡織技術,開辦近代大型紡織工廠,從此形成了少數大城市集中性紡織大生產和廣大農村中分散性手工機器紡織生產長期並存的局面。但是工廠化紡織生產發展緩慢,截至1949年,占主導地位的棉紡織生產規模還只有 500萬錠左右。這是大工業化紡織的形成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紡織生產迅速發展。棉紡織規模迅速擴大,毛、麻、絲紡織也有相應的發展。紡織技術也有提高,已能製造全套紡織染整機器設備。化學纖維生產也迅速發展起來。但是人均水平,就數量最大的棉紡織生產能力來說,還不到世界平均數的一半,遠遠低於工業發達的國家。
 

原始手工紡織:從遠古到公元前22世紀


人類進入漁獵社會後即已學會搓繩子,這是紡紗的前奏。山西大同許家窯10萬年前文化遺址出土了1000多個石球。投石索是用繩索做成網兜,在狩獵時可以投擲石球打擊野獸。可以推斷,那時人們已經學會使用繩索了。繩索最初由整根植物莖條製成。後來發現了劈搓技術,也是將植物莖皮劈細(即松解)為縷,再用許多縷搓合(即集合)在一起,利用扭轉(加拈)以後各縷之間的摩擦力接成很長的繩索。為了加大繩索的強力,後來還學會用幾股拈合。浙江河姆渡公元前4900年遺址出土的繩子(圖1),就是兩股合成的。其中纖維束經過分劈,單股加有S向拈回,合股則加有Z向拈回,直徑達1厘米。

人類為了禦寒,最初直接利用草葉和獸皮蔽體,由此發展編結、裁切、縫綴的技術。連綴草葉要用繩子;縫綴獸皮起初先用錐子鑽孔,再穿入細,後來演化出針線縫合的技術。在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物中,發現了石錐。山頂洞人遺物中存有公元前 1.6萬年的骨針。骨針是引緯器的前身,是最原始的織具。隨著骨針的使用,古代的中國人開始製做縫紉線。人們根據搓繩的經驗,創造出績和紡的技術。績是先將植物莖皮劈成極細長縷,然後逐根拈接。這是高度技巧的手藝,所以後來人們把工作的成就叫做“成績”。動物毛羽和絲本身是很細長的纖維,用不著劈細,但要使各根分散開,這叫作松解。後來人們發現用弓弦振盪可使羽毛松解,用熱水浸泡可從繭中抽出絲纖維。河姆渡出土一隻象牙盅,四周刻有類似蠶的蟲形紋(見中國絲綢史),證明當時人們除了利用植物莖皮外,已經認識到野蠶絲的重要性。先把纖維松解,再把多根拈合成紗,稱為紡。開始是用手搓合,後來人們發現,利用迴轉體的慣性來給纖維做成的長條(須條)加上拈回,比用手搓拈又快又勻。這種迴轉體由石片或陶片做成扁圓形,稱為紡輪(圖2),中間插一短桿,稱為錠桿或專桿,用以卷繞拈制紗線。紡輪和專桿合起來稱為紡專。古典中的“生女弄瓦”,就是指女孩子從小要用紡專學紡紗。舊石器時代晚期出土文物中已出現紡輪。在全國各省市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幾乎都有大量的紡輪出土,其中最早的是河北磁山,公元前5300餘年,稍後為河姆渡,公元前4900餘年。證明那時用紡專紡紗已經很普及了。

織造技術是從製做漁獵用編結品網罟和裝墊用編製品筐席演變而來。《易·繫辭(下)》記載了傳說中的伏羲氏“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上有許多印有編制物的印痕。河姆渡遺址出土有精細的蘆席殘片,陝西半坡村公元前4000多年遺址出土陶器底部已有編織物的印痕(圖3 )。最原始的織不用工具,而是“手經指掛”,完全徒手排好直的經紗,然後一根隔一根挑起經紗穿入橫的緯紗。織物的長度和寬度都極其有限。人們在實踐中逐步學會使用工具,先在單數和雙數經紗之間穿入一根棒,稱為分絞棒。在棒的上下兩層經紗之間便形成一個可以穿入緯紗的“織口”。再用一根棒,從上層經紗的上面用線垂直穿過上層經紗而把下層經紗一根根牽吊起來。這樣,把棒向上一提便可把下層經紗一起吊到上層經紗的上面,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織口”,穿入另外一根緯紗而免去逐根挑起經紗的麻煩。這根棒就稱為綜桿(木製)或綜竿(竹製)。“綜合”一詞即導源於此。緯紗穿入織口後,還要用木刀打緊定位。經紗的一端,有的縛在樹上或柱子上,有的則繞在木板上,用雙腳頂住。另一端連織好的織物則卷在木棒上,棒兩端縛於人的腰間。這就是原始腰機。河姆渡遺址出土了木刀、分絞棒、卷布棍等原始腰機零件,造型和現在保存在少數民族中的古法織機零件甚為相似。(見彩圖)

新石器時代遺址青海柳灣出土有硃砂,山西西蔭村出土有研磨顏料的石臼、石杵,陝西姜寨出土有彩繪工具,說明當時的衣料也會象用器一樣著有色彩,繪有花紋。
現存新石器時代的紡織品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公元前3600年的原始絞紗葛織物,浙江吳興錢山漾公元前2700年的片(經、緯密度52×48根/厘米,由長絲織成)、絲帶和麻布。

手工機器紡織: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870年


發展歷程 據傳說,中國從夏代起紡織品已成為交易物品,出現了紡織生產發達的中心城鎮,形成了以紡織生產為業的專業氏族。至遲在周代,已有了官辦的手工紡織作坊,而且內部分工已日趨細密。大麻苧麻和葛已成為主要的植物纖維原料,發明了漚麻(浸漬脫膠)和煮葛(熱溶脫膠)技術。周代的栽桑、育蠶、繅絲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束絲(繞成大絞的絲)成了規格化的流通物品。在商代遺蹟已發現織有幾何花紋和採用強拈絲線的絲織物;周代遺物則已有提花花紋;春秋戰國絲織物品種已發現有等,有的還加上刺繡。青海諾木洪和新疆許多地方出土彩色的毛織物,年代不晚於西周初。在這些紡織產品中,錦和繡已非常精美。所以“錦繡”成為美好事物的形容詞。
從出土織品推斷,最晚到春秋戰國,繅車、紡車、腳踏斜織機等手工機器和腰機挑花以及多綜提花等織花方法均已出現。絲、麻脫膠精練,礦物、植物染料染色等已有文字記載。染色方法有塗染、揉染、浸染、媒染等。人們已掌握了使用不同媒染劑,用同一染料染出不同色彩的技術。色譜齊全,還用五色雉的羽毛作為染色的色澤標樣(見中國染整史)。布、葛、從周代起已規定標準幅寬2.2尺,合今0.5米,匹長4丈,合今9米。每匹可裁製一件上衣與下裳相連的當時服裝“深衣”。並且規定,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不得出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紡織標準
秦漢時,中國絲、麻、毛紡織技術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繅車、紡車、絡紗整經工具以及腳踏斜織機等手工紡織機器已經廣泛採用,多(踏板)織機也已相當完善,束綜提花機也已產生,已能織出大型花紋。多色套版印花也已出現。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紡織品是當時紡織水平的物證。由隋唐到宋織物組織由變化斜紋演變出緞紋,使“三原組織”(平紋、斜紋、緞紋)趨向完整。束綜提花方法和多綜多躡機構相結合,逐步推廣,緯線顯花的織物大量湧現。人民日常衣著廣泛使用麻織物,葛已趨於淘汰。(見彩圖)

南宋後期,一年生棉花在內地的種植技術有了突破,棉花在全國廣大地區逐漸普及。棉紡織生產突出發展,到明代已超過麻紡織而占據主導地位。宋代還出現適用於工場手工業的麻紡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說明那時城鎮紡織工場已很興盛。工藝美術織物,如南宋的緙絲、元代的織金錦、明代的織物等,精品層出不窮。多錠大紡車,束綜與多綜多躡結合的花本提花機,以及清代出現的多錠紡紗車,證明手工紡織機器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見彩圖)

中國以外的世界上除緊鄰中國的朝鮮、日本、波斯(今伊朗)和若干中亞、南亞國家較早引用中國式的手工紡織機器外,埃及曾使用亞麻紡車,印度曾使用棉紡車。腳踏提綜的織機到公元1200年前後才在歐洲普及使用。至於用水力驅動紡車,在歐洲已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
紡車的由來和發展 紡專加拈是間歇進行的:加拈一段紗,停下來將紗繞到錠桿上去,再拈一段,再繞上去,如此反覆。生產效率低,紗上每片段的拈回數也不均勻。後來演變出紡車,紡專橫著支於架上,另有大繩輪,用繩索和紡專上的紡輪套連在一起。這樣,手搖繩輪一周,錠子可以轉幾十周。右手搖,左手紡。左手在錠桿軸向時,就是加拈:左手移到錠桿旁側時,便可繞紗。這樣,錠子迴轉便連續不斷了。每段紗上所加的拈回數也可輕易地由人來加以控制。於是,產品(紗)的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都得到了提高。臨沂金雀山西漢(公元前1~2世紀)帛畫上有手搖紡車的圖象(圖4)。

人們為了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在一架紡車上裝2~3個錠子。但左手要同時控制2~3個錠子,只有技藝高超的人才能做到。於是人們總想讓兩手可同時用於紡紗,轉動錠子只能由腳來操作了。腳踏復錠(3~5隻錠子)紡車遂被發明出來,勞動生產率比單錠提高了2~4倍。東漢(公元1~2世紀)畫象石上有類似腳踏紡車的圖象(圖5 )。腳踏紡車由於加拈卷繞是由同一個零件(錠子)承擔,兩個動作必須交替進行。如果分開由兩個機構分別承擔,那么兩個動作便可同時進行,每錠生產率還可以提高一倍。元代文獻記載的多錠水轉大紡車(圖6 )採用退繞加拈法:下面錠子迴轉讓紗線退繞出來同時加上拈回,上面由紗框卷繞,做到了加拈和卷繞同時進行。這種紡車沒有將纖維條抽長拉細的牽伸機構,所以實質上還只是用以加拈或者合股後加拈的拈線機。起初用於拈麻線,後來被移用於拈絲線。
清代的多錠紡紗車在豎錠上裝有竹筒(錠杯),內放經過開松的纖維卷,從中抽出頭來,錠子一迴轉便被加拈成紗。這段紗向上通過紗支控制器繞到上方紗框上去。紗框和錠子同時由大繩輪傳動。這樣一來,紡紗便可自動連續地進行,人手只須用來接續斷了的紗頭,往竹筒中添加纖維卷和落下繞滿了的紗框。但這種紡車還要靠手搖。
織機的發展 由出土紡織品和歷史文獻推斷,春秋戰國時期,在原始腰機的基礎上,使用了機架、綜框、轆轤和踏板,形成了腳踏提綜的斜織機(圖7)。織工的雙手被解脫出來,用於引緯和打緯,從而促進了引緯和打緯工具的革新。

最初,人們把緯紗繞在兩端有凹口的木板上,這便是紆子的雛形。後來索性把紆子裝在打緯木刀上,構成一體的“刀杼”。這樣,打緯時已自然地將緯紗送過了半個織口,大大提高了引緯的速度。再後,人們發現將刀杼拋擲穿過織口比遞送過織口快得多,遂逐漸發明出紆子外套兩頭尖木殼的梭子。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但原來刀杼是兼負引緯和打緯雙重任務的,改為梭子以後不能再兼打緯了。定幅便演變成打緯筘。定幅筘是在木框中密排梳齒,讓經紗一根根在齒間穿過,以達到經紗在幅寬方向的定位,保證織物一定的幅寬。
為了織出花紋,綜框的數目增加了,兩片綜框只能織平紋組織,3~4片綜只能織到斜紋組織,5片以上的綜才能織出緞紋組織(見織物組織)。至於織複雜的花,則必須把經紗分成更多的組。多綜多躡花機逐漸形成。西漢時最複雜的花機數達到120。由於躡排列密集,為了方便,遂有“丁橋法”:每躡上釘一竹釘,使鄰近各躡的竹釘位置錯開,以便腳踏。三國時馬鈞發明了兩躡合控一綜的“組合提綜法”(圖8 ),用12條躡可控制60多片綜各別運動。由於綜框數量受到空間地位限制,織花範圍還不能很大。於是起源於戰國至秦漢的束綜提花獲得推廣。其法不用綜框,而用線各別牽吊經紗,然後按提經需要另外用線串起來。拉線便牽吊起相應的一組經紗,形成一個織口。這樣,經紗便可以分為幾百組到上千組,由幾百到千餘條線來控制。這些線便構成“花本”。用現代術語講,就是開口的程式。這時織工只管引緯打緯,另由一挽花工坐在機頂按既定順序依次拉線提經。花紋就可以織得很大。唐代以後隨著重型打緯機構的出現和多色大花的需要,緯顯花的織法逐步占了優勢。多綜多躡和束綜提花相結合,使織物花紋更加豐富多彩。(見彩圖)

顯花技術的發展 中國六朝以前的提花織物,大多以彩色經線顯出花紋,花型可以大到橫貫全幅,但緯線循環則較少,呈橫闊的長方形。用彩色緯線顯出花紋的方法在秦以前已經出現。漢代的織成(見)和緙毛是運用彩緯在地經緯上來回織出花紋,稱作回緯織法。到唐代,織成與緙毛技法相結合,遂出現了只有彩緯往復而省去通緯,使花紋象刻出來一般的緙絲,以用於複製書畫。唐中期以後,用通幅彩緯顯出花紋的織法逐漸推廣。此後還發展出顯示無級層次彩色條紋的“暈”織法。回緯織法的織成後來又發展成為妝花緞,以緞紋起花織入回緯,夾入金銀線,使織品富麗堂皇。(見彩圖)

以絨面顯花的花,出土最早的首推馬王堆漢墓的絨圈錦,以後見於記載的有宋代絨錦和元代剪絨,再後演變出漳絨。漳緞和建絨,都以經線起絨顯花。東漢之前,西北少數民族已用緯線起絨法織帶花地毯。西藏的藏被也用緯線起絨法。出土的宋代棉毯已運用了起毛(拉絨)技術,把絨緯的茸毛拉出,覆蓋全幅。(見彩圖)

染整技術的發展 秦漢以後染色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染色工具則一直停留在手工工具的水平。西漢已開始用化學方法製取硃砂、胡粉。植物染料品種也逐漸有了發展。到南北朝時,已有化學提純方法的文字記載。
印花是依照事先設定布局對纖維材料進行部分上色的工藝技術。最初人們用彩繪方法使衣服美觀,後來發明了版印,起先利用凸紋方形印版,塗布色漿後一方一方像蓋圖章一樣捺印。為了使接版處不留明顯的痕跡,版上的花紋必須是“四方連續”的,即本版上邊與上方鄰版的下邊、本版左邊與左方鄰版的右邊的花紋相吻合,所以接版是高難度的操作。後來發明了印花木輥,它不像方版有上下左右4個邊而只有上下兩個邊,左右便成為循環連續的了。如果木輥長度略大於布幅,那么就沒有接版的困難,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另外一種印版是鏤空板,覆於織物上便可刷漿印花。這種印版和凸紋版一樣,都是花紋上色,地部不上色。如果要使地部上色,花紋不上色,就要使花紋部位有拒色性能。中國古代就已發明防染印花技術,這就是“夾纈”。用兩塊花紋重合的鏤空版將織物夾在中間,塗上防染劑,然後撤去印版,將織物投入染缸染色。染後去除防染劑,即得色地白花的織物。古代所使用的防染劑有粉漿和蜂蠟等。苗族人民中流傳著用古老方法生產精美的蠟防花布的技藝。維吾爾族人民中則流傳著古老的扎經防染織制帶色暈花布的技藝。凸紋版和鏤空版後來多用於多色套印,使花紋絢麗多彩。還有一種無色印花,即只讓花紋部位顯出特殊光澤。這是利用鏤空版刷上鹼劑來達到的。(見彩圖)

早在春秋戰國之前已利用草木灰練漂。漢代已廣泛使用砧杵工具以提高脫膠效率。宋代有用硫黃熏白,明代文獻記載了豬胰用於練白,使用了酶脫膠的生物化學技術。
在表面處理和塗層技術方面,漢以前已有用碾石砑布,使表面光潔的方法。漆布、油布用來蔽雨,漢以後一直沿用。薯茛塊莖浸出液塗布織物上,用含鐵河泥處理後,織物變得烏油晶亮而且挺刮,可作夏服和水上作業衣料。出土的有東晉薯莨整理過的麻布。傳世的有香雲紗(見莨紗),為南方特產。
手工機器紡織的生產形態 在這個時期里,一直存在著廣大而分散的農村副業、城鎮獨立手工業和集中而強大的官營手工業三種紡織生產形態。官營手工業是在土地皇有制的基礎上產生的,專為皇帝賞賜和對外饋贈等需要服務。宋以後也開始生產軍隊服裝用布。官營手工業的原料靠各地上貢和徵調,勞力多為奴婢和工匠。因是為皇室生產,產品精益求精,匠人多從各地巧手中徵調而來,技術則是師徒世代相傳,官營手工作坊的技術水平最高。作坊內部勞動歷來都有分工,而且越分越細。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在歷史上起了推動技術進步的作用。但因不以營利為目的,往往不惜工本。同時由於封建等級制度,禁止民間穿用和仿造紡織精品,實行技術壟斷。所以又有阻礙技術普及的消極作用,以致有些紡織絕技常常失傳。清代中葉以後,官營紡織業管理逐漸腐敗,到清末逐步為新興的近代紡織工業所代替。城鎮獨立紡織手工業規模遠比官營為小,生產中檔的和部分不受禁止的高檔產品,為市場貿易服務。儘管歷史上出現過聞名的技術能手和紡織大戶,但直到清末也未產生出紡織資本家來。農村紡織副業則面廣量大,但一般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多為農民自用或者供應市場上作大宗衣料。但是產品質量良好。直到19世紀上半葉,中國農村土布輸出到英國,數量仍超過英國輸入中國的洋布。
 

大工業化紡織:1871年以後


發展歷程 歐洲從16世紀開始,手工機器紡織技術有了較大的提高。經過100多年的積累,到18世紀上半葉,紡紗羅拉機構和機織的飛梭機構相繼發明,其後,英國的紡織行業開始了產業革命,即進入到利用動力驅動的集中性大工業生產方式。西歐國家紡織工廠迅速地發展起來,大量的“洋紗”、“洋布”傾銷到中國來,幾乎把中國的紡織手工業摧毀。中國動力機器工廠化紡織生產是隨著近代軍事工業誕生而開始的。鴉片戰爭以後,有些當權人物認為中國失敗的原因在於武器不良。因此從19世紀60年代起,逐步興辦了官營軍事工業。70年代以後,又擴展到了軍用紡織品生產。如左宗棠辦的蘭州織呢總局(圖9),於1880年投產,這是中國除繅絲以外第一家採用全套動力機器的紡織工廠。但機器購自外國,聘請外國技師管理生產,產品直接供應軍需。同一時期外國資本家也開始在中國建紡織廠,如法國人在上海辦的寶昌繅絲廠也在1878年投產。這個時期,除了各省地方官吏陸續興辦的官營紡織廠和日益增多的外國資本紡織廠之外,地方士紳也逐漸合資辦起民營和官商合營的紡織廠。如1872年陳啟源在廣東創辦配備小型腳踏繅絲機的民營繅絲廠,後來改用蒸汽動力拖動。1889年官督商辦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正式開工。1890年張之洞在武昌興辦湖北織布局和湖北紡紗官局。1891年又成立官商合辦的華新紡織新局。1894年又設湖北繅絲局和湖北制麻局。同年官督商辦的華盛紡織總廠開工。1895年民營的上海大純紡織廠開工。1896年,寧波通久源、無錫業勤紡織廠相繼開工。這時全國中外資紡織廠中,僅棉紡已有12家,41.7萬錠。

1895年以後,中國有識之士看到外國紡織品大量進口和外資紡織廠大量興辦嚴重威脅中國經濟,提出了"挽回利權"的口號。此後,民營紡織廠便更多了。如1897年開工的有蘇州蘇綸紗廠、杭州通益公紗廠;1899年有蕭山通惠公和張謇在南通開辦的大生紗廠;1902年有鄭宜元在南京開設公茂廠試織毛巾織物;1905年有中英合辦振華紗廠;1906年有太倉濟泰和寧波和豐紗廠;1907年有鄭孝胥在上海辦的日暉制呢廠;中日合資的九成、北京清和溥利呢革有限公司和無錫榮宗敬、榮德生創辦的振新紗廠;1908年有江陰利用、上海同昌、湖北氈呢廠;1909年有河南廣益等紗廠。到1911年全國僅華商棉紡廠已達到32個,共83.1萬錠。
辛亥革命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紡織業有了新的發展。1919年全國華商棉紡廠已有 54家165萬錠。但是日商也乘機大發展。同年日資在華棉紗廠有23家120萬錠。1935年抗日戰爭前夕,全國中外棉紡廠生產能力達到495萬錠。但發展是畸形的:第一,四分之三以上分布在上海、天津、青島等少數沿海大城市,而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江西、湖北、陝西、河南、甘肅、福建、浙江等13個後來所謂“抗戰後方”的省份,到1937年除長沙有5萬錠以外,其餘的生產能力都很小。第二,外資比例大。如495萬棉紡錠中,日資占194萬錠,英資占20萬錠。第三,原材料控制在外國人手中,機器設備都仰賴外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紡織工業幾乎全被日本占領,遭受巨大的破壞。抗日戰爭結束,當時的中國政府接管了日本人在華的69個紡織廠,組成了名為國營實為官僚資本主義的壟斷企業“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簡稱“中紡公司”),總部設在上海,下設天津、瀋陽、青島三個分公司。共擁有棉紡設備近 180萬錠和近4萬台織機,分別占當時全國總數的36%和60%。在生產較為正常的1947年,中紡公司所產棉紗和棉布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44%和73%。此外還擁有相當數量的毛紡織染整設備和麻紡絹紡設備。中紡公司在當時中國紡織業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技術也處於領先地位。中紡公司吸收日資工廠管理的優點,去粗取精,彙編整理出版了紡織操作標準方法、紡織工藝規範等技術檔案,開辦多期技術訓練班培訓各級技術骨幹和技術工人。經過幾年的努力,把分屬於幾個日資集團的繁複管理系統整頓成為集中統一的管理體系。達到了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較高水平,也為後來轉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準備了技術、幹部和組織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接管了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各廠,改為國營企業。對民營紡織廠逐步實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公私合營階段,最終也轉為國營。自力興辦大規模的紡織機械製造廠,建設化學纖維製造廠。紡織工業開始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
從1953年起,中國開始進行有計畫、按比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1953~1957年期間,紡織工業建成200多萬棉紡錠新廠,大體上接近原來70餘年民族資本建廠的總和。以後,雖然有過一些曲折,但是,經過幾個五年計畫的建設,中國紡織工業無論是規模或是產品的數量和品種花色,都有了很大的發展。1981年中國棉紡生產能力已由1949年的500萬錠發展到1890萬錠;毛紡生產能力由13萬錠發展到74萬錠。具有悠久歷史的絲綢生產能力1949年繅絲萎縮到只有 9萬緒,建國後逐步恢復、發展,到1981年桑蠶繭繅絲已達97萬緒。麻紡生產能力發展到有黃麻11.6萬錠,苧麻5.7萬錠,亞麻2萬錠。印染布年產能力從十多億米增長到82億米。針棉織品的生產能力,從每年只能加工十多萬件紗發展到可以加工 300多萬件紗。化學纖維工業1949年前基本上是空白,到1981年在建規模100萬噸,生產能力為60多萬噸。1981年棉織物產量143億米,比1949年的19億米增長6.5倍,在全國人口增長80%的情況下,使人均消費量從建國初期的12尺增加到30尺以上,不但保證了10億人口的基本需要,而且還能以相當數量的紡織品出口,發展對外貿易。1981年紡織品出口換取外匯35億美元。
中國紡織生產在大工業化生產的前期,尚以引進外國技術為主在發展階段則轉到以國內自己的技術為主,參考外國的經驗,自力更生進行大規模的革新和改進。
紡織工業布局的改善 中國近代紡織工業在興起的頭70年中,發展很不平衡。1950年以後,紡織工業開始了有計畫按比例的建設。國家根據改善地區經濟的需要,按照“就原料、就市場、就勞力”(向原料基地、消費市場和勞動力集中地區靠攏)的原則,發展內地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紡織工業,逐步改善了紡織工業的布局。到80年代初,內地的棉紡毛紡錠數已分別占全國總數的40%和32%。西藏、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等過去沒有近代紡織工業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都已分別興建了適應當地原料資源和消費習慣的毛紡織、棉紡織和絹紡織等廠。通過新廠建設,中國已有了一支門類齊全的紡織工廠設計和施工的技術隊伍。
天然纖維品種的改良 中國近代紡織工業初起時,人們已經認識到自力發展優良紡織原料,是擺脫對於外國依附關係的必由之路。如20世紀初,張謇在興辦紡織廠的同時,積極投資墾殖江蘇省北部沿海鹽鹼灘地,發展棉花生產,取得了成效。1950年以後,國家大力引進優良細絨棉棉種,逐步推廣,使棉花的畝產和棉纖維的長度等品質不斷提高。國家對棉花的收購量1981年比1952年增加1倍以上。由於棉農精收細揀,棉纖維含雜比以前顯著減少,這就為開清機械的簡化提供了物質條件。從50年代起,新疆和內蒙古大型國營牧場引進優良羊種,對綿羊進行雜交改良。已經培育出新疆改良種和內蒙古改良種大量生產改良細羊毛,質量接近美利奴羊毛。江蘇、浙江和四川等省改良蠶種並加以推廣,使蠶絲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度提高。1981年和1952年相比,羊毛桑蠶繭的國家收購量都增長 300%左右。苧麻、紅麻(洋麻)、亞麻、柞蠶絲、兔毛等纖維原料也都在不斷改良和增產。特別是70年代以後,良種兔在農村推廣飼養,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兔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化學纖維工業的興起 1950年之前,除個別日資工廠外,中國幾乎不生產化學纖維。自50年代起開始引進粘膠纖維和維綸纖維的技術。60年代又引進腈綸纖維的技術。在上海金山、遼寧遼陽、四川長壽、天津市和江蘇儀征等處興建大規模現代化的石油、天然氣化工企業,以生產滌綸、錦綸和腈綸等合成纖維。同時開始發展改性纖維、特殊功能纖維、抗燃纖維高強度高模量纖維耐高溫纖維彈性體纖維等等新型化學纖維品種。(見中國化學纖維生產史
紡織機械製造業的形成 1950年之前,中國只有少數幾家從事修配和製造零部件,仿造個別機台的小型紡織機械廠。因此幾乎所有紡織機器都從外國購來,而且型號雜亂,規格多樣。1950年以後,在對原有的紡織機械廠進行調整、擴建和改建的同時,在幾個地區新建了大型紡織機械廠,並且按照專業分工、全國配套的原則組織起來。到80年代初,全國200多個紡織機械廠按主機分工、零部件生產、專用配套件生產、工藝專業生產等形式,組成了專業化協作網。中國已能生產棉紡織、毛紡織、麻紡織、繅絲與絲織、針織、印染、整理化學纖維紡絲等1500多種成套設備及其專、配件。生產能力達到相當每年 100萬棉紡錠以及相應規模的毛、麻、絲紡織染整設備。到70年代末,已有200萬棉紡錠配套設備供應第三世界國家。
紡織機器的革新 1950年以來,中國生產的紡織機器,在總結生產實踐經驗和借鑑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幾次革新。革新的重點放在主要機種的關鍵部件上。例如到70年代為止,先後對棉紡細紗機錠子進行了兩次重大的革新:第一次把平面摩擦錠子改為軸承錠子;第二次又改為分離式高速錠子。在此基礎上,棉紡細紗機的錠速由不到1萬轉/分提高到1.5萬轉/分左右。同時對梳棉機、並條機粗紗機也進行了改造:梳棉機(見梳理機)採取了高速措施,推廣套用了金屬針布;並條機改進了牽伸機構,加快了速度;粗紗機由過去二程式改造成單程式。這些改革的綜合效果是棉紗折合標準單位產量從18公斤/千錠小時普遍提高到40公斤/千錠小時左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毛紡織行業中,舊的帽錠、翼錠、走錠等細紗機都由新造的環錠細紗機代替,大幅度提高了生產率。而且由於淘汰了複雜機種,更加便於管理。麻紡絹紡的細紗機也依次作了相應的改革,製造出適用於這些行業的新型環錠細紗機。針梳機精梳機等也幾次進行了革新。針織台車採用了多路進線,提高了生產率。繅絲廠中勞動強度較高的坐繅車已為立繅車所代替,而且部分地採用了自動繅絲機。
科學管理的逐步推行 1950年開始,國家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紡織生產管理機構,逐步整頓紡織企業組織,健全職能部門。參照蘇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模式,推行8級工資制和崗位工資制,制訂勞動定額。1951年中國紡織工會全國委員會在陳少敏倡導下,在全國範圍推廣了由青島第六棉紡織廠17歲的女工郝建秀所創造的,並且後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細紗工作法,後又在上海許多織布女工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五一織布工作法,1953年又推廣了在前中紡公司技術訓練班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五三保全工作法(見紡織企業管理)。與此同時,對產品、機器設備、工具等逐步制訂部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技術條件等技術檔案,逐步走向標準化。並且正在向國際通用標準靠攏(見紡織標準)。
新型紡織技術的開發研究 中國對於紡織新技術的研究在1871~1949年期間進展不大。1950年以後,紡織科學技術研究工作開始由國家統一規劃組織。50年代中,組建了紡織科學研究院(北京)和上海分院,以及紡織機械研究所等全國性紡織科學研究機構。以後又陸續增設,到80年代初,毛紡織、絲綢、印染、化纖、針織等各行業以及重點省市都建立了專業的科研機構。在大的紡織高等院校內,也建立了附屬科研機構。中國除了專職科研隊伍之外,還充分依靠工廠企業的技術隊伍,在科研工作中實行內、外兩個“三結合”。50年代末,開展了氣流紡紗、靜電紡紗渦流紡紗噴氣織機多梭口織機等等新型紡織技術的探索研究。到80年代初,氣流紡紗已與捷克轉杯式技術融合,進行了批量推廣。圓網印花機也得到推廣。靜電紡紗機、多色噴氣織機、轉移印花機等已經開始中間性試驗。噴氣紡紗機、劍桿織機片梭織機、滌綸高速紡絲機、泡沫染色機和整理機等的研製已取得初步成果。
紡織專門人才的培養 19世紀末至20世紀國中國從蠶桑絲織業開始,接著是毛紡織、棉紡織等行業陸續興辦培養紡織專門人才的各種技術學校。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加上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工程技術人員人數仍然很少。到1949年,整個紡織工業中工程技術人員總數還不到7000人。1950年以後新建了一批規模較大、專業齊備的綜合性紡織大學和專業學院。50年代,紡織工業部主管幹部工作的副部長張琴秋重視選送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入高等紡織院校學習,培養了大批生產和技術管理骨幹。到80年代初,中國有獨立的紡織大學、學院和附設於其他學院中的紡織系(科)共15所,在校大學生達到1萬多人。還有一批中等紡織技術學校,培養中級紡織人才。
參考書目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中華書局,上海,1962。
 紡織工業部研究室:《新中國紡織工業三十年》,紡織工業出版社,北京,1980。
 陳維稷:《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古代部分)》,中國科學出版社,北京,198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