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茛

薯茛,微苦、澀、微寒,主治止血、活血、補血、止瀉。用於咯血、吐血、產後出血、尿血、便血、月經不調、貧血、紫癜、腰痛、外傷出血等症。

名稱薯茛

英文名:Shouliang Yam Rhizome
別名:赭魁、薯良、雞血蓮、血母、硃砂七、紅藥子、金花果、紅孩兒、孩兒血、牛血蓮、染布薯。
藥品說明:微苦、澀、微寒

生長地區

分布於中國大陸廣東湖南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400米至75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灌叢或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功效

止血、活血、補血、止瀉。用於咯血、吐血、產後出血、尿血、便血、月經不調、貧血、紫癜、腰痛、外傷出血等症。

植物形態

粗狀藤本,塊莖圓椎形,長圓形或卵形,表面棕黑色,切面鮮時紫紅色、乾後紫褐色、莖右鏇、無毛、下部具刺,葉在莖下部互生,中上部對生,葉片草質,長橢圓形,寬披尖形至窄披尖形,雄穗狀花序腋生,單生的常排成圓錐花序,花淡綠色,雌花序穗狀,單生葉腋,疏花,蒴果不反折,呈遍圓狀,種子扁平,著生於果實每室中央,周圍具膜質寬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