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都

中國乳都

中國乳都就是呼和浩特市。2005年,呼和浩特被中國輕工業協會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先後培育出伊利、蒙牛中國兩大乳業龍頭企業。

呼和浩特市自2000年確立“奶業興市”發展戰略以來,乳業得到飛速發展,成為呼和浩特市的支柱產業,培育出伊利蒙牛中國兩大乳業龍頭企業。2005年,呼和浩特市被中國輕工業協會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

基本信息

市名
英語:Hohhot/Huhhot/hollyhock
俄語:Хухэ-Хото
城市級別
地級市
別名
青城 中國乳都 國家森林城市 京津夏都 
政府駐地
新城區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人口和民族
根據《呼和浩特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286.6615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1462277人,占51.01%;女性人口為1404338人,占48.99%。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0-14歲人口為398716人,占13.91%;15-64歲人口為2248977人,占78.45%;65歲及以上人口為218922人,占7.64%;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597945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467631人;具有國中程度的人口為944335人;具有國小程度的人口為56709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居住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侖春等36個民族。漢族人口為2498647人,占87.16%;蒙古族人口為285969人,占9.9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81999人,占2.86%。
時間
台北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郵政編碼
010000
電話區號
0471(+86)
汽車牌照
蒙A
語言
標準國語(Mandarin)
晉語此地話)(晉語,張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Kalgan-Hohhot Dialect,Jin) (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的講晉語的大同-包頭片方言,Datong-Baotou Dialect,Jin)
呼和浩特國語(簡稱呼普,新城話)(屬北京官話,Peking Mandarin)
蒙語(標準蒙古語,即內蒙古察哈爾土語,正藍旗方言,Chahar Dialect,Inner Mongolian)
市花 丁香
市樹 油松
市歌 呼和浩特草原的天堂

城市概況

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內蒙古第二大城市和內蒙古的政治中心,內蒙古第二大工業城市,是自治區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蒙古語為青色城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俺答汗傳》中。是書載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曆,即明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哈刺兀那",蒙古語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稱作"哈朗兀"、"喀朗烏"、"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為呼市西北烏素圖谷匯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綏遠通志稿》中之"札達海河"。《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記載。該書約成於1608至1612年間。
1611年瞿九思編撰的《萬曆武功錄》中的《俺答列傳》記載著:明朝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歸化"。其含義為:"歸化遠人"或"遠人歸化",明顯地帶有歧視、貶低少數民族的用意。後來明、清的許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稱為"歸化"了。關於城市的確切位置,清顧祖禹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水泉營堡正北三百里,即歸化城。水泉營堡即今山西偏關縣水泉營村。這一記載與《俺答汗傳》所記相符。
1687年張鵬翱出使俄羅斯,他在《奉使俄羅斯日記》中寫道:"抵歸化城,蒙古名庫庫河屯。"這是把呼和浩特與歸化並稱的第一部著作。1719年范昭逵隨兵部尚書范時崇西行,在所著《從西紀略》中記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計八日,共起居於庫庫河屯即歸化城也。"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為加強防務,清朝政府在歸化城東北5里處,修建了一座八旗軍隊的駐防城。歷時兩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賜名“綏遠”,是“綏靖遠方”的意思。並設綏遠將軍駐城主持軍務,將軍衙署至今猶存,從門前照壁上的“屏藩朔漠”四個大字,猶可想見當年的赫赫威儀。
綏遠城俗稱“新城”,對應的歸化城為“舊城”。如果說歸化城是典型的商城,則綏遠城是典型的軍事城鎮,除綏遠將軍衙門的文官武將外,駐紮八旗軍兵4000餘人。綏遠城周長九里,呈正方型,東、南、西、北各設城門。四門之外有瓮城、石橋和護城壕。城門上建望樓,城中央有鼓樓,從鼓樓通向四門有四條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向眾多小巷,構成整齊的棋盤狀布局。

現任市領導

中共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

姓名: 王波
職務: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性別: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8年10月出生
工作分工: 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

內蒙古翁牛特旗人,碩士,高級工程師,在職研究生學歷,天津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生班畢業 ,1986年4月入黨,1977年7月參加工作。
工作簡歷:
1977.07—1978.04 遼寧省翁牛特旗廣德公社插隊知青
1978.04—1982.01 瀋陽化工學院化工系化工機械專業學生
1982.01—1983.10 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勞動局科員
1983.10—1991.03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勞動局副科長、科長
1991.03—1995.06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勞動局副局長
(其間:1992.03—1993.05在天津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生班學習)
1995.06—1998.11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1998.11—2000.03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政府秘書長(其間:1998.09—1999.07在中央黨校培訓部中青班學習)
2000.03—2001.09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委常委、秘書長
2001.09—2005.03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委常委、副市長
2005.03—2006.10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委副書記
2006.10—2008.03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常委,副市長(2005.09—2007.07在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習)
2008.03—2010.04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委副書記、市長
2010.04—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政府代市長

民族宗教

呼和浩特市作為自治區的首府和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金融的中心,是一個以蒙古族為自治民族,以漢族為多數, 回、滿、朝鮮等42個民族聚居的地區,總人口為26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74893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0.29%。其中,蒙古族人口207861人,回族人口35563人,滿族人口25299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6170餘人。全市共有少數民族聚居村125個(少數民族人口占20%以上),少數民族17310戶,計57000多人;少數民族幹部職工14300多人。民族中國小、幼稚園42所(在校生28230多人)。具有地區民族特點的醫療衛生機構200多個。

行政區劃

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轄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賽罕區。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71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5年11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烏蘭察布盟的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6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烏蘭察布盟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呼和浩特市現行政區劃共轄9個旗縣區,20個街道辦事處,96個鄉鎮,412個居委會和1 095個村委會,土地面積17 224千方公里。

呼和浩特行政分區

呼和浩特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旗和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即新城區、賽罕區、回民區、玉泉區和呼和浩特市金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和武川縣。

呼和浩特市行政區劃表
地區名稱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萬人) 郵政編碼 政府所在地
呼和浩特市 17,271 263.5 010000 新城區
新城區 700 32 010010 成吉思汗大街
賽罕區 1,013 36 010020 巧報鎮
回民區 175 22 010030 新華西街
玉泉區 213 19 010031 昭君路
武川縣 4,885 17 011700 可可以力更鎮
托克托縣 1,313 20 010200 雙河鎮
清水河縣 2,859 14 011600 城關鎮
和林格爾縣 3,401 19 011500 城關鎮
土默特左旗 2,712 35 010100 察素齊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8年。各區身份證編碼
呼和浩特市行政區劃代碼表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劃名稱
150100 呼和浩特市
150101 呼和浩特市轄區
150102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
150103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150104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
150105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
150121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150122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
150123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
150124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
150125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

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原分為新、舊兩城。舊城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相傳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領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時謂之庫庫和屯,明廷命名為“歸化”。新城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為歸綏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綏遠省,設歸綏市。1954年,撤銷綏遠省建制,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又稱“召城”。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
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範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隆慶六年(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裡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併,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
1949年9月19日,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將領董其武,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率部起義,綏遠省及省會歸綏獲得和平解放。
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1954年3月5日,內蒙古人民政府、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會、綏遠軍政委員會、綏遠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歸綏市聯合召開擴大會議,綏遠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時撤銷,原綏遠省轄區併入內蒙古自治區,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同時,從1954年4月25日起,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駐察素齊)劃歸呼和浩特市領導。1963年將土默特旗劃歸烏蘭察布盟。1970年烏蘭察布盟所屬土默特左旗(駐察素齊)、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6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2000年5月14日,國務院(國函[2000]42號)批准:(1)調整呼和浩特市市轄區行政區劃,郊區更名為賽罕區。(2)調整後各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如下: ①新城區:轄錫林郭勒北路、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海拉爾東路4個街道辦事處,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健康街以北、呼倫貝爾南路以西的部分,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和迎新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東風路以北的部分,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毫沁營、保合少、小井3個鄉,巴彥鎮的塔利、生蓋營、討思浩、榆樹溝、姚家灣、古路板、甲蘭板、野馬圖8個村委會,巧報鄉的府興營、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新城西街。 ②回民區:轄通道街、中山西路、環河街、新華西路、光明路、海拉爾西路6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彼彼板鄉,西菜園鄉的金龍居委會和青山、廠漢板、倘不浪、西龍王廟、四合興、什拉門更、小府、塔布板、孔家營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通道南街。 ③玉泉區:轄小召、大南街、興隆巷、長和廊、石羊橋東路5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桃花、小黑河2個鄉,西菜園鄉的西霞園、巴彥烏素、蘆花園、落雁、辛興5個居委會和范家營、西瓦窯、五里營、南八里莊、西菜園、南茶坊、鹼灘、大圍困、南營子、西水磨、辛辛板、小黑河、溝子板13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西路。 ④賽罕區:轄原郊區的太平莊、西把柵、章蓋營3個鄉和榆林、金河、黃合少3個鎮,巧報鄉的東瓦窯、後巧報、雙樹、小台什、帥家營、大台什、橋靠、前巧報8個村委會,巴彥鎮的商業街居委會和黑土凹、後羅家營、喬家營、郭家營、壩堰、膝家營、羅家營7個村委會,以及從新城區劃入的人民路、大學西路2個街道辦事處,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健康街、烏蘭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和迎新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東風路以南的部分。區人民政府駐巧報鄉。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呼和浩特市總人口2392895人。其中:新城區 409629人、回民區 284676人、玉泉區 266888人、賽罕區 445762人、土默特左旗 340606人、托克托縣 185582人、和林格爾縣 176474人、清水河縣 125748人、武川縣 157530人。
?年,全市轄9個旗縣區,20個街道、96個鄉鎮,412個居委會和1095個村委會。?年,呼和浩特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旗,25個街道、18個鎮、59個鄉。
三娘子創建青城呼和浩特市:
在蒙古民族歷史上,除成吉思汗、忽必烈等頂天立地、威振四方的英雄漢外,還有一位文武兼備、運籌帷幄、稱雄蒙古草原30餘年的巾幗英雄。她,就是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女首領三娘子。
三娘子(1550—1612),史稱“鍾金哈屯”、“也兒克兔哈屯”、“克兔哈屯”等。明代蒙古瓦剌奇喇古特(土爾扈特)部哲恆阿噶之女。俺答汗出征瓦剌時,與奇喇古特部聯姻,遂嫁與俺答汗為妻。
俺答汗是明代後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領,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使土默特部稱雄於全蒙古,成為當時蒙古的政治中心和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三娘子是一位聰明、美麗,頗具才華,為人豪爽不羈的蒙古族婦女,深得俺答汗的寵愛。明隆慶二年(1568),隨俺答汗再征瓦剌。五年(1571),力促俺答汗與明朝達成通貢互市協定。萬曆六年(1578),隨俺答汗赴青海仰華寺謁見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皈依藏傳佛教,被稱為“多羅菩薩之化身阿利雅達喇”。九年,協助俺答汗擴建庫庫河屯(今呼和浩特)。因她此地,故此城又稱“三娘子城”。
俺答汗晚年多病,事無巨細,多任憑三娘子裁決。她也盡己所能,積極輔佐丈夫,發揮了巨大作用。俺答汗去世後,深諳文韜武略的三娘子主政務,掌兵權,約束蒙古各部,保持了與明朝的和平通貢互市關係。特別是萬曆十九年(1591),她竭力勸說、督促俺答汗孫力克從青海撤軍東歸,避免了蒙古和明軍之間的大規模衝突。為表彰三娘子的功績,明朝於萬曆十五年(1587),封三娘子為一品“忠順夫人”。萬曆四十年(1612)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病逝,明朝亦遣使給予賜祭七壇的隆重祭禮。
三娘子是我國歷史上蒙古民族的一位有遠見的女政治家,又是呼和浩特古城的創建者,祁孝龍則是呼和浩特新城的創建者。三娘子名叫鍾金,是明代漠南蒙古土默特部首領、傑出的政治家阿勒坦汗的妻子。生於1550年,卒於1612年。
三娘子首先就是一位民族英雄。她不僅容貌非凡,性格豪放不羈,擅長歌舞騎射,而且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指揮才能。她所處的年代,正是明朝與蒙古族戰爭頻繁的時代。三娘子執掌軍政實權達四十年,始終堅持和平互利的政治原則,既粉碎了明廷的經濟封鎖,又使蒙古各部統一起來,因此,她在蒙古草原上享有極高的威望,受到蒙漢人民的敬重。三娘子收納並重用漢人,引進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手工業,促進了本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
三娘子又是一個維護民族團結的巾幗英雄。她維護民族利益,處處顧全大局,妥善地處理了許多邊事糾紛。1585年的青海之亂,十萬蒙軍既與當地土著居民發生衝突,又與明軍發生衝突,三娘子臨危不懼解除了戰爭危機,恢復了和平安定的局面。
1581年,三娘子親自主持監修了呼和浩特城。它使土默特部由“逐水草而遷徙”進而定居下來。這是三娘子對蒙古社會的又一貢獻。人們對三娘子的懷念是長久而深沉的。美岱召的“太后廟”(即三娘子廟),每年農曆正月初三設供祭祀,這種紀念活動,一直延續到1933年。在民間,直到今天,人們還在追憶、傳頌她的許多生動貽聞,懷念她的英雄業績。
作為封建時代的女性,三娘子以難以想像的毅力,堅定地執行了俺答汗的各項政策,使俺答汗的事業得以延續,維護了土默特部的統一和繁榮。她主政的30多年,是明代蒙古最為安定的30多年,是長期戰亂後人民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的寶貴30多年。正因為如此,她的名字,她的業績在蒙、藏、漢各民族中久久傳誦,人們敬仰她,懷念她。

時期 年代 行政 建城沿革
戰國時期 前475~前221 趙國雲中郡 趙國建雲中城,在今托克托縣,為建城之始
秦漢時期 前221~前220 秦雲中郡地,汗漢雲中,定襄郡 秦漢沿用雲中城,漢建成樂等32縣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 前220~581 雲中,盛樂,朔州 北魏沿用雲中城,在今和林格爾縣盛樂城,為北魏都城
隋唐時期 581~907 隋榆林郡,定襄郡,唐雲州,雲中都護府,振武軍 隋唐沿用雲中城,建金河縣,單于都護府,受降城,震武城
遼金元時期 907~1368 遼,金,元豐,雲內州,東勝州 遼建豐州,雲內,東勝州,金元沿用
明清時期 1368~1911 明東勝諸衛地,蒙古土默特部領地,清山西歸綏道 明建歸化城,清建綏遠城
民國時期 1912~1949 1954年,綏遠省歸內蒙古自治區 1928年,歸化城,綏遠城合併,稱歸綏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1954年,歸綏市改為呼和浩特市

地理環境與資源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經110°46′--112°10′,北緯40°51′--41°8‘,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腳下,全市總面積17,224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地圖山脈

境內主要分為兩大地貌單元,即:北部大青山和東南
部蠻漢山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勢由北東向南西逐漸傾斜。海拔最高點在大青山金鑾殿頂部,高度為2 280米,最低點在托克托縣中灘鄉,高度為986米,市區海拔高度為1 040米。大青山為陰山山脈中段,生成很多縱向的山脈山峰。境內,由西向東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龍山,虎頭山等,東南部是蠻漢山。

河流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 萬立米水磨溝,流域面積1 380.9平方公里,溝長6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 972萬立米.1958年在溝口興建紅領巾水庫1座,庫容1 650萬立米,灌溉面積11萬畝。哈拉沁溝,溝長55.6公里,流域面積708.7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2 622萬立米。全市河流總長度1 075.8公里,河網密度為0.177公里/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呼和浩特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差異較大,其特點: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炎熱,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劇烈。年平均氣溫由北向南遞增,北部大青山區僅在2℃左右,南部達到6.7℃。最冷月氣溫-12.7~16.1℃;最熱月平均氣溫17-22.9℃。平均年較差為34.4-35.7℃,平均日較差為l3.5-13.7℃。極端氣溫最高38.5℃,最低-41.5℃。無霜期:北部山區為75天,低山丘陵區110天,南部平原區為113-134天:日照年均1 600小時。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僅350毫米;平原區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區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鄉一前響村,年均降水達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鄉,年均降水量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鄉、黑城鄉、新營鎮一帶,年均降水量僅為335.2-362.8毫米。

自然資源

金屬礦產
 大青山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有20多種,礦產地85處,其中大型4處,中型3處,小型15處,礦點礦化點63處。礦產規模以礦點及礦化點居多,工業礦床較少。除少數礦產地外,大多數礦產地開發利用較低,僅為普查階段。其品種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花崗岩石棉雲母沸石珍珠岩膨潤土水晶,紫沙陶土等,以建築材料為主,僅有少量冶金輔料和特種金屬礦。大理石、花崗岩、石墨及拂石礦為優勢種。能潭礦產主要有煤及泥炭.貴金屬、稀有金屬和放射性礦產主要有金、綠柱石以及偉晶岩型鈾、釷。普通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銅、鉛、鋅。
動物植物
野生植物主要有種於植物和蕨類植雉、半翅、雕,鷹等100多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青羊、雲豹:鳥類有金雕雀鷹松雀鷹、燕鷹、灰背鷹、貓鷹、紅鷹、小鶴、長耳鶴、短耳鶴,雕鶴、紅角鶴等10多種.農作物天敵資源共有6目27科100多種,其中食蚜蟲、氍蟲、草蛉等捕食天敵在田密度高,分布廣、食性大,適應性強,從春到秋均能捕到多種蚜蟲,尤其在麥田中基本能控制麥蚜的蔓延和危害.中華廠扁步行蟲,分布很廣,數量大、壽命長,捕食時動作迅速、兇猛,對蚜蟲的發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利用天敵治蟲,經濟有效,無公害,是今後發展方向.
光能資源
呼和浩特地區光能資源豐富,日照充足,是全國的一個次高值區.農作物生長季太陽輻射總量達3 559 2 828兆焦耳/千方米,是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的63%,日照1 600小時以上,占全年日照的55%,是相當優勢的生產潛力。
水資源
地下水:地下水分為淺層水含水層和深層水含水層.淺層水含水層包括淺層潛水及半承壓水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質、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規律的變化,全市淺層地下水年補給量為9.87億立方米。

經濟與工業發展

經濟發展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國民經濟始終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勢頭。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16.4億元,同比增長13.6%,財政總收入突破158.3億元,增長32.4%。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20267元和7051元,增長19.8%和15.2%。2004至2008年,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30億元,開工億元以上項目667項。經歷了新世紀以來幾年的快速發展,首府經濟綜合實力已經走進西部12個省會城市的前列,具備了與東部發達地區同台競技的能力和水平,並提出了到2015年經濟總量進入全國27個省會城市前10名的奮鬥目標。

工業發展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重要的工業城市,也是我國重要的毛紡織工業中心之一,現已成為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除傳統的民族用品工業、輕紡工業外,製糖捲菸乳品醫藥化工冶金電力、建築材料等工業都已形成較大規模。湧現出了仕奇集團、伊利乳業、蒙牛乳業、呼和浩特市捲菸廠、亞華水泥廠、三聯化工廠等大型企業。近年來,呼和浩特藉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乳業發展迅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乳都"。與松原包頭鄂爾多斯一起被稱為“中國北方經濟成長四小龍”。
乳業
呼和浩特擁有“伊利”、“蒙牛”兩大國內知名乳業品牌,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是做大、做強乳業的最大優勢。依靠奶源優勢以及國內外巨大的市場潛力,已形成了呼市最具活力的乳業產業鏈條。奶牛頭數、奶產量、人均占有量、人均消費量等均居全國之冠。2005年8月28日呼和浩特市被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到目前為止全市乳品加工企業超過13家,乳品加工企業從業人員1.7萬人,相關從業人員達60萬人,獲綠色食品標誌的乳產品達30多個。2009年,奶牛存欄達到70萬頭,鮮奶產量達到305.4萬噸,乳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未來的呼和浩特市將繼續依託兩大企業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和高智慧型化生產基地,進一步匯聚世界乳業的頂尖科技與人才,開啟 “中國乳都”向“世界乳都”邁進的新序幕
電力工業

呼和浩特毗鄰黃河,地處準煤和晉煤交匯帶,公路、鐵路運輸十分便利,水利資源較為充足,電力輸送經濟方便,發展電力工業的條件得天獨厚。目前已建成大唐托電、呼市熱電廠、北方金橋等電廠,總裝機規模達720萬千瓦,電力裝機容量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前列。已開工建設的有呼和浩特市國能發電公司(托電工業園區自備電廠)、內蒙古豐泰發電公司、和林縣熱電廠及大青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裝機規模為240萬千瓦。作為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總裝機容量將達1080萬千瓦的托克托電廠被譽為“北方火電三峽”。
生物製藥及發酵產業
我市生物製藥及發酵工業起步較早,近年發展迅速,目前容量已接近5萬立方米,建成了全國最大生物發酵基地之一。元和製藥、大唐藥業、華蒙金河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石藥、阜豐生物科技、金達威藥業、金河集團、中牧金河生物製藥、升華拜克生物、歐美投資集團(內蒙古)生物發酵工業有限公司等相繼入駐,蒙醫蒙藥產品開發進程加快,石藥集團萬噸青黴素項目和阿莫西林項目、華蒙金河年產兩萬噸飼料金黴素項目、中牧公司黃黴素預混劑項目、金達威公司維生素B12項目、升華拜克阿維菌素項目、齊魯製藥等項目的相繼實施,使生物製藥及發酵工業已成為我市一個支柱產業。
機械製造業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機械裝備製造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在原有機械產品—卡盤、橡塑機械、變壓器、電纜的基礎上,又引進了長春一汽改裝車、上海電氣輸配電設備、黃河工貿變壓器、力帆汽車等項目,同時形成了以丹麥維斯塔斯、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航天六院風電設備製造為龍頭的風電機械製造產業集群,實現風力發電與風機設備製造掛鈎聯動,以風力發電帶動風機製造業發展,以風機製造業帶動發電機、葉片、齒輪、軸承、塔筒、輪轂零配件等相關設備製造業發展,促進裝備製造業的健康成長。
新能源產業
呼和浩特市擁有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極大優勢,一是高純矽礦、水、風力和土地資源儲量大,品質高,適合發展光伏、風力發電產業。除此之外我市擁有豐富的荒漠資源,且離主電網較近,發展荒漠電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二是電力資源。我市是國內27個省會城市中發電量最大、電源穩定、電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城市,對發展多晶矽等原材料產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旅遊景點

概述

呼和浩特是一座擁有400年歷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點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小召(席力圖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 博物館,昭君墓等,呼和浩特以北有大青山風景,臨近可觀賞哈素海風光、卓資山雄姿、鄂爾多斯草原,這裡地質奇特、植物珍奇,是旅遊觀光不可多得的地方。這裡居住的人們熱情好客,您不僅可觀賞到美麗的草原風光,還可品嘗到真正的內蒙古風味。 呼和浩特市內有許多喇嘛廟,明清兩代時,已是遠近聞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語裡是“寺廟”的意思)。錫林郭勒路與中山路交會一帶為呼市最繁華地帶,錫林郭勒路以東的新城高樓林立,以西的舊城景點較多,極富觀光價值。
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歷史,為國務院批准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內保存有豐富的珍貴的名勝古蹟,如:人類舊石器時代的大窯文化遺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東郊遼代的白塔(即"萬布華嚴經塔")、公主府將軍衙署玉泉井;呼和浩特市又被譽為"召城",有著豐富的召廟文化,這裡有大召寺、五塔寺、席力圖召烏素圖召等。這裡有各種召廟50多座,城郊有不少風光秀麗的草原旅遊點,那裡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鳥語花香,富有濃郁的塞外風情。呼和浩特是一座擁有400年歷史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不僅擁有鑑證歷史的文物古蹟,還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烏素圖旅遊開發區、哈素海旅遊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莊等景區(點)無不是風光秀麗、景色怡人之處。
近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的契機,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把發展旅遊業作為城市發展的重點,努力使之成為呼和浩特市新的支柱產業,旅遊基礎設施得到基本改善,旅遊企業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得到提升。現在又有一批重大旅遊項目已開工建設:將蒙古族風情、歷史文化、秀美的草原風光和現代旅遊相結合的蒙古風情園;使呼和浩特市北方城市冬季旅遊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烏素圖大型滑雪場;擁有現代功能,集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高爾夫球場;人稱“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匯集了世界名亭和歷代古幣且環境優美的和林縣南山公園已向遊人開放;而地處黃河岸邊的托克托縣南湖公園也以它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迎來了眾多的遊客。
最佳旅遊時間:4-10月

風景名勝

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
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
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院。始建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剛座舍利寶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舍利小塔的建築,人們通稱為五塔。塔身高16.5米,為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
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語意為“避暑勝地”。位於大青山以北的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國家旅遊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遊景點。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餘畝,系人工夯築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
大召寺
大召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於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遊區。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
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於1973年發現並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聖宗時所建。 
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鏇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烏素圖召
位於呼和浩特市區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烏素圖”為蒙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召主要由慶緣寺、法禧寺、長壽寺、廣壽寺和羅漢寺5個毗鄰的寺院組成。烏素圖為其總稱。
清真大寺
位於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後的年代裡,他們漸漸在這裡站穩了腳跟,並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該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聖地麥加的尊崇。
綏遠城將軍衙署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
席力圖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製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烏素圖森林旅遊開發區
烏素圖森林旅遊娛樂開發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北大青山前山中段,東起哈拉沁溝,西到東棚村,占地6萬畝。 
這裡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緊靠110國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鐵路,距離火車站5公里,距離飛機場10公里。
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心。1957年建館,是自治區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的大樓,造型新穎別致,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現代意識。 
烏蘭恰特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東。2007年建成,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呼和浩特傳遞的起點。2007年,為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贈送給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團結大鼎收藏於此,並收藏建館時內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館捐贈的藏品若干。
青城公園(原名人民公園)
青城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部,中山西路,體育場路西,占地面積48公頃,園內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園內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包鋼開爐紀念鋼錠等,楊柳參天、繁花似錦,百鳥啼鳴,是市內主要遊覽地之一。 
據《歸綏縣誌》記載,現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建於1931年,占地面積1.33公頃,此處原有一座山崗名為"臥龍崗"。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
漢墓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境內渾河北岸。漢墓是一座磚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繪滿了精心設計的壁畫,內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職、車馬出行、生產勞動、城垣府舍、歷史故事等,共約50多組,形象的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極為罕見的漢墓壁畫。 
伊斯蘭風情街
伊斯蘭風情大街,位於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全長1150米,街道兩側以疊澀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磚裝飾出來的高樓氣勢宏偉,排排尖拱形並列的門窗、渾厚飽滿的綠色或黃色的球形殿頂、高聳的柱式塔樓,以沙漠黃為主而綠白相間的色調,讓人領略到濃郁的伊斯蘭風情。 伊斯蘭特色風情街南起舊城北門、東至中山路西端、北接新華大街,全長1150米,是縱貫呼和浩特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這裡回族民眾聚居、伊斯蘭風格建築集中、穆斯林商業繁榮。這條街的改擴建工程於今年4月開工,由美國龍安集團進行規劃、設計,主要借鑑中亞諸國特別是土耳其、伊朗的建築風格,同時結合中華建築文化特色。
蒙古風情街:
在成吉思汗大街建立蒙古風情街,與伊斯蘭風情街相接,形成另一道街邊景象。

交通運輸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交通發展很快,已初步形成了市內市外、空中地面互相配套的立體交通網路。乘火車、汽車極為方便。

外部交通

航空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是內蒙古第一大航空樞紐,位於市區東南15公里處,航線基本覆蓋全國各大省會城市及中小城市;
區內形成以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為中心輻射全區臨河東勝赤峰、通遼、錫林浩特烏蘭浩特、海拉爾、滿洲里等區內城市航線。
鐵路
 呼和浩特鐵路局所在地,京包鐵路途經呼和浩特市,有始發北京、成都、蘭州、滿洲里、烏蘭浩特、通遼、赤峰、錫林浩特的列車,還有通往天津、哈爾濱、瀋陽北、杭州、漢口、廣州、石家莊、西安、銀川、青島的列車,管內始發烏海西、二連浩特、東勝的列車,基本覆蓋全區所有地級市。呼和浩特鐵路局每周三、四有發往蒙古國烏蘭巴托國際列車
2009年10月10日,由鐵道部在北京主持召開了新建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快速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審查會。會議通過了新建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快速鐵路全長310公里,總投資417 億元,建設標準為客運專線,速度目標值300公里/小時,預留350公里/小時提速條件,工期四年。項目建成後呼和浩特至北京客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10小時縮短到2小時。
呼和浩特東站與2010年12月25日投入使用,位於呼和浩特東。
公路
先進的呼包高速公路已建成使用,並且可以直達西部各盟市,以及銀川、蘭州等西部重鎮,京呼高速公路使得草原都市離首都更近了,駕車從北京到呼和浩特只需5個小時左右。全市已實現了各旗縣通公路,許多世代閉塞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也建起了公路,每日有數十班長途客運汽車開往附近各個城鎮。還開闢了與蒙古、俄羅斯邊境省區通車的6條客運班車路線。省級大通道貫穿內蒙古全境。

內部交通

以市區為中心辟有100多條公共汽車線路,通往城區各地。有四千餘輛計程車,遍及城市公共場所及大街小巷,晝夜服務。
呼和浩特道路設施建設、環衛綠化、城區改造突飛猛進。已形成了以中山路、錫林路、新華大街鼓樓立交橋為中心的城市交通主軸線,配已東西向和南北向的16條主幹道,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城市環境衛生明顯改觀,園林綠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市區園林綠化面積2318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20.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2平方米。

地方特色與美食購物

特色美食

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其餐飲特色別具風味,您可以到市內較大的餐館去吃大餐,如蒙古奶食品、蒙古奶酒、蒙古手把肉、蒙古麵點等,也可以到草原氣息濃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狍子肉、山雞肉、山野菜、野生蘑菇、小米等多種穀類、野味。呼和浩特市內擁有數千冢餐館,可供遊客盡情享用。
呼和浩特用餐十分方便,城內城外既能遍嘗兼具南北風味的菜餚,風味美食,品種豐富,街頭還有許多小吃,而且價格便宜,經濟實惠。
這裡最具特色的食品除了奶製品外,就是肉類食品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難怪很多人遊玩之後,會覺得其它地方的肉好似沒有什麼味道。
呼和浩特匯集了內蒙古各地的土特產品。買土特產品,可到街頭集市貿易場所,相信是最佳選擇。那裡有當地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各色土特產品琳琅滿目,價廉物美,無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
呼和浩特的飲食基本以北方飲食為主,飲食文化中吸收了蒙古族和回族的做法、吃法,極具代表性的是蒙餐。回民小吃在市內也很流行,伊斯蘭風情街路東有一條回民小吃街,裡面有烤羊肉串、燒麥、羊雜碎等等,絕對讓你一飽口福,流連忘返。 呼和浩特地區的特色飲食主要有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炸羊尾、血腸肉腸、羊雜碎、稍麥(燒麥)(當地小餐館俗稱“稍美{讀mai}”很難看到叫燒麥的地方)、焙子莜麵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乳酪油香、麻ye、饊子,牛肉干等,還有地方特色與傳統風味完美結合的托縣燉魚、和林燉羊肉等也聞名於呼和浩特地區。
還有不得不說的是,由於呼和浩特市也是走西口的目的地,所以也同樣吸收了山西、陝西的一些特色,在大召附近有美味的刀削麵、餄餎(hélao)面、剔魚子、煮魚等等。

民俗節慶

內蒙古草原旅遊節 
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遊交易節,1991年9月舉辦了第一屆,以後每年的8月前後都會舉行。它是在那達慕大會的基礎上融經貿洽談、物資交流和競技比賽、文娛活動於一體的民間傳統節日,其規模、形式和內容遠比過去的那達幕大會要豐富。並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賽馬場舉行開幕式,邀請來自世界各國、港台及國內各界人士參加,節日隆重熱烈,有機車隊、駱駝隊、馬術隊、武術隊、安代舞、摔跤(即搏克)等表演節目,最引入注目的是男子“三技”比賽,即摔跤,賽馬和射箭比賽。 除了這些還有敖包祭祀,成吉思汗陵祭祀等蒙古傳統祭祀活動。
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節
每兩年在呼和浩特市舉辦一次,各旗、縣烏蘭牧騎均前來參加會演,而且組織專家評審,定出名次。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他們為中國少數民族藝術事業作出了可喜的貢獻。
烏蘭牧騎藝術節有時與內蒙草原旅遊節、內蒙那達慕大會(蒙古遊戲節)同時舉行,既可增添節日歡慶氣氛,又為開展草原旅遊事業助興,是內蒙人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烏蘭牧騎建隊以來,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少數民族藝術人才,他們多為藝術院校畢業生,具有較高文化程度和藝術修養。如著名作曲家圖力古爾;歌唱家牧蘭、拉蘇榮、朝魯;舞蹈家熬德木勒、敖登格日勒;曲藝表演藝術家道爾吉仁欽;馬頭琴演奏家達日瑪等。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
 昭君文化節源於民間的昭君廟會,舉辦昭君文化節的創意始於1998年。昭君文化節的舉辦已成為樹立和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成為城市的形象名片,促進了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定名為昭君文化節,主要理由有:一、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墓聞名海內外,史書與名人名家多有記載及評論,胡漢和親的歷史事件帶來的不僅是民族團結,更有邊疆與中原的交流與合作,這對現在仍有現實意義。二、在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名字命名的企業及品牌甚多,說明昭君形象有深厚的民眾文化基礎。三、弘揚民族團結,促進西部的穩定和發展,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鏇律。

購物

購買地方特產
 呼和浩特市區內隨處可見各類民族風情購物小店,在旅遊景區內也有銷售。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很多便利店就有特色奶製品,牛肉干等售賣。
市內主要商場
新華西街:新世紀廣場
中山路:天元商廈(早期最高檔的商場) 維多利購物中心(年輕消費階層)
維多利商廈(國際一線化妝品及其他知名品牌) 民族商場(中華老字號)
王府井百貨 海亮百貨(中國最大的單體建築) 天元世奧商廈
新華東街:萬達廣場 維多利國際廣場(阿瑪尼,卡地亞等國際一線奢侈品)
維多利摩爾城(西北地區最大的百貨) 太偉方恆廣場 奈倫國際
鄂爾多斯大街:嘉茂購物中心
五塔東街:滿都拉商貿大廈
奢侈品專賣店
LV路易威登呼和浩特專賣店(錫林郭勒南路香格里拉酒店一樓)

城市榮譽稱號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4年 國家旅遊局正式命名呼和浩特市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2010年5月27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呼和浩特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建設中國北疆綠色長城,打造生態城市、和諧城市、幸福城市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首府市民建設一個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宜居城市的結果。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按照規劃,因地制宜地將全市生態建設劃分為大青山以北風蝕沙化區、大青山區、蠻罕山及南部黃土高原丘陵區、土默川平原區、城區五大類型功能區,確立了五大類型建設模式,實行分區規劃、分區治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實施了大青山乾旱陽坡造林科技示範工程等八大生態建設精品展示工程和繞城高速公路綠化隔離帶建設等十大創森重點工程;在市區周邊,建設了4個萬畝以上生態園;在核心區內,建設了4個千畝以上的大型公園和數十個大中小相結合的綠地廣場。特別是2009年以來啟動了環城水系生態工程,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加強河道兩岸環境等整體治理,逐步形成了“森林城市”的生態防護體系;核心區重點實施了“全民動員、全城綠化”、“萬棵大樹進青城”、新建高壓走廊帶狀公園等一系列工程。
由國家林業局考察組對呼和浩特市創森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在一個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乾旱半乾旱的塞北城市,能初步形成以森林為主的健康生態環境,全面達到國家森林城市的考核要求,實屬“不容易、不簡單、不尋常,讓人震撼”。

中國乳都

乳業界的人們都知道,世界上有一條國際公認的優質奶牛帶,位於北緯40--47之間。這一帶地區,氣候乾爽,陽光充沛,特別適宜奶牛生長。奶牛不受潮熱侵 襲,不需消耗過多的能量,少病高產,奶質優良,成為奶業的最佳發展區域。英國、法國、荷蘭、美國、加拿大等乳業強國的乳製品工業區,幾乎都分布在這個緯度上。呼和浩特地處北緯39.58--41.36度之間,正好處在優質奶牛帶上。這就是呼和浩特發展奶業的地理和氣候優勢。2005年8月28日,在中國乳製品協會成立10周年慶典上,呼和浩特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乳製品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乳都。29日,人們期盼已久的“中國乳都”掛牌儀式在呼和浩特正式揭牌,同時一個像征“中國乳都”的象形方鼎佇立在新世紀廣場,一股濃濃的“乳香味”從此瀰漫在首府青城。歷史上,這裡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牛氣十足”:這意味著處於塞北邊疆的從此有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新城市品牌,那就是“乳都”。當有不少地方蓄意打造“乳都”的這個“金字招牌”時,呼和浩特已經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乳業發展的“東方神話”。

文化教育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現有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財經學院內蒙古醫學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呼和浩特市還有中央、內蒙古直屬和市屬的多家科研機構,學科遍及農、林、畜牧科學、社會科學、草原科學、水利科學等。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大量文化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斷豐富。

文化場館

內蒙古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院 呼和浩特科技館 內蒙古圖書館 內蒙古科學技術館 內蒙古美術館
內蒙古書畫院 呼和浩特圖書館 內蒙古圖書大廈

知名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學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學校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 呼和浩特市電力中學 呼和浩特市秋實中學 呼和浩特第二中學分校 實驗中學 實驗中學分校

公辦本科

1、內蒙古大學 (國家211)2、內蒙古工業大學3、內蒙古農業大學4、內蒙古師範大學5、內蒙古醫學院
6、內蒙古財經學院

知名高職院校

內蒙古德德瑪音樂藝術專修學院 內蒙古經濟專修學院 內蒙古交通專修學院
呼和浩特市職工大學 內蒙古財經職業進修學院 內蒙古電力學院 內蒙古高等職業專修學院
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 呼和浩特教育學院 內蒙古教育學院 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

對外交流

友好城市

國內
1.吉林省長春市 2.陝西省延安市 3.山西省太原市 4.浙江省杭州市 5.海南省三亞市 6.河北省邯鄲市 7.內蒙古包頭市、鄂爾多斯市 8.西藏拉薩
國外
 蒙古烏蘭巴托
法國聖艾普里斯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