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雜記》

《還鄉雜記》

冰心發表和出版了長篇散文《還鄉雜記》,先在《人民文學》發表,後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還鄉雜記》中沒有列明開始到福建視察的具體時間,所以,一般用“1955年冬天”這個時間概念,包括《冰心年譜》中也說是12月到福建視察,還鄉日記則是有具體的記錄。

寫作背景

這是1955年冬天,冰心最後一次的故鄉之旅。這次,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隨團回福建考察,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冰心不但到了福州,足跡還涉及廈、漳、泉等地。她在長篇散文《還鄉雜記》里記錄下在故鄉的所見所聞,這一切“使我驚奇,使我驕傲,使我興奮,使我快樂,使我想大聲歌唱”。
《還鄉雜記》沒有提到她是否去過兒時住過的老屋,但當時她就住在西湖邊,離南后街咫尺之遠。南后街楊橋路口的辛亥革命紀念館,同時也是冰心故居。冰心兒時曾在那裡度過一年多的時光。冰心大量關於故鄉的回憶,和這棟房子牽連在一起。

發表情況

著名作家冰心逝世五周年後,她的家人將冰心生前的部分遺物捐贈給福建省冰心文學館。近日,文學館在整理這批遺物時,意外發現了一冊從未面世的冰心日記。日記的發現,推翻了原先認為冰心不記日記的定論,也為研究冰心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這次發現的是冰心在1955年記的日記,日記本為棕色塑膠封皮,日記本上是冰心不帶標點的小字。前半本記錄的是冰心出席瑞士洛桑世界母親大會的情況,後半本記的是1955年1月19日至12月20日,冰心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回福建故鄉視察的見聞,尤其是這些“還鄉日記”每日必記,一天不拉。
冰心這次回鄉視察後寫出長篇散文《還鄉雜記》在《人民文學》發表,還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但《還鄉雜記》未列明冰心到福建視察的具體時間,《冰心年譜》亦沒有明確記載。這本日記無疑是最好的佐證。

文章摘錄

還鄉雜記
親愛的小朋友:
去年冬天,我回到我的故鄉——福建——去了一個多月。這個丘陵地帶,背山臨海的美麗雄偉的省份,面對著金門台灣,屹立在國防的最前線上。居住在這一片最激昂、最警覺的土地上的一千三百萬人民,卻在沉著地,靜默地,流著血汗,低頭苦幹。他們劈山,他們填海,他們正在為解放台灣,鞏固國防,建設著史無前例的偉大艱巨的工程。他們在深山密林之中修著鐵路,修著水庫,修著工廠,修著發電站……他們在湖邊山上,蓋著工人療養所,蓋著博物館,蓋著少年宮……不斷的警報的笛聲,和敵人的炮火,並沒有打亂他們的日程和計畫,他們和祖國各個角落的億萬人民,在同一脈搏之中,並肩齊步地進行著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
我在故鄉所見所聞的一切,都使我驚奇,使我驕傲,使我興奮,使我快樂,使我想大聲歌唱,使我想抓住每一個人,激動而又輕悄地對他說:“朋友,你們知道不?雖然報紙上很少宣傳,人們口中也不輕易述說,但是,我的故鄉,福建的那些聰明勇敢的人民,正在為解放台灣,和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著許許多多你們所想像不到的偉大的工作!你們等著吧,總有一天,這些奇蹟,會顯現在大家的面前,引起億萬人的歡呼和頌讚!”
親愛的小朋友,我若不能抓住每一個人,至少我願意把現在可以對你們說的,和你們會感到興趣的事情,向你們報告一些。讓我先從我們的旅程說起吧。

冰心作品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