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通譯》

《論語通譯》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是中華文化的代表。《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內容融治國、育民、從教,致學、道德、做人為一體,鼓勵修身自律、踐禮行義、積極入世等,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教育等方面的思想.這些思想對中國教育、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論語通譯

作 者:(春秋)孔子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09年08月

ISBN:9787546307992

開本:16開

定價:12.80元

出版介紹

書名:論語通譯(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

作 者:(春秋)孔丘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

ISBN:9787802066816

開本:32

定價:14.00元

內容簡介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主要是記言,用口語寫成,有著簡練、曉暢、雍容和順、迂徐含蓄的風格。許多句子內涵豐富,用意深遠,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日常生活用語,像“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小不忍則亂大謀”、“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至今都還被人們頻繁引用,有著鮮活的生命力。《論語》的許多篇章有著很強的現場感,寥寥數語,人物情態及場景畢現。讀著它,你會恍然以為自己正置身孔門弟子中,聆聽著孔子的教誨,並不會感到太多的時空和語言的隔膜。這一切奠定了《論語》在中國散文發展史和修辭學上的地位。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後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

孔子早年喪父,家道中落,年輕時曾做過管糧倉、管放牧的小官。孔子34歲時,魯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宮敬叔來向他學禮,從此,他開始授徒講學。

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魯國內亂。孔子不滿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擅權,離魯至齊。齊景公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嬰等人的阻撓。不久孔子返回魯國。這時魯國三桓專權,孔子不想從政,便開始整理《詩》、《書》、《禮》、《樂》等典籍,並擴大自己的教學事業,其弟子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

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為中都宰,頗有政績,於是,由中都宰遷為司空,後又遷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齊魯央谷之會,在孔子的努力下,魯國取得了勝利,收回了被齊國侵占的鄆、灌及龜陰之田。

正當孔子企圖在魯國實現自己復興周禮的抱負時,政局有變,他感覺到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於是就帶領弟子離開了魯國。這時孔子55歲。自此,孔子開始了14年周遊列國的漂泊生涯。他先到衛國,住了10個月,因受衛靈公的猜疑.離衛去陳。經匡時,他遭到匡人的圍困,解圍後抵蒲,不久再到衛國。然後由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魃想害他,他只好離宋,經鄭至陳,在陳國住了3年。因陳經常受到晉、楚、吳等大國的侵犯,孔子便再次經蒲至衛。衛靈公曾向他清教兵陣,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於是,他離衛至陳,一年後又由陳遷蔡,在蔡住了3年,後來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使人迎孔子。陳蔡大夫害怕孔子去楚對陳蔡不利,便派人圍困孔子,致使其斷糧。最後,楚昭王興師迎孔子,才使其免遭於難。楚昭王想以700里的戶籍封孔子,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對。不久昭王死,孔子覺得在楚也難以施展抱負,於是又返回衛國。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回到魯國,年已68歲。他晚年集中精力從事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論語》及孔子研究書目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集解》
《論語譯註》
《讀四書大全說》
《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
《論語:儒者的諍言》
《論語集注》
《論語新探》
《論語新解》
《孔子與中國之道》
《孔子:即凡而聖》
《論語的哲學詮釋》
《孔子大辭典》
《孔子集語》
《敦煌論語集解校證》
《論語今譯》
《論語別裁》
《論語之謎》
《北宋儒術治國政治研究》
《孔子集語校補》
《孔子哲學思微》
《論語今讀》
《定州漢墓竹簡》
《論語學的形成發展與中衰--漢魏六朝隋唐論語學研究》
《論語註譯》
《論語通譯》
《論語述何》
《論語正義》
《論語註疏》
《論語注》
《孔子編年》
《孔子說·孟子說》
《論語集釋》
《論語疏證》
《聖算知天命論語新解》
《論語趣談》
《我與<論語>:桃花源遊記》
《論語札記》
《孔子批判論語譯說》
《孔子論學》
《論語與現代管理》
《儒家者言釋文》
《孔門弟子研究》
《論語菁華》
《孔門弟子研究資料》
《孔子弟子資料彙編》
《儒學十三經》
《孔子文化大全圖書總目》
《孔子資料彙編》
《論語章句集注》
《四書訓義》
《孔子和他的追隨者》
《孔子思想研究》
《孔子弟子考》
《老莊語錄·孔子語錄·孟子語錄》
《孔子家語疏證》
《孔子論語年譜》
《孔子門人考》
《論語直譯》
《孔子年譜綱目》
《至聖先師孔子年譜》
《孔子年譜》
《孔子年譜輯注》
《論語會箋》
《論語辨》
《孔學新論》
《論語源流考述》
《論語·孟子》
《元代論語學考述》
《論語新校釋》
《論語集解義疏》
《論語古注輯考》
《論語漢宋集解》
《論語解注合編》
《論語今註今譯》
《論語今注》
《論語著述考》
《論語論著目錄》
《論語之研究》
《唐抄本鄭氏注論語集成》
《論語思想史》
《論論會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