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社會歷史觀的代表作。

基本信息

簡介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1755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徵文而寫的論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現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一光輝思想。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於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盧梭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他比同時代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百科全書派人物,更富有激進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論》中指出盧梭此書和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同是十八世紀中辯證法的傑作。

盧梭在論述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時,實際堅持的是這樣一個主要論點,即人類具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的發揮一步步導致了人類的不幸。因而,從表面上看人類在逐步完善自己,而實質上卻是把自己引向墮落。人類從自然狀態過渡到社會狀態到底是喜是憂,是禍是福的?盧梭顯然對此持一種悲觀的看法。在他看來,私有制的建立是對自然和人性的背叛,是萬惡之源。然而,盧梭同時意識到這種演進過程帶有必然性。於是,我們發現盧梭在這一問題上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他一方面把人類的自然狀態構想得非常美好,另一方面又覺得無法阻擋這一狀態的破滅。對此,他似乎也只能搖首嘆息了。

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之所以被廣為傳讀,除了其中闡發的學說本身具有魅力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本書文筆的優美曉暢。這樣的一個論題,別人做來,也許只能羅列羅列史實、考證考證年代,擺出一堆枯燥乏味的東西。而盧梭獨能將深刻、嚴肅的思想寓於生動活潑的話語之中。試看這樣的名句:“但是,自從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的幫助的時候起;自從人們覺察到一個人據有兩個人食糧的好處的時候起;平等就消滅了、私有制就出現了、勞動就成為必要的了、廣大的森林就變成了須用人的血汗來灌溉的欣欣向榮的田野;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貧困伴隨著農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長。”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是盧梭獨自一人躲在森林中寫就的。他對人類自然狀態的描述多數出自自己的想像,偶爾參照一下旅行家們關於原始部族生活狀況的寫照。盧梭本人在行文中也多處提到自己很大程度上是靠猜測立論的。這些構成該書的弱點,同時也是批評家攻擊的靶點。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我覺得人類的各種知識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備的,就是關於“人”的知識〔二〕。我敢說,戴爾菲城神廟裡唯一碑銘上的那句箴言②的意義,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因此,我把這篇論文的題目,看作是哲學上所能提出的最耐人尋味的問題之一。但是不幸得很,對我們說來,這也是哲學家所能解決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因為,如果我們不從認識人類本身開始,怎么能夠認識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源呢?因時間的推移和事物的遞嬗應使人類的原來體質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若不通過這些變化,怎么能夠看出最初由自然形成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又怎么能把人的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和因環境與人的進步使他的原始狀態有所添加或有所改變的部分區別開來呢?正如格洛巨斯石象,由於時間、海洋和暴風雨的侵蝕,現在已經變得不象一位天神,而象一隻兇殘的野獸一樣,人類在社會的環境中,由於繼續發生的千百種原因;由於獲得了無數的知識和謬見;由於身體組織上所發生的變化;由於情慾的不斷激盪等等,它的靈魂已經變了質,甚至可以說靈魂的樣子,早已改變到幾乎不可認識的程度。我們現在再也看不到一個始終依照確定不移的本性而行動的人;再也看不到他的創造者曾經賦予他的那種崇高而莊嚴的淳樸,而所看到的只是自以為合理的情慾與處於錯亂狀態中的智慧的畸形對立。
......

這樣看來,在未使人成為人以前,決沒有必要使人成為哲學家。一個人並非僅僅由於他接受了後天的智慧的教訓,才對別人盡他應盡的義務;而是,只要他不抗拒憐憫心的自然衝動,他不但永遠不會加害於人,甚至也不會加害於其他任何有感覺的生物,除非在正當的情況下,當他自身的保存受到威脅時,才不得不先愛護自己。用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結束關於禽獸是否也屬於自然法範圍這一久已存在的問題的爭論;因為很明顯,禽獸沒有智慧和自由意志,它們是不能認識這個法則的。但是,因為它們也具有天賦的感性,在某些方面,也和我們所具有的天性一樣,所以我們認為它們也應當受自然法支配,人類對於它們也應擔負某種義務。實際上,我所以不應當傷害我的同類,這似乎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有理性的生物,而是因為他是一個有感覺的生物。這種性質,既然是人與禽獸所共有的,至少應當給予禽獸一種權利,即在對人毫無益處的情況下,人不應當虐待禽獸。
在精神上的不平等的起源上,在政治組織的真實基礎和組織成員相互間的權利上,以及千百種其他與此相類似、既重要而又未經加以闡明的問題上,都是呈現著無數困難的;這種對原始人、對原始人的真實需要以及他的義務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同時也是解決那些困難的唯一好方法。
如果我們用一種冷靜的、客觀的眼光來看人類社會的話,它首先顯示出來的似乎只是強者的暴力和弱者的受壓迫;於是我們的心靈對某一部分人的冷酷無情憤懣不平,而對另一部分人的愚昧無知則不免表示惋惜。並且,因為在人類社會上,再也沒有比被人稱為強弱貧富的那些外部關係更不穩定的了,這些關係往往是由於機緣而不是由於智慧產生的,所以人類的各種制發,驟然一看,好象是奠基在流動的沙灘上的一種建築物。我們只有對這些制度仔細地加以研究;只有去掉這種建築物周圍的灰塵和砂礫,才能見到這一建築底層的不可動搖的根基,才能學會尊重這一建築物的基礎。但是,如果對人類,對人類的天然能力,以及這些能力繼續不斷的發展沒有認真的研究,我們就永遠不能作出這樣的區別,也決不能在現今一切事物的構成中,把哪些是神的意志所創造的東西,哪些是人類的藝術所創造的東西分別開來。因此,由我著手研究的這一重要問題所引起的對政治和倫理的探討,從各方面來看,都是有用的;我所推測的各種政體的歷史,對人來說,在各方面也是一個非常有益的借鏡。當我們考慮到,如果任我們自然發展,我們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應當學習為這樣一個人祝福:他在以造福人群的手修正了我們的種種制度並給予這些制度以一個不可動搖的基礎的時候,就已經預防了從這些制度中可能產生出來的種種混亂,並從一些看來是給我們以無限苦難的方法中,創造出我們的幸福。
神曾命令你作什麼樣的人?
你現在在人類中占著什麼樣的位置?
對此你應當有所領悟。

主要看點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1、我願意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死去。也就是說,我要這樣地服從法律:不論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擺脫法律的光榮的束縛。這是一種溫和而有益的束縛,即使是最驕傲的人,也同樣會馴順地受這種束縛,因為他不是為了受任何其他束縛而生的。

2、鄙棄這樣一種人,他們慣於以改良為藉口忽視舊日的習慣,由於矯正小的弊端,反而引起更大的弊端。

3、兩個先於理性而存在的原理:一個原理使我們熱烈地關切我們的幸福和我們自己的保存;另一個原理使我們在看到任何有感覺的生物、主要是我們的同類遭受滅亡或痛苦的時候,會感到一種天然的憎惡。自然法的一切規則正是從這兩個原理的協調和配合中產生出來的。嗣後,理性由於繼續不斷的發展,終於達到了窒息天性的程度,那時候,便不得不把這類規則重新建立在別的基礎上面了。

4、我們應當學習為這樣一個人祝福:他在以造福人群的手修正了我們的種種制度並給予這些制度以一個不可動搖的基礎的時候,就已經預防了從這些制度中可能產生出來的種種混亂,並從一些看來是給我們以無限苦難的方法中,創造出我們的幸福。
神曾命令你作什麼樣的人?
你現在在人類中占著什麼樣的位置?
對此你應當有所領悟。

5、這篇論文是要指出在事物的演進中,在什麼樣的一個時機權利代替了暴力,自然服從了法律;是要說明到底由於什麼樣的一系列的奇蹟,才使強者能夠決意為弱者服務,人民能夠決意犧牲實際幸福,來換取一種空想的安寧。

6、一讀聖經,便明了第一個人已經直接從上帝那裡接受了智慧和訓誡,他本身就不曾處於自然狀態;誰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想到說: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話,誰是文明社會的真正奠基者。假如有人拔掉木樁或者填平溝濠,並向他的同類大聲疾呼:‘不要聽信這個騙子的話,如果你們忘記土地的果實是大家所有的,土地是不屬於任何人的,那你們就要遭殃了!’這個人該會使人類免去多少罪行、戰爭和殺害,免去多少苦難和恐怖啊!

7、追求幸福乃是人類活動的唯一動力。

8、生活方式上的極度不平等,一些人的過度閒逸,另一些人的過度勞累;食慾和性慾的易於激起和易於得到滿足;富人們過於考究的食品,供給他們增加熱量的養分,同時卻使他們受到消化不良的苦痛;窮人們的食物不但粗劣,甚至時常缺乏這種食物,以致一有機會他們便不免貪食,因而加重腸胃的負擔;徹夜不眠以及種種的過度;各種情慾的放縱,體力的疲勞和精神的涸竭;在種種情況下人們所感受到的無數煩惱和痛苦,使他們的心靈得不到片刻安寧。

9、當自然的需要已經得到滿足的時候,意志卻還提出要求。

10、野蠻人由於缺乏各種智慧,只能具有因自然衝動而產生的情感。他的欲望決不會超出他的生理上的需要。在宇宙中他所認識的唯一需要就是食物、異性和休息;他所畏懼的唯一災難就是疼痛和飢餓。我說疼痛,而不說死亡,因為一般動物從來不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對死亡的認識和恐怖,乃是人類脫離動物狀態後最早的“收穫”之一。

11、我們可以說,野蠻人所以不是惡的,正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善。因為阻止他們作惡的,不是智慧的發展,也不是法律的約束,而是情感的平靜和對邪惡的無知:“這些人因對邪惡的無知而得到的好處比那些人因對美德的認識而得到的好處還要大些”。

12、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憐憫心是一種自然的情感,正是這種情感不以“你要人怎樣待你,你就怎樣待人”這句富有理性正義的崇高格言,而以另一句合乎善良天性的格言:“你為自己謀利益要儘可能地少損害別人”來啟示所有的人。後一句格言遠不如前一句完善,但也許更為有用。

13、每個人都會理解,奴役的關係,只是由人們的相互依賴和使人們結合起來的種種相互需要形成的。因此,如不先使一個人陷於不能脫離另一個人而生活的狀態,便不可能奴役這個人。這種情形在自然狀態中是不存在的。在那種狀態中,每個人都不受任何束縛,最強者的權力也不發生作用。

14、使用著為滿足這些需要而發明的一些工具,因此他們能夠享有較多的閒暇,用來為自己安排他們的祖先所不知的各式各樣的舒適的享受。這是人們於無意中給自己帶上的第一個枷鎖,同時這也就是給他們後代準備下的最初的痛苦的根源。因為,除了他們這樣使身體和精神繼續衰弱下去以外,這些舒適的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完全感覺不到樂趣,而變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於是,得不到這些享受時的痛苦比得到這些享受時的快樂要大得多,而且有了這些享受不見得幸福,失掉了這些享受卻真感到苦惱了。

15、隨著觀念和感情的互相推動,精神和心靈的相互為用,人類便日益文明化。聯繫日多,關係也就日益緊密。人們習慣於聚集在小屋前面或大樹周圍,歌唱與舞蹈——愛情和閒暇的真實產物——變成了悠閒的、成群的男女們的娛樂,甚至成為他們的日常生活事項。每個人都開始注意別人,也願意別人注意自己。於是公眾的重視具有了一種價值。最善於歌舞的人、最美的人、最有力的人、最靈巧的人或最有口才的人,變成了最受尊重的人。這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走向邪惡的第一步。從這些最初的愛好中,一方面產生了虛榮和輕蔑,另一方面也產生了羞慚和羨慕。這些新因素所引起的紊亂,終於產生了對幸福和天真生活的不幸的後果。

16、實際上,再沒有比原始狀態中的人那么溫和的了,在那個時候,人被自然安排得距離野獸的愚鈍和文明人的不幸的智慧都一樣遠,他為本能也同樣為理性所限,只知道防備所面臨的禍害的威脅,他為自然的憐憫心所制約,不會主動地加害於人,即使受到別人的侵害也不會那樣去做。因為按照賢明的洛克的格言:在沒有私有制的地方是不會有不公正的。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17、當人們僅從事於一個人能單獨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許多人協助的手藝的時候,他們都還過著本性所許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並且在他們之間繼續享受著無拘無束自由交往的快樂。但是,自從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的幫助的時候起;自從人們覺察到個人據有兩個人食糧的好處的時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現了、勞動就成為必要的了、廣大的森林就變成了須用人的血汗來灌溉的欣欣向榮的田野;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貧困伴隨著農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長。

18、冶金術和農業這兩種技術的發明,引起了這一巨大的變革。使人文明起來,而使人類沒落下去的東西,在詩人看來是金和銀,而在哲學家看來是鐵和穀物。土地的耕種必然會導致土地的分配,而私有一旦被承認,也必然會產生最初的公正規則。每個人的等級和命運不僅是建立在財產的多寡以及每個人有利於人或有害於人的能力上,而且還建立在聰明、美麗、體力、技巧、功績或才能等種種性質上。只有這些性質才能引起人的重視,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很快地具有這些性質或常常利用這些性質。自己實際上是一種樣子,但為了本身的利益,不得不顯出另一種樣子。於是,“實際是”和“看來是”變成迥然不同的兩回事。

19、在富人方面,他們一認識了統治的快樂,便立即鄙棄一切其他的快樂。並且,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舊奴隸來制服新奴隸,所以他們只想征服和奴役他們的鄰人。他們好象餓狼一樣,嘗過一次人肉以後,便厭棄一切別的食物,而只想吃人了。他們之間,有很多糾紛需要解決,不能沒有評斷是非的人;他們又有過大的貪婪和野心,也不能長期沒有主人。於是大家都前去迎接他們的枷鎖,相信它可以保障他們的自由。

20、最盲目的服從乃是奴隸們所僅存的唯一美德。這裡一切個人之所以是平等的,正是因為他們都等於零。臣民除了君主的意志以外沒有別的法律;君主除了他自己的欲望以外,沒有別的規則。這樣,善的觀念,正義的原則,又重新消失了。在這裡一切又都回到最強者的唯一權力上來,因而也就是回到一個新的自然狀態。然而這種新的自然狀態並不同於我們曾由之出發的那種自然狀態,因為後者是純潔的自然狀態,而前者乃是過度腐化的結果。

21、野蠻人和文明人的內心和意向的深處是如此的不同,以致造成文明人至高幸福的東西,反而會使野蠻人陷於絕望。野蠻人僅只喜愛安寧和自由;他只願自由自在地過著閒散的生活,即使斯多葛派的恬靜也比不上他對身外一切事物的那樣淡漠。相反地,社會中的公民則終日勤勞,而且他們往往為了尋求更加勤勞的工作而不斷地流汗、奔波和焦慮。他們一直勞苦到死,甚至有時寧願去冒死亡的危險,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或者捨棄生命以求永生。野蠻人和社會的人所以有這一切差別,其真正的原因就是:野蠻人過著他自己的生活,而社會的人則終日惶惶,只知道生活在他人的意見之中,也可以說,他們對自己生存的意義的看法都是從別人的判斷中得來的。只有一種浮華的欺人的外表:缺乏道德的榮譽,缺乏智慧的理性以及缺乏幸福的快樂。

評點

在1755年為第戎科學院所舉辦的徵文活動而作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盧梭認為,人類從出現社會、開始交往、產生語言、進行思考、使用工具、形成我和你的分別並占有私有財產起,就種下了的不平等的種子,一句話,人類的不平等,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同步形成的。這一結論在三百年前是革命性的,也許是因為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太過於大膽和超前,這篇應徵文章沒有得獎。

但是,今天如果我們將人類的不平等問題放在一個更加開闊的尺度、並在現代物理學進展的基礎上來重新考慮,那么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人類的不平等問題,只是宇宙範圍內的不平等問題或者說“落差”問題的一個小小的例子:從大爆炸創生了我們所在的宇宙開始,在經歷了有限的一段混沌時期之後,由於各處溫度存在的差異(“不平等”),開始產生各種粒子、凝聚成星球、聚集成星系之後才有生命的萌發並逐步演變成今天的宇宙。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的不平等問題,從大爆炸和宇宙創生起,就是不可避免的。

正是不平等和差異的存在,才有今天宇宙的萬千氣象、有生命世界的勃勃生機、有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當然關於發展和進步的理解尤其是後者還有較多的分歧)。而一個完全均等、絕無差別的世界,將是一個混沌的世界,了無生氣的世界,也可以說,是一個不存在的世界。

盧梭的觀點,在今天看來,已經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有些過時;但他的一些論述,在文明發達而物慾橫流的今天,仍然富有啟迪意義。

相關評論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讀原著之所以不同於讀雜誌、讀小說,是因為讀原著的目的不僅僅是讀,而是要思考、分析原著的邏輯脈絡、論證方法、創新觀點、獨到視角······從這個角度來說,改稱“讀原著”為“思原著”會更加恰當、直觀。而寫書評就是“思原著”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因為書寫是最嚴謹的思考。通過寫書評,我們不但可以將該著作的脈絡理清,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思考邏輯理清。如果說思考是我們與作者的對話,那么寫書評就是我們在監視自己與作者的對話,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獲得更清晰的思路、更深刻的問題和更多的靈感。

中國正在整在經歷的這場轉變,除了經濟體制、人民生活狀況等方面看得見的變化,更主要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讓我想起了啟蒙運動的那個歷史時期。那是人類思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希望可以從啟蒙思想家那裡得到一些關於如何認識變遷中的社會的啟發,於是我就找到了《社會契約論》的作者盧梭的這篇論文來讀。而盧梭在寫這篇論文時所依據的方法論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確實讓我深受啟發,當我用盧梭的方式反回來看中國目前的狀況時,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地方變得清晰起來了。所以我決定就寫關於《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的書評。

讓-雅克·盧梭是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對法國大革命影響最大的思想便是社會契約思想,這個思想最早便是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這篇著作中提出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這個題目來自於第戎學院的一篇徵文:“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什麼,它是由自然法認可的嗎?附註:不應當在墮落的是事物里,而應當在於自然的一致中,方可追尋事物的本質——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在這之前,盧梭就發表過第戎學院的另一篇徵文:《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利於敦風化俗?》,盧梭在論文中論證了科學和藝術的進展無益於人類,獲得了頭等獎,頓時使他名聲大作。這次盧梭的應徵論文不但篇幅遠比第一篇來得大,而且各種觀點也表述得更為明確和全面。可是盧梭這次卻沒有獲得第戎學院的獎金,這其實並不是因為《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寫的不好,而是因為其中對現存社會政治的深刻批判讓第戎學院的評判員無法接受。當時德國的著名啟蒙思想家萊辛這樣評價《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我們得再一次感謝第戎學院的任務,它讓盧梭先生把他的對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原因的意見告訴我們;我們對這篇論文最簡單的看法是,不是就它的表述形式說,而是就更多的方面和更本質的問題說,它應當得到和第一篇相同的評價,而他的第一篇論文是完全無愧於獲得學院的桂冠的。”

正是因為這篇著作是以應徵論文的範式寫的,所以盧梭在其序中就對將要進行論述的問題和論證的邏輯作了明確的闡述。他認為要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第一不可能通過社會實驗的的方式,因為即使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也沒有能指導這樣的實驗的智慧,最有權力的執政者也沒有進行這樣的實驗的權力。因此他提出了研究這個問題的第一個方法論準則:要獲得真正起源的知識,就要從人的本質、人的結構和人的條件來獲得自然法的科學原理;第二,不可能通過形上學的思辨的方式,因為脫離了自然狀態後人們所思考的具體利益的解釋是武斷的,不符合自然狀態下的人的實際情況。因此他提出了研究這個問題的第二個方法論準則:研究人的自然狀態,就必須要從自然狀態下的人的立場出發。根據這個原則盧梭又得出了兩條先於理性的原則:第一條,以最大的熱情關注自己的幸福與生存;第二條,在看到任何生命,尤其是人類,在滅亡或受難之時,自然地產生一種憎惡。這兩條原則就是自然法最根本的原則,盧梭正是根據這兩條原則推論人的自然狀態是平等的狀態,進而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存在於由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或文明狀態)過渡的階段中,產生不平等的基礎(或原因)就是使人類文明開化的理性和情感。

從這個邏輯脈絡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然狀態”是盧梭分析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的一個關鍵所在,但“自然狀態”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是否真如盧梭所描繪的那樣,這些問題似乎都無從知曉。可是這個問題若不能確定,盧梭的整個論證的可信性就會遭到質疑,因此盧梭在本論里提出了研究這個問題的第三個方法論準則:作為假定和有條件的推理雖然不適合追溯歷史真實,但卻可以說明事物的本質。因此對“自然狀態”所作的推理就像物理學家解釋地球的形成時所作的推理一樣只是為了說明事物的本質。有關這一點,盧梭在本人也作了精彩的論述,“因為我所描繪的情況可能會以幾種方式發生,所以我承認我只是在幾種可能性當中,通過猜測來作出選擇:當最可能的情形是從事情的自然狀態中推導出來的時,猜測就變成了理性,當它成為我發現真理的唯一手段時,我想要推導出來的結論就不再是猜測的,因為從我已經建立起的基本原則上,不可能形成任何其他體系,其他體系不可能產生同樣的結果,我也不會由此得到同樣的結論。”

盧梭根據以上方法論準則將文章分為兩部分來論證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在文章的第一部中,盧梭嚴格遵循兩條限於理性的準則對人的自然狀態,從生理方面到形上學和道德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描述,並得出自然狀態是一種平等的狀態的結論。盧梭認為在自然狀態下資源十分充裕,根據自然法,人們生理上的不平等不能導致真正的不平等。同時,在自然狀態下人沒有形上學的能力和自由意志,甚至連長時間的記憶能力都沒有,所以人不會有自我提高的需要和與人攀比的想法。自然狀態下的人也沒有判斷善惡的道德觀,所以人的本性既非善亦非惡,根據自然法,人的只有保存自身生命完整的本性。自然狀態下人的情慾都是動物性的,所以男人與女人之間並沒有情感上的愛,只有生理上的愛,人們各自過著獨立的生活也並不感到孤獨。因此自然狀態下的人是不受任何束縛的,根本不存在不平等的現象和觀念。

既然自然狀態中不存在不平等,那么不平等是在何時產生的呢。盧梭在第二部分中通過對人類由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轉變過程的論述,向我們揭示了導致不平等產生的各個因素和不平等產生的整個過程。盧梭解釋人類不平等的產生過程的邏輯與我們熟知的馬克思解釋階級產生的過程的邏輯有些相似,盧梭認為在自然狀態的最後階段,由於人口的增長,資源不再是充裕的了,因此人們不得不開始為生存而動腦製造工具並與其他人去競爭或者合作。在人與人日益頻繁的交流中,人的智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產生了關於自我的意識,有了自尊等各種情感。在群體活動時,人們對每個個體開始作出高低不同的評價,使得個人產生了優越感,盧梭認為,這是人類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與此同時,由於人們的合作和製造出越來越有效的工具,剩餘勞動產品出現了,工具和剩餘勞動產品成了對人有價值的財產,於是人們便產生了占有財產的欲望和相應的私有觀念。私有觀念使人與人之間有了貧富之分,由此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就產生了。

但是,這種不平等的狀態並不是一個常態,也就是說它還不是我們現在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狀態。盧梭認為在形成我們現在社會之前還有一個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最後,富人與窮人達成了一個和平協定才使人類的不平等成為一個常態。這個過渡階段就是在不平等產生後,窮人根據自然法並不承認富人的對財產的權利,而富人也不願放棄對已占有的財產的權利和因財產的占有而獲得的權力,因此在這種窮人與富人的對立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富人霸占,窮人掠奪的混亂局面,自然法完全被破壞,窮人和富人的安全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最後富人想出了一個狡詐的計畫:僱傭自己的敵人為自己服務。這個計畫實施的結果就是富人與窮人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協定:由窮人讓渡出自己的一部分權利給富人,富人則占據最高的權力來支配窮人的力量以保衛窮人的安全。這樣的協定達成以後,不平等便作為社會的常態確定下來。至於後來的政治體系、社會規範、法律體系都是這個原初協定的衍生物,若在不同的社會變革中追尋不平等的發展過程,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法律和私有財產權的建立是第一個階段,官員制度則是第二個階段,合法權利變成了專制權力是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中被認可的是貧富狀態,第二個階段被認可的是強弱狀態,第三個階段被認可的則是統治與被統治的主奴狀態。有史以來一切所謂社會變革都是不平等的形式的改變,不平等的根本狀態並未改變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盧梭在分析這個問題時的主要邏輯脈絡和嚴謹的分析思路,盧梭在這篇著作中首先明確了問題的性質,其次是確定分析問題的方法論準則,最後嚴格按照已確立的方法論準則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獨到的分析。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雖然有偏激片面之嫌,但由此得出的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卻是無可比擬的,正如田毅鵬老師教導我們的一樣:分析問題時寧要片面的深刻,也不要膚淺的全面,只有這樣才能得出有價值有新意的觀點,才能使人們對問題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盧梭在這篇著作中得出的社會契約觀念不但對現存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且喚醒了無數人對社會政治本質的認識,社會契約思想後來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主導思想之一,也為美國的獨立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思想根據,美國獨立後的憲法中就沒有將被盧梭所批判的財產權列為人天賦的權力之中。社會契約思想是人類認識自己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一個轉折點,即使在今天也不能說它已經過時了,它為我們審視自己的社會和國家的制度及其變遷提供了一個獨到的視角,通過這個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更本質的東西。

近現代政治哲學

復旦大學洪濤老師本科入門課程書目,自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包括馬丁·路德、格勞秀斯、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約翰·密爾、馬克斯·韋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