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修訂》

《節選修訂》

本片被稱為所有反映美伊戰爭的電影之中最真實的一部。其本身強烈的記錄性帶來了震撼的視覺效果: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運用了各種多媒體工具,包括手持攝像機、網路視頻、監控錄像、攝像頭等間接道具來完成故事的發展。經過導演全方位的設計,使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呈現出高度的真實性和新穎的影像風格。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節選修訂》節選修訂

這是一部關於參與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士兵的故事,聚焦在戰場上覆蓋的包括部落格和網路報導在內的各種現代傳播方式。《節選修訂》改編自真實事件以及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場戰爭,試圖探討了置身於其中的年輕美國士兵在道德良知世界中的迷失。影片講述了發生在一支美國軍隊以一位天真無辜的伊拉克女孩及其家人為攻擊目標、進行迫害的悲劇故事,到最後甚至犯下了慘無人道的強姦和兇殺。影片同時還揭露了在戰爭中無辜犧牲的人員傷亡,以及處在戰火紛飛之下的伊拉克前景令人堪憂。

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
編譯
潔版伊拉克
更多外文片名:
Örtülügerçek.....Turkey(Turkishtitle)
Enpsyhro.....Greece
導演:
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DePalma
編劇:
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DePalma....(screenplay)
影片類型:
戰爭
片長:
90分鐘
國家/地區:
加拿大/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法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Dolby
MPAA評級:
Rforstrongdisturbingviolentcontentincludingarape,pervasivelanguageandsomesexualreferences/images
級別:
USA:R/Canada:18A(Alberta/BritishColumbia/Manitoba/Ontario)/Portugal:M/16/Ireland:16
製作成本:
$5,000,000/estimated
攝製格式:
Video
洗印格式:
35mm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攝影|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布景師|服裝設計|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DePalma

編劇Writer:
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DePalma....(screenplay)

演員Actor:
凱爾·奧尼爾KelO'Neill....PrivateGabeBlixTyJones....MasterSergeantSweetDanielStewartSherman....B.B.RushIzzyDiaz....AngelSalazarRobDevaney....LawyerMcCoyPatrickCarroll....RenoFlakeMikeFigueroa....SergeantJimVazquesPaulO'Brien....Barton'sFatherFrancoisCaillaud....Buddy#2SaharAlloul....ArabNewsReporterLaraAtalla....Buddy#3KarimaAttayeh....Farah'sMotherAndrewCullen....Buddy#1QaziFreihat....HadiShathaHaddad....EmbeddedJournalistPaulHijazin....EnglishNewscasterSuhailAbdelHussein....Farah'sFatherDhiaaKahlil....SoldierHiyamAbdelKarim....PregnantWomanYanalKassay....Soldier

歐哈德·諾勒OhadKnoller....ArmyPsychiatristShukrayaMaran....YoungScreamingWomanSabrineMunther....Farah'sLittleSisterAdelOdai....InterpreterHameedsahi....Farah'sGrandfatherAbigailSavage....TattooedKidNickSeeley....CriminalInvestigationAgent#1IssamShamary....PregnantWoman'sBrotherJulieThiery....'Barrage'NarratorHelenZamel....DateGirlJafarZoubi....ATVAnchormanMazenZoubi....CompanyCommanderZahraZubaidi....FarahHappyAnderson....BattalionCommander(asEric'Happy'Anderson)

製作人Producedby:
馬克·庫班MarkCuban....producerJasonKliot....producerChristopherMatson....associateproducerSimoneUrdl....producerJoanaVicente....producer

托德·華格納ToddWagner....producerJenniferWeiss....producerLairdAdamson....co-executiveproducerGretchenMcGowan....co-executiveproducerEricSchwab....co-producerStephenTraynor....lineproducer

攝影Cinematography:
JonathonCliff

剪輯FilmEditing:
BillPankow

選角導演Casting:
比利·霍普金斯BillyHopkinsPaulSchnee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PhillipBarker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MichaelDiner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RanaAbboot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JamilaAladdin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FrancoisCaillaud....keysecondassistantdirectorJohnTyson....firstassistantdirectorTamirNaber....secondsecondassistantdirectorEricSchwab....secondunitdirector

上映日期

《節選修訂》《節選修訂》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義大利
Italy2007年8月31日......(VeniceFilmFestival)加拿大
Canada2007年9月10日......(Toronto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7年10月10日......(NewYork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7年11月16日......(limited)西班牙
Spain2007年11月16日土耳其
Turkey2008年2月15日英國
UK2008年2月19日......(GlasgowFilmFestival)法國
France2008年2月20日希臘
Greece2008年2月21日比利時
Belgium2008年2月27日俄羅斯
Russia2008年2月28日......(limited)英國
UK2008年3月14日義大利
Italy2008年3月14日......(TVpremiere)荷蘭
Netherlands2008年4月10日瑞典
Sweden2008年5月2日冰島
Iceland2008年5月9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HDNet[美國]
TheFilmFarm
發行公司:
MagnoliaHomeEntertainment[美國](2007)(USA)(DVD)
MagnoliaPictures[美國](2007)(USA)(theatrical)
Sponge[韓國](2008)(SouthKorea)(theatrical)
AlbatrosFilm[日本](2008)(Japan)(theatrical)
OnPictures[西班牙](2007)(Spain)(allmedia)
OrlandoFilmsLtd.[以色列](2007)(Israel)(allmedia)
ProromMedia-Trade(2007)(Romania)(allmedia)
SevillePictures[加拿大](2008)(Canada)(theatrical)
MaximumFilmDistribution(2008)(Canada)(theatrical)
CPClassics[俄羅斯](2008)(Russia)(allmedia)(limited)
ParadisoEntertainment(2008)(Netherlands)(theatrical)

劇情梗概

(圖)《節選修訂》《節選修訂》

影片聚焦於從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影片以美國士兵在戰爭中的人性變化過程為切入點,記敘了置身於殘忍戰爭之中的年輕美國士兵在道德與良知世界中的迷失與墮落,並順便探討了在現代戰場上,包括網路報導在內的各種現代傳播方式對戰爭輿論的影響。

故事從一位身處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士兵決定用手提機攝像機拍攝軍營生活開始,該士兵本來想以此背景為素材做一部實驗電影,用以戰爭結束後去報考電影學院。不料在這次嘗試性的拍攝過程中,他卻從自己的鏡頭中看到了敲擊人性的一幅幅殘忍戰爭畫面:檢查站的士兵無故闖入伊拉克一戶平民之家,逮捕了男主人,強姦了這家年僅十四歲的女孩,種種暴行,觸目驚心。

在紀錄這些非人行徑的同時,影片還揭露了在戰爭中無辜犧牲的人員傷亡。最終,飽受虐待而無力還擊的伊拉克人憤怒了,藉助現代傳媒手段,開始了瘋狂極端的報復,他們綁架了美國人,並把虐待他們的殘忍過程放到了網際網路上,該視頻一經傳出,終於引發了世界性的震驚與反思……

創作背景

(圖)《節選修訂》《節選修訂》

《節選修訂》作為一部聚焦於伊拉克戰爭的類紀錄片,從創作過程,到主創班底,一路以來都極力摒棄浮華,力求將最真實而殘酷的戰爭一面展現在人們眼前。為了令觀眾能夠毫不分心地聚眼於故事本身,並且與以戰爭為噱頭的華麗商業片劃清界限,獨立製片公司HDNet在演員圈定上有意去選擇一些面生的二、三線演員,所以影片以“星光”成色來論定,並不足以吸引眼球,但是其創作的真正主導者——集編導於一身的大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大名卻足以如雷貫耳,令觀眾能在觀看之前就蓄滿一腔敬意——

今年已經六十七歲的布萊恩·德·帕爾瑪,在好萊塢影壇一直是一個難以界定的異數,他的早期作品如《鐵面無私》、《疤面煞星》、《魔女嘉莉》等,都是令影迷們至今想起仍覺熱血沸騰的經典之作,但是這位長久受到影迷狂熱追捧的獨特導演,卻一直不是美國學院派的那杯茶——大名鼎鼎的帕爾瑪導演至今竟然從來沒有受到哪怕一次奧斯卡提名的青睞,簡直是令人極度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但是反過來,因為帕爾瑪的佳作一直廣受影迷愛戴,每次新作籌拍傳出都會累積巨大的期待度,所以偶有失手反而比一般導演更容易被人揪住不放,從《剃刀邊緣》《火星任務》,布萊恩·德·帕爾瑪曾“光榮”地得到過五屆“金酸莓”最差導演獎提名——如此高的影壇知名度,和如此錯位的獎項歷史,令德·帕爾瑪當之無愧為好萊塢影壇名氣與地位最尷尬的導演。

近年來德·帕爾瑪的創作效率隨著年齡增長大大降低,2002年一部《蛇蠍美人》飽受影評人詬病,去年蟄居已久推出的新作《黑色大麗花質量更是差強人意,對於好萊塢電影套路越來越厭煩的德·帕爾瑪,由此開始尋找起更具現實意義的表達方式,於是這部著眼於伊拉克戰爭的類紀錄性故事開始在帕爾瑪腦中漸漸浮現出來。帕爾瑪為了拍攝此片,親自挖掘出大量史實資料,並走訪了多位戰爭親歷者,才寫出了這部情節聳人聽聞但絕對真實的大膽劇本。

之前鮮少涉及戰爭題材的德·帕爾瑪,這一次是真真正正將名利口碑拋於腦後,想拍攝一部還原真實、拷問人心的戰爭實錄,影片全程在約旦取景拍攝,片場條件十分艱苦,為了最大程度還原伊拉克戰爭背景,影片在用光和色彩上都毫無炫技意圖,用灰暗的背景光和晃動的鏡頭記錄下令人不敢直視的一幕一幕。雖然遠赴他國拍攝,但因為影片演員皆為二線以下,且導演德·帕爾瑪這次將精力全部用在拍攝本身,而非商業宣傳,因此一部不乏硝煙戰火等戰爭大場面的影片,投資預算卻只有區區五百萬美元,可見帕爾瑪這次的低調與誠意。

也正是這樣洗盡鉛華的勇氣與實力,令每況愈下的德·帕爾瑪拍出了這部令人大吃一驚的戰爭電影,影片拍畢後苦於找不到更廣泛的發行渠道,但慧眼識珠的威尼斯電影節卻畢恭畢敬地將這位有著義大利傳統姓氏的大導演邀請過來,儘管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因對好萊塢作品過於重視而飽受詬病,但於群芳眾艷之中,卻是布萊恩·德·帕爾瑪這部灰暗沉悶的誠意之作,贏得了評審席的一致稱讚,帕爾瑪最終捧得了最佳導演銀獅大獎——這可是自1968年的《帥氣逃兵》(Greetings)起近四十年來,大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獲得的惟一一個拿出得手的國際電影節大獎。

題材評析

(圖)《節選修訂》《節選修訂》

好萊塢雖然更多時候被人看作一個造夢工廠,但是從奧利弗·斯通到史蒂芬·史匹柏,這個全地球電影出產量最高的神奇地方,也一直不乏對殘酷戰爭的記敘與思考。奧利弗·斯通的“越戰三部曲”,選取的角度是“反思”二字,那場令整整一代美國人蒙受傷痕的戰爭,為斯通犀利的視角提供了最大的原創力,《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都是真實再現戰爭對人性的扭曲過程,但由於斯通立足於戰爭的失意一方,所以其選取的角度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在戰爭電影方面,實力惟一堪與之相提並論的正是史匹柏,但無論是《辛德勒的名單》 ,還是《慕尼黑》,影片的敘述主題都與敏感的美國本身是非有一定距離,而以二戰為主題的《拯救大兵瑞恩》,則是對年代相對久遠的英雄主義的一次緬懷歌頌,算不上針砭時弊之作。

因此與前賢相比,布萊恩·德·帕爾瑪這部新作《節選修訂》在題材上要大膽敏感得多,它的敘述主題是現實中至今仍餘音繚繞的伊拉克戰爭,美國作為這場戰爭真正的主動參與者,由一個美國導演的視角出發去紀錄這場戰爭,不免容易引起爭議。而帕爾瑪大膽之處就在於對那些連政府都遮遮掩掩的戰爭事實的真實還原,帕爾瑪沒有從政治是非上去評判這場非人暴行,而是從人性角度記錄殘酷經歷對人的心靈扭曲過程。所以這相比較於2004年由法國出品的同類題材影片《烏龜也會飛》 ,視角和觀點上的膽量都更為引人注目;再對比英國名導薩姆·門德斯那部並未與敵人真正交手的《鍋蓋頭》,在雙方衝突是非觀念的評判上,《斷章取義》相對拿捏起來難度也要更高几分。所幸向來創作水準起伏較大的德·帕爾瑪,這次可以看出是真正平心靜氣來還原這場鮮為人知的真實內幕,因此演員的表演是否真切貼近、燈光角度道具布局是否完美無缺,都並不是這部《節選修訂》真正需要被關注之處,低調而大膽推新的德·帕爾瑪這部新作的事實與觀點,能否如眾人期盼那般真切與犀利,才是評判影片的惟一標準。

影片影響

(圖)《節選修訂》《節選修訂》

2008年8月31日,布萊恩·德·帕爾瑪的參賽片《斷章取義》(Redacted)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沉浸在電影節歡樂氣氛中的水城被來自伊拉克的悲慘鏡頭所震驚。

曾經執導過《疤面大盜》《碟中諜》的德·帕爾瑪這回帶來的是一部“偽紀錄片”。它的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事件——在巴格達南部,一個美國士兵強姦了一名14歲的伊拉克女孩,然後點燃她的屍體,射殺了她的父母和5歲的妹妹,經過艱難的審判,這名士兵被判110年徒刑。這部電影以參與到這個事件中的另一個士兵的視角展開,看上去就像他隨身攜帶的攝像頭拍攝的,中間插入真正的電視新聞、紀錄片和戰地照片,然而,它的故事卻是虛構的。

至於為什麼要編造一個虛構的故事,德·帕爾瑪說他“不得不虛構事實”,如果他採用真實的人物和事件,法律就會不允許他的影片上映。用攝像頭拍攝電影的主意來自德·帕爾瑪對網際網路的研究,“那些部落格,那些語言的套用,都能在我的電影裡找到。”《節選修訂》里有很多非常直接的暴力鏡頭,比如在一個“基地”組織網路錄像風格的片段中,一個美軍士兵被斬首。在影片的最後,是以蒙太奇手段展示的伊拉克受害者的真實照片,其中包括殘疾和死亡的婦女兒童。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的意思是“被重新剪輯過的”,暗示審查制度讓公眾不能看到戰爭的真相。德·帕爾瑪說:“在越南戰爭中,我們看到戰爭的破壞、被我們殺害和致殘的人們的悲痛,但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卻看不到這些。如果你去找就會看到它,但不是在主流媒體中。”

獲獎情況

威尼斯電影節2007
OutstandingScreenplay,Original布萊恩·德·帕爾瑪
最佳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
FutureFilmFestivalDigitalAward布萊恩·德·帕爾瑪
GoldenLion(提名)布萊恩·德·帕爾瑪
MotionPictureSoundEditors,USA(GoldenReelAward)2008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ToddBeckett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PeterPersaud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SteveBaine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JillPurdy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CarlaMurray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PaulaFairfield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MarkZsifkovits
MotionPictureSoundEditors,USA2008
BestSoundEditing-SoundEffects,Foley,DialogueADRinaForeignFeatureFilm(提名)KeithElliott
amnesty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2008
YouthJuryAward布萊恩·德·帕爾瑪

相關影評

在這部經過精心包裝的“偽紀錄片”里,帕爾瑪運用了各種多媒體工具,觀眾不是通過攝影機,而是通過手持DV、網路視頻、監控器、攝像頭這些東西來了解故事的發展。雖然偽裝得不太像(大家還是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導演編排過的劇情),但無論如何,至少這手法是足夠新鮮了。

其實影片的內容並不算出奇(太多的越戰電影已經將對戰爭的反思推向了極致,還有什麼是沒有被提出來拷問過的?),講的仍然是在極度寂寞無聊而又精神高度緊張的戰爭中,士兵的人性發生了扭曲。因為正常社會中的價值觀完全不適用於戰場,失去了道德約束的年輕人於是都開始變得瘋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個人以為,首先是美國人的參軍觀念不夠端正。對很多美國年輕人而言,當兵也只不過是一個職業,效力於美國陸軍和效力於某個大公司本質上並無不同。片中那個後來被斬首的拉丁裔士兵,他參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攢錢上大學,順便拍一部關於戰爭的真實紀錄片作為考電影學院的敲門磚。他們上戰場固然也是為了保家衛國,但更多則是為了“服務”。基於這個立場,美國大兵常常顯得不夠順從,例如當上級通知他們需要延長駐防時間時,整個團隊都怨聲載道。很簡單,既然我只是給你打工,現在你要我加班,誰都難免要抱怨幾句。這種事,在中國軍隊里,估計很少有(至少絕地不會表現出來)。軍隊是個需要完全放棄個人意志的地方,每個人都只能把自己看成是一顆渺小的鏍絲釘,而這與美國社會一直強調的個人自由有很大衝突。所以,要把從小就接受自由教育的美國青年改造成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絕對服從的雷鋒式、董存瑞式戰士,美國還需要好好向解放軍學習學習。

另外,美國社會歷來非常重視人道主義與道德感,這在和平年代沒什麼問題,可一旦來到戰場上,這套價值觀就會受到巨大挑戰。尤其是當他們的對手不是正規軍,而是普通百姓的時候,這種矛盾就顯得極為突出。多次戰爭已經證明,美國人不太適合與非正規軍作戰,一旦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後,美國大兵首先在精神上已經迷失了,因為他們無法分辨對面的那個可愛小男孩或者是美麗少女,會不會突然就拉響了腰間的炸彈。這些人,究竟是無辜的平民百姓,還是險惡的恐怖分子?如果你開槍殺了他們,事後又證明他們只是普通民眾,那你就會受到輿論和良心的譴責;如果不殺他們,那很有可能下一個死掉的人就是你。孰是孰非,進退兩難啊!

講實話,我相當同情美國大兵。越戰中,他們在前線流血流汗,拼死拼活,回到國內,還被同胞罵成是屠殺平民的劊子手,這種滋味肯定不好受。哪像我們的近鄰日本,從來不問士兵們在國外乾什麼,回國來後,一律看成是為國出力的英雄,一律是鮮花和勳章相迎。在美國當兵,真不容易。

不過,帕爾瑪是聰明的。他迴避了這些問題,此片中美軍犯下的兩個最大的罪行:誤殺孕婦和強暴幼女,都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犯罪行為,是非對錯極易分辨(如果他們槍殺的平民萬一真是個喬裝的恐怖分子呢?《全金屬外殼》裡面,越南阻擊手就是一個年輕少女。所以,在戰爭矛盾的表現上,帕爾瑪還是不如庫布里克)。

其實,影片中所有人都是戰爭的受害者,不光光是死去的伊拉克孕婦、少女和她的家人,也包括所有的美國士兵和家屬。因為從另一角度看,施暴者亦是受害人,如果好好生活在美國,至少身心健康,遵紀守法,恐怕不會淪為強姦殺人犯。而且血債血償,伊拉克人也不好惹,兩個美國兵一個被炸得血肉橫飛,一個更慘遭斬首,大學夢破裂,即使是沒有參與罪行的人,創傷也永遠留了在心中。而他們的家人亦要接受兒子身亡或者成為罪犯這樣的事實。明明是交給軍隊去好好教育的,怎么回來時卻變成了殺人犯了呢?

不過,說到底,之所以會出現那么多問題,就是因為美國人想法太多的緣故。我們這些生活在亞洲的人就簡單多了,根本不需要去質疑戰爭是否還需要人道。伊拉克人懷疑過斬首這種刑罰是野蠻的嗎(他們甚至沒有問過被抓回來的士兵是不是真正的強姦犯,就直接殺掉了)?日本人有沒有質問過自己的子弟兵在國外是否濫殺過無辜?美國兵犯了法,會被逮捕,然後經歷一個審判程式,在中國卻有個詞叫“就地正法”,據說逃兵、抗命什麼的,不需要什麼調查,也不給申辯的機會,拉出去直接就一槍崩掉了,大伙兒還覺得特別解氣。美國兵強姦殺人,固然令人不齒,與禽獸無異。但真要是哪天換成恐怖分子統治天下,凡事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斬首,是不是生活就更像地獄了?

新千年《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評選出2000-2010年的十佳作品榜單。一起看看吧。
《國民的誕生》
《舒加》
《上帝啊,真笨!》
《最後的游擊隊》
《太空牛仔》[電影]
《法蘭西》
《祝福》[2002年電影]
《迷惑》[2000年法國電影]
《熱帶疾病》
《哈德維希》
《三分之一的眼睛》
《逃亡大王》
《太陽》[2005年俄羅斯電影]
《孽愛》[2007年法國電影]
《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下午4點》
《在我忘記之前》
《騎士夢》
《征服》[2009年義大利電影]
《野草》[2009年法國電影]
《戰爭歲月》[2008年法國電影]
《家庭私小說》
《另一邊》
《母親》[2009年韓國電影]
《和我在一起》
《像男人那樣死》
《國王與王后》
《小小警探》
《沙羅雙樹》
《驚懼聖誕》
《狂野天真》
《最後的日子》
《劇場前》
《女貴族與公爵》
《傑瑞》
《飢餓》[電影]
《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人》
《平凡戀人》
《現代離婚故事》
《鐵西區第三部分》
《薩拉邦德》
《鐵西區第二部分:艷粉街》
《秘密事件》
《處女自殺》[電影]
《回首向來蕭瑟處》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綜合症與一百年》
《電影社會主義》
《月亮上的人》
《阿斯特蕾和瑟拉多的愛情》
《卡波特》
《伊斯特·康》
《金髮奇女》
《我要回家》
《無恥混蛋》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死亡證據》
《鐵西區第一部分:工廠》
《千與千尋》
《嚴肅的男人》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電影]
《對她說》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信仰時分》
《拆彈部隊》
《泰特羅》
《水中女妖》
《兩個情人》
《與他們的相遇》
《測不準原理》
《漢江怪物》
《十段生命的律動》
《順流逆流》
《站台》
《蜘蛛》
《迷幻公園》
《社交網路》
《玩具總動員3》
《東京奏鳴曲》
《經典老爺車》
《兒子的房間》
《穆赫蘭大道》
《節選修訂》
《一一》
《十二宮殺手》[電影]
《三峽好人》
《內陸帝國》
《新世界》[美國電影]
《父輩的旗幟》
《花樣年華》
《查泰萊夫人》
《心之歸屬》
《罪惡之城》
《灰熊人》
《火星任務》[電影]
《世界》[電影]
《暴力史》
《殺死比爾2》
《咖啡時光》
《棕兔》
《神秘村》
《反恐24小時》
《老無所依》
《苜蓿地》
《黑眼圈》
《無間行者》
《最好的時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