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離婚故事》

《現代離婚故事》

《現代離婚故事》是一部刻畫兩人世界的電影,一對30多歲的夫婦尼古拉和瑪麗決定分手,他們回到法國,到巴黎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他們一抵達就宣布他們將離婚,這引起了眾人的驚訝。本片以即興表演方式,透過一些長鏡頭和無聲畫面,描寫這對愛情和緣分已盡的夫婦。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曾經是朋友眼中的愛情楷模,而如今結婚業已15年的尼古拉(布魯諾·托德契尼BrunoTodeschini飾)和瑪麗(瓦萊麗亞·布諾妮-泰特琪ValeriaBruniTedeschi飾)卻突然宣告離婚,這令周圍的人驚詫不已。在外人看來,他們的分手十分友好,似乎這好聚好散的樣子也很讓人羨慕。

可是箇中的痛苦幾人知,即使離婚了,他們還結伴前往巴黎參加好友的婚禮,還延續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小習慣,還會歇斯底里地指責對方的種種不是,還會為了對方吃醋生悶氣。廝守亦或分別,不能改變的是你在我心中決然不可動搖的位置。愛已成為習慣,我們無法停止……

幕後製作

《現代離婚故事》海報現代離婚故事》日本海報

諏訪敦彥是一位在歐洲頗有聲譽的日本導演,他擅長拍藝術片。他的《家庭私小說》《廣島別戀》曾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好評。在系列片《巴黎,我愛你》的導演陣容中,諏訪又是唯一一位受邀加盟的日本人。

諏訪的出道作《2/雙》講述了男女之間的糾葛,而他的長篇作品《現代離婚故事》又是一部刻畫兩人世界的傑作。該片以細膩真摯的筆觸描繪出兩個人共同生活的艱難與精彩。影片在瑞士洛迦諾電影節上贏得了評審特別獎和國際藝術電影評論聯盟獎。在法國公映時吸引了3萬多名觀眾,評論界稱讚該片是電影版的蕭邦夜曲。[2]

本片由法國演員出演,全部在法國拍攝,對白也全是法語。諏訪導演坦言自己根本不懂法語,但他並不認為這會構成拍片的障礙。而拍片時也根本沒有現成的劇本,所有的場景都是通過導演和演員及工作人員的討論得出的。或許從某種角度來說,不懂法語這一點反而成了諏訪的一項利器。他更為用心地去傾聽演員們的台詞,刻意去關注聲音的抑揚頓挫。於是影片中的人物對白不僅從內容上表達出情感,更在形式上承載著內心的情緒。

本片的攝影師是法國女攝影師卡洛琳·尚普蒂耶(CarolineChampetier),她交替使用固定攝像機和手提式攝像機為這段故事營造出充滿感情色彩的畫面。卡洛琳和諏訪導演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幾年前的《廣島別戀》,兩人由此相互了解,結成了彼此信賴的工作夥伴。而這次卡洛琳並不僅僅是一名攝影師,她不僅幫助諏訪導演挑選演員,而且還兼任了美術和服裝。

本片女主角拍瓦萊麗亞·布諾妮-泰特琪是諏訪導演相當欣賞的女演員。當初拍《廣島別戀》時,諏訪就曾考慮邀她出演,後來由於她的形象與角色的年齡有差距才只得作罷。2003年諏訪寓居法國時,一直很想見見瓦萊麗亞,兩人碰面之後,直覺告訴諏訪,下一部新片的主角一定就是她!諏訪和男主演布魯諾的接觸雖然晚於瓦萊麗亞,但兩人也是一見如故。布魯諾甚至親切地稱諏訪為“我的日本哥哥”。

影評

《完美一對》(UnCoupleParfait)的意思就是“模範夫妻”,對於這個電影來講有點諷刺的意思,最近這個碟出現了,譯成《現代離婚故事》,好理解一些,就是朋友們眼中的模範夫妻感情在破裂的邊緣。一個日本人拍的法國電影。諏訪敦彥的整部影片應該是用高清拍的,形式極簡,根據李洋在《電影+2006》里的介紹是“只有三、四十幾個鏡頭,全片只有5位演員,拍攝只進行了11天,諏訪敦彥在拍攝時沒有劇本,只為演員們準備了故事大綱,所有的對話都是演員在現場即興發揮的。”我看了一段這張DVD附錄的訪談,基本上是演員、導演、攝影師合作搭建了故事,情緒和台詞是臨場發揮,真實感很強。有時候我會想到同一題材的德斯普萊辛的《國王與王后》或者錫蘭的《氣候》,《完美一對》氣質不一樣,但一樣的好。

這種電影無法複製,就像其中的情感無法複製,它太細緻了、太貼近了、太私人了、太瑣碎了。諏訪敦彥的形式不獨為形式存在,和作品內部的情緒完全吻合。雖說是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占據篇幅最大,但特寫、跟拍、包括黑屏來得也是毫不猶豫。有朋友曾經說起電影的節奏,就像詩的節奏,是呼吸,時長時短,沒有規律可循,好電影的節奏感,就是讓你感到舒服,感受到詩意。《完美一對》太日常了,所以甚至有點悶,但諏訪敦彥好厲害的地方,就是裡面有種沒有規律的節奏,讓你進入裡面那一對男女的情感裡面。剩下的就是自己的體會了。如果體會不到,也許是感情生活太幸福了。

有場戲,估計喜歡這個電影的人都會記得。男女主角在旅店爭吵,機位一直不變,觀眾大概已經習慣;接著女主角關上門,出畫,鏡頭依然對著門不動;大概半分鐘之後,女主角在隔壁開始說話,對著門的空鏡頭又是兩分鐘。這是特別有味道的一場戲,這個味道大概就是兩個人之間的情緒被徹底傳遞出來了。

正如諏訪敦彥前一部影片《H故事》(HStory,2001)與阿蘭·雷乃的名作《廣島之戀》之間構成的“致敬-反駁”關係一樣,在《完美的一對》中,諏訪敦彥試圖尋找一種與羅西里尼1953年的名片《義大利之旅》(ViaggioinItalia)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難看出《完美的一對》的故事與《義大利之旅》之間非常相似,在《義大利之旅》中,英格麗·褒曼和喬治·桑德斯扮演的一對英國情侶,同樣是在遭遇情感危機的時刻,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過程中漸漸迷失,尤其《完美的一對》開場兩個人坐在計程車里的戲,以及瑪麗遊覽羅丹博物館的戲,與《義大利之旅》中開場的汽車戲和凱瑟琳觀光龐貝博物館的戲,形成了非常微妙的對應關係。當然,諏訪敦彥採用了比羅西里尼更加真實的視聽語言(長鏡頭和現實環境音效),將《義大利之旅》中的“發現”(凱薩琳對死者的發現、對階級身份的發現等)和“隔膜”(凱薩琳與丈夫之間瀕臨崩潰的關係),將這兩個主題重新放置在21世紀的巴黎,這既是對羅西里尼名作的致敬,甚至是對羅西里尼與英格麗?褒曼這對銀幕情侶的緬懷(《義大利之旅》是兩個人合作的最後一部影片),也是用更加真實的極簡主義風格,對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中常見的意識形態表達的否定,甚至是“批評”。

新千年《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評選出2000-2010年的十佳作品榜單。一起看看吧。
《國民的誕生》
《舒加》
《上帝啊,真笨!》
《最後的游擊隊》
《太空牛仔》[電影]
《法蘭西》
《祝福》[2002年電影]
《迷惑》[2000年法國電影]
《熱帶疾病》
《哈德維希》
《三分之一的眼睛》
《逃亡大王》
《太陽》[2005年俄羅斯電影]
《孽愛》[2007年法國電影]
《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下午4點》
《在我忘記之前》
《騎士夢》
《征服》[2009年義大利電影]
《野草》[2009年法國電影]
《戰爭歲月》[2008年法國電影]
《家庭私小說》
《另一邊》
《母親》[2009年韓國電影]
《和我在一起》
《像男人那樣死》
《國王與王后》
《小小警探》
《沙羅雙樹》
《驚懼聖誕》
《狂野天真》
《最後的日子》
《劇場前》
《女貴族與公爵》
《傑瑞》
《飢餓》[電影]
《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人》
《平凡戀人》
《現代離婚故事》
《鐵西區第三部分》
《薩拉邦德》
《鐵西區第二部分:艷粉街》
《秘密事件》
《處女自殺》[電影]
《回首向來蕭瑟處》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綜合症與一百年》
《電影社會主義》
《月亮上的人》
《阿斯特蕾和瑟拉多的愛情》
《卡波特》
《伊斯特·康》
《金髮奇女》
《我要回家》
《無恥混蛋》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死亡證據》
《鐵西區第一部分:工廠》
《千與千尋》
《嚴肅的男人》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電影]
《對她說》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信仰時分》
《拆彈部隊》
《泰特羅》
《水中女妖》
《兩個情人》
《與他們的相遇》
《測不準原理》
《漢江怪物》
《十段生命的律動》
《順流逆流》
《站台》
《蜘蛛》
《迷幻公園》
《社交網路》
《玩具總動員3》
《東京奏鳴曲》
《經典老爺車》
《兒子的房間》
《穆赫蘭大道》
《節選修訂》
《一一》
《十二宮殺手》[電影]
《三峽好人》
《內陸帝國》
《新世界》[美國電影]
《父輩的旗幟》
《花樣年華》
《查泰萊夫人》
《心之歸屬》
《罪惡之城》
《灰熊人》
《火星任務》[電影]
《世界》[電影]
《暴力史》
《殺死比爾2》
《咖啡時光》
《棕兔》
《神秘村》
《反恐24小時》
《老無所依》
《苜蓿地》
《黑眼圈》
《無間行者》
《最好的時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