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史[大衛·柯南伯格導演的電影]

暴力史[大衛·柯南伯格導演的電影]

作為當今加拿大最重要且負盛名的導演,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被喻為是將原本以奇觀(spectacle)為主的恐怖片類型複雜化與深度化的第一人。《暴力史》把目光放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主人公與妻子和兩個孩子本過著快樂祥和的生活,因為阻止了一次搶劫惡行成為當地媒體追捧的對象,不料,他們的生活就此發生巨大的改變。

基本信息

影片介紹

暴力史 暴力史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
導演:
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
主演:
埃德·哈里斯Ed Harris
威廉·赫特William Hurt
維戈·莫特森Viggo Mortensen
瑪麗婭·貝羅Maria Bello
賈森·巴貝克Jason Barbeck
Greg Bryk
Sumela Kay
April Mullen
上映:2005年12月08日
地區:美國(拍攝地 )
對白 :英語
評分:7.6/10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 驚悚、漫畫改編

劇情簡介

湯姆·斯托爾(維果·莫坦森)一家人在 印第安納的一個小鎮上過著平靜的生活,寡言少語的湯姆為人和善,還開了一家小餐店,和賢惠的妻子艾迪(瑪利亞·貝洛)以及兩個孩子在農場裡快樂地生活。直到某天夜裡,兩個殺人不眨眼的歹徒闖入湯姆的小店搶劫,為了保護店裡的顧客和員工,沉默的湯姆突然爆發,乾淨利落地將歹徒殺死。
小鎮沸騰了,湯姆被媒體捧成了新英雄,可一夜成名隨之而來的確是無窮無盡的麻煩!大量的媒體曝光給 湯姆的家庭帶來了很多變化:懦弱的兒子突然變得殘暴,而三個陌生男子對湯姆小餐店的 造訪則更讓他惴惴不安。三個男子的頭兒,神秘的黑社會老大弗加蒂( 埃德·哈里斯)開始帶著手下不斷騷擾湯姆,他認定湯姆就是他的仇人,曾經的殺手喬伊!到底是溫和的湯姆多年前曾扮演著完全不同的社會角色,一直盡力隱藏著自己身份的 秘密,還是神秘弗加蒂搞錯了對象認錯了人?沒人知道……

演職員表

劇照 劇照
導演 大衛·克羅伯格 David Cronenberg
演員 維戈·莫特森 Viggo Mortensen Tom Stall
瑪麗婭·貝羅 Maria Bello Edie Stall
埃德·哈里斯 Ed Harris
威廉·赫特 William Hurt
Ashton Holmes Jack Stall
Steve Arbuckle Jared
賈森·巴貝克 Jason Barbeck Thug 1
Greg Bryk William "Billy" Orser
Sumela Kay Judy
Morgan Kelly Bob's buddy
April Mullen Lisa
Connor Price Kid
Evan Rose 'Hulk' Boy
基爾·施密德 Kyle Schmid Bobby Jordan
編劇 John Wagner (graphic novel) and
Vince Locke (graphic novel)
喬什·奧爾森 Josh Olson (screenplay)
製片人 Kent Alterman executive producer
查理斯·本德 Chris Bender producer
Cale Boyter executive producer
Josh Braun executive producer
大衛·克羅伯格 David Cronenberg producer
Justis Greene executive producer
Roger Kass executive producer
J.C. Spink producer
原創音樂  Howard Shore
改編音樂 攝像師 Peter Suschitzky
電影剪輯  Ronald Sanders
協調劇組人員 Mark Bennett
Deirdre Bowen
造型設計  Carol Spier
藝術指導 布景師 Peter P. Nicolakakos
服裝設計 化妝師 Sean Sansom prosthetics technician
Patrick Baxter special makeup effects artist
製片主管  Heather Mcchan unit production manager
助理導演 Tyler Delbe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Aric Dupere trainee assistant directorBob Warwick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美術 Deryck Blake property master
Danielle Fleury assistant set decorator
J. Ryan Halpenny assistant art director
Charles McGlynn assistant property master
Michael J. Meade property buyer
Dusty Reeves art department coordinator
音效 Rob Bertola sound editor
Wayne Griffin 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Goro Koyama foley artist
Andy Malcolm foley artist
Matthew McKenzie adr recordist
Colin McLellan adr recordist
Michael O'Farrell 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Steve Switzer boom operator
Don White foley recording mixer
特技師 Neil Trifunovich special effects supervisor
視覺特效師 Barb Benoit digital compositor
Rob Del Ciancio digital compositor
Jef Lonn digital compositor
Mark Tureski scanning recording
Aaron Weintraub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幕後花絮

暴力史 暴力史
片中里奇·庫薩克住所的外景出自多倫多城外的一座仿製的法式城堡,曾有一位 加拿大大亨在此居住,現在當地歸屬於約克大學。·在拍攝樓梯上的性愛場景時,導演大衛·柯南伯格擔心 演員會被台階弄傷,於是詢問他的特技替身能否借用特技護墊,但他的特技替身已經有20年沒做過特技演員,而且從沒有導演要求在性愛場景中使用特技護墊。結果在這段場景中,演員沒能用到護墊,於是在後來床上的赤裸鏡頭中,伊迪的後背出現了青紫痕跡,不得不由化妝師進行掩蓋。
·湯姆在餐館中擊斃兩名劫匪的場景後來被刪減了部分鏡頭,在最初版本中,年輕 劫匪身中七槍,而年長劫匪的頭部被擊中兩次,柯南伯格認為這段場景有些過分,存在宣揚暴力的嫌疑,於是進行了刪減。·托馬斯·簡和哈里森·福特都曾拒絕扮演片中的湯姆。·片中出現了13具死屍。·餐館中的場景全部在攝影棚中拍攝完成,劇組搭建了窗外的街景。·為了練就費城口音,扮演湯姆的維果·莫特森曾向瑪麗亞·貝羅的叔叔和哥哥討教。·餐館和斯道爾家中的部分小道具是由維果·莫特森購買的。·本片是用錄影帶發行的最後一部好萊塢主流電影。
改編自DC公司的同名漫畫
當不堪回首的暴力過去與幸福的當下發生了嚴重 對抗、誠實、簡單、體面的生活即將不復存在時,身處漩渦中心的男主人公該何去何從?本片由約翰·華格納與文斯·洛克所著的同名漫畫小說改編而成,編劇喬什·奧爾森認為 男主人公所處的兩難處境非常有助於情緒張力的有效擴大。
一個和諧美滿的中產階級家庭遇到了極端的處境,較少關注家庭題材的大衛·柯南伯格早在2003年冬季就已開始了影片的籌備工作,在某些層面上,本片頗具主流意識,但在故事的表述上卻又是非常態的,愛拿主人公自我身份認定做文章的柯南伯格認為本片是屬於希區柯克式的驚悚類型,無辜的男主人公必須竭力去證明自身的清白,但該如何去認定自己的身份?過去與現在能否一刀兩斷?答案的求證過程顯然是痛苦而曲折的。為了與黑手黨避嫌,柯南伯格與 奧爾森特意將原著中黑幫分子的姓氏由義大利改為愛爾蘭的,藉此擺脫人們之於黑手黨的聯想。
對於柯南伯格來說,本片的主演陣容堪稱 夢幻維果·莫特森瑪利亞·貝洛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主人公斯道爾夫婦的首選,而片中愛爾蘭黑幫的兩大惡人埃德·哈里斯與威廉·赫特則是柯南伯格最為欣賞的美國演員。
惺惺相惜的柯南伯格與莫特森早在2001坎城電影節《魔戒首部曲》的試映會上就已相互約定合作拍片,後者欣賞前者講述故事的方式,前者盛讚後者不僅具備偶像的氣質更能挖掘出複雜角色的深度。
3200萬美元的預算注定影片走的並不是盛大的商業路線,始終游弋在主流邊緣的柯南伯格在 新線公司剛剛下發了拍攝許可時,就幹勁十足地返回了故鄉多倫多,將合作多年的幕後拍檔們再次集結起來,其中,同為多倫多老鄉的霍華德·肖再次為其電影配樂傾力操刀,作為好萊塢最出色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長期為恐怖片或心理驚悚片配樂的霍華德·肖曾以交響樂的形式為柯南伯格的大部分作品進行創作,因此成為樂迷心中描寫變態情境與陰森景致的高手,其音樂所產生的獨特張力令人嘆為觀止。
影片拍攝時,柯南伯格特別選擇了27毫米的廣角鏡頭,著力表現角色心理活動與所處空間之間的整體配合感。
作為當今加拿大最重要且負盛名的導演,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被喻為是將原本以奇觀(spectacle)為主的恐怖片類型複雜化與深度化的第一人。《暴力史》把目光放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主人公與 妻子和兩個孩子本過著快樂祥和的生活,因為阻止了一次搶劫惡行成為當地媒體追捧的對象,不料,他們的生活就此發生巨大的改變……

演員介紹

瑪麗亞·貝羅1967出生於美國賓州距離費城不遠的Norristown市,父母分別有著 義大利波蘭血統,這是一個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普通工人階級家庭。貝羅曾在費城郊區的維拉諾瓦大學主修政治科學,原本希望成為一位律師,但在畢業前漸漸發掘了自己的表演才能。此後她登上了外百老匯的戲劇舞台並客串亮相一些電視劇作品。1996年瑪麗亞·貝羅得到了CBS特工電視劇《 史密斯夫婦》中史密斯夫人的角色,儘管該劇只播出了8個星期便被取消,但已經讓美麗的貝羅成為了一位明星。
接下來客串NBC電視劇《仁心仁術》的過程中,製片人被貝羅的表演深深打動而將她扮演的兒科醫生擴充為一個固定角色。離開該劇劇組後瑪麗亞·貝羅參加了影片《女狼俱樂部》的拍攝,並將工作重心逐步轉移到了大銀幕方面,此後在03和05年她憑藉《 冷卻者》和《暴力史》兩次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05年的驚喜之作《感謝你抽菸》中瑪麗亞·貝羅扮演的酒精消費說客PollyBailey給觀眾留下了異常深刻的印象,接下來《NothingisPrivate》一片中她也將同艾倫·艾克哈特再次攜手。06年奧利弗·斯通的《世貿中心》中貝羅還出演了尼古拉斯·凱奇角色的妻子。最新她同眾位演技優秀的年輕演員一起合演了影片《奧斯汀書會》,還接下了雷切爾·薇姿出走後的《木乃伊3》,這也是貝羅首次領銜一部備受期待的好萊塢大片。

幕後製作

暴力史 暴力史
片改編自約翰·華格納(JohnWagner)與文斯·洛克(VinceLocke)合著的同名 漫畫小說, 原著問世於6年前,由出版《毀滅之路》的ParadoxPress公司出版發行。製作人人JC·史賓克(JCSpink)最先發覺了小說的電影潛力,故事主人公複雜的內心糾葛打動了史賓克及其搭檔克里斯·班德(ChrisBender),兩人隨即將小說推薦給新線公司,而新線公司不但表現出了濃厚興趣,而且迅速買下了小說的改編拍攝權,並請來編劇喬什·奧爾森(JoshOlson)著手改編劇本。奧爾森以小說原著為跳板,進一步挖掘和拓展了故事。他說:“在這個故事中,一個中產家庭陷入了絕境,平常、幸福的家庭被注入了暴力,一切隨之而來的影響紛紛展現,這正是影片故事的魅力所在。”
早在2003年冬季,導演大衛·柯南伯格就加入了進來。儘管 柯南伯格很少涉足家庭題材,但人物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讓他產生了強烈共鳴,另外,他還非常喜歡普通家庭遭遇非常處境的經典元素。在柯南伯格看來,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驚悚片,恰似希區柯克的同類作品。他與奧爾森一道改編劇本,其中包括將片中犯罪分子的義大利名字改為愛爾蘭名字,從而與黑手黨劃清界線。
當新線公司同意影片拍攝之後,製片方立即在柯南伯格的家鄉加拿大多倫多設立辦公室,開始 招募台前幕後的全班人馬。
本片是《感官遊戲》和《童魘》的攝影師彼得·蘇斯切斯基(PeterSuschitzky)與柯南伯格合作的第七部電影,他說:“在第一次看到劇本時,我就發現《暴力史》與大衛以往的作品全然不同,影片發展的動力更多的依賴於敘事。為了鼓勵他執導本片,我讓他參考一下弗里茨·朗的電影,因為無法逃避命運的主人公經常出現在朗的電影中。”
柯南伯格很快領會了展開影片故事的要訣,隨即選定由維果·莫特森和瑪麗亞·貝羅飾演斯道爾夫婦,並終於有幸與青睞已久的艾德·哈里斯和威廉·赫特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扮演兒子傑克的影壇新人艾什頓·霍爾姆斯是從洛杉磯和多倫多100位試鏡者中脫穎而出。
柯南伯格與莫特森在2001年坎城電影節的“ 魔戒”派對上初次相識,兩人都有合作意向。柯南伯格認為《暴力史》的劇本非常適合莫特森,後來兩人在洛杉磯共同討論了細節問題。莫特森說:“我認為大衛是與我最合拍的導演,我喜歡他的敘事手法,他不僅僅在用精彩的驚悚情節取悅觀眾,還提出了關於暴力天性和身份混淆的深刻問題。”
瑪麗亞·貝羅在多倫多第一次與柯南伯格見面時,根本對本片一無所知。之前柯南伯格無意請她出演,但他發現貝羅與莫特森很搭調,很適合扮演湯姆的妻子。自從看過1988年的《孽扣》之後,貝羅一直是柯南伯格的超級影迷,她本以為柯南伯格是個怪人,沒想到銀幕之外的他智慧、親切而誠懇,頓時產生了合作的衝動。
為了配合影片故事情節的發展,已經為柯南伯格設計過12部電影的製作設計師 卡羅爾·斯皮爾(CarolSpier)在顏色的運用上匠心獨具。觀眾會發現,影片開始時的色調是明亮而輕快的,隨著湯姆及一家人命運的急轉直下,色調也愈加陰暗和強烈起來。
柯南伯格用27mm廣角鏡頭拍攝了影片的大部分畫面,他說:“一般情況下,這種廣角鏡頭很少用於拍攝特寫,而我用它拍攝特寫,並且影片的90%都出自這種鏡頭。它捕捉到的連貫影像能儘量與人物的心理和變化的空間保持一致。”

穿幫鏡頭

·當主人公 駕車前往費城時,公路上出現了加拿大限速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台灣Taiwan 2006年3月3日
法國France 2005年5月16日......(Cannes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 2005年9月10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國USA 2005年9月23日......(limited)
英國UK 2005年9月30日
美國USA 2005年9月30日
菲律賓Philippines 2005年10月5日
瑞士Switzerland 2005年10月13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以色列Israel 2005年10月13日
德國Germany 2005年10月13日
冰島Iceland 2005年10月14日
奧地利Austria 2005年10月14日
西班牙Spain 2005年10月21日
挪威Norway 2005年10月21日
荷蘭Netherlands 2005年10月25日......(Film by the Sea Film Festival)
希臘Greece 2005年10月27日
芬蘭Finland 2005年10月28日
瑞士Switzerland 2005年11月2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法國France 2005年11月2日
比利時Belgium 2005年11月2日
保加利亞Bulgaria 2005年11月5日......(Cinemania Film Festival)
荷蘭Netherlands 2005年11月10日
捷克Czech Republic 2005年11月10日
丹麥Denmark 2005年11月11日
愛沙尼亞Estonia 2005年11月11日
巴西Brazil 2005年11月11日
保加利亞Bulgaria 2005年11月11日
阿根廷Argentina 2005年11月15日......(Buenos Aires) (premiere)
墨西哥Mexico 2005年11月17日......(Mexico City) (premiere)
阿根廷Argentina 2005年11月17日
波蘭Poland 2005年11月18日
匈牙利Hungary 2005年11月24日
墨西哥Mexico 2005年11月25日......(limited)
新加坡Singapore 2005年12月1日
瑞典Sweden 2005年12月2日
巴拿馬Panama 2005年12月8日
土耳其Turkey 2005年12月9日
義大利Italy 2005年12月16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 2006年2月23日
泰國Thailand 2006年3月9日
日本Japan 2006年3月11日
葡萄牙Portugal 2006年3月16日
委內瑞拉Venezuela 2006年4月7日
科威特Kuwait 2006年9月27日
埃及Egypt 2007年4月4日
韓國South Korea 2007年7月26日

製作發行

劇照 劇照
製作公司:
New Line Productions Inc. [美國]
BenderSpink
Media I! Filmproduktion München & Company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2006) (Argentina) (DVD)/(2006) (Argentina) (VHS)
Fox-Warner [瑞士] (2005) (Switzerland) (theatrical)
Warner Bros. GmbH [德國] (2005) (Germany) (theatrical)
RCV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2005) (Netherlands) (theatrical)
新線電影公司 [美國] (2005) (USA) (theatrical)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亞] (2006) (Australia) (theatrical)
01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2005) (Italy) (all media)
Distribution Company [阿根廷] (2005) (Argentina)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新加坡] (2005) (Singapore)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2005)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2006) (Switzerland) (DVD)
Alliance Atlantis Motion Picture Distribution Inc. [加拿大] (2005) (Canada) (theatrical)
PlayArte Filmes [巴西] (2005) (Brazil) (theatrical)
Artecinema (2005) (Mexico) (theatrical)
FS Film Oy [芬蘭] (2005) (Finland) (theatrical)/(2006) (Finland) (DVD)
RCV Home Entertainment (2006) (Netherlands) (DVD)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德國] (2006) (Germany) (DVD)
Group Power (2006) (Taiwan) (all media)
RTL Entertainment (2008) (Netherlands) (TV) (first national airing) (RTL5)
TriPictures S.A. [西班牙] (2005) (Spain) (all media)
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 (ZDF) [德國] (2008) (Germany) (TV)
特技製作公司:
Mr. X Inc. [加拿大] (visual effects)
Film Effects Inc. [加拿大] (opticals)
其他公司:
Film Effects Inc. [加拿大] opticals/titles
Entertainment Clearances Inc. [美國] rights and clearances
New Line Records [美國] soundtrack released by
Rex Post [美國] additional adr recorded at
Hand Prop props supplied by
Mi Casa Multimedia DVD audio mix & mastering 5.1, 6.1
Abbey Road Studios [英國] score mixed at (as Abbey Road Studios, London)
Air Lyndhurst Studios [英國] score recorded at (as Air Lyndhurst Studios, London)
Deluxe Sound & Picture [加拿大] adr recorded at/sound re-recording
EFilm [美國] digital intermediate
Eventone Editorial [美國] score pre-production (as Eventone Editorial, Tuxedo, New York)
Footsteps Post-Production Sound Inc. [加拿大] foley recorded at
Hothouse Music music supervision
Loop Troop [美國] adr voice casting (as The Loop Troop - Canada)
Panavision, Dallas [美國] cameras and lenses
Tattersall Sound [加拿大] picture editing facilities
Toronto Film Studios [加拿大] movie studio
William F. White Limited [加拿大] grip and electric equipment
Wilshire Stages [美國] adr recorded at
Deluxe Post-Production post-production facilities

影片賞析

影片既然起名為"暴力史",自然少不了時間發展的前後承接。在這點上,我覺得對於片名有兩種不同的 解讀角度。首先也是最明顯的,就是主人公湯姆·斯塔爾從一名著名黑幫殺手到普通人的個人歷史轉變;其次相對隱晦的,則是斯塔爾兒子從一個反對暴力的老實男孩,在惡霸同學的逼迫下憤而用拳頭解決問題,並最終用槍大開殺戒救父的"暴力史"跨代承接。
但讓人感到不足的是,到了影片結尾,兩種意義上的"暴力史"都被導演突然中斷,從而成為了一段"斷代史",從斯塔爾幹掉自己黑幫親兄弟返回家庭就戛然而止。這種處理方法也許有人認為不妨礙影片情急本身的完整性,畢竟斯塔爾的確剷除了阻礙自己回歸 普通人生活的直接障礙,而且還能給觀眾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但某位子曾經曰過,戰爭暴力和愛情一直是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原動力,而吾輩也對於"有人在的地方,就有 江湖,你怎么退出"的道理深信不已,柯導這種一廂情願的處理方法實在是單純幼稚得很。
就演員方面,男主角斯塔爾的扮演者維戈·莫特森繼續了其在《 魔戒三部曲》中的出色表演,一開始就將殺手本應具備的凌厲身手和逼人氣勢很好地隱藏在了一個普通小飯館老闆的外殼之下,讓人感覺不到任何殺氣的存在。而當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威脅最終將他這身偽裝撕得粉碎之後,他又成功演繹出了殺手本性的乾淨利落和毫不留情,讓人對他兇猛血腥的作風倒吸一口冷氣。至於斯塔爾在普通人和殺手身份之間遊走掙扎的心理歷程,更是被他演繹得入木三分。
當然,莫特森在本片中也繼承了《魔戒》中的好身手。今天的好萊塢,多的是由中國武指打造出的漂亮輕盈風格的動作片,但他在《暴力史》中的動作場面卻是拳拳入肉,處處兇狠用力,招式乾淨利落,一切以擊倒對手為目的,再次展示了西方動作片中的傳統暴力美學。
不過莫特森雖然表演可圈可點,但本片中一系列"超級綠葉"配角的表演更為出彩。首先是影片開始的兩個殺手,他們在片頭搶劫汽車旅館,直到闖入斯塔爾飯館打劫被殺的幾乎全部出場時間裡,都在絮絮叨叨地說個沒完,頗有些昆汀·塔倫蒂諾黑色冷幽默的味道。
至於由艾德·哈里斯飾演的疤面煞星,更是將一個和斯塔爾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但又隱忍克制自己的憤怒,試圖逼斯塔爾就範的狡詐黑幫頭目形象演繹得爐火純青。特別是他在shopping mall中以孩子的性命來威脅斯塔爾妻子的一場戲中,他沒有做任何威脅性的動作,或是說出同樣具有威脅性的言辭,而是幾個看上去很是關愛孩子的動作,以及幾句似乎不痛不癢的關心之語,但配合其疤面上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給人感覺到的卻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冰冷寒氣。
和上述諸位"超級綠葉"相比,斯塔爾妻子在影片中的表現卻有點不如人意,表演的痕跡太過明顯。特別是在知曉自己丈夫黑色經歷之後,她在醫院中又吐又哭的樣子,讓人覺得她對於自己丈夫態度的轉變實在過於突兀。對於一個妻子而言,丈夫承認自己 殺手過去的幾句話,以及多年家庭生活中丈夫的體貼表現,哪個更能說明問題?有必要這么反應激烈嗎?
至於斯塔爾夫妻兩人在片中的兩段親熱戲,更讓人感覺到是在應景,和情節脫節嚴重。如果第一段親熱戲還算得上兩人恩愛生活反映的話,那第二段親熱戲,妻子得知並不願原諒丈夫的過去,夫妻兩人在樓梯上廝打,最終卻發展成了激烈的做愛,實在讓人感覺到突兀得很,兩人歡好的畫面更沒有讓人感到多少美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