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談》

《秉燭談》

《秉燭談》一九四○年二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收文二十九篇,寫於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基本上是《瓜豆集》之後的作品。作者原本撰有序言,但未收入集中,後編進《秉燭後談》。《秉燭後談·兩篇小引》附記有云:“《秉燭談》已出板,唯上無序文,因底稿在上海兵火中燒失了。”《秉燭談》以後幾種著作,出版時逢戰亂,多少都有波折,此書之印行拖了數年之久即其一例。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2年1月1日)

《秉燭談》.jpg
秉燭談》.jpg

叢書名:周作人自編文集
平裝:160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32
ISBN:7543443554
條形碼:9787543443556
產品尺寸及重量:18.2x13.8x1.2cm;181g
ASIN:B00112YN1S[1]

作品由來

作者在序中說:“這《秉燭談》里的三四十篇文章大旨還與以前的相差無幾,”而相比之下,就中“關於一種書”的文章成分很大,比此前的《瓜豆集》更接近於《夜讀抄》。集中《明珠抄》原系發表在《世界日報·明珠》上部分作品(同時為這副刊寫作的還有俞平伯和廢名),近乎專欄文章,但是寫法也與《苦茶隨筆》之《關於十九篇》及《苦竹雜記》里《情理》等文區別較大,還是“讀書錄”或“看書偶記”,不過篇幅稍短而已。作者晚年回顧平生著述,很是強調《賦得貓》這類文章:“據我自己的看法,在那些說道理和講趣味的之外,有幾篇古怪題目的如《賦得貓》、《關於活埋》、《榮光之手》這些,似乎也還別致,就只可惜還有許多好題材,因為準備不能充分,不曾動得手,譬如八股文,小腳和雅片煙都。

內容概況

《秉燭談》作者在序中說:“這《秉燭談》里的三四十篇文章大旨還與以前的相差無幾,”而相比之下,就中“關於一種書”的文章成分很大,比此前的《瓜豆集》更接近於《夜讀抄》。集中《明珠抄》原系發表在《世界日報·明珠》上部分作品(同時為這副刊寫作的還有俞平伯和廢名),近乎專欄文章,但是寫法也與《苦茶隨筆》之《關於十九篇》及《苦竹雜記》里《情理》等文區別較大,還是“讀書錄”或“看書偶記”,不過篇幅稍短而已。
《秉燭談》作者晚年回顧平生著述,很是強調《賦得貓》這類文章:“據我自己的看法,在那些說道理和講趣味的之外,有幾篇古怪題目的如《賦得貓》、《關於活埋》、《榮光之手》這些,似乎也還別致,就只可惜還有許多好題材,因為準備不能充分,不曾動得手,譬如八股文,小腳和雅片煙都是。”(《知堂回想錄·後記》)“說道理”、“講趣味”和“古怪題目”,周氏的讀書錄,甚至全部作品,都可以如此劃分。“古怪題目”是典型的文化批判之作。文化批判這個概念,可以套用於周氏中期絕大部分作品,而此類文章特別之處,在於多從某一特殊文化現象開掘(所謂“古怪題目”,首先是就此而言),最終觸及所屬文化系統的本質問題。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全出於作者的特殊知識,特殊趣味和特殊發現,三者缺一不可;而彼此關係,可以說因知識而有發現,因發現而有趣味,而發現和知識又都包容於趣味之中。因系趣味文章,行文是漫談式的,雖然分量很重,立意也深,卻仍是隨筆而不是論文。無論從藝術性還是思想性考慮,“古怪題目”都居周作人最佳作品之列,最能代表他的特色。作者後來說:“我的散文並不怎么了不起,但我的用意總是不錯的,我想把中國的散文走上兩條路,一條是匕首似的雜文(我自己卻不會做),又一條是英法兩國似的隨筆,性質較為多樣,我看舊的文集,見有些如《賦得貓》、《關於活埋》、《無生老母的訊息》等,至今還是喜愛,此雖是敞帚自珍的習氣,但的確是實情。”(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致鮑耀明)也是針對這類作品說的。
《賦得貓》開頭講到此文寫作過程,可知在作者心目中,“古怪題目”與“草木蟲魚”尚有一點區別。“草木蟲魚”是“賞鑒里混有批判”,乃以“賞鑒”為主,此類文章則不然,純是文化批判,雖以文章論都是趣味盎然之作,不必硬分高下,然而側重點有所不同。周氏三十年代以後文章,以“古怪題目”與部分讀書之作文化批判性最強。應該指出,這種批判同時具有社會批判的象徵意義,其寫作的緣由或多或少得在現實社會中去找。作者一再說:“我仍舊是大積極,又寫這些無用文章,妨害我為自己而寫的主義,”(《苦竹雜記·後記》)這話本是半真半假,多半還是不能不如此,蓋“不從俗吶喊口號”是一方面,“國家衰亡,自當付一分責任”是另一方面也。其思想上的矛盾之處,早在《閉戶讀書論》中已經顯示出來。然而此種象徵意義,畢竟只是意義之一,而且並非主要方面,可以說一是泛指的,一是特指的,一是治本的,一是治標的,在作者看來,文化批判本身才具有終極意義。

出版

北新書局一九四○年二月初版本整理出版。原書日次三頁,正文二百二十七頁。[2]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雨天的書》
《伊索寓言》
《異域文談》
《澤瀉集》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過去的生命》
《看雲集》
《知堂文集》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瓜豆集》
《秉燭談》
《藥堂語錄》
《藥味集》
《藥堂雜文》
《書房一角》
《秉燭後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木片集》
《歐洲文學史》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魯迅的故家》
《魯迅的青年時代》
《知堂回想錄》
《周作人回憶錄》
《兒童雜事詩》
《兒童雜事詩圖箋釋》
《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書信》
《知堂書信》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
《俠女奴》
《玉蟲緣》
《匈奴奇士錄》
《陀螺》
《兩條血痕》
《希臘擬曲》
《自己的園地》
《浮世澡堂》

《浮世理髮館》
《古事記》
《如夢記》
《紅星佚史》
《域外小說集》
《現代小說譯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石川啄木詩歌集》
《平家物語》
《希臘神話》
《希臘的神與英雄》
《希臘女詩人薩波》
《周作人回想錄》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周作人日記》
《知堂集外文·亦報隨筆》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風雨談》
《點滴》
《知堂雜詩抄》
《狂言十番》
《瑪加爾的夢》

《周作人集外文》
《周曹通信集》
《兒童雜事詩箋釋》
《孤兒記》
《藝術與生活》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
《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
《明清笑話四種》
《黃薔薇》
《炭畫》
《日本狂言選》
《知堂乙酉文編》
《歐洲大陸小說集》
《近代日本小說集》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冥土旅行》
《兒童劇》
《希臘對話選》
《枕草子》
《苦茶庵笑話選》
《俄羅斯民間故事》
《烏克蘭民間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