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小論》

《兒童文學小論》

《兒童文學小論》是周作人編著的作品,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1月1日出版。這本書由11篇小文組成的,分別是《童話略論》、《童話研究》、《古童話釋義》、《兒歌之研究》、《兒童的文學》、《神話與傳說》、《歌謠》、《兒童的書》、《科學小說》、《呂坤的》和《讀》。

基本信息

簡介

《兒童文學小論》兒童文學小論

書由《兒童文學小論》和《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兩部分組合而成。此書前半段講述了童話的發展歷程,深入淺出,值得從事兒童文學和兒童教育的讀者仔細體味;後半段,則將中國的新文化運動的爭議反映出來,對於語言文字工作者是一部不錯的研究資料。

作者

周作人(1885-1967),祖籍浙江紹興,1906年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立教大學文科學習。回國後曾擔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與北京大學文學院國文系和日文系主任。主要作品有《雨天的書》、《澤瀉集》、《談虎集》、《談龍集》《苦茶隨筆》、《夜讀抄》、《瓜豆集》、《藥堂語錄》、《甘口苦口》、《立春以前》等。

序言

張一渠君是我在本省第五中學教書時候的同學。那時是民國二年至六年,六年春季我來北京,以後沒有回去過,其時張君早已畢業出去了。十九年冬忽然接到張君來信,說現在上海創辦兒童書

《兒童文學小論》《兒童文學小論》

局,專出兒童一切用書,叫我給他幫忙。這事是我很願意做的,因為供給兒童讀物是現今很切要的工作,我也曾想染指過的,但是教書的職業實在是忙似閒,口頭答應了好久,手裡老是沒有成績,老實說,實在還未起手。看看二十年便將完了,覺得這樣遷延終不是事,便決心宋先編一小冊子聊以塞責,待過了年再計畫別的工作。寫信告訴張君,他也答應了,結果是這一冊《兒童文學小論》。

這裡邊所收的總計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國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寫的。《童話略論》與《研究》寫成後沒有地方發表,商務印書館那時出有幾冊世界童話,我略加以批評,心想那邊是未必要的,於是寄給中華書局的《中華教育界》,信里說明是奉送的,只希望他送報一年,大約定價是一塊半大洋罷。過了若干天,原稿退回來丁,說是不合用。恰巧北京教育部編纂處辦一種月刊,便白送給他刊登了事,也就恕不續做了。後來縣教育會要出刊物,由我編輯,寫了兩篇講童話兒歌的論文,預備補白,不到—年又復改組,我的沉悶的文章不大適合,於是趁此收攤,沉默了有六七年。民國九年北京孔德學校找我講演,才又來饒舌了一番,就是這第五篇《兒童的文學》。以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寫,從這時候注意起兒童文學的人多起來了,專門研究的人也漸出現,比我這宗“三腳貓”的把戲要強得多,所以以後就不寫下去了。今年《東方雜誌》的友人來索稿,我寫了幾篇《苦茶隨筆》,其中第六則是介紹安特路闌AndrewLang)的小文,題名《習俗與神話》,預計登在三月號的《東方》之後再收到這小冊里去,不意上海變作,閘北毀於兵火,好幾篇隨筆都不存稿,也無從追錄,只好就是這樣算了。

我所寫的這些文章里缺點很多,這理由是很簡單明顯的,要研究討論兒童文學的問題,必須關於人類學民俗學兒童學等有相當的修養,而我於此差不多是一個白丁,鄉土語稱作白木的就是,怎么能行呢?兩年前我曾介紹自己說,“他原是水師出身,自己知道並非文人,更不是學者,他的工作只是打雜,砍柴打水掃地一類的工作。如關於歌謠童話神話民俗的搜尋,東歐日本希臘文藝的移譯,都高興來幫一手,但這在真是缺少人工時才行,如各門已有了專攻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來,另去做掃地砍柴的勾當去了。”所以這些東西就是那么一回事,本沒有什麼結集的價值,夫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這個道理我未嘗不知道。然而中國的事情有許多是出於意外的。這幾篇文章雖然淺薄,但是根據人類學派的學說來看神話的意義,根據兒童心理學來講童話的套用,這個方向總是不錯的,在現今的兒童文學界還不無用處。中國是個奇怪的國度,主張不定,反覆循環,在提倡兒童本位的文學之後會有讀經——把某派經典裝進兒歌童謠里去的運動發生,這與私塾讀《大學》《中庸》有什麼區別。所以我相信這冊小書即在現今也還有他的用處,我敢真誠地供獻給真實地顧慮兒童的福利之父師們。這是我彙刊此書的主要目的,至於敝帚自珍,以及應酬張君索稿的雅意,那實在還是其次了。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序於北平。

書摘

兒童的文學

——一九二O年十月二十六日在北平孔德學校演講

今天所講兒童的文學,換一句話便是“國小校里的文學”。美同的斯喀特爾(H.E.Scudder)、麥克林托克(P.L.Maclintoak)諸人都有這樣名稱的書,說明文學在國小教育上的價值,他們以為兒童應該讀文學的作品,不可單讀那些商人杜撰的讀本。讀了讀本,雖然說是識字了,卻不能讀書,因為沒有讀書的趣味。這話原是不錯,我也想用同一的標題,但是怕要誤會,以為是主張叫國小兒童讀高深的文學作品.所以改作今稱,表明這所渭文學,是單指“兒童的”文學。

以前的人對於兒童多不能正當理解.不是將他當作縮小的成人,拿“聖經賢傳”儘量的灌下去,便將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況小孩懂得甚么,一筆抹殺,不去理他。近來才知道兒童在生理心理上,雖然和大人有點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個人,有他自己的內外兩面的生活。兒童期的二十幾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預備,但一面也自有獨立的意義與價值;因為全生活只是一個生長,我們不能指定那一截的時期,是真正的生活。我以為順應自然生活各期,——生長,成熟,老死,都是真正的生活。所以我們對於誤隊兒童為縮小的成人的教法,固然完全反對,就是那不承認兒童的獨立生活的意見,我們也不以為然。那全然蔑視的不必說了,在詩歌里鼓吹合群,在故事裡提倡愛國,專為將來構想,不顧現在兒童生活的需要的辦法,也不免浪費了兒童的時間,缺損了兒童的生活。我想兒童教育,是應當依了他內外兩面的生活的需要,適如其分的供給他,使他生活滿足豐富,至於因了這供給的材料與方法而發生的效果,那是當然有的副產物,不必足供給時的唯一目的物。換一句話說,因為兒童生活上有文學的需要,我們供給他,便利用這機會去得一種效果,——於兒童將來生活上有益的一種思想或習性,當作副產物,並不因為要得這效果,便不管兒童的需要如何,供給一種食料,強迫他吞下去。所以國小校里的文學的教材與教授,第一須注意於“兒童的”這一點,其次才是效果,如讀書的趣味,智情與想像的修養等。

兒童生活上何以有文學的需要?這個問題,只要看文學的起源的情形,便可以明白。兒童那裡有自己的文學?這個問題,只要看原始社會的文學的情形,便可以明白。照進化說講來, 人類的個體發生原來和系統發生的程式相同:胚胎時代經過生物進化的歷程,兒童時代又經過文明發達的歷程;所以兒童 ……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雨天的書》
《伊索寓言》
《異域文談》
《澤瀉集》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過去的生命》
《看雲集》
《知堂文集》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瓜豆集》
《秉燭談》
《藥堂語錄》
《藥味集》
《藥堂雜文》
《書房一角》
《秉燭後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木片集》
《歐洲文學史》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魯迅的故家》
《魯迅的青年時代》
《知堂回想錄》
《周作人回憶錄》
《兒童雜事詩》
《兒童雜事詩圖箋釋》
《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書信》
《知堂書信》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
《俠女奴》
《玉蟲緣》
《匈奴奇士錄》
《陀螺》
《兩條血痕》
《希臘擬曲》
《自己的園地》
《浮世澡堂》

《浮世理髮館》
《古事記》
《如夢記》
《紅星佚史》
《域外小說集》
《現代小說譯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石川啄木詩歌集》
《平家物語》
《希臘神話》
《希臘的神與英雄》
《希臘女詩人薩波》
《周作人回想錄》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周作人日記》
《知堂集外文·亦報隨筆》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風雨談》
《點滴》
《知堂雜詩抄》
《狂言十番》
《瑪加爾的夢》

《周作人集外文》
《周曹通信集》
《兒童雜事詩箋釋》
《孤兒記》
《藝術與生活》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
《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
《明清笑話四種》
《黃薔薇》
《炭畫》
《日本狂言選》
《知堂乙酉文編》
《歐洲大陸小說集》
《近代日本小說集》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冥土旅行》
《兒童劇》
《希臘對話選》
《枕草子》
《苦茶庵笑話選》
《俄羅斯民間故事》
《烏克蘭民間故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