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

影片《社交網路》投資5000萬美元,根據本·麥茲里奇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編,由傑西·艾森伯格和賈斯汀·丁伯萊克主演。講述了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馬克·扎克伯格在大學宿舍里創建Facebook的故事。影片在2011年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音樂四項大獎,這仿佛也在為大衛•芬奇和《社交網路》進軍奧斯卡吹響了號角。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

 更多中文片名: 
社群網戰.....台灣譯名 
社交網戰 
更多外文片名: 
Social Network - A közösségi háló.....Hungary 
A Rede Social.....Brazil / Portugal 
Социальная сеть.....Russia 
Drustvena mreza.....Croatia 
Ha'reshet ha'hevratit.....Israel (Hebrew title) 
La red social.....Spain 
Red Social.....Venezuela 
Red social.....Argentina 
Reteaua de Socializare.....Romania 
Reteaua de socializare.....Romania 
Sôsharu nettowâku.....Japan 
Socialais tikls.....Latvia 
Socialinis tinklapis.....Lithuania (original subtitled version) 
Socialno omrezje.....Slovenia 
Sosyal ag.....Turkey (Turkish title) 
Sotsiaalvõrgustik.....Estonia (promotional title) 
Tengslanetið.....Iceland 
Sotsialuri kseli.....Georgia 
導演: 
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影片類型: 
劇情   /   歷史   
片長:
120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SDDS   /   杜比數碼環繞聲   /   數位化影院系統   
MPAA評級:
Rated PG-13 for sexual content, drug and alcohol use and language. 
級別:
Portugal:M/12 / USA:PG-13 (certificate #45861) / Sweden:7 / Singapore:NC-16 / UK:12A / South Korea:15 / Canada:14A (Ontario) / Norway:A / Switzerland:12 (canton of Geneva)/(canton of Vaud) / Philippines:R-13 (MTRCB) / Ireland:15A / Japan:PG12 / Malaysia:PG-13 
製作成本:
$50,000,000/estimated 
拍攝日期: 
2009年10月  -  
攝影機: 
Red One Camera, Zeiss Master Prime Lenses 
攝製格式: 
Redcode RAW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D-Cinema 

演職員表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製作人 | 原創音樂 | 攝影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布景師 | 視覺特效 | 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 Director:
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編劇 Writer:
阿倫·索爾金 Aaron Sorkin  ....(screenplay)

本·麥茲里奇 Ben Mezrich  ....(book "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演員 Actor:
傑西·艾森伯格 Jesse Eisenberg  ....Mark Zuckerberg

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Eduardo Saverin

賈斯汀·丁伯萊克 Justin Timberlake  ....Sean Parker

魯妮·瑪拉 Rooney Mara  ....Erica Albright

艾米·漢莫Armie Hammer  ....Cameron Winklevoss / Tyler Winklevoss

約翰·蓋茲 John Getz  ....Sy瑪萊斯·裘 Malese JOW  ....Alice

布蘭達·宋 Brenda Song  ....ChristyBryan Barter  ....Billy OlsenDustin Fitzsimons  ....Phoenix Club President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Dustin MoskovitzPatrick Mapel  ....Chris HughesToby Meuli  ....Phoenix Member Playing FacemashAlecia Svensen  ....Girl at Phoenix ClubCalvin Dean  ....Mr. EdwardsJami Owen  ....Student Playing FacemashJames Dastoli  ....Student Playing FacemashRobert Dastoli  ....Student Playing FacemashScotty Crowe  ....Student Playing FacemashJayk Gallagher  ....Student Playing FacemashMarcella Lentz-Pope  ....Erica's RoommateAria Noelle Curzon  ....Laura

特萊沃·懷特 Trevor Wright  ....B.U. Guy in BraBarry Livingston  ....Mr. CoxMarybeth Massett  ....Mrs. CoxRandy Evans  ....Student in Communications OfficeDenise Grayson  ....Gretchen

拉什達·瓊斯 Rashida Jones  ....Marylin DelpyCarrie Armstrong  ....Court ReporterHenry Roosevelt  ....Henry

喬希·潘斯 Josh Pence  ....Tyler Winklevoss

麥克思·明格拉 Max Minghella  ....Divya NarendraDavid Selby  ....GagePamela Roylance  ....Ad Board ChairwomanBrett Leigh  ....Phoenix SeniorNicholas Tubbs  ....A Capella GroupKevin Chui  ....A Capella GroupRichard Ferris  ....A Capella GroupBurke Walton  ....A Capella GroupAnh Tuan Nguyen  ....A Capella Group (as Anh Nguyen)Dane Nightingale  ....A Capella GroupStephen Fuller  ....A Capella GroupJohn He  ....A Capella GroupNick Smoke  ....KC's FriendCali Fredrichs  ....KC's FriendShelby Young  ....K.C.Steve Sires  ....Speaker / Bill GatesVictor Z. Isaac  ....Stuart SingerAbhi Sinha  ....VikramMark Saul  ....BobCedric Sanders  ....Reggie

達科塔·詹森 Dakota Johnson  ....Amelia RitterNancy Linari  ....Larry Summers' SecretaryDouglas Urbanski  ....Larry SummersInger Tudor  ....Anne

阿倫·索爾金 Aaron Sorkin  ....Ad ExecutiveMariah Bonner  ....ToriKyle Fain  ....Intern EricChristopher Khai  ....Intern Ian

艾瑪·費茲派屈克 Emma Fitzpatrick  ....SharonJeffrey Thomas Border  ....AndrewCourtney Arndt  ....Victoria's Secret ModelFelisha Terrell  ....Beautiful WomanZoe De Toledo  ....Harvard Rowers' CoxmanSimon Barr  ....Harvard RowerAlex Leigh  ....Harvard RowerPhil Turnham  ....Harvard RowerRichie Steele  ....Harvard RowerChris Friend  ....Harvard RowerTom Harvey  ....Harvard RowerAlex Olijnyk  ....Hollandia Rowers' CoxmanRay Poulter  ....Hollandia RowerBob Hewitt  ....Hollandia RowerDave Lambourn  ....Hollandia RowerJames Padmore  ....Hollandia RowerSebastian Kouba  ....Hollandia RowerCharles Herbert  ....Hollandia RowerRobin DOWELL  ....Hollandia RowerNathan Hillyer  ....Hollandia RowerJames Shanklin  ....Prince AlbertAlex Reznik  ....Prince Albert's AideJohn Hayden  ....Howard WinklevossOliver Muirhead  ....Mr. KenwrightShane Adler  ....Stoned Girl

艾米·弗古遜 Amy Ferguson  ....Stoned GirlMonique Edwards  ....Bank TellerCayman Grant  ....Peter Thiel's Assistant

華萊士·朗翰 Wallace Langham  ....Peter ThielScott Lawrence  ....MauricePeter Holden  ....Facebook LawyerDarin Cooper  ....Facebook LawyerJared Hillman  ....MackeyCaitlin Gerard  ....AshleighLacey Beeman  ....Sorority Girl

謝瑞琳·威爾遜 Cherilyn Wilson  ....Sorority Girl (as Cherilyn Rae Wilson)

卡賴伯·蘭德里·瓊斯 Caleb Landry Jones  ....Fraternity Guy (as Caleb Jones)Franco Vega  ....PolicemanAndrew Thacher  ....PolicemanEric La Barr  ....Harvard Note PasserAlexander Cardinale  ....Steel Drummer - Caribbean NightChris Gouchoe  ....Phoenix Club Pledge

布萊恩·帕勒莫 Brian Palermo  ....CS Lab ProfessorAdina Porter  ....Gretchen's AssociateMichael L. Bash  ....Bob (uncredited)Tony Calle  ....Student at Harvard (uncredited)Tyler Corbin  ....Girl Playing Facemash (uncredited)Anthony D. Stevenson  ....Waiter (uncredited)Jonathan Doh  ....Student (uncredited)Elliott Ehlers  ....Harvard Student (uncredited)Bryan Forrest  ....Harvard Popular Kid (uncredited)Josh Haslup  ....Student (uncredited)Crystal Hoang  ....Hacker Shot Girl (uncredited)Eli Jane  ....Dancer (uncredited)Daniela Kalota  ....Party extra (uncredited)Jeff Martineau  ....Bobby the Doorman's Friend (uncredited)Angelina McCoy  ....Dancer (uncredited)James McElroy  ....Videographer (uncredited)Naina Michaud  ....Final Club Girl (uncredited)Rebecca Ocampo  ....Dancer (uncredited)David Rivera  ....Phoenix Poker Guy (uncredited)Vincent Rivera  ....Waiter (uncredited)Tia Robinson  ....Club Waitress (uncredited)Jeff Rosick  ....Dorm Room Guy #2 (uncredited)Adrienne Rusk  ....Club 66 Girl (uncredited)Nicole Sadighi  ....Club 66 Girl (uncredited)Fred Salmon  ....Phoenix Member (uncredited)Richard Stephens  ....Eddie (uncredited)Riley Voelkel  ....Final Club Girl (uncredited)Taigtus Woods  ....Model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duced by:
達納·布努內蒂 Dana Brunetti  ....producerCeán Chaffin  ....producer

邁克·德·魯卡 Michael De Luca  ....producer

斯科特·魯丁 Scott Rudin  ....producer

阿倫·索爾金 Aaron Sorkin  ....executive producer

凱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executive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特倫特·雷諾 Trent Reznor

阿提戈斯·羅斯 Atticus Ross

攝影 Cinematography:
傑夫·克隆威斯 Jeff Cronenweth

剪輯 Film Editing:
柯克·巴克斯特 Kirk Baxter

安格斯·瓦爾 Angus Wall

選角導演 Casting:
Laray Mayfield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Donald Graham Burt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Curt BeechKeith P. CunninghamRobyn Paiba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Victor J. Zolfo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Adam Howard  ....Outback PostCharlie Iturriaga  ....Ollin StudioFred Pienkos  ....Eden FXEdson Williams  ....Lola Visual Effects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Scott Kirkle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Allen Kupetsk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Christian Labarta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KNeil Lewis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BostonRafael Allan  ....additiona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BostonGreg Tynan  ....daily assistant directorBob Wagn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Pete Waterman  ....additiona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USA 2010年9月24日......(New York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10年10月1日 美國 
USA 2010年10月1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10年10月7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俄羅斯 
Russia 2010年10月7日......(American Film Festival) 德國 
Germany 2010年10月7日 烏拉圭 
Uruguay 2010年10月8日 奧地利 
Austria 2010年10月8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10年10月13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法國 
France 2010年10月13日 丹麥 
Denmark 2010年10月14日 冰島 
Iceland 2010年10月15日 保加利亞 
Bulgaria 2010年10月15日 西班牙 
Spain 2010年10月15日 波蘭 
Poland 2010年10月15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10年10月15日 英國 
UK 2010年10月15日 印度 
India 2010年10月21日......(Mumbai Film Festival) 阿根廷 
Argentina 2010年10月21日 土耳其 
Turkey 2010年10月22日 瑞典 
Sweden 2010年10月22日 立陶宛 
Lithuania 2010年10月22日 芬蘭 
Finland 2010年10月22日 日本 
Japan 2010年10月23日......(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10年10月27日 希臘 
Greece 2010年10月27日 比利時 
Belgium 2010年10月27日 埃及 
Egypt 2010年10月27日 喬治亞 
Georgia 2010年10月27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10年10月28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10年10月28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10年10月28日 科威特 
Kuwait 2010年10月28日 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 2010年10月28日 以色列 
Israel 2010年10月28日 智利 
Chile 2010年10月28日 俄羅斯 
Russia 2010年10月28日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2010年10月28日 羅馬尼亞 
Romania 2010年10月29日 挪威 
Norway 2010年10月29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10年11月3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10年11月4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2010年11月4日 塞爾維亞共和國 
Serbia 2010年11月4日 巴西 
Brazil 2010年11月4日......(S?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葡萄牙 
Portugal 2010年11月4日 中國台灣 
Taiwan 2010年11月5日 義大利 
Italy 2010年11月11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10年11月11日 匈牙利 
Hungary 2010年11月11日 印度 
India 2010年11月12日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10年11月18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10年11月18日 哥倫比亞 
Colombia 2010年11月26日 秘魯 
Peru 2010年12月2日 馬來西亞 
Malaysia 2010年12月2日 巴西 
Brazil 2010年12月3日 委內瑞拉 
Venezuela 2010年12月3日 墨西哥 
Mexico 2010年12月10日 日本 
Japan 2011年1月15日 巴拿馬 
Panama 2011年1月28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美國] (presents) 
Relativity Media [美國] (in association with) 
Michael De Luca Productions 
Scott Rudin Productions [美國] 
Trigger Street Productions [美國]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美國] (2010) (USA) (theatrical) 
Audio Visual Entertainment (2010) (Greece)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Warner Filmes de (2010) (Portugal)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日本] (2011) (Japan)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Canada (2010) (Canad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Argentin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Belgium)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Brazil)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France)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UK)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荷蘭] (2010) (Netherlands)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新加坡] (2010) (Singapore) (theatrical) 
FX Network (2013) (USA) (TV) 
特技製作公司:
A52 [美國]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Eden FX [美國] 
Hydraulx [美國]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Lola Visual Effects [美國] (visual effects) 
Ollin Studio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Outback Post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Savage Visual Effects (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camera dollies 
Cinema Mechanics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Designer Wardrobe Trailers wardrobe trailer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sound mix 
Filmtools expendables 
Helicopter Film Services Ltd. [英國] aerial film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High Output Inc. [美國]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Keslow Cameras [美國]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Klass Security and Investigations anti-piracy security services 
LightIRON Digital digital intermediate 
Movie Movers cast trailers/transportation/hair and make-up trailers 
Null soundtrack 
Outback Post visual effects 
Pacific Studios Inc. chromatrans background 
Red Digital Cinema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Savage Visual Effects visual effects 
Scarlet Letters [美國] end titles 
Skywalker Sound [美國] post sound services  

簡介

 《社交網站》三主演:傑斯·艾森伯格、賈斯廷·提姆貝雷克和安德魯·加菲爾德  《社交網站》三主演:傑斯·艾森伯格、賈斯廷·提姆貝雷克和安德魯·加菲爾德

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執導,講述Facebook創始人的新片《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確定了上映日期:2010年10月15日。 《社交網路》投資5000萬美元,由傑西·艾森伯格和賈斯汀·丁伯萊克主演。

背景

《社交網路》把鏡頭對準了全球著名社會化網路站點Facebook的崛起史。現年23歲的扎克伯格,四年前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輟學者,但現在卻成為了被譽為“蓋茨第二”的網際網路熱門人物。身為Facebook的CEO,他的身價已超過了30億美元,堪稱全球目前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2004年2月4日正式上線的Facebook,被稱為繼Google之後出現的最偉大的網路平台創意,目前它的用戶數量已突破6000萬人,年底將擴大到2億,市值估計則高達150億美元。影片《社交網路》就將展現這個奇蹟誕生的背後,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第一代P2P音樂分享網站Napster的創始人西恩-帕克,在Facebook的創始過程中,作出了很多實質性的貢獻,他本人與扎克伯格之間也發生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劇情

 影片根據本·麥茲里奇(Ben Mezrich)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The Founding of Facebook, a Tale of Sex, Money, Genius and Betrayal》)改編,講述了Facebook的創建人馬克·扎克博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的發家史。

影片特點

導演大衛·芬奇第一次拍傳記類影片,他不願意讓《社交網路》流於傳統的從頭到尾講故事模式。影片充滿了倒敘和複雜的剪接,以馬克的兩場官司為線索,其間由律師的提問和當事人的回答插入故事,看似凌亂,但其實每個細節都交代得很清晰。全片兩個小時,節奏就如片中馬克的思維一樣快速、謹慎、不馬虎。

導演簡介

大衛·芬奇 大衛·芬奇

大衛·芬奇
大衛·芬奇大衛·芬奇David Leo Fincher,1962年8月28日出生,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人。美國著名電影以及音樂錄像帶導演。

在過去的15年間,芬奇憑著他的勤奮還有那種骨子裡的“挑釁與自命不凡”創作了大量的打上“大衛·芬奇式”標籤的電影——《異形3》《七宗罪》《心理遊戲》《搏擊俱樂部》、《戰慄空間》《十二宮》。在這些影片裡充滿了大衛·芬奇慣常的陰鬱、憂沉、哀傷的基調,並且通過燈光的布置和攝影技術的運用營造這種低沉的氛圍。在他的影片裡很少使用自然光,大量的使用人造燈光以製造配合影片基調的光影效果。“這樣做是為了讓觀眾能擁有和主演拍戲時一樣的心情和感受,一種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說有些偏執狂的意味。”芬奇說道而芬奇電影裡的英雄,在影片結束時都會經歷一些因為命運改變而帶來的精神創傷。 當被問及為何要創造如斯基調的電影時,芬奇說道:“我不認為電影就只扮演取悅觀眾,娛樂大眾的角色。我的興趣在於傷痕電影。”芬奇提及的“傷痕”,不僅包括演員演後的那種感受,也包括觀眾在看後心裡所留下的那種淡淡的哀傷。“有很多人認為我的電影是黑色的,是暗淡的,同時也有些扭曲,而我並非故弄玄虛,我只是想引發大家的思考。正如《班傑明·巴頓奇事》一樣,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我所想的就是我們必須確定同情班傑明的真實原因,是因為他的疾病,還是因為他的‘詛咒’,或者是其他。這是我們拍攝整部片子的基礎,而只要堅守了這個基礎,我們就能解釋為什麼在片中他就是要去到那些他該去的地方,找他應該找的人,做他應該做的事。”

主要演員

傑西·艾森伯格(左)扮演馬克·扎克伯格(右) 主要演員與真實人物對比:傑西·艾森伯格(左)扮演馬克·扎克伯格(右)  主要演員與真實人物對比:傑西·艾森伯格(左)扮演馬克·扎克伯格(右)

傑西·艾森伯格扮演馬克·扎克伯格

傑西·艾森伯格生於1983年10月5日,美國紐約市影視作品:《殭屍之地》(2009) 、《聖人麻藥》(2009) 、《冒險園地》 (2008) 、《斯坦福監獄》(2008)
馬克·扎克伯格1984年出生,6年級開始編程,大學進入哈佛,2004年創辦Facebook後又毅然選擇退學創業,目前擔任Facebook網站CEO。
賈斯汀·汀布萊克扮演肖恩·帕克

著名男星賈斯汀·丁布萊克集影視歌多棲,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

Napster創始人肖恩·帕克,後來遇到了馬克,加入Facebook團隊,目前他已經離開FACEBOOK公司,但仍是大股東。
安德魯·加菲爾德扮演Eduardo Saverin

安德魯·加菲爾德1983年生在美國洛杉磯,後不久和父母搬回英國。曾在倫敦大學附屬戲劇中心學校接受表演訓練,出演過曼切斯特皇家交換劇院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Kas》等劇,為此獲得04年MEN Theatre Award和06年Evening Standard Theatre Award獎肯定,06和07年憑藉在倫敦西區舞台上的表現獲得了Evening Standard Theater Awards的傑出新人獎和倫敦戲劇評論家協會頒發的最具潛力新人獎。
Facebook聯合創始人Eduardo Saverin是馬克的同學,後來因為利益糾紛離開了Facebook。

看點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曾執導《搏擊俱樂部》、《班傑明·巴頓奇事》的大衛·芬奇的講故事的本領不容懷疑。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創始人:Mark Zuckerberg 馬克·扎克伯格
成立日期:2004年2月4日
資產結構:由 Peter Thiel and Accel合伙人共同成立
雇員:32個在帕拉阿圖,4個在波士頓
總部:帕拉阿圖
Facebook是一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於2004年2月4日上線。從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上載八百五十萬張照片。

影片配樂

川特 雷諾(Trent Reznor) 川特 雷諾(Trent Reznor)

2010年7月1日,九寸釘樂隊(Nine Inch Nails)靈魂人物川特 雷諾(Trent Reznor)在樂隊官方網站上披露,他正為大衛 芬奇執導的新片《社交網路》進行配樂。目前工作進展順利,即將完成。
九寸釘樂隊組建於1987年,最初只有川特 雷諾一人,作品擁有強烈的工業重金屬風格,充滿魄力和想像力。樂隊的首張專輯甫問世即給樂壇帶來強烈刺激,並引領了當時電子化音樂風潮的先鋒,繼而成為見證工業噪音與另類美學的代表。川特 雷佐也被《時代》雜誌認為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著名的音樂雜誌Spin則稱他是“當代樂壇最具關鍵性的重要藝人”。
川特 雷諾和電影圈的合作始於1994年奧利弗 斯通的《天生殺人狂》 ,此外還為大衛 林奇的《妖夜慌蹤》譜寫過原聲帶。川特和大衛 芬奇的首次合作則是從1995年的《七宗罪》開始,芬奇在片中選用了九寸釘的歌曲“Closer”。2009年秋天,川特 雷諾剛剛結束巡迴演出,正準備安頓一段時間,打理自己新成立的樂隊“How to Destroy Angels”。此時大衛 芬奇向他發出了邀請,希望他來為自己的新電影《社交網路》配樂。

幕後製作

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執導,講述Facebook創始人的新片《社交網路》曝光了首款海報,海報被設計成一個iPad的螢幕,上面出現的是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頭像,該角色在片中由傑西·艾森伯格飾演。在頭像上印著幾行醒目的英文單詞:“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你既然有了五億個朋友,就不可能沒有幾個敵人。)這段文字配上傑西緊張焦灼的表情,透出大衛·芬奇作品一貫的懸疑氛圍。
《社交網路》投資5000萬美元,由傑西·艾森伯格和賈斯汀·丁伯萊克主演。影片根據本·麥茲里奇(Ben Mezrich)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The Founding of Facebook, a Tale of Sex, Money, Genius and Betrayal》)改編,講述了Facebook的創建人馬克·扎克博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的發家史。
該片已於2009年10月在美國馬里蘭州正式開拍,全部使用4K高清數字攝影機拍攝,將於2010年10月15日在北美上映。

影片段預告絮

《社交網路》劇照 《社交網路》劇照

《社交網路》“描黑”Facebook創始人
前些時間就傳出訊息稱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社交網路》中形象不太好。在《社交網路》已經發布的海報中,我們看到類似“在交了5億個朋友之後總會有些敵人”的標語出現。在預告片中還出現了更加具有攻擊性的字眼,例如“混蛋”、“叛徒”等。現在第二版預告片也已經公布。在這支預告片中馬克-扎克伯格和其他人激烈的爭吵,看上去實在有失風度。
製片方與Facebook的爭執
索尼高層史蒂夫-埃爾澤(Steve Elzer)表示:“Facebook的廣告方針限制了我們,我們在Facebook上宣傳時提到Facebook的名字必須經過他們的同意,所以我們不會在這個網站宣傳。”
Facebook的公關總裁奧特-施拉格(Elliot Schrage)表示拒絕配合索尼的宣傳,他說:“我自己的觀點是他們諮詢了我們的宣傳規則,然後在得知我們的規則之後決定放棄在Facebook宣傳,理由可能是他們不想把廣告提交給我們審查,他們的確也沒這么做。”
很顯然,索尼非常想在擁有5億用戶的Facebook網站宣傳《社交網路》,並且這部電影本來就是根據Facebook創始人的故事改編的。但由於片中馬克-扎克伯格的形象不怎么好,所以Facebook不會同意為他們打廣告,這一點索尼心知肚明,乾脆自動放棄。

預告片面世

根據Facebook起源發展過程而改編的電影《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完整預告片已經登錄網站。此備受期待的影片系由艾倫-索金(Aaron Sorkin)編劇、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此前,有關此影片的預告片曾相繼出現,但那些都是一些“開玩笑”的情節,並無真實腳本顯示的情節
該片的主要講述了Facebook兩名聯合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與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之間的關係。賈斯汀-蒂姆伯雷克(Justin Timberlake)也在該片中出演Facebook第一任總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
該片將於2010年10月1日開始公映。

影片公映

哥倫比亞影業出品的劇情片《社交網路》2010年10月1日開始在北美2771家影院 公映。《社交網路》受到年輕影迷的追捧,首映當天一舉拿下800萬美元 票房,遙遙領先競爭對手。據統計,該片周末三天共捲走2300 萬美元票房,以絕對優勢奪得周末票房冠軍。影片獲得好評如潮,被認為是2011年 奧斯卡提名影片的大熱門。  

榮譽獎項

《社交網路》主創陣容 《社交網路》主創陣容

2010年11月1日,獲得第14屆好萊塢電影節最佳群像演技獎。

2010年12月,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評選結果出爐,獲得最佳電影。 

2010年12月14日,電影《社交網路》獲得美國電影金球獎六項獲獎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及最佳原創音樂的提名。

2010年12月17日,第15屆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正式揭曉結果。《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奪得最佳影片、導演、編劇、配樂四項大獎。

2010年12月23日,獲得第九屆尤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大獎。

2010年12月27日,《社交網路》稍遜一籌,獲得第14屆(2010年度)美國線上影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戴維·芬徹)、最佳男主角(傑西·艾森伯格)、最佳男配角(安德魯·加菲爾德)、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輯提名。

2011年1月4日,美國製片人公會公布了2011年獲得各獎項提名的影視作品名單,《社交網路》獲得故事片最佳製片人獎提名。

2011年1月10日,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揭曉,《社交網路》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四項大獎。

2011年1月14日,台北時間1月15日,第16屆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簡稱“BFCA”)正式揭曉結果。《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成為本屆BFCA的最大贏家,斬獲四項大獎:最佳影片、大衛·芬奇的最佳導演、亞倫·索爾金的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配樂獎。
台北時間2011年1月17日第6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在洛杉磯舉行,《社交網戰》獲得電影最佳配樂,劇情類最佳影片,《社交網戰》艾倫·索金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1年2月5日美國編劇公會獎在洛杉磯和紐約同時揭曉,阿倫·索金編劇的《社交網路》也不負眾望,奪得最佳改編劇本獎。該電影劇本改編自本·梅茲里奇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臉譜”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

2011年2月13日,俗稱“英國奧斯卡”的2011英國電影學院頒獎禮(The Orange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2011)舉行。著名導演大衛·芬奇憑藉《社交網路》拿下最佳導演獎。此外阿倫·索金憑藉該劇還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Angus Wall, Kirk Baxter憑藉該劇獲得最佳剪輯獎

台北時間2011年2月28日,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社交網路》獲得最佳原創配樂獎,最佳剪輯獎,阿倫·索金憑藉《社交網路》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2011年6月29日,劇場版榮獲第12屆電影預告片金像獎最佳預告片、最佳劇情片類、最佳音樂、最佳原創四大獎項。

票房成績

截止2011年2月中旬,《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全球總票房達到2.3億美元,其中國內票房9670萬。

心理分析

主人公馬克不是一個天才,或擁有令人羨慕的敏銳直覺。他所做的只是對他所永遠無法克服的失敗所採取的一個反應。這個失敗直接來自於他與棄他而去的女友的關係,與他的朋友或其他想與之分享自己思想的人的價值關係。
他屬於那類知道如何寄生於他人的需求並將之量化和質化的人。他懂得需要達到最大的擁有,為的是強制展現自己存在的方式,也就是說,通過占有獲得存在的意義。
這令人想起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名的心理學原則,如果一個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有可能會從挫折感中產生出很強的自我實現的願望和能力。如果是放在一個以各種方式來滋養消費主義的資本主義中來看,就是另外一種哲學,人們並不考慮去發展有價值的本體教育學,而只是去維持需求,並最大可能地提高各種形式的需求,從疾病到雄心。
Facebook用戶只要對網路溝通世界有一些知識和了解便可進入,每個人都可以如願地在其他人面前展現自己。但同時,任何一個人也都可以在Facebook上放上別人的照片,添加細節和修改,將它轉發。這些細節和修改,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最無恥的誹謗。因此,Facebook網站提供了一個可以無限自由溝通的空間。

從某種意義上,給每個人提供一切的可能是非常好的。但是,問題是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擁有全部的價值嗎?
自由的擁有,應該是通過許多事情的磨練,使我們擁有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優勢,才可以獲得。即自由的基礎是對自身、對一個所想達到願望的本體的能力。擁有了這個能力,才可以談利己主義。這樣,才可以產生對永恆的價值的競相追求。
Facebook網站目前從經濟上和溝通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並沒有發現和帶來一個客觀上有用的東西,只是簡單地給人們各種可能的關係提供了方便,也包括那些極端自私、占有欲極強和幼稚的關係。而這些關係恰恰占據了大多數。事實上,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研究表明,那些沒有達到自己目標的人――這些人往往是大多數――會產生出一種補償和報復的需求。
這部電影贏得了大家的喜歡,它致命的吸引力恰恰在於經濟的盈利中。錢本身具有它的高貴性和優越性,難題在於,是誰,如何和何時擁有能夠掌控錢和財富的能力?更多的時候,金錢幾乎總是摧毀了它自己的主人。
最後,主人公馬克儘管進行了報復,但他卻還是沒有令自己得到滿足。就像影片在結尾所展示的畫面,他仍在電腦螢幕上悵然若失地盯著前女友的照片。此外,金錢所帶來的愉悅和奇蹟並不是由他這樣的人可以掌控的,而總是那些具有更高的智慧能力和經濟心理的人才能創造出。
影片讓我們震驚於巨額金錢的輕易擁有,但同時,卻對背後所付出的生存的價值保持緘默。主人公除了失去愛情,也失去了與朋友的友情。有一些東西,雖說可以無窮地擁有,但卻不能代替對存在的渴望和思念。

精彩點評

百度人點評:有藝術誇張,卻也能理解

一次偶然機會,百度總裁李彥宏聊到自己難掩好奇專程去看了《社交網路》,“還是在美國看了《社交網路》,感覺現實生活中的Mark(馬克)比電影裡要更成熟、更理性,更陽光。”老闆看上的片子,百度網站不少員工也都通過各種渠道欣賞了遍《社交網路》。最近,百度自辦的SNS頻道“百度說吧”正在測試中。“百度說吧”負責人、百度社會化事業部總經理阮鵬告別記者,自己就看過《社交網路》改編自的原著《Facebook: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對比電影,覺得導演進行了相當藝術的創作,對網站的創始也進行了一些比較誇張的處理,“大衛·芬奇是個大師級導演,他拍的片子,藝術性肯定很強。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最後的一組鏡頭,馬克伯格坐在會議室桌子前,發現周邊似乎找不到一個朋友了。所謂自古英雄皆寂寞,這種意境有很強的感染力。當然,在我們看來,真實的網站創立、IT人的生活並不是這樣的;這可以理解,畢竟是藝術創作,肯定要有誇張、戲劇化的成分。描寫任何一個行業的片子都是這樣吧,行內人覺得誇張,行外人信以為真。”
新浪人點評:因為它,對奧斯卡有興趣了
新浪網總編輯陳彤也找來了《社交網路》看,恰巧又與扎克伯格本人有過交流,自然關心片中扎克伯格的形象,“大多數時候略顯拘謹的扎克哥們兒還真會說幾句中文,跟《社交網路》電影裡面不太一樣,當然也不應該一樣。”記者了解到,《社交網路》在新浪微博員工中也頗為流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新浪微博員工表示,有段時間,大家下班湊一塊聊的就是這部片子,也因為《社交網路》,對此前漠不關心的奧斯卡頒獎禮都有了興趣,“對奧斯卡,我們當然知道,但真的沒怎么了解過,不過這次當然支持《社交網路》拿奧斯卡大獎了。大家都覺得這片子還挺好看的,雖然不打打鬧鬧,但感覺很親切。”該員工還表示,《社交網路》總體是部不錯的片子,雖然對行業描述有誇張的成分,但起碼能讓行外人對這個行業產生興趣,“就算對我們,扎克伯格是個傳奇,看了電影也對他知道多一些了,總體感覺就是‘這是個比較奇怪的人、天才的人’。”
開心人點評:太戲劇化,不過值得佩服
開心網資深產品總監,開心網六位創始人之一洪林表示並沒看過《社交網路》,但也是久聞其名,聽得多了,幾乎相當於用耳朵“看”了好幾遍電影。他告訴記者,儘管沒有看過《社交網路》這部電影,但聽同事們聊過,作為同行,大家的反響是——太戲劇化了,“我們公司和facebook投資人有過接觸,據我們的了解,facebook的創業過程根本沒那么跌宕起伏,電影的藝術化處理放大了戲劇衝突。就好比運動員光鮮的背後,是枯燥的訓練,間雜著偶爾的受傷和失敗”。說起一些片子細節,洪林居然也能說出一二,還深有體會。也許是因為經歷相似,也許是出於理念相仿,洪林表示自己很佩服馬克·扎克伯格,“他這么富有,但他依然租房住,對於生活的要求並不高,而是一心做網站,拒絕了大公司收購facebook,這很了不起。”

新千年《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評選出2000-2010年的十佳作品榜單。一起看看吧。 
《國民的誕生》
《舒加》
《上帝啊,真笨!》
《最後的游擊隊》
《太空牛仔》[電影]
《法蘭西》
《祝福》[2002年電影]
《迷惑》[2000年法國電影]
《熱帶疾病》
《哈德維希》
《三分之一的眼睛》
《逃亡大王》
《太陽》[2005年俄羅斯電影]
《孽愛》[2007年法國電影]
《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下午4點》
《在我忘記之前》
《騎士夢》
《征服》[2009年義大利電影]
《野草》[2009年法國電影]
《戰爭歲月》[2008年法國電影]
《家庭私小說》
《另一邊》
《母親》[2009年韓國電影]
《和我在一起》
《像男人那樣死》
《國王與王后》
《小小警探》
《沙羅雙樹》
《驚懼聖誕》
《狂野天真》
《最後的日子》
《劇場前》
《女貴族與公爵》
《傑瑞》
《飢餓》[電影]
《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人》
《平凡戀人》
《現代離婚故事》
《鐵西區第三部分》
《薩拉邦德》
《鐵西區第二部分:艷粉街》
《秘密事件》
《處女自殺》[電影]
《回首向來蕭瑟處》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綜合症與一百年》
《電影社會主義》
《月亮上的人》
《阿斯特蕾和瑟拉多的愛情》
《卡波特》
《伊斯特·康》
《金髮奇女》
《我要回家》 
《無恥混蛋》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
《死亡證據》
《鐵西區第一部分:工廠》
《千與千尋》
《嚴肅的男人》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電影]
《對她說》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信仰時分》
《拆彈部隊》
《泰特羅》
《水中女妖》
《兩個情人》
《與他們的相遇》
《測不準原理》
《漢江怪物》
《十段生命的律動》
《順流逆流》
《站台》
《蜘蛛》
《迷幻公園》
《社交網路》
《玩具總動員3》
《東京奏鳴曲》
《經典老爺車》
《兒子的房間》
《穆赫蘭大道》
《節選修訂》
《一一》
《十二宮殺手》[電影]
《三峽好人》
《內陸帝國》
《新世界》[美國電影]
《父輩的旗幟》
《花樣年華》
《查泰萊夫人》
《心之歸屬》
《罪惡之城》
《灰熊人》
《火星任務》[電影]
《世界》[電影]
《暴力史》
《殺死比爾2》
《咖啡時光》
《棕兔》
《神秘村》
《反恐24小時》
《老無所依》
《苜蓿地》
《黑眼圈》
《無間行者》
《最好的時光》

2010年秋冬檔觀影指南

進入2010年秋冬檔期,雖不再阿凡達,但影市火爆仍沸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