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戀》

《懸戀》是1994年2月18日上映的中國大陸劇情電影,何建軍執導,劉江、史可等主演。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監製:蕭鳴
攝影:聶鐵軍 於小洋
音樂:郭曉虹
美術:雲芳
錄音:管建
出品:創造社(香港)/中國東方文化發展中心

影展資料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大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
英國倫敦電影節
溫哥華電影節

劇情簡介

京生在一家精神病醫院裡做護理工作。起初,他感覺精神病院裡的世界是那樣的混亂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但是漸漸地他開始熟悉並習慣了病人的異常習性,他經常參與到他們的娛樂活動中去,跟他們玩在一塊兒,少了很多隔膜。一天,年輕的姑娘紀雲被母親送到醫院來。因為床位緊張,紀雲的床位不得已被安設在地下室,而京生則負責照看她。京生開始被紀雲和她不斷重複講述的夢所吸引:“紅珠子,紅珠子,滿地的紅珠子……”——他試圖從中找到紀雲的“病根”,他想知道那個被不斷強調與填充的豐富詭異的紅珠子的夢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在這過程中,紀雲激烈地反抗他,甚至弄傷了他,但金生卻義無返顧不可思議的越陷越深,他們倆的關係也急劇升溫……片尾,從冷酷的記憶回到現實的溫暖,京生在小飯館裡等著他的戀人——紀雲的到來,嘈雜喧鬧聲中紀雲推門進來,坐下,黑場。
背景:93年元旦,何建軍的第一部故事片《懸戀》開拍。他是用拍廣告片和妻子籌來的錢買的膠片。那時一本黑白膠片(國產樂凱牌)是300元,他買了30本,而一般需要40 本。當他買完膠片,兜里只剩下了五千元。但他還是開機了。《懸戀》的動機來自何建軍中學時代的一個事件。用何建軍的老師韓小磊的話來說,《懸戀》是何建軍對童年的一次記憶的終極縈繞,他一直想表達現代人的一種生活狀態,脆弱、 敏感、自身免疫力的缺乏。片子的場景設在國棉三廠職工醫院。女主角由史可義務出演。“這樣一部電影,如果沒 有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熱情相助,我想是拍不成的,在資金極其短缺的情況下,他們不僅沒有拿到一分錢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是身兼數職拚命工作,有人甚至掏出自己的錢來援助拍攝。 我深深覺得這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合作,這是年輕人在用電影表達著對生存的體味。”何建軍說,此片得以完成,與中國東方文化發展中心總經理蕭鳴(蕭軍的長子)的大力支持分不 開。蕭鳴在看了樣片後,說他至少有10年沒看過黑白片了,聽說了片子的處境,馬上拿出 9萬元錢,作為完成後期製作的費用。影片實拍只花去12天。

導演介紹

何建軍,又名何一,1960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中國內地導演。代表作品為《懸戀》。獲得24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青年導演獎)和1995年在新加坡電影節GOLD獎。主要代表作品有:《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藍風箏》。

影片評價

加拿大溫哥華電影節托尼·雷恩於《Sight and Sound》: 該影片於表現主義噩夢和純黑色幽默之間獲得一種微妙地平衡,不管怎么說,在中國這是一種很能激發想像的視點。觀眾可以得出自己多個解釋。影片環境氣氛營造的十分濃厚,很具說服力。其長鏡頭和重複鏡頭的運用十分凝重幽默,慢慢地把情節推向期待已久的性關係上,達到了一個非常真實的夢境效果。

1990年後禁片不完全目錄

第六代導演作品集

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他們要么極度追求影象本體,要么偏執於寫實形態、關注草根人群,要么堅定的走在商業路線上,幾乎難以象“第五代”那樣整體構建電影精神的統一面貌,所以,他們是抗拒歸納的一代。典型特徵是“叛逆與反思”。
《公共場所》| 《東》| 《無用》| 《有一天,在北京》| 《小山回家》| 《嘟嘟》| 《狗的狀況》| 《我們的十年》| 《河上的愛情》| 《媽媽》| 《兒子》[中國大陸電影]| 《極度寒冷》| 《扁擔·姑娘》| 《夢幻田園》| 《二弟》| 《新一年》| 《長大成人》| 《租期》| 《非常夏日》| 《巫山雲雨》| 《秘語十七小時》| 《頭髮亂了》| 《浪漫街頭》| 《再見,我們的1948》| 《上車走吧》| 《誰動了我的幸福》| 《懸戀》| 《風景》| 《蝴蝶的微笑》| 《我睡不著》| 《頤和園》 | 《周末情人》| 《危情少女》| 《雪山義俠》| 《北京,你早》| 《月蝕》| 《驚蟄》| 《愛情麻辣燙》| 《綠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