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底彌翁》

《恩底彌翁》

《恩底彌翁》是英國浪漫派詩人濟慈於1818年在照料患肺病的弟弟托姆期間寫成,同年5月發表。長詩描寫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與凡人恩底彌翁相愛的故事。

基本信息

原文

月光里的沉眠——恩底彌翁月光里的沉眠——恩底彌翁

Athingofbeautyisajoyforever:
Itslovelinessincreases;itwillnever
Passintonothingness;butstillwillkeep
A2)bowerquietforus,andasleep
Fullofsweetdreams,andhealth,andquietbreathing.
Therefore,onevery3)morrow,arewe4)wreathing
Aflowerybandtobindustotheearth,
Spiteof5)despondence,oftheinhuman6)dearth
Ofnoblenatures,ofthegloomydays,
Ofalltheunhealthyando’er-darkenedways
Madeforoursearching:yes,inspiteofall,
Someshapeofbeautymovesawaythe7)pall
Fromourdarkspirits.Suchthesun,themoon,
Treesoldandyoung,sproutingashady8)boon
Forsimplesheep;andsuchare9)daffodils
Withthegreenworldtheylivein;andclearrills
Thatforthemselvesacooling10)covertmake
’Gainstthehotseason;themid-forest11)brake,
Richwithasprinklingoffairmusk-roseblooms:
Andsuchtooisthe12)grandeurofthedooms
Wehaveimaginedforthemightydead;
Alllovelytalesthatwehaveheardorread:
Anendlessfountainofimmortaldrink,
Pouringuntousfromtheheaven’s13)brink.

譯文

凡美的事物就是永恆的喜悅:
它的美與日俱增:它永不湮滅,
它永不消亡;它永遠
為我們保留著一處幽亭,讓我們安眠,
充滿了美夢、健康和寧靜的呼吸。
這樣子,每個翌日的清晨,我們編織
絢麗的彩帶,把自己跟塵世系牢,
不管失望沮喪,也不管無情的人缺少
高貴的天性,不管愁苦的歲月,
不管我們在求索過程中
那滿是危險晦暗的道路:是的,拋開那一切,
某種形式的美總會揭去
籠罩在我們心靈上的黑幕。看那太陽、月亮,
還有為天真的羊群
長出遮蔭涼棚的古木幼樹;又如水仙
和它們生活其間的綠茵世界;還有清溪
為自己造好涼蔭
以御炎季;林中灌木,
滿灑著麝香薔薇小花:
還有我們想像偉大的古人
其命運的壯麗;
我們所聽到或讀到的一切美妙的故事:
這都構成無盡的不朽仙泉,
從天際注入我們的心田。

詩人簡介 

約翰·濟慈(JohnKeats,1795-1821),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著名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他主張“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擅長描繪自然景色和表現物品的色彩感和立體感,對後世抒情詩的創作影響極大,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

創作背景

“1812年2月23日,他客死羅馬,安葬在英國新教徒公墓,年僅二十五歲。
……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成就,是難以逆料的。”
“在英國的大詩人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比濟慈的出身更為卑微。”
濟慈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而他也知道他必須與時間競賽。在他22歲那年,濟慈嘗試寫了其生平第一首長詩《Endymion》,全詩總長四千多行,描述一個年輕人去尋找他夢中見過的美麗女孩Cynthia,然而這個女孩其實就是月亮女神。 濟慈認為喜樂是種內在的結合,借著我們的感官與大自然中所有美的事物結合,借著友情、愛情與其他人類結合,在真實美好的事物中獲得忘我的放鬆和快樂。浪漫,是如詩的姿態,是不經修飾的自然,是從平凡中汲取的繁盛。

賞析

恩底彌翁是位風姿俊美的青年牧羊人,住在一幽靜明媚的山谷中,在小亞細亞的拉塔莫斯山牧羊。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當月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駕著馬車穿越天空時,無意中看到恩底彌翁正在下面靜謐的山谷中睡覺。她當時就被電到了,忍不住從月亮馬車中滑翔而下,匆忙而深情地偷吻了一下他的臉。好巧不巧,熟睡中的恩底彌翁睜開雙眼看到了女神,他覺天底下哪裡有這么美麗的女人,所以恍然如夢。從此,一見鍾情帶來了長久的相思。
每天夜間,阿耳忒彌斯都從空中飄下偷吻熟睡中的恩底彌翁。然而女神偶爾一次的失職引起了主神宙斯的注意。他讓恩底彌翁作出選擇:死亡;或者在永遠的夢幻中青春永在。恩底彌翁選擇了後者。他仍睡在拉塔莫斯山上。每晚月亮女神懷著悲哀的心情看望他,吻他。這便是英國詩人濟慈JohnKeats在1818年的長詩《恩底彌翁》中描述的阿耳忒彌斯和恩底彌翁的愛情

濟慈在這首詩中用的是雙行押韻格式,即每兩行押韻,如此詩中的ever/never,keep/sleep,breathing/wreathing,earth/dearth押韻。每個詩節的押韻不重複,必須轉韻,因此,整首詩的押韻格式就成了aabbccdd,一直往下推。這種詩歌格式另一特點是句意並非每行都表達完整,第一行是完整句,第二行要表達的意思跨入下面數行才結束。

西方情詩

愛情是鮮花,令人愛賞;愛情是美酒,使人陶醉;愛情是希望,令人奮發;愛情是動力,使人前進。古往今來,在文學寶庫中,留下了無數不朽的愛情詩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