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愛情》

《自由與愛情》

《自由與愛情》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1847年創作的一首短詩,經由左聯作家殷夫的翻譯,魯迅的傳播,被廣大中國讀者熟知。後來一度被引入中學語文教材,成為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外國詩歌之一。

不同譯本

殷夫1929年翻譯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孫用譯詩刊登在1957年第2期的《讀書月報》上:
“自由,愛情!
我要的就是這兩樣。
為了愛情,
我犧牲我的生命;
為了自由,
我又將愛情犧牲。”

英譯

Lifeisdear,
loveisdearer.
Bothcanbegivenupforfreedom

作品賞析

這首詩的主要手法是襯托。生命可貴,愛情可貴,這兩種都是人生追求的美好境界,但是為了自由,二者都可拋棄,從而襯托出追求自由的信心和決心!這是詩人一生的信念與追求,充滿強烈的情感,讀來置地有聲。因而能給人巨大的感染,在五湖四海傳誦,激勵無數愛國志士為爭取自由和解放而不斷奮鬥!

作者簡介

裴多菲·山陀爾(PetofiSandor,1823—1849)是匈牙利著名的愛國主義戰士和詩人。他在25歲那年,領導了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武裝起義,這次起義後來演變成為偉大的愛國戰爭。在與沙皇軍隊協助的奧國統治者的戰鬥中,裴多菲以詩歌為武器,手持戰刀和羽毛筆,馳騁於戰場,最後壯烈犧牲於疆場,年僅26歲零7個月。然而早在1907年,裴多菲的生平和作品就被介紹到中國來了,首功者乃大文豪魯迅先生。魯迅在其著作《摩羅詩力說》、《希望》、《<奔流>編校後記》等多篇文章中,都以極大的熱情推薦、介紹裴多菲其人其事其作。

西方情詩

愛情是鮮花,令人愛賞;愛情是美酒,使人陶醉;愛情是希望,令人奮發;愛情是動力,使人前進。古往今來,在文學寶庫中,留下了無數不朽的愛情詩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