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6

Big6是一種已經得到普遍套用的網路主題探究模式,用來培養學生信息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Big6是美國邁克·艾森堡(Mike Eisenberg)和鮑勃·伯克維茨(Bob Berkowitz)兩位學者首先提出的。在世界各國的很多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甚至大學或成人學習,都在採用這種方法,運用網路資源來幫助解決問題或完成自己面對的任務。

來源

根據美國教育學者的說法,所謂Big6,確切地講是取其6個步驟英文名稱的一個字母,然後組合而成(B-I-G-S-I-X),如下面黑體字母所示:

1. Be sure you understand the problem. Task Definition

確切地了解探究的問題——任務定義

2. Identif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eeking

確認信息資源——信息搜尋策略

3. Ga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Location & Access

獲取相關信息——定位和搜尋

4. Select a solution. Use of Information

選擇一個答案——運用信息

5. Integrate the ideas into a product. Synthesis

把觀點整合到作品中——綜合

6. eXamine the result. Evaluation

檢查結果——評價

流程

任務驅動→尋找搜尋方法→收集信息→運用信息→ 表達信息→評價信息。

重點

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並且把重點放在對信息的搜尋、閱讀和理解上。

核心問題

Big6特別注重讓學生學習和了解:“我怎樣找到需要的信息?”“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找到信息?”而且把“運用信息”的要求,界定為讓學生學會識別: “哪些信息是我需要的?”這是設計Big6課例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