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1014超級90霰彈槍

XM1014超級90霰彈槍所屬武器,由德國HK公司和義大利貝內利公司聯合研製的M4超級90霰彈槍,在美軍2000年的“三軍戰鬥霰彈槍”選型中,憑藉其優異的性能一舉中標,成為美軍最新的制式霰彈槍。

XM1014超級90霰彈槍

由德國HK公司和義大利貝內利公司聯合研製的M4超級90霰彈槍,在美軍2000年的“三軍戰鬥霰彈槍”選型中,憑藉其優異的性能一舉中標,成為美軍最新的制式霰彈槍。美國國防部一次訂購了25000支……

美軍戰鬥霰彈槍簡史

用滑膛槍管同時發射多數單丸的霰彈槍,原本是用於打獵的獵槍。霰彈槍在歐洲的普及率並不高,而在美國,軍隊和警方很久以前就將霰彈槍作為武器大量使用。
美國將霰彈槍作為武器使用的傳統始於西部開拓時期。當時成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馬車經常受到槍匪襲擊,為了確保乘客安全,馬車護衛特意裝備了便於在馬車上攜帶和使用的短槍管獵槍。叫“STAGE COACH GUN”的這種攜帶型獵槍主要以普通獵槍為基礎,切斷部分槍管成型,後來迅速得到普及
同一時期,負責城鎮治安的保全官們也與原有的步槍和手槍相搭配,普遍使用了霰彈槍。霰彈槍在對人攻擊方面的廣泛套用,對現代美國警用裝備帶來了深遠影響,現代美國警察在巡邏車上普遍攜帶霰彈槍就是其最好的例子。
長期以來,美國警察部門普遍使用霰彈槍,因此,在以現代美國SWAT為首的反恐特種警察部隊裝備中,泵動式霰彈槍已成為不可缺少的標準裝備之一。受美國影響,原本對霰彈槍擁有牴觸心理的歐洲各國警察反恐部隊也開始裝備霰彈槍。
另一方面,美國還拓寬軍隊內的霰彈槍使用範圍。除美國獨立戰爭和西部開拓時期以外,美軍第一次將霰彈槍投入戰場是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爆發的美-西戰爭(美國為奪取西班牙殖民地而發動的戰爭,歷時3個多月),而美軍大量使用霰彈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部署到法國的美軍投入到戰壕戰,並遭遇了不符合現代戰爭節奏的戰鬥形式。作戰雙方構築大量戰壕,在近距離內長期對峙,為了打破凝固局面,雙方士兵跳出己方戰壕,衝過中間地帶,突入對方戰壕內展開激烈的戰壕爭奪戰。
在狹窄的戰壕內,作為步兵基本武器的非自動步槍突然變得極為笨拙。如果在原本很長的非自動步槍上安裝刺刀,會變得更難以揮動。另一方面,由於非自動步槍只具有單發射擊功能,又無法展開有效的連射反擊。於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開發了在狹窄的戰壕內也能揮動自如、可展開連射的衝鋒鎗。
為了對付德軍的衝鋒鎗,美軍使用了縮短槍管、金屬制護木的泵動式霰彈槍。當時被稱為“戰壕槍”的這種軍用霰彈槍,是以M1897泵動式霰彈槍為基礎進行少量改進成型的產品。為了在近距離內得到更好的彈頭擴散效果,縮短原型M1897泵動式霰彈槍的槍管,增設了可安裝刺刀的金屬制護木,以便用盡彈藥後展開白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將以多家企業生產的泵動式或半自動霰彈為基礎進行改進的多種戰鬥霰彈槍選定為美軍制式戰鬥霰彈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中投入使用。
儘管戰鬥霰彈槍上存在射程短的缺點,但在茂密的熱帶叢林或市區內展開近距離戰鬥時,無疑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武器。除投入前線外,美軍還將大量霰彈槍裝備給後方軍事設施警備部隊,用於設施防禦和自衛。
美軍制式軍用霰彈槍的種類很多,主要有:M1897霰彈槍、溫徹斯特12號霰彈槍、伊薩卡M37霰彈槍、雷明頓M870霰彈槍、溫徹斯特M1200霰彈槍、莫斯伯格M9200霰彈槍等。長期以來,美軍霰彈槍未能得到統一,空軍和海軍陸戰隊使用雷明頓M870霰彈槍;海軍和海岸警備隊使用莫斯伯格M590霰彈槍;陸軍使用溫徹斯特M1100霰彈槍和M1200霰彈槍。
最具代表性的泵動式莫斯伯格M590霰彈槍於1979年被美軍採用,與美國海軍的莫斯伯格M590A1霰彈槍一起,因其簡單性而得到了好評。不過,該槍存在相當嚴重的老化問題。海軍陸戰隊等使用的雷明頓M870霰彈槍、陸軍採用的溫徹斯特M1100、M1200霰彈槍等也同樣存在老化現象,面臨緊迫的新舊交替問題。
為此,美軍於1997年在陸軍坦克-機動車與武器司令部發展中心制定了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中心的“聯合軍種輕武器計畫”,其中包括面向美國全軍統一採用的新型軍用霰彈槍選定計畫。
美軍三軍戰鬥霰彈槍選定試驗
21世紀美軍的最大作用是在國際紛爭地區展開維和行動。執行維和任務的軍隊,與普通戰鬥不同,除不得已的自衛行動以外不能無緣無故地發射實彈。而可發射大口徑非殺傷性槍彈的霰彈槍除外。霰彈槍使用的非殺傷性槍彈中可舉出橡膠或塑膠制霰彈、橡膠或木製獨頭彈、催淚彈等。有時,需要在混亂局面發展成暴動之前,做出快速反應,驅散人群。為此,1997年在美國陸軍皮卡汀尼導軌工廠制定的美軍統一的新制式軍用霰彈槍計畫中,決定將霰彈槍選定工作防暴效果出色的非殺傷性彈藥的開發和鑑定試驗同步推進。為了同時對付多個示威群體,決定放棄以往的泵動式霰彈槍,採用可展開快速連發射擊的半自動霰彈槍。
可成為戰鬥霰彈槍基礎的半自動霰彈槍的種類很多,美軍原本認為有很大的選擇空間。然而,由於在新型霰彈槍的選定過程中同時追求作為軍用制式武器的威力和作為維和用武器的非殺傷性槍彈發射功能,因此在實際選定範圍反而大大縮小。
發射鉛制霰彈、鉛制獨頭彈、橡膠制霰彈等不同種類彈頭時,作用於槍管上的壓力回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講,軍用霰彈的發射壓力在1300焦爾以上,而非殺傷性霰彈的發射壓力只有約100焦爾。鉛制霰彈和橡膠制霰彈之間的拔彈力相差過大,在常見的後坐力利用式或導氣式半自動霰彈槍上,難以達到動作的可靠性。尤其是軍用霰彈槍,由於裝備短槍管,發射不同彈種時的差異會進一步擴大,會成為使用時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20世紀90年代,美軍限量裝備了莫斯伯格M9200半自動霰彈槍,並投入實戰。但是採用典型導氣式自動方式的莫斯伯格M9200霰彈槍,向多人發射非殺傷性橡膠霰彈時,由於氣體壓力不足,出現了無法正常動作的弊端。每次發射一發橡膠彈時,士兵必須用手抓住護木前後滑動,完成拋殼和裝填。結果M9200半自動霰彈槍不僅沒有發揮半自動機構的速射優勢,反而比普通的泵動式霰彈槍更繁瑣。
面向美軍全軍的戰鬥霰彈槍選定試驗是以適應21世紀的美軍維和行動為主要標準推進的。然而美國遭遇9.11恐怖攻擊後採取的出兵阿富汗、發動 伊拉克戰爭、在伊拉克的長期駐軍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依然是常規戰鬥方式的延續,與維和距離甚遠。對部署到實際戰場上的美軍士兵而言,使用實彈的機會遠多於使用橡膠彈的機會。因此,對新制式霰彈槍的初期性能指標越來越沒有實質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