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平台

Q+平台

Q+平台是2011年5月16日騰訊通過官方網站正式推出的QQ開放平台。隨著Q+的推出,除了QQ提供給廣大用戶的服務外,第三方開發商也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與騰訊一起為QQ用戶提供更細緻、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基本簡介

Q+平台

2011年5月9日,一則題為“網際網路的未來,你準備好了嗎?”的廣告非常醒目地出現在多家主流媒體的顯著位置,引發了業界對騰訊QQ開放的諸多猜測。

2011年5月16日,騰訊QQ通過官方網站正式推出“Q+”,並向第三方開發商發出邀約,希望與大家一同構建網際網路的未來。業界普遍認為,繼Qzone開放後,騰訊QQ的開放無疑是再一次向行業第三方注入了新的活力,此舉也將使騰訊的整個開放戰略趨於完整。

推出背景

Q+平台
擁有近6.5億活躍帳戶的QQ,一直是大多數中國網民網際網路入口。Q+的推出,除了QQ提供給廣大用戶的服務外,第三方開發商也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與騰訊一起為QQ用戶提供更細緻、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在QQ開放框架下,網際網路用戶不再需要面對冷冰凍的作業系統,一個不再受到終端、作業系統、場景限制,覆蓋豐富的套用,更加絢麗多彩、更具人格化的線上生活網路正在到來。第三方套用開發商將可通過這一平台,直接為6.47億QQ用戶提供服務。一個開放的、更加智慧型的社區作業系統將隨著Q+的逐步成熟,無論是行業、第三方套用開發商還是網民,都將從中獲益。

主要特點

初現WebOS端倪

Q+平台

Q+是一個基於Windows系統的開放式套用平台,當用戶一鍵切換到“Q+”後,它將接管原有的Windows桌面。通過它,用戶可以便捷地進入網際網路豐富多彩的世界,享受到第三方套用商提供的豐富的網際網路套用。

Q+和WebQQ以及其他桌面類軟體360桌面等)比較相似,但第三方套用商則可通過這個平台進行調用,將這些用戶使用最多、最喜愛的核心功能植入到創新套用中,從而直接服務於超過6.47億的QQ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Q+平台上的套用數量將不成問題,無論是微博、線上視頻、即時交流這些熱門套用還是其他網際網路套用,只需要一個Q+平台即可實現。

網際網路快車道

Q+平台

Q+被稱為“第三代QQ平台”,在騰訊公司內部叫做“Hummer(蜂鳥)”,取輕靈之意,而在技術上的具體表現就是模組化、組件化。QQ2009之後直至2011的各個版本都基於Hummer平台開發。模組化的架構使得各個功能或套用可以按自己的步調進行升級更新,而不是所有的更新都集中完成。

向第三方開發商開放QQ核心功能

騰訊嘗試以API接口的形式通過Q+向第三方套用商提供如內容分享、檔案傳輸、語音視頻等核心功能組件,第三方套用商則可通過這個平台進行調用,將這些用戶使用最多、最喜愛的核心功能植入到創新套用中,從而直接服務於超過6.47億的QQ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Q+不僅將映射出用戶的真實需求,讓用戶進入到一個更加智慧型的網際網路世界,同時也將使第三方套用商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產品意義

通過QQ開放平台戰略,實現騰訊巨大的用戶資源、流量,以及網際網路上龐大的信息和套用體系在整個社會化網路之間融合、共享,不再讓網際網路成為被籬笆圈住的一棵棵小樹。

業內反應

金山軟體高級副總裁兼金山辦公軟體CEO葛珂認為,網際網路產業是一個社會化的產業,網際網路產業鏈的意義不單單是創造產值,網際網路產業環境的發展將對現實社會直接產生影響。因此,在他看來,“開放平台是一個好的開始,是騰訊成為世界頂級公司的必經之路。”

58同城網CEO姚勁波則表達了對網際網路開放未來的期待和審視:“開放是網際網路的趨勢,也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未來。作為網際網路從業者,我們樂於看到像騰訊這樣的領軍企業實施開放戰略。同時,隨著QQ的開放,網際網路的未來將如何變化則讓人更加難以預測。但我相信,這種變化一定是有利於行業發展的,也將讓更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和用戶受益。”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希望通過騰訊的開放共享,讓天下沒有埋沒的才能。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最終成為Google的拉里-佩奇或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但網際網路開放確實催生了一大批有理想、敢創新的創業者。他們都將有機會為億萬QQ用戶提供服務,用自己的雙手推開成功之門,走上財富之路。這才是開放的網際網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