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血

P血型系統是ABO型血型系統之外的另一個血型系統。一個人可以是A型,同時也可以是P型。

簡介

P型血專家揭示P型血之謎

P血型系統(英文:P Blood Group System)是人類血型系統的一種,其基因座位於22號染色體上。其抗原以糖脂形式存在,包括P1、P2、Pk1、Pk2以及p五種表型。

通常在人們的頭腦里,人的基本血型為:A型、B型、AB型和O型。日本電視劇《血疑》又讓人們知道了RH陰性。北京市血液中心的范道旺教授告訴記者,所謂血型是指存在於紅細胞上特異性同種抗原而言,後來發現紅細胞上具有的同種抗原遠較想像的複雜,而且除紅細胞外,白細胞、血小板上也都有同種抗原,這就使血型的概念有所擴大。而實際上,它們分屬於兩種血型系統,前者是ABO型血型系統,後者是rh型血型系統。除了這兩種血型系統,還有MNSs系統、Lewis系統、Diego系統、Kell系統、Ii系統等血型系統。而P血型系統也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
不管ABO血型系統還是RH血型系統,抑或P型系統,我們都要感謝奧地利著名醫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1927年經國際會議公認,採用蘭德斯坦納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確定血型有A、B、O、AB四種類型,至此現代血型系統正式確立。在當時,以A、B、AB、O四種血型進行輸血,偶爾還會發生輸同型血後自然產生溶血現象。這對病人的生命安全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由於劃分這些血型系統的基礎是不同的抗原,因此這些血型系統是可以相互交叉的,例如一個人他可以是A型血,同時是RH陽型,且又是P型。

發現歷程

1927年,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蘭德斯泰納和美國免疫學菲利普·列文在研究新生兒溶血症期間,從輸入人類血液的家兔體內發現一種新抗體。這種抗體可以凝集一部分人的紅細胞,而對另一部分人群的紅細胞則沒有效果。他們將這兩種血型分別稱為P(+)型和P(-)型。他們同時發現了屬於另一種血型系統即MNS血型系統的M、N抗原。後來,人們將P(+)型和P(-)型分別稱為P1型和P2型。1959年,Matson發現了同屬於此系統的Pk抗原,1965年,Kortekangas又將這一亞型細分為Pk1和Pk2型。

檢測

P血型系統很容易檢測,跟檢測ABO血型系統一樣,很快的,一兩分鐘就可以完成。而目前檢測ABO血型,往往通過試管離心或者試紙等方法就可以完成。

血型誤區

人類只有4種血型:很多人認為,人類僅有A、B、O和AB這4種血型(簡稱ABO血型)。其實人類的血型十分複雜,除了同卵雙生之外,世界上幾乎沒有兩個人的血型是完全相同的。專家們經過測算,得出的結論是在百萬人口中只有8個人的血型是近似的。一般所說的ABO血型只是人類紅細胞血型系統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類型。它具有簡單、實用的優點,套用也最為廣泛。
血型僅在輸血時有用 :一些人只懂得ABO血型,而且認為只有輸血時才需要測血型。其實,人類有關血型的套用相當廣泛,除輸血外,還可在確認血緣關係、破案、診斷遺傳病以及進行器官移植時套用。
血型恆定不變:大多數人都以為人的血型終生不變。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人的血型也會發生暫時變異。如患白血病、某些腸道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的病人,或進行放療時,血型都可能發生暫時性變異,但當症狀緩解或停止放射治療後,又可恢復原來血型。
血型能判斷智力、性格:此說法無科學依據。血型雖然取決於父母,但不是父或母一方而是雙方決定的,絕大多數子女的血型與其父母都有可能不相同。只有夫妻雙方的血型都是O型時,其子女的血型才能肯定與父母一致,也是O型。但性格、智力並非由遺傳因素決定。

相關新聞

南京一位等待手術的62歲男子血型令人驚奇——他的血型竟是P型,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一種極罕見的抗Tja抗體。這是我省首例含有抗Tja抗體的稀有P血型系統病例,其出現機率,是俗稱的“熊貓血”Rh陰性血型的千分之一。經過一系列的實驗檢測確認,該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一種極罕見的抗Tja抗體。患者是稀有的P血型系統,紅細胞是P血型系統中非常罕見的P表型。據悉,該抗體最早於1951年發現,外國學者Levine發現一名胃癌婦女血清與除了她妹妹以外的所有人的紅細胞都發生凝集反應,稱之抗Tja(T代表腫瘤,j為患者的名字縮寫)。P表型的遺傳是隱性遺傳,其頻率非常低,據統計分析在歐洲每百萬人中有5.8例,而在香港人中篩選了100萬人才發現一例。全國目前已知發現有七八例。

獻血者中發現罕見p型血

P血型者名叫祝小忠,28歲,蘭溪人,目前在金華工作。
2010年7月21日晚上8點多,他與往常一樣獨自到街上散步。“近日,我市B型血液因臨床用血量大,血源短缺嚴重。”走到恆大百貨門口,獻血車前的告示牌引起了他的注意。
“咦,我不就是B型血嘛。”祝小忠走上了獻血車,一口氣獻了300ML的血。他本以為,這是一次再普通不過的獻血,就像2000年和2001年,他在紹興獻的兩次一樣。“後來,金華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讓我再去抽點血,說我的血型很罕見。”祝小忠說。
“他的血漿中有一種血型抗體,可以與其他獻血者的紅細胞發生凝集反應,跟正常人的血型抗體完全不同。”金華市中心血站檢驗科主任王福成懷疑,祝小忠的血液里有一種“神秘抗體”。通過對p型血相關的A4GALT基因的DNA序列分析,專家發現,祝小忠的p型血是A4GALT基因的26個核苷酸缺失導致的,但並不是病態。
在其家系成員中,專家發現了5個變異型等位基因攜帶者。他們都是隱型攜帶者,所以還是正常血型。但祝小忠的父母都是變異型基因隱性攜帶者,而且剛好都把這種變異型基因遺傳給了祝小忠,導致他成為變異型基因的“純合子”,就表現為p型血。省血液中心輸血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朱發明說:“幸好祝小忠是個小伙子。若是女孩子,懷孕時可能造成流產。”“這是金華迄今為止發現的首例p血型者。”王福成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發現的p血型個體不到10例,“但類似這種由26個核苷酸缺失導致的p血型,為國內首例。此前,僅由瑞典學者在法國人群中發現過1例。”
其實,p型血在浙江出現不是第一次。早在2003年,省血液中心也發現過1例p型血,是一位大學生,巧的是,也是金華人,但他的p型血是另外一種基因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