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

Meta分析

Meta分析中文譯為“薈萃分析”,定義是“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rge collection of analysis results from individual stud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tegrating the findings.”中文譯為:對具備特定條件的、同課題的諸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的一類統計方法。

基本信息

起源

Meta分析的前身源於Fisher 1920年“合併P值”的思想;

1955年由Beecher首次提出初步的概念 ;

1976年心理學家Glass進一步按照其思想發展為“合併統計量”,稱之為Meta分析;

Meta分析 Meta分析

1979年英國臨床流行病學家Archie Cochrane提出系統評價(Systematic Review,SR)的概念,並發表了《激素治療早產孕婦降低新生兒死亡率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

定義

“Meta logic:a branch of analytic philosophy that deals with the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logic”;

“Meta mathematics: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especially,the logical syntax of mathematics”;

“Meta science:a theory or science of science,a theory concer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r description of theory itself.”(一種科學中的科學或理論,一種對原理本身進行調查、分析和描述的原理。)

適用範圍

廣義上的Meta指的是一個科學的臨床研究活動,指全面收集所有相關研究並逐個進行嚴格評價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對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得出綜合結論的整個過程;

狹義上的Meta指的是一種單純的定量合成的統計學方法。

分析優點

1)能對同一課題的多項研究結果的一致性進行評價;

2)對同一課題的多項研究結果作系統性評價和總結;

Meta分析 Meta分析

3)提出一些新的研究問題,為進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4)當受制於某些條件時,如時間或研究對象的限制,meta分析不失為一種選擇;

5)從方法學的角度,對現階段某課題的研究設計進行評價;

6)發現某些單個研究未闡明的問題;

7)對小樣本的臨床實驗研究,meta分析可以統計效能和效應值估計的精確度。因此,設計合理,嚴密的meta分析文章能對證據進行更客觀的評價(與傳統的描述性的綜述相比),對效應指標進行更準確、客觀的評估,並能解釋不同研究結果之間的異質性。meta分析符合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過程,是與循證醫學的思想完全一致的,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步驟方法

主要步驟

明確簡潔地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制定檢索策略,全面廣泛地收集隨機對照試驗

確定納入和排除標準,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獻

資料選擇和提取,包括原文的結果數據、圖表等

各試驗的質量評估和特徵描述

統計學處理

結果解釋、作出結論及評價

維護和更新資料。

1.

明確簡潔地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2.

制定檢索策略,全面廣泛地收集隨機對照試驗

3.

確定納入和排除標準,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獻

4.

資料選擇和提取,包括原文的結果數據、圖表等

5.

各試驗的質量評估和特徵描述

6.

統計學處理

7.

結果解釋、作出結論及評價

8.

維護和更新資料。

3 3

處理方法

a.異質性檢驗(齊性檢驗,即通過最常用的Q檢驗,I2,和H值等進行 )。

b.統計合併效應量(加權合併,計算效應尺度及95%的置信區間)並進行統計推斷。

c.一般用森林圖的形式表示單個試驗的結果和合併後的結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過Egger‘s法,Begg’s,“失安全數”的計算以及“倒漏斗圖” 了解潛在的發表偏倚。

適用性

•增加統計功效:由於單個臨床試驗往往樣本較小,難以明確肯定某種效應,而這些效應對臨床醫生來說又可能是重要的

•解決各研究結果的不一致性

•尋求新的假說

局限性

•沒有納入全部的相關研究

•不能提取全部的相關數據

•發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Only studies with positive findings published / accepted

•用於合併統計的臨床終點定義不明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