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David

I am David

《I am David》是根據丹麥暢銷小說《北方自由》所改編而成的美國電影,由保羅·費格導演,吉姆·卡維佐、瓊安·普洛萊特等主演,於2004年10月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長大的孤兒大衛逃出了集中營,受人之託帶著一封信穿越歐洲、展開送信之旅的故事。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片名:I Am David
譯名:《我是大衛》又名《送信到哥本哈根
導演:保羅費格(Paul Feig)
演員:“聖狄哥影展”最具潛力新人班提柏(Ben Tibber)
送信到哥本哈根
“基督受難記”男主角吉姆·卡維佐(James Caviezel)
“金球獎女星”瓊安·普洛萊特(Joan Plowright)
“挪威影后”瑪麗亞·波奈薇(Maria Bonnevie)
發行:Artisan Entertainment
類型:劇情
片長:90 分鐘。
上映日期:2004年10月8日
感人至深!榮獲美國奧斯汀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根據丹麥暢銷小說「北方自由」改編——
本片榮獲美國奧斯汀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榮獲美國聖狄哥影展最佳影片、最具潛力新人獎
榮獲摩納哥影展最佳電影新人獎
榮獲美國心陸影展水晶心大獎
故事起源
這是一趟充滿希望的人生之旅…
《I Am David》是根據丹麥暢銷小說「北方自由」所改編而成的,「北方自由」是丹麥名小說家安娜荷姆(Anne Holm)最感動人心的作品。故事講述,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長大的孤兒大衛逃出了集中營,他受人之託帶著一封信穿越歐洲、展開送信之旅的故事。
名導演保羅費格(Paul Feig)慧眼視英雄,找來了在《受難記:最後的激情》(Passion of the Christ, The)中表現出色的吉姆·卡維佐(James Caviezel)和飾演戴維的童星 班提柏(Ben Tibber),共同創造一趙充滿希望的人生之旅....

劇情介紹

1952年,在保加利亞長大的12歲大衛受人之託,僅帶著一隻指南針、一塊麵包和一封信逃出了集中營。他要依照信上的地址,經過希臘義大利瑞士到丹麥的哥本哈根,然後把信交給一個人。當大衛穿越歐洲、展開這趟送信之旅時,從保加利亞翻山越嶺徒步到希臘,吉姆·卡維佐則一直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自小在集中營長大的他,第一次開始接觸到自由的世界。途中大衛搭船越過汪洋從希臘來到義大利,在此結識了一個義大利家庭,讓他初次強烈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但大衛仍需完成他送信任務,他必須繼續往北方走。當他來到瑞士,遇見一位親切的老奶奶瓊安·普洛萊特(Joan Plowright),老奶奶看見他如同看見了自己早夭的兒子,對大衛百般疼愛。在大衛告知其來歷後,老奶奶更是想盡辦法幫助大衛,助他完成「送信到哥本哈根」的任務,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這場充滿無限可能的發現之旅,讓大衛逐漸拋開了他原本對人的防衛心,進而展露歡顏、願意與人分享心情,相信朋友,同時也開始珍愛周遭的事物。這趟歐洲之旅為他開啟了心靈的視窗,也給了他嶄新的人生觀……

導演介紹

保羅費格(Paul Feig)
美國名導保羅費格(Paul Feig),1984年畢業於南加州傳播學院,曾是優秀而風趣的演員。演而優則導的他於1997年首部執導了電影《生活獨賣》(Life Sold Separately)。導演目前有一個工作室位於好萊塢,所執導的作品有二部電視連續劇及二部電影作品,超愛演戲的他甚至在<送信到哥本哈根>中也客串了一角!
保羅費格在2002年9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Kick Me - Adventures in Adolescence>,寫得全是關於他有趣的童年和學校經驗等一系列的幽默散文。這位兼具演員、導演、製片及作家等多重身份的全方位才子,用他的才華及文筆填滿豐富了他的人生,也創造了許多作品,讓廣大的觀眾一起分享他精彩的世界。
演員介紹:
《受難記》男主角 吉姆·卡維佐(James Caviezel)
吉姆·卡維佐(James Caviezel)
吉姆·卡維佐,出生在一個嚴格的天主教家庭,在求學期間曾立志要做一名籃球運動員,可惜在一次打球時弄傷了腳踝,不得不放棄這個夢想。1991年,23歲的吉姆以《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中的小角色,首次登上電影銀幕,但一直沒有得到可以充份發揮的角色。直到2001年,他被珍妮弗洛佩茲 ‘欽點’演出《超感應頻率》(Angel Eyes)中的男主角,這個敏感、迷人、充滿神秘色彩的男人吉姆·卡維佐開始引起影迷們關注。02年,吉姆在《極度重罪》(High Crimes)里和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飾演一對夫妻,卻拒絕演片中的一段有裸露鏡頭的親熱戲,因為這違反了他個人的宗教信仰。04年,他在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的宗教題材電影《受難記:最後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出色地塑造了救世主耶酥,拍攝期間,敬業的吉姆十分投入,以至在一次拍攝中肩膀脫臼,影片上映後,吉姆震撼人心的演出終於給他帶來了電影事業上的成功。
在《I Am David》里,吉姆飾演大衛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他鼓勵大衛接近人群往更美好的世界去,並找尋屬於自己的自由,二人在片中的交情如同父子,其出色的表現不亞於他在《受難記:最後的激情》中的表現。
班提柏(Ben Tibber)
“聖狄哥影展”最具潛力新人童星班提柏(Ben Tibber)
首次在電影中露面是演出《觀光導遊》(The Cicerones),
雖然該片類型為恐怖短片,但也讓飾演一位小小的嚮導的他過足了戲癮。接著他便參與《101忠狗續集:倫敦大冒險》(101 Dalmatians II: Patch's London Adventure)擔任配音。演出《I Am David》是他眾多演出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片中他飾演帶著希望與夢想的大衛,穿越歐洲、展開一趟送信之旅,年輕的班提柏在《I Am David》中表現出色,立即在聖狄哥影展中獲得肯定,並榮獲了“最具潛力新人獎”獎項。
“金球獎女星” 瓊安·普洛萊特(Joan Plowright)
瓊安·普洛萊特(Joan Plowright)演出過大大小小的電視劇及電影,曾在1996年演出《101真狗》中的女管家Nanny與狗狗大作戰後,隨即在2000年被迪斯尼相中為《恐龍》(Dinosaur)中幫「腕龍貝琳」配音。出色的表現,讓她片約不斷,2003年在《我的野蠻網友》(Bringing Down the House)中與史蒂夫馬丁演出一對無緣夫妻,在《I Am David》中瓊安·普洛萊特飾演一位親切慈祥的奶奶,對大衛疼愛有加,最終由她幫助大衛完成送信到丹麥的任務。
“挪威影后” 瑪麗亞·波奈薇(Maria Bonnevie)
北歐美女瑪麗亞·波奈薇(Maria Bonnevie)有著獨特的自信與美麗,就像是兩面鏡子一般,反映出瑪麗亞的迷人氣質。很難去定位瑪麗亞的真正國籍,因為她同時擁有挪威與瑞典的血統(母親為挪威裔女演員,父親則是瑞典籍男演員),結合瑞典式優雅與挪威般清新氣質的她,再加上曾在丹麥的求學經驗,更加深她獨特的北歐‘混血美感’。瑪麗亞在挪威長大,16歲的小小年紀她已經在挪威電影界嶄露頭角。在18歲那年,她放棄在挪威影劇界的成就,毅然前往丹麥學習戲劇。也因此,瑪麗亞開發獨特的戲劇潛力,遇見一位啟蒙恩師,並順利進入瑞典國家戲劇學校就讀。
有趣的是,在她經歷過挪威、丹麥的生活之後,最後卻回到其父的出生地--瑞典,並在此打下演藝基礎。她先演出丹麥知名導--比利奧古斯(Bille August)執導的《耶路撒冷》(Jerusalem),成為北歐家喻戶曉的新生代女演員。更因為她的語言天分--精通北歐三國語言,遊走挪威、瑞典及丹麥三地戲劇界都沒有障礙。在24歲時,被「瑞典皇家戲劇院」(Dramaten)網羅,與大導演英格瑪博格曼(Ingmar Bergman)合作。同時在國際影壇上,她也成為不容忽視的一顆新星,2002年柏林影展被選為挪威傑出新生代演員。在《I Am David》中,瑪麗亞飾演大衛找尋已久的母親,動人的演出更是讓觀眾淚灑戲院。
本人覺得最感人的地方:最後在飛機場,大衛看到了自己的母親,他說:“嗨,你好,我的名字叫大衛。”好感人,雖然之後想想其實有些老套。但還是讓我哭到字幕打完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