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DS

摩門教基要派(FLDS)是美國的摩門教(LDS)的一個分支教派組織,但他們大多數的成員從未加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擁有相同十九世紀的歷史。FLDS的信仰、施行、政策非常的與耶穌基督後期聖徒不同,且無從比較。FLDS實行一夫多妻制,這一頗富爭議的教派在摩門教廢止一夫多妻制後與其分裂。

歷史

最後的烏托邦——FLDS一夫多妻制最後的烏托邦——FLDS一夫多妻制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經常被稱為摩爾門或後期聖徒(LDS)。LDS是後期聖徒的字母縮寫,是教會正式名稱的一部份。當宗教團體使用相似的名稱來命名時,例如:基本教義派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FLDS)或後期聖徒(LDS),常常會使人誤以為彼此有關係。

在摩爾門歷史的早期(1830—1860年),就有一些異議者,他們有些創造了分離的宗教社群。一段時間後,這些團體創立了獨特自有的理論與歷史,完全與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不同。此情形就好比,第一代的新教徒從神聖羅馬教皇或稱天主教分離,否認教宗的權柄並自創基督教一樣。

基本教義派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FLDS)就是這樣的團體,一個獨立且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毫無瓜葛的組織。他們大多數的成員從未加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擁有相同十九世紀的歷史。

誕生地

猶他州的希爾達勒共同組成摩門教基要派(FLDS)的誕生地。

信條

FLDS的信條之一說明:“我們要求依照我們自己良知的指引,崇拜全能的神的特權,並容許所有的人都有此同一特權,讓他們自行抉擇崇拜的方式,處所,或對象。”(信條十一)因此,後期聖徒允許人們去參與任何宗教組織。

然而,信條又提到:”我們信我們從屬於國王,總統,統治者和司法長官,要服從,敬重和維護法律。“(信條十二)

因此,耶穌基督教會教導它的教友,要支持憲法和相信政府有權施行法令來保護孩童及弱勢者。如同其他良善之人,後期聖徒同情FLDS的婦女與孩童,也希望他們能夠快樂的活在沒有虐待恐懼的生活里,有完全的自由去與其他宗教接觸。

一夫多妻制

喬· 傑索普是摩門教基要派(FLDS)的一名長者喬· 傑索普是摩門教基要派(FLDS)的一名長者

FLDS是摩門教(LDS)的一個分支,實行一夫多妻制。20世紀二三十年代,摩門教領導層摒棄一夫多妻傳統、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決心越來越堅定,一小部分多妻制家庭便遷居至此,定居在猶他州與亞利桑那州邊界兩側。1935年,教會向這些居民下達最後通牒:不放棄一夫多妻制者將被逐出教會。幾乎所有人都拒絕接受,於是遭摩門教驅逐。一夫多妻的原則是在保密的情況下向摩門教徒揭示的。19世紀40年代,教派創始人斯密約瑟開始實行一夫多妻制的謠言傳開後,烏雲便在教會上空鬱積不散。

為遵從原初的摩門教義,希爾達勒和科羅拉多城的大部分財產都由教會代管。為儘量做到自給自足,社區居民種植多種蔬菜水果,包括孩子在內,每個人都要參與收穫。教會成員同時也持有並經營若干大買賣,從旅館到設備製造商。每周六,男人們在禮拜堂集會,研討城裡需要志願者的建設及維修項目。有一回,男人們建了座四居室的房子,從打地基到蓋頂瓦,總共只花了一天時間,充分體現了社區的團結協作。

這種公社精神延伸至一夫多妻制家庭內部。雖然生活安排各不相同(各位妻室占用不同廂房,或者在主屋之外另建小屋),但女人們都傾向於按照自己的喜好與特長占據各自的領域。每個婦女的首要責任是照管自己的孩子,但同時會有一個妻子管廚房,一個當老師(希爾達勒和科羅拉多城FLDS社區的兒童幾乎都在家接受教育),還有一個主縫紉。這種分工方式在灌輸姐妹情誼的同時,似乎也起到了減輕嫉妒情緒的作用。

代表

喬是一名頗具威望的FLDS教徒,同時也是一個龐大家族的家長,育有46個子女和239個(2010年1月)孫輩。由於社區中這么多人口的血統都可以上溯到最初定居的幾個先驅家庭,所以導致同樣的幾個姓氏在希爾達勒和科羅拉多城一再重複出現,暗示著人口富饒背後的陰暗面:亞利桑那州的醫生說,由於社區成員近親結婚,導致一種隱性基因引起的嚴重衰竭性疾病——延胡索酸酶缺乏症發病率升高。

批評

另一方面,批評家卻把FLDS視為一個孤立的教派,其成員被強硬的社會管制剝奪了心智,對自稱為人間的上帝代言人——先知沃倫· 傑夫斯忠心不二,狀況令人憂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