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法國海軍F70型反潛驅逐艦,又稱“喬治·萊格”級(F70ASM),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該級艦是在“薩弗倫”級和“圖爾維爾”級驅逐艦的基礎上設計的,但在武器裝備和作戰效能方面都有較大提高。它的主要任務是為法國海軍的飛彈核潛艇提供安全保護,為航母編隊護航;此外,還可擔任運輸船隊護航、保護海上交通線、支援登入作戰等任務。

基本信息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簡介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艦名 Georges Leygues

艦名 喬治·萊格號
服役時間 1979.12.10

法國海軍F70型反潛驅逐艦,又稱“喬治·萊格”級(F70ASM),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該級艦是在“薩弗倫”級和“圖爾維爾”級驅逐艦的基礎上設計的,但在武器裝備和作戰效能方面都有較大提高。它的主要任務是為法國海軍的飛彈核潛艇提供安全保護,為航母編隊護航;此外,還可擔任運輸船隊護航、保護海上交通線、支援登入作戰等任務。
法國喬治·萊格級驅逐艦續航力高達8.5萬海里(航速18節時),1971年,新艦草圖完成,1972年進入設計階段。1974年9月開始在布列斯特造船廠建造,原計畫建造8艘,後取消一艘。至1990年,已建成7艘入役。1978年11月下水,1979年12月服役。該級艦共建造了7艘。1990年7月,最後一艘順利入役,從此,法國水面艦艇部隊增加了一支強大的反潛力量。
喬治·萊格級驅逐艦全長139米,水線處全寬14米,平均吃水4.10米,排水量4030噸,航速30節,自持力30天。它的動力系統由2台燃氣輪機、2台SEMT16PA6V280柴油機構成,螺鏇槳可變。
該艦探測設備為DRBV15A雷達1部DECCARM1226雷達2部、DUBV43C拖曳聲納1部、DUBV24C搜尋攻擊全向聲納1部、DSBV61被動線列陣拖曳聲納1部、淺海NUBS-14探測儀1部、深海AN/UQN4測深儀1部。導航系統由1部計程儀、1部磁羅經、2部平台羅經構成。信息處理系統由1台計算機、1部SENIT戰術信息處理機、7部顯控台構成。電子戰系統由2座DAGAIE誘餌發射裝置、1部無線電測向偵察儀、1部ARBRITA偵察儀組成。
喬治·萊格級驅逐艦火力配置比較先進。它主要配有:8座MM40“飛魚”反艦飛彈發射裝置、1座“海響蛇尾”飛彈發射裝置、2座可發射L5MOd4型魚雷的發射管、1座100毫米艦炮、2座20毫米艦炮。另外,它配有可帶MK46魚雷、AS12飛彈、MK54深水炸彈WG13“山貓”直升機2架。據認為,喬治·萊格級驅逐艦是法國海軍作為驅逐艦主力,編入核動力航空母艦編隊,從90年代起,一直沿用到2000年之後。該級艦建造周期很長,呈現出邊建造邊研究改進的發展狀態。喬治·萊格驅逐艦又稱“F70”型。
1987年訪問中國的“F70”型軍艦是第六艦,叫做“拉莫特·畢蓋”號。哪次訪問經印度洋到中國的青島,之後橫渡太平洋,越過大西洋回法國。那時它還沒入役,是足球做是行,然後再正式列編。

研究歷程和背景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該級艦是反潛型驅逐艦,原稱C70型,1988年改稱為F70型,其研製計畫是1970年正式提出來的,主要背景是:

①需要替換老艦,也需要一代新艦。法國海軍50~60年代建造的驅逐艦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進入退役時期,需要有新艦替補。另外,根據法國海軍的發展計畫,90年代的新的彈道飛彈核潛艇需要一代新型的反潛驅逐艦為其提供海上安全保護;90年代的法國核動力航母也需要新一代的反潛驅逐艦作為其編隊的反潛護衛兵力。

F67型“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需要改進。F67型艦的反潛系統的性能需要改進提高,動力裝置需要採用新的型式(F67型為蒸汽輪機動力裝置),2000年以後將開始退出現役。

建造計畫與改裝

F70型反潛驅逐艦計畫建造7艘,首艦“喬治.萊格”號於1974年9月開工,1976年12月下水,1979年12月服役,最後一艘於1990年7月服役。1號艦服役至2004年,2、3號艦服役至2006年,4號艦服役至2008年,5號艦服役至2011年,6號艦服役至2012年,7號艦服役至2014年。

該級艦的現代化改裝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頭四艘艦的對空作戰能力的提高,三艘已完成,第四艘2000年完成。改裝內容為改進作戰指揮室,裝二座六聯的“西北風”近程飛彈;2座Breda/Mauser30innl炮由Sagem公司的Vigyl05型光電瞄準儀控制;裝“旺皮爾”紅外監視系統二套(原計畫就有,屬緩裝);用ARBB36干擾機替換ARBB32。二是計畫進行反潛戰的現代化改裝,內容包括提高聲吶性能,裝備ATBF2輕型拖曳聲吶,計畫還裝備“米拉斯”反潛飛彈,據報導,裝備“米拉斯”反潛飛彈的計畫已被擱置。

本級艦1983年時的造價為2.5~3.0億美元。

使命任務

該級艦的主要使命是反潛,它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其主要任務是為法國的海上戰略力量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安全提供保護和為航母編隊護航。此外,尚可完成為運輸船隊護航、海洋監視、保護海上交通線和支援登入作戰等任務。多用於遠洋行動,以較強的反潛、防空能力保護海上編隊及職員兩棲作戰行動。

性能數據

主尺度: 艦長139米,艦寬14米,吃水5.5米

排水量: 3550噸(標準)/4350噸(滿載)(D640-D643);
3680噸(標準)/4580噸(滿載)(D644-D646)

航速: 30節

續航力: 9500海里/17節(柴油機動力);
1000海里/30節(燃氣輪機動力)

艦員編制: 219名(軍官15名)(D640-D643);
235名(軍官20名)(D644-D646)

動力裝置: CODOG動力方式,2台"奧林普斯"TM3B燃氣輪機,功率46200馬力;
2台SEMT-Pielstick 16 PA6 V280型柴油機,功率12800馬力.

艦炮: 1座Mod68型100毫米艦炮;
2座"厄利孔"20毫米速射炮(D640、D644-D646號艦)
2座"厄利孔"30毫米速射炮(D641-D643號艦).

艦空飛彈: 1座八聯裝"響尾蛇"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備彈26枚;

反艦飛彈: 2座四聯裝"飛魚"MM38型飛彈發射裝置(D640、D641號艦)
或"飛魚"MM40型飛彈發射裝置(D642-D646號艦).

魚雷: 2具324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ECAN L5 Mod 4型魚雷,備10枚魚雷.

艦載直升機: 2架"山貓"直升機.

總體性能

該級艦全長139米,寬14米,吃水5.7米,標準排水量3830噸,滿載排水量4300噸(後3艘為4580噸)。動力採取柴燃交替方式,2台“奧林普斯TM3B”燃汽輪機,功率46200馬力,2台“皮爾斯蒂克16PA6V280”柴油機,功率12800馬力,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8500海里/18節(用柴油機)。全艦編制218名,其中軍官16人。

該級艦是法國海軍首次採用燃汽輪機作為主機,並首次採用柴燃聯合動力裝置。它屬於長首樓型,其艦殼聲吶、變深聲吶和線列陣聲吶合為一體,能夠在各種情況下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水下探測。它的續航力尤為出色,幾乎是有些國家同級艦的2倍。根據艦上設備的不同,它又可分為前4艘和後3艘兩批。

下面按照艦艇各方面層次分類說明。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1.主尺度與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t) 3830

滿載排水量(t) 4300(D640-643) 4580(D644-646)

總長(m) 139

二柱間長(m) 129

設計水線寬(m) 14

設計水線吃水(m) 4.1

2.船型及船型係數

F70反潛型為長首樓型的雙槳單舵驅逐艦,在排水量相當的英國42型美FFG-7荷蘭“科頓艾爾”級德國F122義大利“西北風”級中,F70反潛型的排水量長度比最小,因此其高速時的阻力性能較優。該級艦的後體水線面豐滿,有利於提高艦的適航性。採用方尾,尾板在水線之上,尾端不浸水減少了艦的濕表面積,有利於減小低速時的阻力。首部乾舷相對較低,因為露天甲板首部有-5°的傾斜(有利於擴大前主炮的射界)。

F70反潛型艦的船型係數如下:

排水量長度比 1.77

長寬比 9.21

寬度吃水比 3.41

長度吃水比 31.5

方形係數 0.490

棱形係數 0.620

橫剖面係數 0.793

設計水線面係數 0.753

3.航速與續航力

航速(kn) 30(使用燃氣輪機最高航速)

21(使用柴油機最高航速)

續航力(nmile/kn) 8500/18,2500/28

該級艦要求續航力在18kn巡航速度下達到2500n mile的作戰半徑。

4.穩性

穩性滿足法國海軍的要求,完整穩性要求與美國海軍相似,破損穩性要求以標準裝載狀態或燃油用完無壓載的狀態設計的。

5.總布置

主船體設二層連續甲板,全艦至水密甲板設16個主隔壁,分成17個水密艙。露天甲板以上分四層,上層建築以煙囪為界分為前後二個部分,前部為艦橋,後部主要是直升機庫、機載魚雷和飛彈庫、“海響尾蛇”飛彈控制室。煙囪的前面是單獨設定的燃氣輪機進氣道。甲板的平均層高是2.56m。

艦的舭部設一對間斷的舭龍骨,間斷處設一對固定式的減搖鰭。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按法國的習慣把長首樓甲板標作01甲板,1號甲板上設首尾縱道的內部通道,作戰室布置在駕駛室後方的下一層02甲板上。前4艘艦的駕駛室與作戰室前後相鄰,都在02甲板上,由於駕駛室的位置偏低,後3艘艦上把它的位置升高了一層。

機艙集控室和損管中心設在柴油機艙上方的1號甲板上。魚雷艙布置在艦橋上層建築後部的01甲板上,魚雷艙內左右各設1座IS魚雷發射裝置,與舷側固定成90度,魚雷艙內備L5-4型魚雷10枚。

100mm主炮布置在首部的露天甲板,30mm炮(前4艘)和20mm炮布置在艦橋上層建築後端的02甲板的左右舷。艦尾由於布置DUBV43變深聲吶及其收放裝置,占很大一塊甲板面積,因此直升機平台的位置相對前移,好處是平台受艦的縱搖運動影響減小,有利於直升機的起降。直升機平台長約21m,寬約12m。

八聯裝“海響尾蛇”飛彈發射裝置布置於機庫的頂部,發射架下面是“海響尾蛇”飛彈控制室,控制室的前方是飛彈裝填裝置和飛彈庫,彈庫內備18枚飛彈。“海響尾蛇”飛彈庫前面設二座四聯裝的MM40“飛魚”飛彈,分別指向左右舷60°。最後3艘艦(D644~646)的201TLII炮由2座雙聯裝的“西北風”近程艦對空飛彈取代。2座干擾火箭布置於桅桿兩側的03甲板的左右舷上。

6.海上補給

海上補給站設3站。第一站設在艦橋前端的左右舷;第二站設在中部,緊挨煙囪後面左右舷,為簡易門架式結構;第三站是直升機平台,用直升機進行垂直補給。兩舷接收重載荷的補給能力最大為1700kg,兩舷輸送人員和輕載荷的能力最大為300kg。TR-5直升機燃油由左舷接收。


7.動力裝置與電站

C70反潛型驅逐艦的動力裝置採用CODOG柴燃交替聯合動力,它是法國海軍首次採用燃氣輪機作主機的軍艦,也是首次採用柴燃交替動力的軍艦。主機選用2台Olympus TM3B燃氣輪機,每台持續功率為16.98MW(23100hp),2台SEMT-Pielstick 16PA6V280柴油機,每台持續功率為4.7MW(6400hp)。雙軸,2個Lips4葉變距槳。

動力裝置布置在四個機艙內,全長40.2m。前輔機艙長7.0m,主要布置前電站;前主機艙長10.2m,主要布置2台燃氣輪機;後主機艙長12.5m,主要布置PA6柴油機和齒輪傳動裝置,後輔機艙長10.5m,主要布置後電站。

2台二級減速齒輪傳動裝置布置在柴油機艙內,柴油機通過液力聯軸節與推進軸連線,燃氣輪機通過同步機械聯軸節連線。

機艙集控室設在柴油機主機艙上方的1號甲板上。集控室設2台燃氣輪機控制屏、2台柴油機控制屏、2台減速齒輪傳動裝置控制屏、輔機控制屏、柴油發電機控制屏、電站顯控和電網顯控屏、燃油顯控屏及主推進操縱控制屏。4個機艙都有電視監視。動力裝置的控制分為機旁、集控室和艦橋三級控制。

設前後2個電站,分別位於前後輔機艙。每個電站設2台850kW的柴油發電機組。全艦的電力分配通過以下四個電網:440V/60Hz的三相主電網;400Hz的中頻電網;115V/60Hz的三相照明電網;消磁電網。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8.居住性

設計中非常注意居住性的提高,F70型最後定下的艦長比原方案加長了5m,從而增加了190m2的艙室布置面積,艦的排水量隨之增加了150t。

軍官艙室設單人軍官艙13個,雙人軍官艙3個,4人軍官艙1個;資深士官設雙人艙9個,4人艙4個(均為雙層鋪);低級士官設9人和12人住艙兩種,均為三層鋪;士兵設9人、15人、18人和24人住艙。每個4人以上住艙設休息區,休息區和鋪位分開。

9.三防

艦上設過濾通風系統;露天甲板和上層建築設水幕沖洗系統,艦內設超壓系統,據報導艦內可以保持在0級密封24h。

反艦:4座單裝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裝置,該彈射程40公里。後5艘改為2座四聯裝MM-40型,該彈0.9馬赫時射程70公里。另有1座100mm全自動炮和2座“厄利孔”單管20mm手操炮,既可對艦也可對空。艦載直升機也可攜帶2枚AS-12“海鷗”輕型反艦飛彈。

反潛:該級艦反潛任務主要由2架艦載WG-13“山貓”直升機承擔。每架直升機可攜帶2枚MK-46魚雷或MK-54深彈,執行遠程反潛任務。近程反潛由2座單管發射的L5-4型魚雷完成,該雷為主/被動聲吶制導,航速35節,射程9.2海里,全艦備雷10枚。

防空: 該級艦僅具備點防空能力,由1座8聯裝“響尾蛇”艦空飛彈承擔。該彈長2.94米,重87千克,戰鬥部質量14千克,速度2.3馬赫,無線電制導,全艦備彈26枚。後3艘艦對該系統進行了改進,使其具有反導能力,並加裝了1座雙聯“西北風”近程防空飛彈系統,主要用於對付低空飛機。

武器裝備

“飛魚”反艦飛彈:前4艘艦裝備2座雙聯的MM38“飛魚”飛彈發射裝置,後3艘裝2座四聯MM40“飛魚”飛彈發射裝置。

“海響尾蛇”對空彈:前4艘裝1座八聯裝的“海響尾蛇”飛彈發射裝置;後3艘裝1座改進的“海響尾蛇”飛彈發射裝置,據報導具有反導能力,備彈18枚。

近程對空彈:前4艘裝2座六聯“西北風”飛彈發射裝置,後3艘裝2座“辛伯達”飛彈發射裝置(取代原來的20n皿炮)。

④1座單管68型100mm主炮。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⑤2座Breda/Mauser30mm副炮(裝於前4艘艦上)。

⑥2架“山貓”MK4型直升機

⑦2座固定式魚雷發射裝置,備L5型魚雷10枚。

⑧2座10管“達蓋”MKlMK2干擾火箭

主要電子設備

雷達

對空探測為1部DRBV-26警戒雷達,探測距離240公里,但後3艘艦將其取消。對海/對空為1部DRBV-51C(後3艘為DRBV-15A)搜尋雷達。導航雷達為2部“台卡·雷卡”1226。火控為DRBC-32E(後3艘為DRBC-33A)炮瞄雷達和“熊貓”光電瞄準儀各1部,後3艘加裝1套DIBV-1A“旺皮爾”紅外監視裝置。

①對空警戒雷達:前4艘裝的是DRBV26型遠程對空警戒雷達1部,後3艘沒有裝遠程對空警戒雷達。

②對海警戒雷達:前4艘裝的是DRBV51C型海/空警戒雷達1部,後3艘裝的是DR-BVl5A“海虎”型對海/對低空警戒雷達1部。

③導航雷達:裝台卡1226型導航雷達2部,其中1部用於近程的直升機控制

④火控雷達:裝“海響尾蛇”飛彈火控雷達1部(位於發射裝置上),火炮火控雷達前4艘裝DRBC32E型1部,後3艘裝DRBC33A型1部(帶光電設備)。

聲吶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前4艘配有DUBV-23D球首聲吶和DUBV-43B(主動探測距離13.5海里)變深聲吶各1部,直升機配有DUAV-4吊放式聲吶1部;後3艘分別改進為DUBV-24C型、DUBV-43C型和HS-12型,並另外加裝了1部DSBV-61被動式線列陣聲吶。此外,該級艦還配有AN/SSQ-56A海水溫度、深度記錄儀1部,NUTE-1A聲線軌跡儀1部、AN/UQN-1H和NUBS-14A回聲測深儀各1部,搜潛設備可謂齊裝配套。
①球首聲吶:前4艘裝DUBV23D型主動搜尋與攻擊聲吶1部,後3艘裝DUBV24C型1部。

②變深聲吶:前4艘裝的是DUBV43B型,拖纜長600m,24kn拖曳航速時下沉200m;後3艘裝的是DUBV43C型;前4艘準備改進為DUBV43C型。

③線列陣聲吶:後3艘裝DSBV61B型被動拖曳線列陣聲吶,拖曳深度達到365m。可能用ATBF-2輕型拖曳陣聲吶更換。

④直升機裝DUAV4吊放聲吶1部。

光電設備

①CSEE“熊貓”光電瞄準設備1套。

②Vigyl05型光電瞄準設備1套:頭4艘艦的現代化改裝設備,用於控制頭4艘艦上的30mm艦炮。

③“旺皮爾”紅外監視系統1套。

電子戰系統

“喬治·萊格”級驅逐艦有一個中期改進計畫,包括安裝SLASM綜合反潛系統和“米拉斯”反潛飛彈,換裝“緊湊型”100mm全自動炮,採用新一代電子戰裝備,並用“海鱔”魚雷裝備艦載直升機。該計畫預計在90年代完成。可以相信,正處在盛年時期的”喬治·萊格”級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新世紀的反潛戰場上。

前4艘艦裝備的電子戰系統有:ARBRl7雷達偵察機1套;ARBB32B干擾機1套;“旺皮爾”紅外監視系統1套;2座CSEE“達蓋”MKl干擾火箭。

後3艘艦裝備的電子戰系統有:ARBRl7雷達偵察機1套;Telegon-10通信偵察機1套;達索公司ARBB36干擾機1套;“旺皮爾”紅外監視系統1套;2座CSEE“達蓋”MK2干擾火箭;1套“水精”魚雷誘餌。

火控系統

①“織女星”火控系統:裝於前4艘艦。

②DCN的Ctms光電/雷達火控系統:裝於後3艘艦,對CTMS和“織女星”火控系統加裝了SAT的“海鱔”紅外跟蹤器。

③CSEE的“熊貓”光學瞄準火控系統。

④2套Segem的Vigy-105光電火控系統。

⑤魚雷火控系統有兩種型號,DLTL4具裝於前4艘艦,DLTL5裝於後3艘艦。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作戰指揮系統

為“塞尼特-4”型。電子戰設備有ARBB-32B或ARBB-36系統,另有1部ARBR-17雷達報警系統。艦上裝有2座“薩蓋”10管火箭干擾彈發射裝置。SENIT 4作戰情報指揮系統1套,設有11號和14號鏈、“錫拉庫斯”2(Syracuse 2)衛星通信系統、0PSMER指揮支持系統。還設2套MINICN(即MCV-4)慣導系統。

SENIT4的主要功能如下:

①蒐集全艦雷達、聲吶、電子偵察設備、光電設備以及導航設備、數據傳輸設備來的各種信息進行戰術態勢的編輯。

②戰術態勢的顯示。

③威脅判斷。

④對艦上的各種武器和電子戰設備進行目標的分配和指示。

⑤管理11號和14號數據鏈與其他艦的聯繫。

⑥直升機輔助導航。

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F70反潛型驅逐艦是一級70年代初設計,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服役的法國驅逐艦,也是目前法國海軍中最新的反潛型驅逐艦,在後續艦的建造中進行大量的更新與提高,綜合評價是一級80年代末90年代初裝備水平的反潛驅逐艦。分析這一級艦的研製和裝備具有以下特點:

1.全艦武器系統的配置緊密結合本級艦的主要使命

本級艦配備了“山貓”直升機和15魚雷兩個層次的反潛武器,並重點加強了反潛探測設備的配置。這是非常明智的決策,因為對潛探測是反潛中的先決條件,也是反潛中最困難的問題,發現不了潛艇就根本談不到反潛。為此,首批4艘艦配置了球首聲吶、變深聲吶和直升機吊放聲吶三種聲吶;後續3艘艦除了上述聲吶的改進型號之外,首次在法國水面艦艇上裝備了DUBV-61被動拖曳線列陣聲吶,這種聲吶的裝艦使用是法國水面艦艇反潛探測手段中新的里程碑,它顯著地擴大了法國反潛水面艦艇的反潛探測距離和海洋的監視範圍,以保證完成本級艦的主要反潛使命。

一艘艦上同時裝備球首聲吶、變深和線列陣三種聲吶,國外只有法國這樣做,美、英等國的做法是用線列陣取代變深聲吶。DSBV61B拖曳線列陣聲吶的使用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獨立工作方式,即線列陣聲吶單獨拖曳使用;另一種是與DUBV43C變深聲吶聯合工作方式,即線列陣聲吶拖曳在變深聲吶拖體之後。

由於本級艦是以反潛為主,後續艦上與反潛主要使命無關的裝備能不裝的就不裝。最明顯的例子是:前4艘艦裝DRBV26遠程對空警戒雷達,而後3艘艦上沒有再裝。這樣做是合理的,因為FT0型反潛驅逐艦沒有賦於編隊防空的任務,它只有本艦自身的點防禦任務,用DR-BVl5A“海虎”雷達足以為“海響尾蛇”近程對空飛彈系統完成目標搜尋與指示的任務。

2.F70反潛型驅逐艦的裝備研製強調了技術上的繼承性

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F70型“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

該級艦首艦和末艦服役年代相差12年,因此在後續艦上怎樣體現技術上的改進和提高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級艦在這方面處理得很好。在技術的銜接上,基本分為前4艘和後3艘兩批艦。例如:從後3艘艦開始,在水聲方面,用DUBV24C球首聲吶取代前4艘艦的DUBV23D聲吶;用DUBV43C變深聲吶取代前4艘艦的DUBV43B聲吶。在雷達方面,用DR-BV-15A“海虎”對海/對低空警戒雷達取代前4艘的DRBV-51C海/空警戒雷達,大為提高了對低空的警戒能力;用帶光電設備的DRBC33A火炮火控雷達取代前4艘艦的DRBC32E火炮火控雷達。在電子戰方面,用ARBRl7雷達偵察機替換前4艘初期裝的ARBRl6雷達偵察機;前4艘加裝了後3艘裝備的“旺皮爾”紅外監視系統。

武備方面,用MM40“飛魚”飛彈取代了前4艘的MM38“飛魚”飛彈,並由4枚增加到8枚,使這級艦的對艦飛彈攻擊能力與其大小更相適應;用具有反導能力、射程更大的“海響尾蛇”飛彈取代首批艦的“海響尾蛇”系統。

技術上的繼承性還體現在本級反潛驅逐艦與上一級反潛驅逐艦的關係上。本級艦除了動力裝置由“圖爾維爾”級的蒸汽輪機動力改進為柴燃交替聯合動力和增加“海響尾蛇”近程對空飛彈系統以外,前4艘艦的武器系統基本上都是從F67“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上發展過來的。如直升機系統、15反潛魚雷系統、MM39“飛魚”飛彈系統、雷達警戒系統、水聲系統、電子戰系統和SENIT4都是從F67反潛驅逐艦上移植過來的。但是在移植中作了改進與提高,最明顯的例子是SENlT4,它是在F67型艦的SENlT3的基礎上,研製了火控分布’ 式處理的SENIT4作戰情報指揮系統。又如15型魚雷改用機械手裝填、機艙集控室增加了對4個機艙的電視監視等改進措施。

3.F70反潛型驅逐艦的裝備研製中較好地處理了創新與繼承的關係

繼承性如上面所述,創新的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動力裝置由F67型的蒸汽輪機動力裝置改變為柴燃交替聯合動力,在法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首次使用燃氣輪機,它是法海軍動力裝置中的一次重大創新。二是提高F70型艦的反潛探測能力,首次裝備了新研製的DS-BV26被動拖曳線列陣聲吶,使法國反潛水面艦艇探測潛艇的手段有了新的突破。此外,為了較好地解決低空防禦問題,充分發揮“海響尾蛇”飛彈的功能,裝備了抗雜波、抗干擾能力強、低空探測能力好的DRBVl5A“海虎”雷達。

總之,F70型反潛驅逐艦與F67型反潛驅逐艦對照,F7O型艦既有技術上的繼承性,又注重了技術上的開創性,使裝備和性能上都有重大的突破,給人留下了步子堅實的深刻印象。

4.動力裝置的選型既結合實際又滿足戰術技術要求

F70型艦動力裝置的選擇考慮過多種方案。採用英國方式的COGOG全燃交替動力,巡航機和全速燃氣輪機全部都得進口,而且燃氣輪機的巡航油耗較高,不能滿足向該級艦提出的2500nmile作戰半徑的要求。採用美國方式的COGAG全燃聯合使用動力,得全部進口美國的LM2500燃氣輪機,而且也不能滿足作戰半徑的要求。採用全柴動力,當時法國還沒有適合這級艦功率要求的柴油機。唯一密切結合法國實際情況的選擇是採用CODOG柴燃交替動力方案,引進英國的Olympus TM3B燃氣輪機,選用本國的PA6柴油機,儘量多裝燃油,這樣既滿足了全速的要求,又滿足了作戰半徑的要求,還使用了法國自己的柴油機,充分地發揮了本國的技術資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