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46魚雷

MK46魚雷

該魚雷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研製的第三代輕小型通用反潛魚雷,是世界上第一種輕小型燃氣動力、聲自導反潛魚雷,可供水面艦艇、固定翼飛機、直升機使用,也可作為火箭助飛魚雷的有效載荷使用,作為機載空投魚雷可取代MK44反潛魚雷。同時,該魚雷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多、庫存數目最大的魚雷,共生產20000條,提供20多個國家使用。1956年12月開始可行性研究,1958年開始研製MK46Mod0型,1960年10月美國海軍發布MK46作戰使用要求,1963年MK46Mod0型投入有限生產,1965年12月比預定交付日期提前1年向美國海軍交付MK46Mod0型。隨後在基本型基礎上不斷改進發展,形成包括MK44Mod0/1/2/3/4/5/6型號在內的完整的MK46系列,成為美國和其他各國海軍的固定翼飛機和武裝直升機以及水面艦艇長期、廣泛裝備的標準反潛魚雷。

產地

MK46魚雷是美國於1965年開始生產的輕型魚雷,可以從水面艦艇飛機潛艇上發射。

外形與功能

台灣所有的驅逐艦都裝有此型魚雷。其射程為11公里,速度40節,彈長2.59米,直徑324毫米,重258公斤,彈頭重44公斤,採用主、被動聲納制導,自導搜尋距離460米,可採用多種搜尋模式。使用MK32三聯裝發射裝置

該魚雷的主要缺陷

其爆破式戰雷頭在攻擊有雙層殼體的現代潛艇時效果不佳,需改用能穿入潛艇殼體內部後爆炸的空心裝藥和爆破複合戰雷頭。其動力裝置的工作深度仍顯不夠,因其為開式循環,受海水背壓影響,其航速與航程隨下潛深度增加而減小,難以對付具有很大潛深的現代潛艇,故於90年代初開始被更先進的第四代小型反潛魚雷MK50所取代。

MK46魚雷MK46魚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