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航班

714航班

《714航班》(法語:Vol 714 Pour Sydney),初版於1968年,是由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系列漫畫中的第22冊。故事設定在印度尼西亞,主人公丁丁一行人乘坐714航班前往悉尼,中途停靠於雅加達機場,並結識了百萬富翁拉斯洛·卡雷達,此後他們陷入了拉斯泰波波羅斯的陰謀之中。這本畫冊是丁丁系列中與眾不同的一本,涉及到了外星人與科幻的元素,並在結尾處留下了一個未解的懸念。

基本信息

出版歷史

原版

作者 埃爾熱(Hergé)
首次發表 丁丁雜誌》(Le Journal de Tintin)836期-997期
發表日期 1966.9.27-1967.11.28
單行冊初版日期 1968
原版書名 Vol714 pour Sydney(法語)
出版社 Casterman
頁數 62
叢書系列 《丁丁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Tintin)
前篇 綠寶石失竊案》(Les Bijoux de la Castafiore)
續篇 丁丁與叢林戰士》(Tintin et les Picaros)

譯本

英譯本 中譯本
初版日期 1968 初版日期 1984.12
出版社 Methuen 出版社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譯者 萊斯利·朗斯戴爾-庫柏(Leslie Lonsdale-Cooper) 麥可·特納(Michael Turner) 譯者 張磊、李秉剛

作者簡介

丁丁之父——埃爾熱丁丁之父——埃爾熱
喬治·雷米(GeorgesProsperRemi),筆名埃爾熱(Hergé),比利時著名漫畫家,創造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漫畫形象之一的丁丁。漫畫藝術史上的比利時流派、布魯塞爾流派和埃爾熱的名字是分不開的,他也被譽為“近代歐洲漫畫之父”。
埃爾熱1907年5月22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幼酷愛繪畫。上中學時,他熱衷於童子軍活動,而他的繪畫天賦很快吸引了童子軍領隊的注意,於是他開始做插畫工作並在童子軍雜誌上創造了自己的第一個漫畫系列《冒失鬼巡邏隊長托托爾》(Totor)。1924年,開始使用埃爾熱這個筆名,埃爾熱的發音和他名字開頭字母的法語發音相同。1925年,他開始參與編輯保守派報紙《二十世紀報》(LeVingtièmeSiècle),而在1929年他在這個平台上為他的第一個故事創造了一位年輕的記者形象——丁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隨著在國內名聲鵲起,他進一步創作了《丁丁歷險記》(AventuresdeTintin)與《魁可和富魯波克的功勳》(LesExploitsdeQuicketFlupke)兩部作品。
由於二戰的影響,《二十世紀報》停刊,埃爾熱轉而在納粹控制下的《晚報》(LeSoir)繼續連載丁丁的故事。戰後,他被指責與敵人合作,但最終被免罪。1946年,《丁丁雜誌》(LeJournaldeTintin)創刊,他得以在良好的條件下繼續潛心創作。此後,他陸續創作出了《丁丁在西藏》、《綠寶石失竊案》等漫畫傑作,他的漫畫藝術創作達到了頂峰。埃爾熱晚年在世界各地旅遊,並熱衷於先鋒藝術。1983年3月3日,他因罹患白血病在比利時逝世,享年75歲。

情節概要

丁丁、阿道克船長與卡爾庫魯斯教授搭機前往悉尼去參加國際太空大會,中途在雅加達停靠。在雅加達的機場,丁丁一行人遇到了著名的航空實業家,亦是一個百萬富翁的拉斯洛·卡雷達(LaszloCarreidas)。由於無法婉拒卡雷達先生的盛情邀請,丁丁等人搭上了他的私人噴氣式飛機——卡雷達160型(Carreidas160)。此時,一個陰謀在眾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醞釀著。卡雷達的秘書,斯波爾丁(Spaldin)聯合了兩位飛機駕駛員進行了劫機,飛機迫降在一座太平洋的火山島上。丁丁的老對手,拉斯泰波波羅斯正在島上等著他們,而劫機正是他一手策劃的。他想要綁架卡雷達來得到他的財富。
在島上,丁丁一行人被囚禁在日本二戰時期遺留下的碉堡里,而拉斯泰波波羅斯則押著卡雷達到了另一個碉堡。在那裡,拉斯泰波波羅斯的助手,克羅斯佩爾醫生(DoctorKrollspell)對卡雷達注射了一種誠實血清,以期望他說出自己在瑞士銀行的賬戶密碼。不幸的是,卡雷達熱切地坦露了自己貪婪、骯髒的往事而不是自己的銀行密碼。盛怒之下的拉斯泰波波羅斯意外地被注射了血清,於是他與卡雷達兩人便開始激烈得爭論誰更加邪惡。另一方面,白雪溜進了囚禁丁丁的碉堡,並幫助一行人脫困。他們在逃走途中遭遇了陷入瘋狂的兩人,於是便想將拉斯泰波波羅斯作為人質。不料,這時藥物失效,拉斯泰波波羅斯恢復了理智,便逃脫了控制並招呼自己的手下去追趕丁丁等人。
丁丁一行在一個心靈感應的聲音的指引下,進入了一個地下洞穴。在洞穴中,他們發現了一座隱藏在火山內部的古老的寺廟,牆壁上繪有許多類似現代太空人的圖案。在洞穴深處,他們遇到了米克·安洛季托夫(MikKanrokitoff),《太空周刊》(SpaceWeek)雜誌的一名作家。他就是那個指引他們的人,利用心靈感應訊號發射裝置進行了心靈感應。他道出了更多關於這個島的真相:這部心靈感應訊號發射裝置是從一個外星種族那裡獲得的,而從前這個島上的居民將這個外星種族當作神明來膜拜,這個島就是外星人與地球接觸聯絡的中轉站。與此同時,追逐丁丁的拉斯泰波波羅斯製造了一次爆破而引發了火山的爆發。他們為了躲避火山爆發逃到了飛機上的一艘橡皮艇,漂流到了大海上。
丁丁一行人一逃到安全處,米克·安洛季托夫就催眠了他們並召喚來了外星人駕駛的飛碟。被催眠的一行人登上了飛碟,躲避開了壯觀而危險的火山爆發。飛碟懸停在了橡皮艇上空,拉斯泰波波羅斯與他的同黨被催眠而登上了飛碟,從此杳無音信,丁丁與他的同伴則被安全地放到了橡皮艇上。當他們醒來之後完全忘記了之前的經歷。只有卡爾庫魯斯教授在小艇上發現了一根由合金鈷製成的金屬桿,而這種合金並不存在於地球上。只有白雪,不會說話卻依然記得這次劫機與外星人綁架事件。
最終,丁丁、卡雷達和一行人趕上了飛往悉尼的714班機。

出場人物

拉斯洛·卡雷達

拉斯洛·卡雷達拉斯洛·卡雷達
拉斯洛·卡雷達(LaszloCarreidas),一位富有的航空製造業大亨,僅在《714航班》中有過一次出場。當丁丁一行人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機場候機時,阿道克船長將卡雷達錯認為了一位可憐的流浪者。身為一位沒有家人的百萬富翁,卡雷達有著一副不惹人注意的外表,性格孤獨而易怒,號稱是“從來不笑的富翁”。但是,卡爾庫魯斯教授卻成功地讓他在遇到丁丁一行人後大笑起來,這著實使他震驚。於是,他對丁丁等人表現得和藹可親,邀請他們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前往悉尼。他愛好海戰棋遊戲,但是在與阿道克船長的遊戲中不斷地利用閉路監視器作弊,露出了他狡猾可惡的一面。之後當他被拉斯泰波波羅斯綁架時,他展現出了對錢的貪婪,他的絕大多數財產以假名儲蓄在瑞士的銀行中。他的極度的自私自利置所有人於險境之中,正如埃爾熱所說的那樣,很難說丁丁的老對頭拉斯泰波波羅斯和應該是丁丁盟友的卡雷達這兩個人哪個更可恨。
除了對金錢的喜好外,卡雷達與他的那頂戰前款的“BrossandClackwell”帽子(BrossandClackwell系雙關語,是英譯者根據著名食品品牌Crosse&Blackwell修改而來的虛構品牌)也是形影不離。當他丟失了他的帽子之後,執著地要去尋找那頂帽子,直到米克·安洛季托夫對他進行了催眠。埃爾熱本人對當代藝術收藏十分熱衷,在《714航班》中他通過卡雷達耐人尋味地間接描寫了拍賣與收藏家的世界。在停機坪上,卡雷達接到一個電話:“餵……對……當然了。帕克·貝內特公司拍賣……怎么?3張畢卡索的,2張布萊克的和1張雷諾瓦的。呸!我多得簡直不知道把它們放到哪裡好了!你說什麼?奧納西斯想買?……那就買了!……全買下!……不惜一切代價!”
很多讀者認為,卡雷達的人物原型就是航空業之王、“幻影”噴氣式戰鬥機的製造商、法國飛機設計師馬塞爾·達索(MarcelDassault)。達索既是飛機製造業巨頭又在藝術方面多有建樹,開辦畫廊、收藏藝術品,這與卡雷達頗為相像。而他們的形象也如出一轍:身材矮小、把眼鏡架在鼻樑上、穿著灰色法蘭絨西服套裝,一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模樣。卡雷達的名字本身是個雙關語,carréd'as在法語裡的意思是“四張A”(fouraces)。相應的,他的私人噴氣式飛機機尾上的標誌就包含了四種花色的A。

克羅斯佩爾大夫

克羅斯佩爾大夫(DoctorKrollspell)是一名德國醫生,在《714航班》中受僱於丁丁的老對手拉斯泰波波羅斯。他是一個非常陰險的人物,有著一副醜惡的嘴臉,就像一具殭屍,而腦門上扣著一頂棒球帽,戴著黑漆漆的眼鏡,鬍子少得可憐,滿口爛牙,拿著他的針筒(裡面裝著誠實劑)隨時要讓受害者說話。這一切刻畫出了一個百分之百的壞蛋形象。
在初版故事中,他擔任新德里精神病醫院的院長,而在《法老的雪茄》中埃爾熱已然揭示了這座醫院的可怕。在英文版的故事中,這座醫院被搬到了開羅。故事剛開始時,克羅斯佩爾大夫企圖用誠實劑讓拉斯洛·卡雷達說出銀行的密碼,但很快他得知自己也上了拉斯泰波波羅斯的當,便轉投丁丁這一邊了。
克羅斯佩爾大夫在二戰時是一名納粹軍醫,而他的原型很可能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臭名昭著的納粹醫生——約瑟夫·門格勒(JosefMengele)。埃爾熱在《埃爾熱訪談錄》中就發表了他的看法:“克羅斯佩爾大夫也許曾在納粹集中營幹過活。”他最後的結局是在印度被發現,身無分文並且完全記不得自己是怎么到哪裡去的。

米克·安洛季托夫

在地下洞穴中,丁丁遇到了指引他們的那個人——米克·安洛季托夫(MikKanrokitoff),《太空周刊》(在法語版中,這本雜誌叫《彗星》)的俄羅斯作家,一個神秘的傢伙,也是故事中的關鍵人物。在故事的後半部分,他幫助丁丁一行人逃脫了噴發的火山並召喚來了一艘UFO。這個人物被描繪得像一個無論在哪個大學校園裡都會碰見的典型的科學家或數學家,但他其實是心靈感應和催眠術專家。他佩戴著一種特殊的心靈感應訊號發射裝置,固定在眼鏡架上,可以心靈感應或者實施催眠。
米克·安洛季托夫的姓氏在原版中寫作Ezdanitoff,取自響亮豐富的布魯塞爾方言,是從一句意為“這難道不奇妙嗎!”的句子演化而來的。他的原型人物是雅克·貝爾吉埃(JacquesBergier),出生於俄羅斯的作家、記者與電視人,還和路易·鮑維爾斯(LouisPauwels)共同創辦了《行星》雜誌。埃爾熱曾解釋說:“我喜歡不循規蹈矩,安洛季托夫也是個不合常理的傢伙……雅克·貝爾吉埃看到自己這樣融入一個異於常人的角色喜不自勝:現在他出現在連環畫裡了!卓爾不群的貝爾吉埃……”貝爾吉埃在《魔術師的早晨》(TheMorningoftheMagicians)一書中闡述了他關於與外星人接觸的理論。書中他研究的內容之一是“神學作品中涉及的星際飛船”。顯然他提及的“陽光照耀下飛翔的馬車”使埃爾熱心動不已,這一點在《714航班》第41頁當地人的話中有所體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