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巔峰人像攝影作品誕生記

《69巔峰人像攝影作品誕生記》是2008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雨、夏勛南。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69巔峰人像攝影作品誕生記》

我們正處在一個讀圖時代。這是一本教人如何讀圖的書,它讓你讀懂攝影史上那些彪炳千古的影像。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令人生厭的說教,而是使人於輕鬆愉快的欣賞中了解攝影的歷程;沒有枯燥無味的灌輸,而是使人於不知不覺中敏銳自己的眼力;沒有離圖萬里的闡釋,而是使人的潛移默化中把握成功的奧秘。

——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原《中國攝影》雜誌主編 袁毅平

後影既可以記錄“世界”,也可以創造“世界”,這“世界”的背後,還隱藏著“另一個世界”。

本書為你講述這隱藏著的“世界”的故事,幫助你更透徹地了解呈現於你眼前的那記錄和創造的“世界”。

——攝影理論家、編審任一權

回顧100多年的攝影歷史,有些影像雖然已經久遠,但給後人的啟迪是無窮的,甚至一部分今天看來依然處在時尚前沿。作為攝影人,時常回顧這些經典影像非常有益。《影像傳奇》將歷史上的精彩瞬間一個個呈現在我們眼前;同時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描繪出豐富多彩的攝影歷史畫卷。觀賞這些作品,閱讀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歷史、認識攝影,還能使攝影者的審美水平和創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人像攝影》雜誌社社長 冀運表

拍攝照片時,心中有,眼中才會有,解讀照片同樣如此。《影像傳奇》所講述的照片背後的故事,生動、翔實、信息量較大,能幫助你對這些經典作品“一目了然”,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靈感和快樂。

——攝影理論家、教授 丁遵新。

黛安娜·阿巴斯說:“一幅攝影作品是關於一個秘密的另一個秘密”。本書為你揭示了影像背後的“另一個秘密”。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研究部主任李樹峰

閱讀本書,不難看出攝影先驅找尋攝影本體和藝術特性的曲折歷史,對我們如何張揚攝影獨特美學個性頗有啟迪;閱讀本書,不難看出攝影與社會生活的不解之緣,將使我們對如何發揚攝影紀實功能,推動社會前進增添信息;閱讀本書,不難看出科技發展對攝影演進的巨大的影響,對於我們如何採用高新技術促進攝影語言變革、促進攝影美學觀念進步樹立勇氣;閱讀本書,還不難發現攝影家探索個人風格的足跡,對於我們如何協調藝術家主觀意識和時代認同,提供有益參照。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楊恩璞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69幅不可不知的人像攝影名作,它們猶如一座座高峰,構成了人像攝影的壯麗篇章。你或許看過它們,然而其創作理念、拍攝經過及相關的軼聞趣事,卻往往不為人們所知。 黛安娜·阿巴斯說得好:“一幅攝影作品是關於—個秘密的另一個秘密”。本書將向你講述那“另一個秘密”,以及隱藏在照片背後的故事。

作者簡介

夏雨,湖北省鹹寧學院中文系畢業,畢光攝影藝術學院攝影經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自2000年在香港《中國旅遊》發表攝影專題《闖王長眠地九宮山》以來,先後發表《“另類”的對比》、《由單一走向多義》、《斑斕秋色入境來——溫談秋季景色的拍攝》、《有意味的組合》、《遊走數碼影像間》等攝影理論與評論文章100餘篇,並在《中國攝影報》、《人像攝影》等報刊開辦《中國早期照相業拾零》、《聆聽大師》、《經典回眸》、《過去的影像》、《攝影三十六計》等專欄。此外,世紀線上——中國攝影中心網“夏雨工作室”辟有《攝影名家長廊》。

主要著作:《攝影史話》(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回望大師——世界紀實攝影十傑》(中國工人出版社,2005年)、《回望大師——世界藝術攝影十傑》(中國工人出版社,2005年)。

圖書目錄

 1837尼古拉·于勒

1840扮成溺死者的自拍像

1840凱薩琳·德雷珀

1843瑪麗露絲紋

1844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

1850克里斯蒂·魯

1851洛拉·蒙蒂茲

1860幫林肯贏得大選的肖像

1860女郎和鏡像

1860鄒伯奇自拍像

1860作家喬治·桑

1862戈布瑞莉公爵夫人

1865查理·波德萊爾

1865謝爾曼將軍

1866林間篝火

1867“叫我跟從,我就跟從;讓我去死。”

1873貝啞特麗奇的誕生

188675歲的音樂家李斯特

1902慈禧簪花小像

1903慈禧扮觀音

1903裕勛齡

1912傳舒鎮肖像

1918喬治婭·奧基芙

1924安格爾的小提琴

1925半裸男體

1927尤金·阿傑

1929奔向大海的男孩

1929女裁縫

1931衙內

1932火爐旁的畢卡索

1933露西爾·布羅蔻

1935艾爾弗雷德·施蒂格里茨

1936裸女

1937戴著肉類包裝工手套的祼女

1938瑪琳·黛德麗

1938天才背後的常人

1939利薩·方薩格里夫

1939梅博舍的粉色緞子胸農

1939詩人卡爾·森德伯格

1940馬莎·格雷厄姆:《致世界的信》

1941溫斯頓·匠吉爾

1946伊戈爾·史特拉汶斯基

1947為《惡名昭著》拍的劇照

1947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947埃莉諾

1947樂園之路

1948原子的達利

1948作曲家伊戈爾·史特拉汶斯基

1949紅色天鵝絨

1950達利的鬍子

1950毛領時裝

1954畢卡索

1955杜維瑪和大象

1957厄內斯特·海明威

1959跳起來的夢露

1960奧托·弗蘭克

1960瑪麗蓮·夢露

1962街頭時裝秀

1963艾爾弗雷德·克魯伯

1963希區柯克和艾娜

1964索菲亞·羅蘭

1975羅斯里內

1975無名電影劇照

1975馬龍白蘭度

1980女囚康沙萊茲

1981她們來了

1981與妻子、模特在一起的自拍像

1986布里基特·尼爾森

1990在花園裡降落

書摘插圖

1844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

1844年10月24日,在“阿基米德”號輪船上,法國人于勒·埃及爾(Jules Itier)為耆英拍了這幅肖像這也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在中國拍的最早的照片。當時,這艘輪船正停泊在廣州黃浦港。

我們從甲板上回到後艙聚首,我趁此機會用達蓋爾照相機把耆英、大使、海軍上校、大使館一等秘書和翻譯這一幫人都照了下來。然後我又單獨拍攝了耆英和黃恩彤的照片。

埃及爾清楚地記得,“耆英穿一件輕飄飄的灰綢長袍,沒有任何裝飾”。他說,自己本想收藏這些照片,卻又犯傻給他們看,結果不得不答應把照片送給他們。“當耆英看到他的照片時,很是驚奇,然後對我拱拱手,口中連連說著:‘多謝,多謝!’”

作第第一個把攝影帶到中國來的人,埃及爾在1844年以法國海關檢查官的身價,隨法國貿易談判團來到中國,參加中法《黃埔條約》的談判。那次中國之行,他不僅參加中法《黃埔條約》談判的兩國代表拍了,還為廣州十三行買辦潘仕成一家,以及當時廣州的幾位高官拍了照片。如今,法國巴黎的攝影博物館還保存著他的37幅照片,以及他親手寫的文字說明。實際上,埃及爾此行拍的照片,遠比這個數字要多,這是因為銀版攝影法每次拍攝只能得到一張直接正像,而他為許多人拍的肖像照,都送給了被攝者。對此,他不無遺憾地寫道:

這些照片不是在於像中人後代家中,就是永遠的消失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