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

2010年1月6日,中國校友會網和《21世紀人才報》首次推出“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體育大學等八所大學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

簡介

2010年1月6日,中國校友會網和《21世紀人才報》正式公布最新一期的中國大學排名,其中,北京大學3年蟬聯2010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列第二,復旦大學名列第三,名列第四的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名列第五。在民辦大學排名中,名列前兩名的是江西藍天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在獨立學院排名中,名列前兩名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最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次推出“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等八所大學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

評價理念

“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上,根據金字塔原理,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堅持系統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和導向性等四大原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充分考慮到不同類型院校的辦學差異和發展特色,構建了適合不同辦學類型院校辦學水平評價體系,以發揮中國大學星級排名評價的分類、激勵和引導作用。
“中國大學星級排名”是對我國大學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評價,星級評價結果分為6個星級,即六星(★★★★★★)、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2010年僅評出“三星”以上大學,為體現出我國大學辦學水平最新發展變化情況,各大學的星級位次是相對的,隨著每年評價結果的變化而變化。
“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評星標準側重強調高校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選取的評星指標均是得到國際和國內科技界、學術界等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可的指標。評星指標分為人才貢獻和科學貢獻,各占50%。其中,“人才貢獻”指標側重評價其師資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科學貢獻” 指標側重評價其科技創新成果的水平和效益。

評星標準

綜合研究類

一級指標:人才貢獻、科學貢獻
二級指標:師資水平、畢業生質量、國際獎勵、國內獎勵
三級指標 :教師:中國兩院院士、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國家教學名師
政界:國家、省部級等領導,中央委員、候補委員
學界:中國兩院院士、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商界:中國富豪榜上榜者、國內外上市、國有中央及重點企業負責人
科學獎勵: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
論文:Nature和Science論文
科學獎勵:國家重大科學技術獎勵、國家重大人文社會科學獎勵
由於香港澳門地區高校與我國內地高校的辦學體制不同,因此“港澳院校類”大學的評星標準主要參考國際有關港澳地區高校的大學評價研究成果。參考的大學研究成果包括: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等機構合辦的《2009世界大學排名》、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委員會《2009世界大學科學論文表現排行》、上海交通大學《2009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香港專業教育網及港大民意研究計畫聯合發布的《2009香港最佳大學排名榜》等。

藝術體育類

中國校友會網2010年中國大學星級排名評價標準(藝術體育類)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評價指標
人才貢獻
師資水平
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國家教學名師
畢業生質量
國際、國內藝術體育領域重大獎勵獲得者,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獲獎者
科學貢獻
國際獎勵 國家重大人文社會科學獎勵

統計方法

指標定義

“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參與評星的高校為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地區的高校。台灣地區高校、軍事院校等不在此次大學評星之列。具體指標定義如下:

人才貢獻

“師資水平”是指大學在職教師中的中國兩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和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的人數。其中,兩院院士是指我國大學申報並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和兼職院士不在統計之列。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傑出學者,入選學者名單詳見《2008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
“畢業生質量”是指大學畢業生中傑出的政界、學界、商界、藝術和體育等領域內優秀人才的人數。其中,傑出學術大師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傑出政界領袖是指國家、省部級領導,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傑出商界領袖是指國內外上市公司、中央企業、國有重點等企業負責人,中國富豪榜上榜企業家。
“畢業生”僅指在一所高校就讀並獲專科、本科、研究生(論壇) 學歷或學位的學生。對撤銷、調整、合併、改名的院校,遵照歷史沿革,逐一歸併到目前的高校中。對在多個院校獲得學歷或學位,每個院校各統計一次,對在同一所學校獲多個學歷或學位,此高校僅統計一次。

科學貢獻

“國際獎勵”是大學在職教師獲得的國際重大科學獎勵和世界頂級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其中,國際重大科學獎勵為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和阿貝爾獎等。高水平期刊是指英國的《nature》和美國的《Science》雜誌。
“國內獎勵”是大學在職教師獲得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的重大獎勵數量。

數據來源

中國大學星級排名的指標數據來自國家教育、科技主管部門與高校網站、媒體報導和報刊雜誌書籍等。由於在相關評價指標數據的調查整理過程中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我們的數據可能存在疏漏之處。對於那些無法獲取調查數據的調查對象,基於寧缺勿濫的原則,本次報告暫不統計,等獲取確切數據後再納入本排名中。
2010年中國大學星級排名指標數據來源
1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www.cas.cn/,http://www.cae.cn/
2
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http://www.cuaa.net/cur/2008shkxj/
3
國家教學名師
http://msj.zlgc.org
4
中國富豪榜上榜企業家
http://www.hurun.net,http://www.forbeschinamagazine.com
5
國家科技獎勵
http://www.nosta.gov.cn
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
http://www.npopss-cn.gov.cn/
7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http://www.sinoss.net/
8
世界及港澳地區大學評價研究成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上海交通大學:http://www.arwu.org;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委員會:http://ranking.heeact.edu.tw;香港專業教育網:http://www.education18.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