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5 水鄉古鎮(T)

2001-5 水鄉古鎮(T)

2001-5 水鄉古鎮(T),屬於收藏品、郵票,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發行量:1700.00萬。

郵票圖案

2001-5 水鄉古鎮(T) 2001-5 水鄉古鎮(T)

郵票信息

名稱:水鄉古鎮(T)
志編號:2001-5
簡稱:水鄉
設計者:黃里
類別:編年郵票
題材:風光建築
全套枚數:6
整版枚數:16(4×4)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發行日期:2001-04-07
發行量:1700.00萬
背膠:有背膠
印刷機構:北京郵票廠
齒孔度數:P12
版別:影寫版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 齒孔度數 發行量

6-1崑山周莊0.8050×30mmP1225000000
6-2吳江同里0.8050×30mmP1225000000
6-3桐鄉烏鎮0.8050×30mmP1225000000
6-4湖州南潯0.8050×30mmP1225000000
6-5吳縣甪直0.8050×30mmP1225000000
6-6嘉善西塘2.8050×30mmP1217000000

郵票介紹

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幾千年歷史和文化的沉積,形成眾多婉約多姿的水鄉古鎮。這裡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大量元、明、清時期的古橋、古宅及亭、台、樓、閣等建築,依水而建,蜿蜒曲折,典雅古樸,清新秀麗,似一幅幅幽雅的水墨畫。這裡不僅有水鄉澤國之美,而且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是中華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中國東部江南一帶,有一些原貌尚存的水鄉古鎮,幾百年前的石橋老屋靜靜矗立著,條條河汊穿過小鎮,仿佛流淌著過去的悠悠歲月。周莊位於江蘇崑山,以古橋聞名,鎮上的二十餘座元明石橋,造型各異。周莊街巷狹小而宅第則廳堂深廣,似乎每一戶老宅都有一個悠長的故事。同里鎮位於江蘇吳江,由十九個不規則的圩島組成。同里因水成街,家家臨水,戶戶舟楫。退思園小巧精緻,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烏鎮位於浙江湖州,明清以來,蠶桑絲綢滿江浙,鎮上有典型的水鄉建築百間樓、浙江四大藏書樓之一的嘉業堂藏書樓。甪直鎮位於江蘇吳縣,是名副其實。

始建於1086年的古鎮周莊,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里,是隸屬於江蘇省崑山市和上海交界處的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最為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周莊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美譽。

同里鎮,江南六大名鎮之一。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的蘇州市吳江區。她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為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烏鎮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一九九一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陳運和詩《烏鎮剪影》贊“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樑、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

南潯位於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南潯區東部,東北部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毗鄰,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屬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平原,居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腹地。南潯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文明鎮,浙江省百強鎮,全國工業千強鎮之一。南潯鎮作為南潯區的城關鎮,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於滬、寧、蘇、杭經濟圈中心,是浙江湖州接軌上海的東大門。南潯鎮是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南潯鎮名勝古蹟眾多,與自然風光和諧統一,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

古鎮甪直被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位於蘇州城東18公里處,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為江蘇省首批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又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被費孝通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據《甫里志》載: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相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經甪直,見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鎮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獨角怪獸“甪端”的雕塑。傳說中,此獸可避邪鎮風,佑一方百姓。甪直鎮為多水之鄉,北有陽澄湖,南有澱山湖、澄湖,西有金雞湖、獨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西塘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唐、宋時期就已形成村鎮,到了元、明朝時,西塘憑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經濟基礎和水道之便,發展成一座繁華、富庶的大集鎮,窯業、米市、食品、制陶業等行業日益興旺。古鎮區9條河道縱橫交織,將古鎮分為8個區塊,在其中有27座古橋將市鎮連通。古鎮在春夏秋冬、晴陰雨雪的長久年代裡,始終呈現著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橋,橋上行人走,小舟行橋下,橋頭立商鋪,水中有倒影”的不斷變幻的水鄉風情畫。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遊,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