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年

197年

公元197年,農曆丁丑年,曹操為解除許都的威脅進攻張繡先勝後敗。袁術稱帝,孫策與袁術絕交。陳瑀想要奪取孫策的地盤,聯絡嚴白虎等,孫策得知後派呂范、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呂布、曹操相繼打敗袁術,袁術勢力漸弱。曹操再征張繡,將許昌以南的失地全部收復。曹操懾於袁紹的勢力,把大將軍的稱號讓給袁紹,袁紹被授督青幽并冀四州。鍾繇則督關中諸軍。

基本信息

概述

公元197年 農曆丁丑 東漢建安二年袁術稱帝。

歷史紀事

曹操敗於張繡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為解除許都(今河南許昌)的威脅,率兵進擊駐在宛縣(今河南南陽)的張繡。張繡是驃騎將軍張濟的侄兒,建安元年隨同張濟向荊州移動,進至南陽郡(治宛縣)時,張濟被劉表軍射死,張繡遂率眾投降荊州牧劉表,並屯軍宛縣,對許都形成很大威脅,曹操大軍剛進至淯水(今河南白河),張繡就率全軍投降。曹操納降後,卻以張濟之妻為妾,激起張繡不滿。曹操以重金收賣張繡親信胡車兒行刺張繡。事情泄露,張繡遂反,率軍襲擊曹操。曹軍大敗,曹操右臂被箭射中,坐騎受傷,不能乘騎。曹操長子曹昂將戰馬讓與曹操,方得免於難,是役,曹昂及曹操侄兒曹安皆死於亂兵之中,曹操的衛士也損失殆盡。曹操退至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張繡帶兵追趕,曹操收合散兵,將其擊退,然後退回許都,舞陰等地鏇即被張繡占領。

袁術稱帝

建安二年(197)年初,袁術迷信太士張炯所獻符命,以為自己上應天命,遂於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自稱“仲家”。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定公卿百官,依天子禮郊祀天地,登上皇帝寶座。

呂布大敗袁術

建安二年(197)五月,袁術遣使者韓胤至呂布處,告知稱帝之事,並請呂布履約將女兒嫁與袁術之子。呂布命其女隨韓胤至壽春(今晏微壽縣)。沛相陳珪勸呂布說:曹操奉迎天子,輔佐朝政,應與曹操聯合共事;如與袁術結為親,一定會落不義之名,呂布以為然,遂於半路追回女兒,並將韓胤抓回,遣送許都(今河南許昌)斬首。於是,曹操使朝廷詔呂布為左將軍,又親自寫信給呂布,深加撫慰。袁術聽說呂布毀婚斬使,大怒,派大將張勛、橋蕤等與韓暹、楊奉等軍聯合,率領步騎數萬,進攻徐州的政治中心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呂布當時僅有兵三千、馬四百匹,眾寡懸殊。於是接受陳珪建議行離間之計,寫信給韓暹、楊奉說:你們二位護送皇帝回歸洛陽,我親自誅殺董卓,都為朝廷立有大功,現在怎么能與袁術同為國賊呢?不如聯合除掉袁術,為國除害。並許諾韓、楊二人,待破袁術後,悉將袁術軍資與之。韓、楊二人表示同意。呂布率軍進至離張勛營不到百步時,韓暹、楊奉命部下大聲呼喊,與呂布共攻張勛,張勛大敗,軍隊損失殆盡。呂布與韓、楊聯兵,水陸並下,直追至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離壽春僅二百里,袁術親自率兵五千屯於淮水之南觀望動靜,呂布等於淮水之北令軍士大聲嘲笑袁術,然後回師北還,袁術經此一敗,勢力漸弱。

孫策擊破陳瑀

建安二年(197)夏,曹操遣議郎王甫攜詔書拜孫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使孫策與呂布、吳郡太守陳瑀共攻袁術。孫策為求自重,又向王甫討將軍號,王甫承制拜孫策為明漢將軍。孫策整治行裝後,率軍進至錢塘(今浙江杭州西靈隱山麓)。而陳瑀卻派都尉萬演持印三十餘顆授與丹揚(今安徽當塗當北)、宣城(今屬安徽)等諸縣賊帥祖郎、焦已及吳郡(今江蘇蘇州)嚴白虎等人,使其為內應,以伺機襲取孫策所占諸地。孫策發覺後派部將呂范、徐逸等人進攻陳瑀。陳瑀大敗,單騎逃奔袁紹。孫策行並其軍士四千餘人。

曹操擊破袁術

建安二年(197)九月,袁紹率軍攻打陳國(今河南淮陽),誘殺陳王劉寵,並有其地,從東百構成對許都(今河南許昌)的威脅,於是曹操親率大軍東征。袁術聽說曹操親自前來,大吃一驚,棄軍逃回淮南(淮水以南),留下大將張勛、橋蕤、李豐等人退守蘄縣(今安徽宿縣)。曹操揮師進擊,大破袁軍,陣斬袁軍大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等多人。張勛幸免於難,逃回淮南。曹操解除許都威脅,得勝還朝。袁術一年之中,先敗於呂布,再敗於曹操,將士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

曹操南征張繡

曹操建安二年(197)正月敗於張繡後,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南陽(今屬河南)等地隨即被張繡占領。曹操派大將曹洪率軍進擊不利,據守葉縣(今屬河南)。張繡和劉表軍又不斷侵擾,曹洪抵擋不住。當年十一月,曹操親自南征,進至宛縣(今河南南陽)。時劉表部將鄧濟屯據湖陽(今河南唐河西南),曹操率軍進擊,生擒鄧濟,隨即乘勝轉攻舞陰,又大敗張繡、劉表軍,收復舞陰。曹操將許昌以南的失地全部收復,率軍回師許都。張繡等退至穰縣(今河南鄧縣)一帶。

劉備誘殺楊奉

楊奉、韓暹協助呂布擊破袁術後,留駐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時徐、揚間戰亂不斷,糧食奇缺,楊奉等軍糧不繼,想至荊州(今湖北襄樊)投奔劉表,呂布不許。時劉備暫棲小沛(今江蘇沛縣),因徐州之事對呂布心存嫌怨,建安二年(197)十一月,楊奉乃與劉備相約共擊呂布。劉備厭惡楊奉之為人,想乘機除之;於是假裝許諾,迎楊奉軍至小沛。楊奉既至小沛,劉備於宴席間使人縛殺楊奉,將其軍士據為己有。韓暹見楊奉已死,自己勢孤力單,率十餘騎奔并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為人所殺。楊奉、韓暹二股勢力遂告覆滅。

應劭撰《漢官禮儀故事》

建安二年(197),應劭為袁紹軍謀校尉。時獻帝遷都許昌,典籍蕩然無存,舊章多已湮沒。劭慨然嘆息,於是綴集舊聞,撰《漢官禮儀故事》奏上。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皆據劭所言而立。

鍾繇督關中諸軍

建安二年(197)初,曹操表鍾繇為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此前,關中(古稱函各關以西為關中,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東北)將帥十數股,各為政,其中以韓遂、馬騰實力最強。曹操自迎獻帝於許(今河南許昌)以後,即著後翦滅雄,統一北方。這時,為免除西邊關中的威脅,從謀士荀彧之議,派鍾繇督關中,以求與關中諸軍相安一時。繇至關中後,駐節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寫信派使者送信給韓遂、馬騰等人,對其陳說利害。當時曹操以獻帝名義行事,名正言順,韓遂、馬騰等不敢與皇帝對抗,於是各遣子入侍許都,以示服從中央,關中得以暫時安定。

袁紹督青幽并四州

建安二年(197)三月,曹操懾於袁紹的勢力,將大將軍名號主與袁紹,使將作大匠孔融持節至冀州(今河北臨漳西南)拜袁紹為大將軍,並使其兼督冀、青(今山東淄博北)、幽(今北京西南)、並(今山西太原西南)四州,承認四州為袁紹的勢力範圍。於此,曹操與袁紹暫時相安無事。

出生

鄧艾(197年——264年),曹魏將領,劉備創建的蜀漢國就是他推翻的。

逝世

曹昂(?--197年 ),字子脩,沛國譙縣人。曹操的長子。
典韋(?-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西)人,東漢末年群雄曹操的麾下將領,因保護曹操而死。
郭汜(?--197年 ),又名郭多,東漢末期人物,牛輔部下,張掖人。197年被其部屬伍習誅殺於郿,餘部被李傕兼併。
,袁術部下。
梁綱,袁術部下。
橋蕤,袁術部下。

相關記載

《資治通鑑》

孝獻皇帝丁建安二年(丁丑,公元一九七年)
春,正月,曹操討張繡,軍於淯水,繡舉眾降。操納張濟之妻,繡恨之;又以金與繡驍將胡車兒,繡聞而疑懼,襲擊操軍,殺操長子昂。操中流矢,敗走,校尉典韋與繡力戰,左右死傷略盡,韋被數十創。繡兵前搏之,韋雙挾兩人擊殺之,瞋目大罵而死。操收散兵,還住舞陰。繡率騎來追,操擊破之,繡走還穰,復與劉表合。是時,諸軍大亂,平虜校尉泰山于禁獨整眾而還,道逢青州兵劫掠人,禁數其罪而擊之。青州兵走,詣操。禁既至,先立營壘,不時謁操。或謂禁:“青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禁曰:“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且公聰明,譖訴何緣得行!”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謁,具陳其狀。操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猶狼狽,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操引軍還許。
袁紹與操書,辭語驕慢。操謂荀彧、郭嘉曰:“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對曰:“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故羽雖強,終為所禽。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也;紹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不為虛美,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也。”操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彧曰:“不先取呂布,河北未易圖也。”操曰:“然。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西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為將奈何?”彧曰:“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騰最強。彼見山東之爭,必備擁眾自保,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雖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東,足以不動。侍中、尚書僕射鍾繇有智謀,若屬以西事,公無憂矣。”操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長安,移書騰、遂等,為陳禍福,騰、遂各遣子入侍。
袁術稱帝於壽春,自稱仲家,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沛相陳珪,球弟子也,少與術游。術以書召珪,又劫質其子,期必致珪。珪答書曰:“曹將軍興復典刑,將撥平凶慝,以為足下當戮力同心。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欲吾營私阿附,有死不能也。”術欲以故兗州刺史金尚為太尉,尚不許而逃去,術殺之。
三月,詔將作大匠孔融持節拜袁紹大將軍,兼督冀、青、幽、並四州。
夏,五月,蝗。
袁術遣使者韓胤以稱帝事告呂布,因求迎婦,布遣女隨之。陳珪恐徐、揚合從,為難未已,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共存大計。今與袁術結婚,必受不義之名,將有累卵之危矣!”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乃追還絕昏,械送韓胤,梟首許市。陳珪欲使子登詣曹操,布固不肯。會詔以布為左將軍,操復遺布手書,深加慰納。布大喜,即遣登奉章謝恩,並答操書。登見操,因陳布勇而無謀,輕於去就,宜早圖之。操曰:“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究其情偽。”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廣陵太守。臨別,操執登手曰:“東方之事,便以相付。”令陰合部眾以為內應。始,布因登求徐州牧不得,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同曹操,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獲,而卿父子並顯重,但為卿所賣耳!”登不為動容,徐對之曰:“登見曹公言:‘養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飢則颺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
袁術遣其大將張勛、橋蕤等與韓暹、楊奉連勢,步騎數萬趣下邳,七道攻布。布時有兵三千,馬四百匹,懼其不敵,謂陳珪曰:“今致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珪曰:“暹、奉與術,卒合之師耳,謀無素定,不能相維,子登策之,比於連雞,勢不俱棲,立可離也。”布用珪策,與暹、奉書曰:“二將軍親拔大駕,而布手殺董卓,俱立功名,今奈何與袁術同為賊乎!不如相與併力破術,為國除害。”且許悉以術軍資與之。暹、奉大喜,即回計從布。布進軍,去勛營百步,暹、奉兵同時叫呼,併到勛營,勛等散走,布兵追擊,斬其將十人首,所殺傷墮水死者殆盡。布因與暹、奉合軍向壽春,水陸並進,到鍾離,所過虜略,還渡淮北,留書辱術。術自將步騎五千揚兵淮上,布騎皆於水北大咍笑之而還。
泰山賊帥臧霸襲琅邪相蕭建於莒,破之。霸得建資實,許以賂布而未送,布自往求之。其督將高順諫曰:“將軍威名宣播,遠近所畏,何求不得,而自行求賂!萬一不克,豈不損邪?”布不從。既至莒,霸等不測往意,固守拒之,無獲而還。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所將七百餘兵,號令整齊,每戰必克,名“陷陳營”。布後疏順,以魏續有內外之親,奪其兵以與續,及當攻戰,則復令順將,順亦終無恨意。布性決易,所以無常,順每諫曰:“將軍舉動,不肯詳思,忽有失得,動輒言‘誤’,誤豈可數乎!”布知其忠而不能從。
曹操遣議郎王誧以詔書拜孫策為騎都尉,襲爵烏程侯,領會稽太守,使與呂布及吳郡太守陳瑀共討袁術。策欲得將軍號以自重,誧便承制假策明漢將軍。策治嚴,行到錢唐,瑀陰圖襲策,潛結祖郎、嚴白虎等,使為內應。策覺之,遣其將呂范、徐逸攻瑀于海西;瑀敗,單騎奔袁紹。
初,陳王寵有勇,善弩射。黃巾賊起,寵治兵自守,國人畏之,不敢離叛。國相會稽駱俊素有威恩,是時王侯無復租祿,而數見虜奪,或并日而食,轉死溝壑,而陳獨富強,鄰郡人多歸之,有眾十餘萬。及州郡兵起,寵率眾屯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袁術求糧於陳,駱俊拒絕之,術忿恚,遣客詐殺俊及寵,陳由是破敗。
秋,九月,司空曹操東征袁術。術聞操來,棄軍走,留其將橋蕤等於蘄陽以拒操;操擊破蕤等,皆斬之。術走渡淮,時天旱歲荒,士民凍餒,術由是遂衰。操辟陳國何夔為掾,問以袁術何如,對曰:“天之所助者順,人之所助者信。術無信順之實而望天人之助,其可得乎!”操曰:“為國失賢則亡,君不為術所用,亡,不亦宜乎!”操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夔常蓄毒藥,誓死無辱,是以終不見及。沛國許褚,勇力絕人,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堅壁以御外寇,淮、汝、陳、梁間皆畏憚之,操徇淮、汝,褚以眾歸操,操曰:“此吾樊噲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焉。故太尉楊彪與袁術昏姻,曹操惡之,誣雲欲圖廢立,奏收下獄,劾以大逆。將作大匠孔融聞之,不及朝服,往見操曰:“楊公四世清德,海內所瞻。《周書》,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況以袁氏歸罪楊公乎!”操曰:“此國家之意。”融曰:“假使成王殺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操使許令滿寵按彪獄,融與尚書令荀彧皆屬寵曰:“但當受辭,勿加考掠。”寵一無所報,考訊如法。數日,求見操,言之曰:“楊彪考訊,無他辭語。此人有名海內,若罪不明白,必大失民望;竊為明公惜之。”操即日赦出彪。初,彧、融聞寵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出,乃更善寵。彪見漢室衰微,政在曹氏,遂稱腳攣,積十餘年不行,由是得免於禍。
馬日磾喪至京師,朝廷議欲加禮,孔融曰:“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節之使,而曲媚奸臣,為所牽率,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脅為辭!聖上哀矜舊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禮。”朝廷從之。金尚喪至京師,詔百官弔祭,拜其子瑋為郎中。
冬,十一月,曹操復攻張繡,拔湖陽,禽劉表將鄧濟;又攻舞陰,下之。
韓暹、楊奉在下邳,寇掠徐、揚間,軍飢餓,辭呂布,欲詣荊州;布不聽。奉知劉備與布有宿憾,私與備相聞,欲共擊布;備陽許之。奉引軍詣沛,備請奉入城,飲食未半,於座上縛奉,斬之。暹失奉,孤特,與十餘騎歸併州,為抒秋令張宣所殺。胡才、李樂留河東,才為怨家所殺,樂自病死。郭汜為其將伍習所殺。
潁川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劉表俱待以賓禮。欽數見奇於表,襲喻之曰:“吾所以與子俱來者,徒欲全身以待時耳,豈謂劉牧當為撥亂之主而規長者委身哉!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吾與子絕矣!”飲慨然曰:“請敬受命!”及曹操迎天子都許,儼謂飲曰:“曹鎮東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遂還詣操,操以儼為朗陵長。陽安都尉江夏李通妻伯父犯法,儼收治,致之大辟。時殺生之柄,決於牧守,通妻子號泣以請其命。通曰:“方與曹公戮力,義不以私廢公!”嘉儼執憲不阿,與為親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