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日

1949年10月2日

1949年10月2日星期日農曆8月十一己丑年癸酉月乙丑日。

主要事件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受蘇聯政府委託,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長周恩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已收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蘇聯政府在研究了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議之後,由於力求與中國人民建立真正友好關係的始終不渝的意願,並確信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意志的代表者,故特通知閣下:蘇聯政府決定建立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

蘇聯宣布與廣州國民黨政府斷絕外交關係。葛羅米柯代表本國政府發表聲明:由於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已造成中國的軍事、政治與社會生活的變化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業已成立,中國中央政府已經組成。位於廣州的閻錫山(時任國民黨殘餘政權行政院院長)先生的政府已停止在中國行使權力,並已變成廣州省政府而失去了代表中國與外國保持外交關係的可能性。這一情況造成了中國與外國間外交關係的斷絕。蘇聯政府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認為與廣州的外交關係已經斷絕,並已決定自廣州召回其駐外代表。

10月2日—3日,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成立大會。各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特邀代表、各民眾團體、人民解放軍、工商界、宗教界、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代表1000餘人出席大會。宋慶齡主持大會,林伯渠致開幕詞。郭沫若作了題為《為粉碎新的侵略戰爭陰謀而鬥爭》的報告。大會通過《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宣言》,選舉產生了由140名委員組成的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全國委員會,郭沫若為主席,劉寧一、蔡暢廖承志沈雁冰馬寅初為副主席。

大記事

1949年10月2日,中國和蘇聯建交。蘇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49年10月2日,中國和蘇聯建交。蘇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1949年10月2日,中蘇建立外交關係。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1949年10月2日,廣東戰役開始。
1949年10月2日至3日,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成立大會在北窿重舉行,各界代表千餘人參加,選舉史達林毛澤東居里為名譽主席,郭沫若為主席,選出全國委員會,通過《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宣言》。

1949年10月2日黃昏,135師晝夜不停地穿行在往南延伸的崎嶇山路上,沿途遇敵就打,但不戀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