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9日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選舉毛澤東為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席。會議通過“以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國慶紀念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納施行。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林伯渠擔任本次會議主席。會議議程及主要內容是:聽取周恩來報告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各單位協商經過,選舉產生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和秘書長;周恩來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工作條例(草案)》作了說明;通過馬敘倫提出的“請政府明定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建議案,決定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大事記

中國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出席者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李濟深張瀾沈鈞儒黃炎培、陳叔通、郭沫若等151人,推舉林伯渠擔任本次會議主席。會議議程及主要內容是:一、聽取周恩來報告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各單位協商經過。對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人選名單作了說明。二、選舉產生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和秘書長。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常務委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李維漢;李濟深、王崑崙、蔣光鼐、張瀾、沈鈞儒、章伯鈞黃炎培、陳叔通、章乃器、郭沫若、馬敘倫、張奚若;楊秀峰、烏蘭夫;朱德,林彪;劉寧一、鄧穎超、馮文彬;沈雁冰、梁希;吳鴻賓;陳嘉庚;邵力子。秘書長:李維漢。三、周恩來就他擬訂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工作條例(草案)》作了說明。四、通過馬敘倫提出的“請政府明定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決定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1949年10月9日,希臘臨時民主政府主席米蘇、阿爾及爾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電毛澤東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圖)人民日報對第一屆政協會議的報導人民日報對第一屆政協會議的報導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席,毛澤東等28人為常務委員,李維漢為秘書長。

1949年10月9日,周恩來所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工作條例(草案)》完稿。確定分設政治法律、財政經濟、文化教育、外交、國防、民族事務、華僑事務、宗教事務等八個工作組,開展研討和審議工作。毛澤東審閱後批:“即刻付印。”

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任命羅瑞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長,任命原華北局社會部部長楊奇清為公安部副部長,協助羅瑞卿工作。

1949年10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華僑正當權益不容侵犯》的社論,抗議澳大利亞和馬來亞當局的排華暴行。

1949年10月9日,彭真在北京中蘇友好協會成立大會的開幕詞中說:

“學習蘇聯,加強中蘇友誼與合作,就是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破壞中蘇友好就是危害中國人民的利益。”

1949年10月9日,前國民黨駐法使館全體人員電告周恩來外長,聲明與國民黨反動政府脫離關係,聽候指示接管。次日,周恩來復電,對他們的愛國行動表示歡迎,並號召一切偽使領館人員效法。

(圖)茅盾茅盾

1949年10月9日,茅盾充分肯定曾克的《挺進大別山》作品並寫下了《讀〈挺進大別山〉》的序言,對作品給予高度評價。

1949年10月9日,楊開智計畫去北京見毛澤東,並解決工作問題。毛澤東致信時任湖南省重要官員的王首道:

“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

1949年10月9日,廈門《江聲報》刊發的報導,題目為《慰問金廈軍民蔣總裁前日蒞廈》,副題為《召見三軍將領指示機宜,對廈外圍戰績表示嘉許》:

“蔣介石等經過20個小時驚濤駭浪的海上航行,於7日上午10時半安抵廈門……午餐時分,我軍要塞火炮不斷向敵方發射,敵方陣地上冒著朵朵黑煙,點綴著這個莊嚴的場面……”

國際

1949年10月9日,阿爾及利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電毛澤東主席,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9日,葛羅米柯關於西方對德國問題的反應致史達林報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