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24日


“盧溝橋”事變後,中共黨員蕭秉鈞、劉文正等在定縣組織了抗日武裝“回民幹部教導隊”。回民馬本齋在獻縣組織了“回民義勇隊”,並與冀中的中共黨組織取得了聯繫,1938年春,馬本齋率部至河間加入呂正操領導的八路軍第三縱隊。7月,根據中共冀中軍區黨委決定,回民幹部教導隊和回民義勇隊合編為回民幹部教導總隊,馬本齋任總隊長,部隊很快發展到千餘人。
本月,教導總隊進至定縣、無極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隨之更名為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郭六順任政治委員,丁鐵石任政治部主任。
4月底,日軍10餘萬兵力,沿襄花(襄陽至花園)及京鍾(京山至鍾祥)兩條公路進犯湖北隨縣、棗陽,企圖圍殲國民黨第五戰區主力並占據隨棗地區。5月初,中日雙方軍隊在襄花公路沿線和鍾祥方面展開激戰,終因敵攻勢猛烈,隨縣、棗陽於7日被同時攻陷。8日後,日軍分南北兩路向中國軍隊兩翼攻擊,企圖對桐柏山、大洪山的中國軍隊主力實施大包圍。
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令第三十一集團軍會同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從河南西部揮師南下,於15日發起總攻,與日軍激戰三晝夜。18日,日軍開始退卻;19日,國民黨軍收復棗陽;23日,收復隨縣。至此,會戰結束。這次會戰擊退日軍4個師團的進攻,殲敵1.3萬多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