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年

1362年

1362年,壬寅年(虎年);元至正二十二年;韓林兒龍鳳八年;陳友諒大定三年;越南大治五年;日本南朝正平十七年,北朝康安二年,貞治元年。

大事年表

(圖)朱元璋朱元璋

公元1362年,奧斯曼帝國攻陷亞得里亞堡,切斷了君士坦丁堡巴爾幹半島其他地區的聯繫。

公元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察罕貼木兒被降將田豐、王士誠刺殺。

公元1362年,穆罕默德五世返回格拉納達復王位後,伊本·海推布被任命為“文武大臣”,在宮廷中取得無限權力。

公元1362年,徐壽輝的另一部將明玉珍在四川稱帝,控制了四川。此外,還有方國珍起義於慶元(今浙江寧波),控制了浙東地區。

公元1362年,正月,陳友諒將胡廷瑞以龍興降吳。吳改龍興為洪都府。

公元1362年,二月,金華苗軍元帥蔣英等(楊完者舊部)殺吳守將胡大海,逃投張士誠。處州苗軍元帥李佑之等亦殺耿再成,據城反吳。

公元1362年,三月,明玉珍在蜀稱帝,國號大廈,年號天統。

公元1362年,四月,吳平定處州叛亂。元順帝徵發大量民工,修上都宮殿。

公元1362年,五月,泉州賽甫丁據福州,元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花破之。餘眾由海道還據泉州。元參政陳友定復取汀州路。

公元1362年,六月,察罕帖木兒函告朱元璋,謂已奏朝廷朱為行省平章事,元璋不答。田豐、王士誠刺殺察罕帖木兒,走入益都。察罕養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統兵繼續圍攻益都。

(圖)諾森六世諾森六世

公元1362年,八月,張士信陳基言,用官錢補刻西湖書院所藏經史書版。

公元1362年,九月,劉福通從安豐出兵救益都,至火星埠,被擴廓部將關保擊敗。

公元1362年,十一月,擴廓帖木兒破益都,殺田豐、王士誠,俘陳猱頭送大都。陳猱頭守益都凡一年零一個月,擴廓還屯汴、洛。孛羅帖木兒出兵爭晉冀,兩軍繼續衝突。

公元1362年,十二月,元官張昶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宣命詔書”至建康,朱元璋知察罕已死,拒絕不受。擴廓亦派人送吳使者還建康。

公元1362年,遼東各地各族起義軍紛起,雷帖木兒不花、程思忠等破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地,不久即敗。金、復、海、蓋等地起義軍攻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又攻上都,不久敗潰。

人物出生

(圖)明王紱隱居圖明王紱隱居圖

1.仁孝文皇后

仁孝文皇后,名徐儀華,明成祖朱棣嫡後,濠州人,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明太祖朱元璋曾親至徐家,為兒子朱棣聘為妃。徐皇后生於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比成祖小2歲。明洪武九年,15歲的徐氏嫁給17歲的皇子朱棣為燕王妃。徐氏仁孝溫和,馬皇后不只一次當眾稱讚這位兒媳婦。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隨成祖就藩北平。成祖登基為帝後,封王妃徐氏為皇后。徐皇后生了3個兒子,分別為太子朱高熾(明仁宗)、漢王朱高煦及趙王朱高燧。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卒,壽46歲。朱棣對結髮之妻的離世非常傷痛,上諡號仁孝皇后,不再立後。徐皇后的全謚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

2.尼克·勒梅

公元1362年尼克·勒梅出生。他是目前唯一知道的魔法石製造者,也是鄧不利多的好朋友。

3.王紱

王紱,明畫家,生於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後以字行,號友石生,江蘇無錫人。少為弟子員,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進京供職,“以事累,謫戍山西朔州(今大同)”。二十年後,即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返歸江南,隱居於九龍山,所以,又號九龍山人。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供事文淵閣,拜中書舍人。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卒於北京,年五十五。著有《王舍人詩集》。

人物逝世

(圖)仁孝文皇后仁孝文皇后

1.察罕帖木兒

察罕帖木兒(Chaqan-temur,?-1362年),字廷瑞,元末將領,梁王阿魯溫之子,乃蠻人。曾祖闊闊台隨蒙古大軍進入中原,後世代定居於河南穎州沈丘。察罕帖木兒本人漢化較深,曾參加科舉考試,並給自己取漢名“李察罕”。1362年被降將田豐刺殺。

2.胡大海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縣)人。朱元璋起義軍將領。祖籍波斯,先人隨蒙古軍來華,原來是賣油條的小販。元末從朱元璋起兵。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命樞密院判耿再成、參軍胡大海率兵取處州。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胡大海被金華苗帥蔣英殺害,耿再成亦死。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贈光祿大夫,追封越國公。

(圖)元惠宗(順帝)(1320-1370)元惠宗(順帝)(1320-1370)

3.教宗依諾增爵六世

教宗依諾增爵六世(拉丁文:Innocentius VI,1282年或1295年—1362年9月12日),原名 Étienne Aubert,1352年12月18日—1362年9月12日在位。

3.貢師泰

貢師泰(1298年-1362年)字泰甫,宣州區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進士。師泰為官,勤理政,善斷獄。元末,江淮義軍蜂起,京師缺糧。他奉詔從浙江糴米,得糧數十萬擔,解決了京師缺糧之困;巡視上都,見徭役不均,民受其困,遂不論貧富,均其徭役,百姓受惠。兩次斷獄,使蒙冤得雪。師泰生性倜儻,形貌偉岸,以文學知名當時,為元朝“名高一代,文明千古”的顯赫人物。著有《詩經補註》、《玩齋集》、《東軒集》等。

(圖)1362年鑄的銅權1362年鑄的銅權

4.細川清氏

細川清氏(?-1362)左近將監,阿波守,伊予守,相摸守。細川和氏之子。初名元氏。追隨尊氏立下戰功。1358年成為第二代將軍足利義詮的管領。1361年(正平16,康安1)辭退了管領之職,回到了自己的領地若狹國。由於受到佐佐木高氏(道譽)的挑撥,足利義詮進攻若狹,清氏投降了南朝。以後作為南朝的大將與北朝作戰,曾一度把足利義詮由京都趕到了近江。

5.盧琦

盧琦(1306-1362年),字希韓,號奎峰、立齋,惠安後龍峰尾(今屬泉港區)人。元至正二年(1342年)登進士第,為元代惠安縣唯一的進士。傳入《元史》良吏之列。遷永春縣尹時,有惠政。安溪寇亂,琦率邑人大破之。歷官漕司提舉。除平陽州,命下而卒。他任永春縣尹期間,清正廉明,救民疾苦,大行教化,政績最為顯著,深受永春百姓的愛戴,被時人譽之“盧永春”,調任後永春還特建生祠奉祀。他又是元代一位大詩人,為元末閩中文學四大名士之一,著有《奎峰文集》10卷、《詩集》12卷,《四庫總目》傳於世。《惠安縣誌》評價其詩“出元代三十大家之上”。

6.禿黑魯帖木兒汗

禿黑魯帖木兒汗(1329-1362)中國新疆最早歸信伊斯蘭教的蒙古可汗。東察合台汗國君主。是成吉思汗第七代孫,屬察合台系。其後代逐步融合於維吾爾民族中。爾後,禿黑魯帖木兒又大力支持額什丁在庫車進行傳教活動,以可汗的名義號召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他的後代在統治新疆的300年中,都極力傳播伊斯蘭教,先後征占了吐魯番、哈密,戰勝佛教勢力,確立了伊斯蘭教在新疆的統治地位。1362年逝世後葬於阿力麻里城附近,建有麻札。

文物遺址

(圖)俞和 1362年作 書法 鏡心俞和 1362年作 書法 鏡心

1.《書法》鏡心

藝術家:俞和

年代:1362年作

題識:大德八年正月廿二日。吳興趙孟俯書。至正廿二年孟夏之望。桐江俞和臨。

鈐印:子中書印、俞和、和、紫芝生、臨池清賞、清隱

鑑藏印:鶴廬秘笈、行有恆堂審定真跡

出版:《過雲樓書畫記》續記P8出版。

質地:紙本

2.徐賁《萬松金闋圖》立軸

藝術家:徐賁(1335-1393),字幼文,號北郭生。蜀(四川人),自昆陵今(江蘇常州)徙吳為常州(今江蘇蘇州)人。

年代:壬寅(1362年)

名稱:徐賁 壬寅(1362年)作 萬松金闋圖 立軸

材質、形制:設色紙本

尺寸:51×24cm

(圖)徐賁 壬寅(1362年)作 萬松金闋圖 立軸徐賁 壬寅(1362年)作 萬松金闋圖 立軸

籤條:徐幼文山水(徐石橋自署)

說明:破夢庵主即查禮,宛平(今北京)人。官湖南巡撫。善金石書畫,善收藏。

3.榆次城隍廟

榆次城隍廟位於榆次區城內東大街中段北側,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是山西省縣級城隍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1984年國家撥款修葺,1996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原址在大北門內善政坊。1368年(明洪武元年),拆除舊廟,另在東大街現址建起正殿和東西廂房各三間,山門一間。後經元、明、清9次續建,才告落成,為一處元、明、清建築群體。

4.阿維尼翁教皇宮

1309年,克萊芒五世在阿維尼翁安頓下來。但是要過30年之後,到本篤十二世時才決定在多姆斯岩石上建造教皇宮。這是一座莊嚴的堡壘,克萊芒六世卻把它與豪華的教皇宮連線起來。教皇宮於1362年竣工,它有一處講究的庭院,成為所有受到迫害的人的庇護所,所有強盜的巢穴。阿維尼翁這個城市從那不勒斯女王和普羅旺斯女伯爵讓娜手中買下,直到1791年城市與弗內森伯過和法國合併,一直都是教皇的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