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年

1110年

1110年從各國歷史朝代上分,還可稱為庚寅年(虎年);遼乾統十年;北宋大觀四年;西夏貞觀十年;大理文治元年;越南會祥大慶元年;日本天仁三年,天永元年。

歷史紀實

(圖)溫莎古堡溫莎古堡

1、公元1110年(大觀四年)限制發行量為天聖時的125萬貫左右,對流通地區也限在鐵錢行用的四川、陝西、河東地區,後又採取了受兌、停用舊錢引,增加準備金等多種方法,使錢引的價值得到恢復。南宋時期宋政府在杭州設立"行在會子務"專門管理印製"會子"。先後印造了一千文、兩千文、三千文及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六種面值的會子。會子以三年為"界",到期作廢,逐舊造新換舊。

2、亨利五世主教敘任權之爭上並未比亨利四世有任何軟化。當教皇帕斯卡爾二世拒絕為他加冕時,亨利五世進軍羅馬(1110年),監禁了教皇和大部分樞機。

3、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溫莎古堡舉行朝覲儀式,從此,溫莎古堡正式成為宮廷的活動場所。經過歷代君王的不斷擴建,到19世紀上半葉,溫莎古堡已成為擁有眾多精美建築的龐大的古堡建築群。溫莎古堡占地7公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占堡式建築。

4、高麗王睿宗篤信道教,他即位後6年(公元1110年)建立了朝鮮史上最初的道觀——福源觀
朝鮮史上道教興盛的時代正是中國的宋明時期,當時中國的道教正很興盛,朝鮮受其影響,不斷地有道士來中國學習道教,中國皇帝亦經常派道士赴朝傳道,從而促進了中朝道教的交流與發展。

5、愛丁堡城堡最主要的建築瑪格里特教堂,始建於1110年。

6、遼濱塔始建於公元1110年,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出生

(圖)虞允文虞允文

1、噶瑪·德松欽巴(1110年-1193年)
德松欽巴(“德松”意思是三時,或譯三世;“欽巴”意思是知者),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四大支系之一噶瑪噶舉的創始人。於第二繞迥之金虎年(1110年)生於康區朱倭下區(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境)。德松欽巴在前後藏雲遊了30年,一力面傳經布道,一方面廣學各門派的教法,一直專注於精勤聞、思、修三業之中。

第三繞迥之火兔年(1147年)於西藏昌都類烏齊附近的噶瑪地方興建了噶瑪丹薩寺,形成噶瑪噶舉派。德松欽巴成名後,不忘上師恩德。有一次,他將7塊大松耳石、許多茶葉以及70頭牛派人送往崗波,作為對恩師塔波拉傑的供禮。還有一次又復供金書《十萬般若波羅蜜多經》4部,全部經藏計110函,以及10塊大松耳石、牛馬50頭(匹)等。土雞年(1189年)在拉薩附近的西北楚普地方又修建了楚普寺,與噶瑪丹薩寺並稱為噶瑪派上、下二寺。

第三繞迥之水牛年(1193年,宋紹熙四年)圓寂,卒年84歲。從德松欽巴開始的噶瑪噶舉派,是藏傳佛教各派中最早採取活佛轉世制承襲的,而且也是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今的一個支派。

2、虞允文(1110年—1174年),字彬甫,為隆州仁壽人,即今四川人。他是南宋著名的丞相和軍事家。

虞允文自幼勤奮好學,《宋史》稱其“六歲誦九經,七歲能屬文”,讀書於“瑞竹園”(仁壽縣城東面)。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及第,獲委任為通判彭州,權知黎州、渠州。時秦檜當權,允文一如同四川書生皆不獲重用。秦檜死後,終於獲得中書舍人趙逵推薦,就任秘書丞,官至禮部郎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虞允文把士兵團結起來,以1.8萬兵力與百萬金軍決戰於采石磯,結果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採石大捷”。因為采石之役大獲全勝,虞允文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被委任為川陝宣諭使,並與大將吳璘商議收復中原的大業,再次北伐中原,曾收復陝西六郡。幹道八年(1172年)再度赴四川總理軍政事務。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時間裡,不斷籌劃由四川出師北伐,以圖光復中原,最終積勞成疾,淳熙元年(1174年)以病卒。

虞允文曾為唐書及五代史加注,並著有詩文十卷,經筵春秋講義三卷、奏議二十二卷、內外志十五卷,傳頌於世。

(圖)劉守真劉守真

3、劉守真,名元素,字守真,別號通元處士,河間人。生於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農曆三月十五日。金代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當時的北宋政治腐敗,戰事不斷,餓殍滿地,疾病流行。年青的劉守真,決心研究醫學,醫治百姓的疾苦。他根據有關病機的理論,提出六氣中火、熱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的觀點,因而治療多以寒涼藥為主,並創製寒熱病的新方劑,對後世溫病學說有很大的啟發。奠定了中醫溫病學說的基礎,是我國中醫“寒涼派”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素問要旨》、《宣明論方》、《素問玄機》、《傷寒直格》等。劉守真也常到文安埠地一帶行醫施藥,救活百姓生命無數。

劉守真是一位很有民族氣節的醫學家,金政府曾多次請他出仕,均遭拒絕。90歲無病而疾。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醫術高超的醫學家,把農曆三月十五他的生日作為祭祀日,懷念這位古代知名的醫學大師。

4、帕竹噶舉派創始人,帕木竹巴·多傑嘉布生於藏曆饒迥鐵虎年,即公元1110年,圓寂於藏曆第三饒迥鐵虎年,即公元1170年。丹薩梯寺創建於藏曆第三饒迥土虎年,即公元1158年。由於帕木竹巴大師在帕竹地區創建了丹薩梯寺,所以史稱帕竹寺。該寺是噶舉八小派的母寺,同時亦是帕竹地方政權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對西藏歷史具有很大影響。

逝世

(圖)晁補之晁補之

1、李誡 (?一1110年)北宋建築學家。
李誡,字明仲。李南公子。鄭州管城人。哲宗元 七年(1092)年任將作監主薄、監丞、少監。主持營造了多項宮殿、府邸和城門等大型工程。紹聖四年(1097),奉敕重修《營造法式》。元符三年(1100)書成,徽宗崇寧二年(1103)刊印施行。全書共36卷,357篇,3555條,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如圖樣五大部分。總結了自周代《考工記》以來的建築科學,收錄了直至當時的多方面學科成就及當時熟練工匠的經驗,對宮室樓閣、城壕、台榭的建築技術作了全面介紹,成為當時官方建築的規範,對後世建築演變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建築專著,成為我國建築學方面的珍貴文獻。李誡博學多才,工大篆,善繪畫。著有《線山海經》13卷(一說10卷),《瑟琶錄》3卷,《馬經》3卷,《六博經》3卷,《續同名錄》2卷,今俱不傳。徽宗大觀四年(1110)卒於虢州知州任上,葬於今新鄭市龍湖鎮於寨村祖塋。

2、晁補之﹙1053年-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中國北宋的詞人、文學家。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黃庭堅、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張耒並稱晁張。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傳世。元豐二年進士。元祐初,任太學正,著作佐郎,後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紹聖末,知齊州,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處、信二州酒稅。大觀末,知達州,改泗州,卒。

3、單愕(1031一 1110年)字季隱,宜興縣人。他經過長期考察,於元枯 四年吃1089年)寫成《吳中水利書》,闡述治理太湖洪水 意、見,曾由蘇軾代奏於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