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備

防備

防備,漢語辭彙。 拼音:fáng bèi 指為應付攻擊或避免傷害預先作好準備。語出《後漢書·和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基本信息

拼音

fáng bèi

英文

guard against

引證解釋

1. 做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
①《後漢書·和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因他一口應承,願做新婦,所以再不防備。”
③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車馳馬驟,風掣電馳,所過各部落,毫無防備,由他進行;稍強橫的部民,攔阻馬頭,不是被刀殺死,便是被箭射死。”
④周恩來《學習毛澤東》:“既要團吉他,又要防備他,同他的反動的一面作鬥爭,所謂‘有團結,有鬥爭’。”
⑤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二章:“為了防備意外, 大夯首先將 郭祥隱蔽在草叢之中。”

2.防禦設施。
唐代韓愈《論淮西事宜狀》:“若未可入,則深壁高壘,以逸待勞:自然不要諸處多置防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