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溝[小說]

龍鬚溝[小說]

《龍鬚溝》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它以主人公程瘋子在舊社會由藝人變成“瘋子”,解放後又從“瘋子”變為藝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前後的不同命運以及他們對黨對政府的擁護和熱愛。

(圖)龍鬚溝龍鬚溝

基本資料

(圖)龍鬚溝龍鬚溝

名稱 龍鬚溝
導演 李誠儒 王志強 李偉
主演 李誠儒 馬以 蔡雯艷 鄭天瑋 楊平友
主演:姜華 閆婕 張子楓 魏翰林 溫文張惠中孫一理 祝士彬 于小惠 馬文忠 張雙利 方征 譚正岩 馬君 肖岱青
類型 歷史 生活
地區 大陸
語言 國語
發行時間 2009
發行公司 0

簡介

(圖)龍鬚溝龍鬚溝

《龍鬚溝》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劇作完成於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焦菊隱導演。

該劇描寫了北京一個小雜院4戶人家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了新舊時代兩重天的巨大變化。劇中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龍鬚溝》中的程瘋子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一個出色的曲藝藝人在黑暗勢力壓迫下失業,由此過著忍辱負重的非人生活,精神和肉體飽受摧殘。他正直、善良、懦弱,不甘屈辱又無力反抗……他無奈地成為“瘋子”,而如此“瘋”狀,正淋漓地折射出內心的痛苦和對黑暗社會的痛恨。解放了,傷好了,終於昂首挺胸了,他也就不再“瘋”了,主題由此而深化。

《龍鬚溝》通過人物性格的刻畫來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以人物命運反映時代,結構全劇,整體風格含蓄、樸素,於平淡中見深刻,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

北京曲劇團移植的曲劇《龍鬚溝》,人物形象與重大關要處忠實於原著,同時又遵從本劇種的藝術規律作了大膽的增刪,筆力集中在程瘋子、程娘子的命運遭際上,以此為主線,層層推進,終於實現了新的突破,成就了一出新的藝術品。

龍鬚溝是解放前北京天橋東邊的一條臭水溝。在溝沿的一個小雜院裡住著四家人。年青姑娘二春和母親王大媽 相依為命,靠焊鏡框勉強度日。二春熱情倔強,她恨這條臭水溝,更恨那些欺負他們的人,她希望衝出這個惡劣的環境。王大媽因飽經風霜,膽小安命,母女倆常為此而拌嘴。泥瓦匠趙老頭,樂於助人,受到溝沿一帶貧 苦民眾的尊敬,每逢雨季,常為瘧疾所困擾。丁四靠蹬三輪車為生,丁四嫂則以縫補貼補家用。兒子二嘎子終 日在外揀煤核兒,不滿十歲的小女兒 小妞子,也幫著母親做些笨重的活,後不慎掉進龍鬚溝淹死。為人耿直的老藝人程寶慶原在天橋茶館裡演唱單弦,由於不善逢迎,被惡霸黑鏇風和他的爪牙馮狗子打傷,才避居於此, 靠著妻子程娘子擺香菸攤,勉強維持 生計,人稱他是瘋子,而他的滿腔憂憤,唯有妻子理解。北京解放後,龍鬚溝貧民區一改舊貌。人民政府懲辦 了黑鏇風和馮狗子。程寶慶走出了家門,擔負起自來水站的管理工作;趙老頭不再病纏床褥,還當上了區人民 代表;二嘎子找到了工作;二春高興 地進了工廠。兩年後,人民政府發出 了徹底整治龍鬚溝的號召,溝沿兩旁 民眾積極回響,昔日的臭水溝修成了馬路,骯髒腥臭的貧民區,變成了美麗的花園。

劇情介紹

(圖)龍鬚溝龍鬚溝

解放前,北京龍鬚溝是條臭水溝,溝旁住滿了各式各樣賣力氣、耍手藝的下層勞動人民。這些居民經常遭受國民黨、惡霸、流氓的迫害和惡劣環境的威脅,生活悽慘。

為人耿直正派的老藝人程寶慶,原在一家茶館裡唱單弦,因拒絕到惡霸黑鏇風家唱堂會,被其爪牙打傷,逃到龍鬚溝居住,靠妻子程娘子擺煙攤過日子。程寶慶滿懷憂憤,但人們不理解他,都叫他瘋子。只有程娘子忍辱負重,希望丈夫能等到再出頭的日子。

小惡霸馮狗子搶了程娘子的煙。同院的三輪車工人丁四也受到惡霸欺凌。正直的泥瓦匠趙老頭為他們打抱不平,無濟於事。

不久,丁四的女兒小妞子掉進了髒臭的龍鬚溝,被淹死了。解放後,龍鬚溝同北京一起獲得了新生。人民政府法辦了惡霸流氓黑鏇風與馮狗子,治理了龍鬚溝,龍鬚溝沿岸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該片描寫了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民在舊社會和新社會的不同生活遭遇,歌頌了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關心民眾,為人民謀利益,並使其過上好日子的偉大業績

本片在藝術描寫上以解放和新生活的來臨為界,表現為兩種不相同的藝術風格。解放前的生活描寫逼真、動人,影片以從容、細緻、真實的筆調,表現龍鬚溝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破敗而骯髒的生活環境無言地展示了生活在這兒的人們痛苦的生活。對解放後龍鬚溝的環境和人們生活的描寫,則顯得熱情洋溢,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影片在環境的展示和場面氣氛的營造上較為出色,體現了導演在將舞台形象轉換成電影形象時的藝術追求。

評價

(圖)龍鬚溝龍鬚溝

《龍鬚溝》成功地塑造了幾個活脫脫的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模樣、思想、生活和他(或她)與龍鬚溝的關係”。其中程瘋子是刻劃得最成功最動人的藝術典型。他原是一個有一定造詣的曲藝藝人,因“不肯低三下四地侍候有勢力的人,教人家打了一頓”‘“到天橋來下地,不肯給胳臂錢,又教惡霸打個半死”。失業後一直棲居在龍鬚溝旁的小雜院裡。他正直、善良,但又軟弱、膽小;不滿現實、不甘於屈辱而又不進行抗爭;熱愛藝術,嚮往“溝不臭,水又清,國泰民安享太平”的日子,而現實生活恰恰完全相反。痛苦和壓抑需要宣洩,於是便有了他一連中瘋瘋癲癲的言語和行動。北平解放後,他得到了新生,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工作起來“仿佛作了軍機大臣,唯恐怕誤了上朝”。全劇末尾他編唱的頌揚人民政府的那段數來寶,不僅表現了程瘋子的精神風貌,而且深化了題旨。

《龍鬚溝》還成功地塑造了泥水匠趙老頭的形象。這位舊社會的抗議者解放以後,就自然地成為了新政權的積極參與者、擁護者。這一形象的出現,顯示出老舍創作思想的新進展。《龍鬚溝》不僅是老舍最有影響的劇作之一,也是建國初期我國話劇創作的重要收穫。“老舍先生所擅長的寫實手法和獨具的幽默才能,與他對新社會的高度政治熱情結合起來,使他在藝術創作上邁進了新的境地。”《龍鬚溝》為老舍贏得了聲譽,北京市人民政府於1951年12月21日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