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蓮寺

龍蓮寺

龍蓮寺,又被稱為“龍蓮禪寺”,位於泰國的首都曼谷之縣的石龍軍路,屬大乘佛教的佛寺。它在1871年建立,整年香火不絕。屬漢人移民在曼谷最早建立的佛寺。農曆新年期間,朝拜民眾川流不息。

基本信息

簡介

龍蓮寺,位於曼谷唐人街上, 建於公元1871年。 建築屬於木石結構, 三重院式。 整個寺院都是按照中式禪院的傳統規範布局的。

布局

龍蓮寺龍蓮寺

一進入大門,來到正殿前, 便見大門上端懸著一豎匾:寫著“龍蓮寺”。 門旁有一副對聯:“龍勢飛騰地,蓮燈照耀天”。 這些飄逸遒勁的行書是清光緒五年, 龍蓮寺的開山祖師、住持續行敬題並書的。 寺廟的屋脊上、飛檐上都是典型的中式雕塑, 走進廟裡,仿佛置身於中國的廟宇, 很熟悉很親切的感覺。 進門來,第一重是四大天王殿, 然後依次排列著大雄寶殿、祖師殿, 廟宇的格局遵循著傳統的中式建制。

開山祖師

龍蓮寺的開山祖師續行是廣東潮州人,少年時受戒為僧, 精研佛法,因仰慕暹羅為著名佛邦,於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南渡。初駐曼谷耀華力路谷斗巷觀音宮(現改為永福寺),宣揚中華禪宗,善信日眾,名聲大噪,引起了暹羅五世皇朱拉隆功陛下的讚賞和重視。西元1863年續行大師根據華僑的意願提出按中國傳統禪院式樣在唐人街石龍軍旁修建龍蓮寺的計畫,得到朱拉隆功陛下的支援並撥地建寺。龍蓮寺歷時八年竣工,朱拉隆功陛下親自為該寺題寫了泰文寺名,封該寺住持續行為"帕亞贊真三味智越"的僧爵,授予華宗大僧長的職位(相當於泰國的僧王)。

名字由來

這個寺廟為什麼叫做龍蓮寺呢? 原來,這與華僑的開埠有很大的關係。 傳說,早在清朝初年的紅頭船時代, 廣東潮汕澄海縣程洋崗的龍蓮(雙心蓮子),已是遠銷泰國的物品之一, 它既可治小孩驚風腹瀉,又可抑制血壓、軟化血管,更可作品嘗的清甜高級飲料。原來寺廟的位置上,就是聚集售賣龍蓮子的地方。 後來,由於曼谷不斷擴大,市場逐漸外移,商販的購售點也分散了。 華僑先輩們選中這個地方建立寺廟,就命名為龍蓮寺了。
自清光緒至今,這座寺廟保存完好,終年香火不斷。
它的名字,隱藏著華僑先輩的開埠與中泰早年貿易往來的深遠涵義。

泰國佛寺

佛教傳入東南亞,最早的地區應在今日下緬甸之卑謬或泰國中部之佛統。古代東南亞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興廢交替,以南傳上座部勢力較大。西元七世紀末,下緬甸、泰國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蘇門答臘則在婆羅門教支配下。十二世紀,錫蘭大力改革佛教,統歸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後二百年,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均弘揚以錫蘭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