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苦禪院

百苦禪院(泰文:หัวตะเข้มีหุ่นองค์เซียน)位於泰國的首都曼谷之東部的叻甲挽縣之叻甲挽路(Lad Krabang Road)的一所信奉大乘佛教之著名佛寺。

基本信息

歷史

根據大殿里的“百苦菩薩史略”,百苦菩薩是中國的廣東省之潮陽縣的劉成仙先生在暹羅出生的兒子,原名是劉益豐(年仙),他在少年時代曾經回到中國去結婚產子,然後在20歲時獨自回到去暹羅的首都曼谷之東部的叻甲挽縣進行大乘佛教的修行生活,圓寂後,人們把他的屍體製成真身來供奉。每年的3月15日之晚上都有舉行盛大的慶典。

建築

它是中國式建築的佛寺,布滿精緻的雕塑。
主祀:多尊釋迦牟尼的雕像
壇前的文字:慧燈高照猶如日月長明
左祀:百苦菩薩,背景為1905年書寫的“百苦菩薩史略”史略
即劉益豐先生的真身,泰國的民眾喜歡把糖果供奉在他的砵頭里。
壇前的文字:沾濡妙藥故教人世免沉病
右祀:觀世音菩薩及鱷魚的雕像
壇前的文字:寶座蓮花渡盡人間善心
殿外花園裡飼養有許多狗及龜。

公共運輸

泰國東線鐵路,鱷魚頭火車站(HuaTakheStation)

泰國佛寺

佛教傳入東南亞,最早的地區應在今日下緬甸之卑謬或泰國中部之佛統。古代東南亞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興廢交替,以南傳上座部勢力較大。西元七世紀末,下緬甸、泰國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蘇門答臘則在婆羅門教支配下。十二世紀,錫蘭大力改革佛教,統歸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後二百年,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均弘揚以錫蘭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