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叢枝病

龍眼叢枝病,植物學術語之一,可以通過嫁接傳播,應在龍眼生長期間,施足有機肥料,促進樹勢健壯,提高抗病能力。

病害簡介

龍眼叢枝病
【病 原】病原是龍眼鬼帚病毒(LWBV),可以通過嫁接傳播,在自然界則通過荔枝蝽象和龍眼角頰木虱進行傳播。

為害症狀

病梢上的幼葉狹小,淡綠色,葉緣捲曲,不能展開,嚴重的整張葉片呈帶狀。成長葉呈波浪狀,葉面凹凸不平,葉脈黃綠色,呈明脈現象,葉脈間呈黃綠色斑紋。葉緣向葉背捲曲,葉尖向下彎曲。小葉柄常扁化變寬。發病嚴重時,葉片畸形,暗褐色,不能展開。病梢上的各種畸形葉不久乾枯脫落成為禿枝。發病嚴重者,新梢叢生,節間縮短,頂部有各種畸形的葉片。當病葉脫落後,整個枝梢呈掃帚狀。
花穗受害時,節間縮短,叢生簇狀,花朵畸形,膨大,褐色,不正常地密集在一起。病花發育不正常,常早落,不能結實。偶爾能結l~2個果,則果小,肉薄,味淡,不堪食用。病穗乾枯後,不易脫落,常懸掛於枝梢上。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①實行檢疫。嚴禁從病區輸出苗木和接穗等繁殖材料,防止此病傳到無病區。新建果園,如發現個別植株發病,應及早砍除燒毀;②培育無病苗木;③防治介體昆蟲;④加強栽培管理。在龍眼生長期間,施足有機肥料,促進樹勢健壯,提高抗病能力。輕病樹可及時剪除病枝、病穗,這對緩和病勢和延長結果年限有一定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