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地質公園

龍灣地質公園

龍灣地質公園位於泰山東南30公里,地處風光秀麗的徂徠山北麓,是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是一處以典型地層剖面及花崗岩地貌形態為背景,以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為底蘊的多元化地質公園。京滬高速公路從園內經過,面積約110平方公里。區內地質遺蹟極為豐富,除形態各異的花崗岩奇峰怪石外,還有龍灣崩塌地質災害遺蹟,是地學科普、觀光旅遊的聖地。成為省內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獨特觀賞性的綜合地質性公園。

基本信息

簡介

龍灣地質公園龍灣地質公園
龍灣地質公園位於泰山東南30公里,地處風光秀麗的徂徠山北麓,是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京滬高速公路從園內經過,面積約110平方公里。區內地質遺蹟極為豐富,除形態各異的花崗岩奇峰怪石外,還有龍灣崩塌地質災害遺蹟,是地學科普、觀光旅遊的聖地。龍灣地質公園空氣清新,灌木群英,生機盎然,猶如一幅幅丹青國畫,山下有獨具特色的“萬畝櫻桃、千年板栗、千畝山楂”生態農業旅遊區,山上“龍灣飛瀑”滌濾清心;“三龍灣”玲瓏剔透。陡峭的山崖上宛如神工斧鑿般的飛禽走獸模樣的奇石,姿態各異,不勝枚舉。“天狗望月”、“神龜”形象逼真,“鷹嘴峰、獅吼峰”高大雄偉。龍灣地質公園的地質地貌,造就了龍灣神奇的自然奇觀,先後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重點自然生態保護區,2006年和泰山一起被評為世界級地質公園。

旅遊資源

神龜慶壽神龜慶壽
龍灣地質公園自古以“雄、奇、靈、險”而聞名。其谷幽壑深,壁立千仞。這裡有國內外著名的太古宙綠岩帶—泰山岩群柳行組層型剖面,有新太古代阜平期蒙山超單元片麻狀英雲閃長岩、片麻奧長花崗岩等TTG岩系。2006年,被山東省列為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徂徠山特有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養育了眾多的動植物資源。鳥類繁多,魚類中有被譽為“汶河”紫錦鱗的特有珍貴魚種——泰山赤磷魚。 春天山花爛漫,夏季溪水潺潺,秋季山果纍纍,冬季雪野冰川。龍灣風景區包括濯龍灣地質遺蹟景區、地質科普教育區、天然松林三個景區,各具特色的三個景區遙相呼應,相得益彰,構成了“山、石、林、水、文”的自然盆景式景觀。景區內植物資源豐富,地質遺蹟多樣,“神龜慶壽”,“王母壽桃”,福、祿、壽、禧龍灣等美麗的神話傳說背後,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龍灣地質公園谷幽壑深,壁立千仞,高大俊拔,再加上不絕於耳的松濤聲、鳥鳴聲、溪水聲,龍灣地質公園構成了一個無比優越的生態系統。

遺蹟保護

龍灣地質公園龍灣地質公園
為保護珍貴的地質遺蹟資源,打造地學旅遊景點,國土資源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資源調查、評價、規劃、設計和保護開發論證等工作,篩選地質遺蹟景點,界定規劃保護區域,總體規劃為濯龍灣景區、天然松林景區、沿溪生態村景區和泰山岩群地層剖面科普教育區。2002年,徂徠山龍灣地質公園被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為首批省級地質公園。為了加強地質遺蹟的保護,市國土資源局通過對上積極爭取,2012年申請徂徠山龍灣地質公園地質遺蹟保護項目,批覆保護資金500萬元。2014年6月23日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檢查驗收,同年9月完成導遊圖、監控系統、解說牌、標本、界碑、地質展覽館及地質遺蹟保護工程的建設。
對園區內的道路、資料館、重點遺蹟點進行建設保護,加大園區的科普宣傳和自然人文景觀發掘,使地質公園成為新的旅遊景點。為搞好龍灣地質公園建設,岱嶽區政府成立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按照地質公園規划進行了地質展覽館建設、地質遺蹟點保護、地質災害治理等基礎施建設等工作,消除影響地質遺蹟安全的不利因素,使廣大民眾及遊客在安全的環境中接觸地質遺蹟、認識地質遺蹟、自覺保護地質遺蹟,從而推進地學知識的普及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