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斜背茶

龍巖斜背茶

龍巖斜背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歷史,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是龍巖市新羅區唯一入選《中國茶經》“地產名茶名錄”的優質高山精品名茶。斜背茶以產地命名。優質的斜背茶,以其條索灰綠帶黃、湯色黃綠、葉底嫩黃綠亮之"三著黃綠"而別具一格。尤以其香氣清高而稍帶艾香、滋味濃厚回甘猶如新鮮橄欖、生津持久而耐人尋味。

基本信息

簡介

龍巖斜背茶龍巖斜背茶
龍巖斜背茶產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的老寨、新寨、背洋、山頭、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斜背村位於萬山之巔,海拔高達1248米,背洋和梅溪兩村海拔也達1000米以上。山上雲霧瀰漫,日照時間較短,年日照時數為2058小時,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5%,土壤多為黃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細礫,質地疏鬆。茶樹多種植在山壠兩旁或是房前屋後的零星地上。在長期獨特的生態條件影響下,茶樹芽葉的理化特性發生了變化,表現在芽梢葉色黃綠,每到春季,滿園皆黃。芽葉中葉綠素含量較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比綠色芽葉高,全氮和粗蛋白質含量較低。這些內在因素的存在,為形成斜背茶別具一格的品質風格,提供了物質基礎。其乾茶色澤灰綠帶黃,湯色黃綠,葉底嫩綠黃亮,以“三著黃綠”而聞名。還因其香氣清高而略帶艾香,滋味濃厚回甘猶如新鮮橄欖而受到廣大飲茶愛好者的青睞,暢銷福建、廣東及有閩籍僑胞旅居的新加坡等地。斜背茶采自福建當地菜茶品種,以大葉種菜茶炒製品質最佳。立夏左右進行採摘,不採夏、秋茶。斜背茶的製作全程需3~4h,主要工藝有殺青揉捻、初炒、攤涼、復炒、過篩攤涼、再復炒、再過篩攤涼、足乾等九道工序。

名字由來

龍巖斜背茶產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的老寨、新寨、背洋、山頭、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產地斜背村的農民,祖居泉州,先是遷居漳平永福,而後又從永福遷到龍巖斜背村(亦稱老寨)定居,至今已傳十九代。他們定居後即開始種茶。加工出來的茶葉,以產地定名為"斜背茶"。斜背茶為高山茶類,屬炒青綠茶。

生長環境

千米海拔、雲霧瀰漫、土層深厚、富含石英、大葉品種是形成“三著黃綠”的物質基礎;斜背茶,主產於大山深處海拔1200多米的新羅區(原龍巖縣)江山鄉斜背的老寨村,及鄰近的新寨、背洋、山頭和梅溪等村。斜背村位於萬山之巔,海拔高達1248米,背洋和梅溪兩村海拔也達1000米以上。山上雲霧瀰漫,日照時間較短,年日照時數為2058小時,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5%,土壤多為黃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細礫,質地疏鬆。

主產地

斜背產茶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福建省龍巖縣江山鄉的斜背、背洋和梅溪三村是斜背茶的主產地。
該茶主要集中於老寨、新寨、背陽三村,梅溪、山頭村也有少量種植,各地海撥都在1000米以上,區域分布面積700餘畝;最大茶樹在背陽村,椐稱有近百年樹齡,樹高6.5米,樹幅5.0米,樹幹最粗處直徑16厘米,這棵大茶樹與其它幾十棵茶樹連種在一起。老寨村也有一棵百多年的老茶樹,上世紀中後葉該茶樹主幹已老朽,後由其根部又簇發新枝,近二十年來該茶樹高已達2.5米,樹冠寬約達1.5米。

種類

(圖)白葉種

該茶種於房前屋後,山壠兩旁,按烏龍茶的標準採摘鮮葉,茶樹新梢伸展至中小開面時(一般4-6片葉)將整個茶梢採下,不留葉片(這又有別於烏龍茶的留葉采摘),按一定工藝製成“條索灰綠帶黃、湯色黃綠、葉底嫩黃綠”具“三黃”特色的炒綠茶;按葉片形狀大體上可分為大葉種、瓜子葉種、竹葉種、圓葉種(白葉種)、紅葉種(紫芽種)五種。目前此五類葉片茶樹都能在茶園中找到,由於大葉種發芽早、產量高、品質好,是較為普遍種植的品種,其它品種極為少數。

外形

斜背大葉茶村冠高大,枝桿半披張,分枝角度在四十五度左右,屬於喬木或半喬木。葉片長橢圓形,葉面平展,葉背稍隆起,長10-16厘米,寬4-6厘米,葉脈11對左右,鋸齒40對左右;新梢伸育力強,嫩梢黃綠肥壯,節間較長。

三大特性

特性之一:葉片大莖桿粗
成年的斜背茶茶樹叢高一米以上到二米多,葉片大,莖桿粗。據當地茶葉專家介紹,這與當地民眾採茶的方式有關:本來就因山高水冷氣溫低,茶樹發梢較遲,當地春茶的採摘比別的地方遲,多在夏季前後。這時的茶樹抽梢就較長。採茶時又保留主梢不採,讓其無限長高。對分枝不論梢芽長短一律採光,這樣就產生了茶樹叢高的特點。
當然也有可能是四周都是茂密的樹林,矮的茶樹不易與它周圍的生態環境爭奪陽光空氣,是經長期自然競爭而形成的結果。
特性之二:綠中帶黃獨有茶韻
斜背茶屬於綠茶。但是一般的綠茶眼看是綠中帶黑,而斜背茶則是綠中帶黃,聞之有股特有的清香味。經開水沖泡後顏色呈淡黃色。茶桿泡在杯中不是橫浮而是直立,一端沉向杯底,一端浮向杯口。優質的茶還可見茶桿中有小洞。吮啜進嘴裡感到有茶香味而不澀口,吞咽後喉嚨甘潤生津,甘中帶微苦,餘味無窮。
斜背茶沖泡多次仍有餘味,其中以第二泡茶為最佳。長期飲用能提神醒腦,堪與烏龍茶相媲美。

特性之三:炒茶工藝像雜耍
斜背茶屬綠茶,其製作工藝:經高溫殺青(炒茶)、揉制、炒乾、篩選等幾道工序。每道工序基本保持傳統的方法。炒茶時利用廚房原有爐灶,在前後二鍋的間隔地方,用泥土抹成尖型,便於茶葉倒回鍋內,而成炒茶灶。但必須前鍋溫度高,後鍋溫度低。炒茶時一人專掌火候,把鍋加熱至發紅,然後倒下茶葉。炒茶師父兩手左右開弓,把茶葉從這口鍋撥到另一口鍋,像雜技演員耍雜技那樣,茶葉從高處倒下使水氣散發,再從低處回炒。在炒茶過程中,手的動作要敏捷利索,以免炒焦茶葉,還要憑感覺判斷炒得是否恰到好處。因為炒得過乾、揉制時條索微曲不夠,影響質量;炒得不夠乾,揉制時汁多會燙壞茶葉,又使茶葉澀口。
經揉制後的茶葉不是烘乾,而是再回鍋炒乾,最後將炒好的茶葉用篩篩去碎末,再分級。一級的斜背茶葉多而嫩,條索明顯,色香味明顯。

製作工序

(圖)龍巖斜背茶

斜背茶的製作全程需3~4h,主要工藝有殺青、揉捻、初炒、攤涼、復炒、過篩攤涼、再復炒、再過篩攤涼、足乾等九道工序。
現僅將其製作上的特異點作一簡單介紹。
1、斜背茶雖屬炒青綠茶,卻按烏龍茶的標準採摘。即待茶樹新梢伸展至中小開面時,一般中等水肥條件者大概為4~6葉採摘,採摘方式是將整個茶梢摘下,不留葉片,這又有別於烏龍茶的留葉採摘。
2、殺青、初炒和復炒均是前後雙鍋並用。採用鍋徑60公分的平鍋,前鍋溫度高,後鍋溫度低。前鍋溫度,殺青為140~160℃,初炒為90~100℃;後鍋溫度,殺青為110~130℃,初炒為70~90℃。復炒時前後鍋溫要求低於殺青而高於初炒。既節約燃料又有利於品質的形成,減少碎末、煙焦茶的產生。
3、多次過篩,分檔復炒。經初炒、攤涼的茶葉要進行復炒,復炒中要增加茶葉與鍋內壁的摩擦,著力車色,待茶葉達到八九成乾時起鍋、攤涼,並用篩撈出尚未足乾的面張茶再復炒,然後再過篩,再復炒,直至全部茶葉足乾。
特殊工藝促使茶多酚等內含成分發生非酶性為主的生化變化,有利斜背茶“三著黃綠”品質風格的形成。

工藝特點

主要工藝特點在於炒制時利用連裝起來的雙鍋進行,一般初炒歷時約三十分鐘。復炒歷時約三十分鐘,再復炒約十五分鐘。整下炒乾階段,包括攤涼時間在內,長達三、四個小時以上。由於這種低溫慢炒和多次攤涼,促進了茶葉內含物質的非酶性氧化,使斜背茶具有滋味濃厚、回甘如鮮橄欖和耐泡等特點。

產量

斜背茶是以村莊的名字命名的,其數量有限,雖然這幾年得到大力開發,可是村莊的區域畢竟小,斜背茶的年產量只有三五百擔。據說有龍巖籍華僑訂貨數噸,銷往東南亞,可是沒有那么大的貨源,只好一度中斷協定。當地茶界認為,斜背村區域小,產出斜背茶的數量少,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利用情況

斜背茶在閩西早負盛名,現已銷往廈門、廣東等地,並外銷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僑胞的嗜愛。它以獨特的香氣(帶艾香)、濃厚的滋味、猶如新鮮橄欖的回味吸引著廣大斜背茶的愛好者。
“龍巖斜背茶”菜茶群體是不可再生的茶葉品種資源,應繼續抓緊摸底調查現有資源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完善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措施,讓閩西這一獨特茶葉品種資源發揮出應有的效益。

資源保護利用

(圖)專家調研新羅龍巖斜背茶生產專家調研新羅龍巖斜背茶生產

龍巖斜背茶是福建名茶之一,產於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斜背村一帶。由於前幾年受茶價的影響,茶園管理較粗放,處於野生、半野生狀態,產量低。為有效地保護和利用龍巖斜背茶,2008年9月新羅區成立了龍巖斜背茶品種保護與利用項目領導小組;並制定斜背茶品種保護與利用項目實施方案。11月新羅區農業局與福建省農業廳種植管理局簽訂了《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建設項目任務書》。按任務書要求,目前我區已完成對有近百年歷史的16株古茶樹及具有代表性的斜背茶茶樹品種的圍欄保護工作,將進行GPS定位、立柱、標示牌設立及茶園整理等工作。新羅區政府十分重視該項目,在財政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仍安排2萬元配套資金用於該項目的實施,以確保項目順利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