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緣苦櫪木

齒緣苦櫪木

齒緣苦櫪木(學名:Fraxinus insularis var. henryana)為木犀科梣屬苦櫪木的變種。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安徽、湖北、廣東、甘肅、湖南、四川、陝西、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坡雜木林中和溝谷溪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目中文名: 木犀目
科編號: 301
科中文名: 木犀科
科拉丁名: Oleaceae
屬中文名: 梣屬
屬拉丁名: Fraxinus
種中文名: 苦櫪木(原變種)
種拉丁名: Fraxinus insularis Hemsl. var. insularis
其它屬名:
種下等級: Fraxinus floribunda Wall. ssp. insularis (Hemsl.) S. S. Sun; Fraxinus insularis Hemsl. var. henryana (Oliv.) Z. Wei; Fraxinus retusa Champ.; Fraxinus retusa Champ. var. calcicola C. Y. Wu ex P. Y. Pai
生境: 山地,河谷,石灰岩裸坡上
海撥低限: 300
海撥高限: 1800
是否中國特有: 否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日本
國內分布: 長江以南;台灣;西南

產地分布

齒緣苦櫪木
緣苦櫪木(學名:Fraxinus insularis var. henryana)為木犀科梣屬苦櫪木的變種
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安徽、湖北、廣東、甘肅、湖南、四川、陝西、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坡雜木林中和溝谷溪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苦櫪木(原變種)落葉大喬木,高20-30米,胸徑30-85厘米;樹皮灰色,平滑。芽狹三角狀圓錐形,密被黑褐色絨毛,乾後變黑色光亮,芽鱗緊閉,內側密被黃色曲柔毛。嫩枝扁平,細長而直,棕色至褐色,皮孔細小,點狀凸起,白色或淡黃色,節膨大。羽狀複葉長10-30厘米;葉柄長5-8厘米,基部稍增厚,變黑色;葉軸平坦,具不明顯淺溝;小葉(3-)5-7枚,嫩時紙質,後期變硬紙質或革質,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9(-13)厘米,寬2-3.5(-4.5)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先端急尖、漸尖以至尾尖,基部楔形至鈍圓,兩側不等大,葉緣具淺鋸齒,或中部以下近全緣,兩面無毛,上面深綠色,下面色淡白,散生微細腺點,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側脈7-11對,細脈網結甚明顯;小葉柄纖細,長(0.5-)1-1.5厘米。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端,頂生及側生葉腋,長20-30厘米,分枝細長,多花,葉後開放;花序梗扁平而短,基部有時具葉狀苞片,無毛或被細柔毛;花梗絲狀,長約3毫米;花芳香;花萼鍾狀,齒截平,上方膜質,長1毫米,寬1.5毫米;花冠白色,裂片匙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雄蕊伸出花冠外,花葯長1.5毫米,頂端鈍,花絲細長;雌蕊長約2毫米,花柱與柱頭近等長,柱頭2裂。翅果紅色至褐色,長匙形,長2-4厘米,寬3.5-4(5)毫米,先端鈍圓,微凹頭並具短尖,翅下延至堅果上部,堅果近扁平;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產於長江以南,台灣至西南各省區。適應性強,生於各種海拔高度的山地、河谷等處,在石灰岩裸坡上常為僅見的大樹。日本(九州、沖繩)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台灣花蓮。
本種分布較廣,在各種立地條件下形態多變,尤以小葉形狀和小葉柄長度差異甚大,在乾燥的石灰岩山地所采標本小葉柄甚短,不到1厘米,常被分類學家鑑定成不同的種與變種。唯一可依據的是花萼較寬,萼齒截平,上方膜質,這個特徵無論在花期和果期的標本中都是很穩定的。
12b. 齒緣苦櫪木(變種)湖北苦櫪木(秦嶺植物志)圖版5:4
Fraxinus insularis Hemsl var. henryana (Oliv. ) Z. Wei, trans. nov. ——F. retusa Champ. ex tenth. var. henryana Oliv. in Hook. Icon. Pl. 10: pl. 1930. 1890; Lingelsh. in Sargent, Pl. Wils. 2: 258. 1914 et in Engl. Pflanzenr. 72: (IV-243): 22. 1920;秦嶺植物志1 (4): 68, 圖68. 1983——F. floribunda auct. non Wall. ex Roxb. 1820: T. Nakaike in Bull. Nat. Sci. Mus. Takyo 15(3): 481. 1972, quoad specim. hupeh. occident.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小葉為披針形,葉緣具整齊鋸齒。
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巫山。

唇形目百科(一)

唇形目(學名:Lamiales),也被稱為玄參目(學名:Scrophulariales),是一類雙子葉植物,有木本和草本,其中玄參科常含有生物鹼和甙類,所以很多種都可以作為藥用。

阿拉伯婆婆納
矮馬先蒿
矮小普氏馬先蒿
阿洛馬先蒿
阿爾泰馬先蒿
哀氏馬先蒿
埃氏馬先蒿
暗昧馬先蒿
奧氏馬先蒿
矮小大王馬先蒿
阿拉善馬先蒿
薄腺毛草
鼻花屬
白花甘肅馬先蒿
波氏馬先蒿
巴氏腋花馬先蒿
半扭卷馬先蒿
杯狀灌叢馬先蒿
鼻喙馬先蒿
白丁香
暴馬丁香
白皮素馨
白花丁香
斑葉梣
北京丁香
白花歐丁香
白臘樹
白花什錦丁香
濱木犀欖
白婆婆納
北水苦蕒
白花泡桐
白花花葉丁香
白萼素馨
長花李欖
長葉女貞
川素馨
翅莖草屬
長梗玄參
長果婆婆納
春黃菊葉馬先蒿
孱弱馬先蒿
長把馬先蒿
長穗馬先蒿
長梗馬先蒿
長角凸額馬先蒿
粗毛普氏馬先蒿
長舟馬先蒿
粗野馬先蒿
長柄馬先蒿
藏玄參屬
藏楸
藏波羅花
垂絲丁香
齒緣苦櫪木
粗壯女貞
川梣
長葉木犀
長筒女貞
長管素馨
齒葉木犀
長果水苦蕒
叢林素馨
翅莖草
齒葉玄參
長根馬先蒿
長舌馬先蒿
草莓狀馬先蒿
粗莖返顧馬先蒿
刺冠謬氏馬先蒿
察郎馬先蒿
粗管馬先蒿
盾座苣苔屬
多毛鶴首馬先蒿
多花素馨
東北連翹
大獨腳金
大花婆婆納
大葉腹水草
獨腳金屬
短冠草屬
呆白菜屬
滇東馬先蒿
大海馬先蒿
大花羅氏馬先蒿
東俄洛馬先蒿
大果纖細馬先蒿
寬齒大衛氏馬先蒿
盔須馬先蒿
寬裂輪葉馬先蒿
寬喙馬先蒿

多羽片歐氏馬先蒿
大理馬先蒿
大葉石龍尾
多枝馬先蒿
短唇馬先蒿
大唇馬先蒿
大管馬先蒿
多葉鶴首馬先蒿
大唇擬鼻花馬先蒿
多花馬先蒿
鄧氏馬先蒿
短果潘氏馬先蒿
大山馬先蒿
大衛氏馬先蒿
鈍裂宮布馬先蒿
丹參花馬先蒿
短盔羅氏馬先蒿
多枝柳穿魚
吊燈樹屬
大花素方花
大花胡麻草
地黃屬
大葉素馨
大花李欖
淡紅素馨
短萼素馨
丁香屬
滇素馨
短絲木犀
單色蝴蝶草
多齒馬先蒿
多枝淺黃馬先蒿
單花鹿茸草
地黃葉馬先蒿
短盔馬先蒿
鵝首馬先蒿
二色馬先蒿
二歧馬先蒿
峨眉馬先蒿
二齒馬先蒿
豐管馬先蒿
緋色美麗馬先蒿
粉花凌霄屬
福氏馬先蒿
腹水草
費爾氏馬先蒿
非洲木犀欖
腹水草屬
俯垂馬先蒿
方枝木犀欖
粉花凌霄
法且利亞葉馬先蒿
返顧馬先蒿
法氏馬先蒿
阜萊氏馬先蒿
反曲馬先蒿
佛氏馬先蒿
費氏馬先蒿
高額馬先蒿
管狀長花馬先蒿
甘肅矮探春
臌萼馬先蒿
管花馬先蒿
光葉蝴蝶草
格氏凸額馬先蒿
廣西來江藤
光萼巧玲花
國楣馬先蒿
根莖馬先蒿
甘肅馬先蒿
廣西木犀欖
高升鋪散馬先蒿
高大哀氏馬先蒿
宮布馬先蒿
灌叢馬先蒿
高波羅花
高超馬先蒿
溝酸漿屬
高升馬先蒿
廣西厚膜樹
桂葉素馨
冠額美麗馬先蒿
海南膠核木
糠秕馬先蒿
克洛氏馬先蒿
卡氏沼生馬先蒿
寬葉俯垂馬先蒿
康定馬先蒿
苦櫪木
紅色歐氏馬先蒿
湖北紫丁香
喙齒馬先蒿
黃花鴨首馬先蒿
葫蘆樹屬
華女貞
紅丁香
花葉丁香
紅花大唇馬先蒿
厚毛甘肅馬先蒿
紅骨草
胡麻草屬
火焰草屬
灰色馬先蒿
花楸葉馬先蒿
環喙馬先蒿
紅素馨
黃花蝴蝶草
紅毛馬先蒿
河南馬先蒿
火焰樹屬
黃花角蒿
華北紫丁香
華氏馬先蒿
紅色馬先蒿
黃花岩居馬先蒿
紅花木犀欖
狐尾馬先蒿
幌菊屬
華麗馬先蒿
亨氏馬先蒿
黃花馬先蒿
紅紋馬先蒿
黃素馨
胡黃連屬
蒿葉馬先蒿
厚膜樹屬
海南素馨
厚邊木犀
胡蘿蔔葉馬先蒿
黑馬先蒿
聚合草屬
假擬蕨馬先蒿
雞冠子花
具毛素方花
旌節馬先蒿
極弱弱小馬先蒿
假頭花馬先蒿
聚花馬先蒿
金黃馬先蒿
假司氏馬先蒿
菌生馬先蒿
尖葉藍花楹
膠核木屬
具冠馬先蒿
假碩大馬先蒿
蕨葉馬先蒿
江西馬先蒿
具齒馬先蒿
堅挺纖細馬先蒿
尖果馬先蒿
尖萼梣
金鐘花
甲拉馬先蒿
極狹狹盔馬先蒿
結球馬先蒿
假多色馬先蒿
假彎管馬先蒿
戛氏馬先蒿
豇豆樹
假山羅花馬先蒿
蔣氏馬先蒿
季川馬先蒿
戛克氏馬先蒿
堅挺馬先蒿
角盔馬先蒿
瘠瘦馬先蒿
吉隆女貞
堇色馬先蒿
繖花馬先蒿
假蘚生馬先蒿
咖啡素馨
楷葉梣
康泊東葉馬先蒿
克氏馬先蒿
寬葉四川馬先蒿
苦玄參屬
擴展女貞
卡里馬先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